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知識普及]翰墨精神與天下行書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5-4 11:08:17 |顯示全部樓層 |倒序瀏覽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



    字如其人,這樣的說法通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字與人的關係。文字不單是表意符號與資訊載體,在書寫過程中,還融入了書者的主觀情感與審美意識。在世界所有文字中,方塊漢字以其結體構形的豐富多變,獨具藝術表現力。點劃的起承轉合,線條的枯濕濃淡,黑白相間之中,蘊藏著陰陽變化的對立統一。然而,結字、運筆與章法,只是書法的外在形式,僅書技而已。書法之所以稱之為“法”,乃緣于書者的精神,從學識、經歷到風骨、性情,乃至生命狀態。所以觀書法之妙,在於書,在於人,更在於人書之間的關係。透過字裏行間,感悟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書家的創作意境,方能走入書家的心靈世界,品味書法真趣。《蘭亭序》、《祭侄稿》、《寒食詩帖》,之所以位列天下行書之三甲,不僅僅因其書技精湛,更緣自其中所蘊含的翰墨精神。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東晉瑯琊人,書法師從衛夫人,其書博集古今,廣採眾長,雋美雄秀,清華雅淡,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被後世尊為“書聖”。王羲之曾官拜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但他對為官無甚興趣,這也與魏晉時期自由、散漫的社會環境有關。時人或寄情山水,或把酒狂歡,或以詩文暢敘幽情,思想解放,個性張揚。東晉有一風俗,每逢陰曆三月初三,人們需到河邊遊玩,消除不祥,名曰“修繽”。永和九年(西元353年),羲之與友齊集會稽山陰蘭亭,修繽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流杯飲酒,賞景賦詩。微醺之下,羲之即席揮毫,以鼠須筆和蠶繭紙,乘興為詩集作序,此即《蘭亭集序》。《序》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書行雲流水,變化莫測,姿韻蕭散,真率浪漫,文中出現二十多個“之”字,各具神韻,無一雷同。據說王羲之酒醒之後,又復書序文十余遍,始終不得其妙。明代書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寫道:“右軍《蘭亭序》,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為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

    與王羲之“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行草相比,顏氏書法講究的,則是筆墨間的森嚴法度,其書“森森如劍戟,有不可犯之色”。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瑯琊孝悌裏人。其書汲取初唐四家風格,兼收篆隸與北魏筆意,以中鋒行筆,字體豐厚、雄渾、中正、雍容,自成一家。顏真卿秉性正直,一生忠烈。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顏真卿聯絡從兄顏杲卿舉義討賊,平叛中顏杲卿及其子顏季明罹難。德宗興元元年(西元78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欲“借刀殺人”,派顏真卿前往勸諭,遂被李希烈縊死。半年後,叛亂平定,德宗厚葬顏真卿,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祭侄稿》書于幹元元年(西元758年),二十五行,二百三十四字,為顏真卿祭奠平叛中就義的侄子顏季明所寫,文稿在極度悲憤之情下寫就,節奏鏗鏘,用筆凝重,國難家仇,浩然正氣,躍然紙上。稿本雖有刪改,不計工拙,但此正是《祭侄稿》千古奇絕之處,以情主筆,以心運墨,至情、至才、至思,一氣呵成,當為傳世書法中率真自然的典範之作。

   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詩帖》,也是歷代法書中的上品。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宋代文學大家,亦善書畫。蘇軾一生仕途多歧,早期反對王安石變法,自請外任。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罹“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元佑八年(西元1093年),遠貶惠州,再貶儋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西元1101年)卒于常州。逆境成就了蘇東坡超然物外,傲岸灑脫的人格魅力,其書多側鋒起勢,用墨濃厚,行筆豐腴跌宕,天真爛漫,充分體現出“胸中有書數千卷”的文人意象。《寒食詩帖》為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寒食節所作,二十五行,一百二十九字。詩中意境孤寂、悲涼。時運不濟,又逢寒食,空庖濕柴,更感窘迫惆悵。蘇軾同時將心緒的起伏寓于點畫線條的變化中,通篇從開始扁平起勢,沉著穩健,到漸入臻境,書為心發,結字或大或小,節奏或快或慢,參差錯落,隨意斷聯,恣肆奇崛,揮灑自如。在《寒食詩帖》中,書法意象與情感力度達到了完美結合。

    自甲骨文始,漢字書法經歷了甲、金、篆、隸、楷、草、行的演變,每一種字體的出現均與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相關,如小篆緣于秦始皇“書同文”之統治方略,而隸書則生成于下層官員傳抄文件時「刪繁就簡」的便宜之法。而在所有字體中,以行書之流動飛揚,變化萬千最能表達時代風韻以及書者的情愫與胸懷。羲之《蘭亭序》即充分體現出晉人“尚韻”的書風。魏晉風骨之下,王書體現的,不僅是古今集成,書體創造,更是一種人的覺醒與自我超越。向外,感悟自然;向內,發現自我,《蘭亭序》中對生死無常的慨嘆,通過雋爽酣暢、灑脫不拘的行筆彰顯出來。唐太宗一統天下之後,急需將自由、散漫的個性納入王朝的治理秩序之中;在藝術上,即體現初唐時期的“尊王”,以及重法度,講楷模的“尚氣”書風,顏書即是其中重要代表,楷體堂堂正正,浩氣充塞,此即“書以明道”是也。在蘇軾生活的宋代,社會又是另一番圖景,對內,朋黨之爭,連綿不斷;對外,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虎視眈眈。亂世中的蘇東坡將才情在文學藝術上發揮到了極致,其人亦儒亦莊,其書灑脫不拘,“我書造意本無法”的“尚意”書風,在東坡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
每一書作體現的,是書家的文人性格與生命風采,
書如其人,書為心發,書品亦人品,心正則筆正。
古代先賢留下的墨寶,是否還能從中品味書者的氣質性靈,
學問文章,體察書作之中的精神世界,萬千氣象,的確值得我們細加思量。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Plus1 + 3 感謝參與弘揚中華文化 [書法古文]大徵 ...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4 12:5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