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大頭寶珠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莊不周】神話三國 (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1
發表於 2021-5-28 00:37:15 |只看該作者
第101章 賈詡鬥荀攸

    楊修反駁道:“可是,山東……”

    “山東只是小疾。”劉辯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西北才是心腹大患。光武皇帝定都洛陽,養虎為患,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朕想順勢更化,一次性的解決西北和東南兩大問題。”

    楊修倒吸一口冷氣。劉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提出了一個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大局,即使以他的聰明才智,一下子也接受不了。可是,這麼駭人聽聞的話就從劉辯嘴裡說出來了,說得那麼自然,那麼雲淡風輕。

    楊修很快冷靜下來,思索片刻:“陛下深謀遠慮,非臣所能及。可是,沒有山東的賦稅,陛下如何才能遠征漠北?”

    劉辯側過頭,似笑非笑的看著楊修:“你是在考校朕?”

    楊修吃了一驚,連忙躬身施禮:“臣豈敢。”

    “楊修,朕相信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才提前告訴你這個計劃。”劉辯伸手,輕輕的按在楊修的肩膀上:“不要讓朕失望,好嗎?”

    楊修覺得肩上像是壓了一座山,讓他不堪重負。他後腦勺直冒涼氣,再也沒敢說一句話。他躬著腰,向後退了兩步,這才釋去了那個無形的壓力,緩緩的籲出一口氣。他看了劉辯一眼,劉辯已經轉過身去,大步向前走去,沿途遇到的將士,都不由自主的向他躬身行禮。

    楊修的眼神慢慢縮了起來。忽然之間,他覺得眼前的劉辯有些陌生,陌生得有些可怕。他還是那個被人稱之為輕佻無禮,無人君之相的史侯嗎?看他言語之間的高深莫測,看他舉手投足之間的自信從容,王者氣度,誰敢說他輕佻,誰敢說他無人君之相?

    大漢四百年曆史上,有哪位帝王在他這個年齡時有這樣的氣度,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即使是那位建立了赫赫武功的孝武皇帝也未必就能強過他啊。漢武帝十六歲登基時,還被竇太皇太后捏在手心裡,不敢有任何放肆,直到竇太皇太后過世,他才真正大展拳腳。

    那時候,他已經二十二歲了。

    而劉辯現在離十八歲還差幾天,已經統領數万人馬,為挽救大漢江山而征戰四方。雖然眼下山東兵起,大漢土崩在即,可是他不僅不氣餒,反而要趁此機會,一舉解決大漢百餘年來的痼疾。你可以說他年少輕狂,卻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跟著這樣的君王奮戰,就算最後敗了,也不枉世上走一遭啊。

    楊修忽然間豪氣滿胸,頭皮發麻,熱血湧上了臉。

    劉辯一邊向沿途遇到的將士們點頭致意,一邊暗自發笑。他知道楊修現在肯定暈了。他突然之間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就是要將楊修炸暈。年輕人,總是有些理想的,更何況是生性驕傲的楊修。要他自認無能,主動放棄,他是萬萬做不到的,不管面臨的困難有多艱鉅,他都會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的去解決,而且往往能想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辦法。

    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

    ……

    張遼率領一百親衛騎,衝出了吳山。山谷中,馬蹄聲的迴響久久不絕。

    和劉辯分兵之後,剛走了不遠,賈詡就把他找了過去,讓他帶領親衛騎立即趕往安邑,並在安邑附近盡可能的捕殺白波軍的斥候,將援軍到來的消息傳到城中。

    張遼不太明白,因為劉辯沒有這樣安排,而且他是這支人馬的副將,賈詡沒有權力這樣指揮他。這實際上是剝奪他的指揮權,將他變成了一個指揮百人的下級軍官。

    但是,聽完賈詡的解釋之後,張遼聽從了賈詡的安排,因為他覺得賈詡這麼做有他的道理,是從整個戰局出發,而不是出於奪權的私心。

    賈詡說,白波軍能由烏合之眾打得牛輔節節敗退,還一路攻到了安邑,說明他們之中有智謀之士。既然有這樣的人存在,那麼陛下分兵進擊的計劃就有可能被對方識破。如果對方在董池陂安排重兵,等著伏擊陛下,那麼陛下就兇多吉少。

    要破這個局,就必須讓他們不敢離開安邑。要讓他們不敢離開安邑,就只有大造聲勢,讓他們以為陛下沒有分兵,主力就是他們這一路。

    張遼搶先趕往安邑造勢,就要是造成這個假象,為陛下爭取時間。

    張遼問了一句:既然對方有智謀之士,那麼我虛張聲勢,就不會被對方看破嗎?

    賈詡說:有可能,但是他未必能及時做出準確的判斷。否則,聽說援軍到來,他就應該建議白波軍撤回白波谷,而不是滯留安邑——以白波軍的實力,他們只能戰勝牛輔,一旦天子率領援軍到來,他們必敗無疑。現在白波軍還在安邑,說明他要麼還沒有聰明到那個地步,要麼就是做不了主。

    不管是什麼原因,你只要出現在安邑附近,就可以乾擾到他們的行動。而且,你趕到安邑之後,如果白波軍已經離開,你務必要搞清他們去了哪兒,必要的時候,可以聯合牛輔一起出擊。總之一句話,你不能讓他們伏擊陛下成功。

    張遼明白了,二話不說,帶著集結起來的一百親衛騎,晝夜兼程趕往安邑。與賈詡共事這麼久,他知道賈詡不是一個張揚的人,他既然決定要改變劉辯的成命,就說明問題真的很嚴重,劉辯很可能有危險。

    他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剛剛過了虞城,離安邑城還有二十餘里,張遼就知道被賈詡不幸而言中了。因為他一路狂奔而來,居然沒有遇到一個白波軍斥候,這是違反基本的行軍常識的。斥候放出三十里,靠大營越近,斥候越多,這是任何一個帶兵的人都應該知道的。白波軍中既然有智士,不可能連這一點都想不到。之所以沒有斥候,只有一種可能:賈詡不幸而言中,白波軍離開安邑了。

    半個時辰後,張遼衝進了安邑城。

    牛輔聽完了張遼的話,頭搖得像撥浪鼓。他瞪起眼睛,反問道:“如果白波賊只是佯退,誘我出城追擊呢?我出城,豈不是正中他們詭計?不行,不行!”

    張遼早有準備,拿出了賈詡交給他的一支竹簡。牛輔接過,只看了一眼,臉色就變了。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2
發表於 2021-5-28 00:37:26 |只看該作者
第102章 冰與火之歌

    劉辯和衣而臥,似醒非醒。

    為了安全起見,他下令所有將士人不解甲,馬不解鞍,不立營帳,馬披一塊布,人披一件氅,就躺在戰馬身邊假寐。

    雖然找的是一塊避風的地方,到了深夜,劉辯還是覺得渾身涼嗖嗖的,冰寒徹骨。他昂起頭,看了看四周,四周一片寂靜。很顯然,那些將士比他更能承受這樣的寒苦。

    並涼將士都來自苦寒的邊疆,對這種寒冷並不在意,那些來自皇甫嵩麾下的將士也多來自於河東、關中一帶,有的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有的是想建功立業的遊俠兒,總之都是貧苦出身,這點苦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裡真正沒吃過大苦的人不多,劉辯就是其中之一。這一世,他是渾渾噩噩的天子,從小錦衣玉食,當然談不上吃苦。前一世,他是隨遇而安的白領,雖說渴望成為房奴而不可得,但這種風餐露宿的苦,他還真沒有吃過。

    真有點懷念集體宿舍啊。

    劉辯凍得睡不著,坐了起來,一旁值勤的王越聽到聲音,連忙走了過來,輕聲道:“陛下?”

    劉辯擺了擺手:“我沒事。”

    王越會意,輕手輕腳的退到一旁。劉辯起身,來回走了幾步,活動活動筋骨,等身子漸漸的暖和起來,才重新躺下,準備瞇一會兒。剛剛閉上眼睛,一陣“咯咯”聲傳入耳中,劉辯詫異的看了看四周,重新站了起來,輕手輕腳的循聲走去,很快,他站在了縮成一團的楊修身邊。

    楊修抱著手臂,蜷縮在地上,用來禦寒的大氅已經被他蹬在一旁。藉著搖曳的火光,劉辯看到楊修臉色赤紅,嘴唇乾裂,“咯咯”聲正是從他的嘴裡發出來的。劉辯吃了一驚,蹲下身子,將他的大氅扯過來,蓋在他的身上,然後抱著楊修的額頭,用嘴唇觸了一下。

    火一般的燙。

    “快去叫太醫。”劉辯變了臉,低聲喝道,伸手解下了自己的大氅,緊緊的將楊修包裹起來。

    隨軍太醫很快趕到,檢查了楊修的病情后,臉色很難看:“陛下,是寒熱!”

    劉辯的腦子裡“嗡”的一聲,太醫說的寒熱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可能是受涼感冒,也有可能是虐疾,甚至有可能是傷寒。他們剛剛在山林中跋涉了兩天,夜宿山林,受涼是免不了的事,那些將士習慣了,根本不當回事,楊修卻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抵抗力最差,這才一病不起,發起了高燒。

    “能治嗎?”

    “短暫行軍,沒有準備這樣的藥物。”太醫很緊張,生怕劉辯會因為他們的疏忽,一怒之下殺了他。他也很委屈,都以為劉辯會走官道,誰想到他會走山路,而且夜間露宿啊。等他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再想回去取藥也來不及了。

    劉辯卻沒心思去責怪太醫,他想了想:“那安邑會有藥嗎?”

    “安邑是河東郡治,應該有藥。”

    “那就派兩個人,立刻趕往安邑取藥。”

    “唯!”太醫如釋重負,連忙退了下去。劉辯看了看直發抖的楊修,知道他病情嚴重,如果不能及時降溫,這個天才少年很可能引發肺炎,甚至有可能燒成白痴。他轉了兩圈,命人取來冷水,自己坐了下來,將楊修抱在懷中,將布巾在冷水中沾濕,然後小心的疊起來,敷在楊修的額頭。

    楊修的身體一樣的燙得嚇人。劉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解去楊修的外衣,將他抱在自己懷裡。他現在渾身冰冷,正好給楊修當人體降溫儀。

    王越見了,提醒道:“陛下萬金之體,萬一被傳染了可當不得,還是由臣來吧。”

    “沒事。”劉辯搖搖頭:“楊修也是貴戚公子,是因為朕才受這樣的苦楚,朕不能棄之不顧。我身體好,不會有事的。”

    王越勸了幾次,劉辯只是不肯,王越也只得罷了。周圍當值的將士們看在眼裡,互相看看,心裡暖洋洋的。雖然他們自認不能和楊修相比,可是天子這麼對待楊修,他們感同身受。

    王越讓人撥亮篝火,燒了一鍋熱水,劉辯給楊修餵了小半碗熱水,楊修顫抖的身體慢慢的放鬆下來,在劉辯的懷中沉沉睡去。

    周圍恢復了平靜,只有篝火中的木柴劈啪作響。劉辯抱著楊修,盤腿坐在地上,閉起了眼睛假寐。夜風徹寒,吹得他後背冰涼,而懷中的楊修卻像一團火,燒得胸前暖洋洋的,甚至有些燥熱。

    冰與火的世界。劉辯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小說,也想起了那個著名的美劇,想著裡面讓人心寒的陰謀鬥爭,不禁聯想到了自己眼前的處境,嘴角微微挑起。

    我會是被人毒死的喬佛里,還是逆襲的風暴女王?嗯,真可惜,那部史詩大作還沒看完。

    恍惚中,劉辯又彷佛化身雪諾大人,艱苦的行走在冰雪荒原中,不過他懷裡抱的不是紅頭髮的女野人耶哥蕊特,而是正在發燒的楊修。楊修像一團火,在他懷中熊熊燃燒,既為他抵禦嚴寒,也隨時可能將他吞沒,化為灰燼。

    燃燒的朱雀闕,密室裡的畫像,被人篡改過的《黃帝十二形》,一一在他眼前閃現,交錯在一起。有一個若隱若現的臉在其中浮現,露出冷漠的笑容。

    一聲清唳,打破了劉辯的夢,劉辯睜開了眼睛,抬起頭,看向西面的天空。

    清晨碧藍的天空中,一隻鷂鷹在盤旋。

    劉辯瞇起了眼睛,輕輕的放開楊修,站了起來,沉聲下令:“傳令,準備戰鬥!”

    一聲令下,像一道漣漪,向四處蕩漾開去。和衣而臥的將士們紛紛起身,飛身上馬,聚集到各自的將旗下。片刻時間,五千精騎集結完畢,呂布率領一千精騎,屹立在大軍左側,皇甫酈指揮兩千羽林騎在前,張繡率領兩軍中軍,緊緊的護衛在劉辯身邊。

    劉辯仰著頭,眼神微縮,盯著那隻鷂鷹看了片刻。鷂鷹突然振翅高飛,片刻間就消失在碧空之中。劉辯舉起手,輕輕一揮:“傳令,前方二十里,呂佈出擊!”

    “咚咚咚!”戰鼓聲驟起,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幾匹快馬,從遠處狂奔而來。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3
發表於 2021-5-28 00:37:41 |只看該作者
第103章 人形弩

    荀攸仰起頭,看著那隻在天空盤旋的鷂鷹,眼神譏諷。

    楊鳳、郭泰不相信他的計算,卻把希望寄托在這隻扁毛畜生上,未免讓人齒冷。

    昨天晚上,他們因為安邑方向的追兵發生了分歧。斥候來報,有一隊騎兵從陝縣而來,進了安邑城。這些騎兵衣甲鮮明,是禁軍裝束,很可能是天子近衛。隨後不久,又有人來報,牛輔率軍出城了,五百騎,三千步卒,騎兵在前,步卒在後,正在迅速接近。

    一聽到這個消息,楊鳳大喜過望,認定這是擊潰牛輔,奪取安邑的好機會,不顧荀攸的極力阻止,率領三萬主力親自迎戰。楊鳳還沒有回來,這裏隻有郭泰率領的一萬白波軍。不知道楊鳳是不是已經擊潰了牛輔,甚至奪了安邑城。

    在荀攸看來,楊鳳能不能成功都是失策,伏擊天子劉辯,比奪什麼安邑城重要百倍。一旦劉辯戰死,朝廷必然崩潰,剩下一個隻有九歲的劉協,還能有什麼反抗能力?

    不得不承認,朝廷之所以現在還能聚集起一批力量,就是因為十七歲的天子不肯放棄,親自上陣博殺,山西人看到了希望,這才全力支持他,阻擊袁紹。劉辯一死,山西人群龍無首,必然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為戰,皇甫嵩和董卓一向不和,很可能先要決個生死。

    到了那時候,山東人得到的將是整個天下,區區安邑一城,又算得了什麼。

    可惜,楊鳳見識不夠,他看不到這些,他隻看到安邑,隻看到河東。

    荀攸無聲的歎了一口氣,忽然眼神一緊。正在天空盤旋的鷂鷹像是受了驚嚇,突然高飛,衝上雲霄,再也看不見了。他想了想,立刻趕往郭泰的大帳。

    “將軍,鷂鷹受到了驚擾,很可能是有敵軍靠近!”

    郭泰一愣,連忙走出大帳,仰起頭,仰起頭,在空中看了片刻,卻看不到鷂鷹的影子。他撮唇長嘯,嘯聲清冽。聽到嘯聲,荀攸不由得多看了郭泰兩眼,想不到郭泰還有這樣的本事。

    一聲清唳,鷂鷹疾飛而至,在他們頭頂翻飛,發出聲聲淒厲的鳴叫。郭泰眼神一變:“不好,鷂鷹受了驚,有道術高人在附近。”

    荀攸愣了一下:“會不會是呂布?他能戰勝關羽,肯定已經突破了命格。”

    聽到呂布的名字,郭泰更加不安。他遲疑片刻,立刻下令拔營。荀攸連忙攔住了他:“將軍,不可。如果來的真是呂布,我們根本逃不掉。不如背水列陣,據營而守。”

    郭泰如夢初醒,連忙按照荀攸的建議下達命令。他不禁有些後悔。如果真是呂布到了,說明荀攸的分析是正確的,天子很可能派出一支精騎翻越中條山,間行至此,準備偷襲他們的後路,而且天子本人很可能就在其中。如果楊鳳沒有離開,憑四萬人的兵力優勢,他們就有把握迎戰五千精騎,即使損失大一點,將來袁紹論功行賞,也不能虧待他們。

    可是現在,他這裏隻有一萬步卒,根本無法戰勝五千精騎。戰,戰不過,逃,同樣也逃不掉,隻有據營而守,希望楊鳳接到消息後,能夠迅速回援。那樣的話,還有機會反敗為勝。

    戰鼓聲響起,大營裏一片混亂。在營中列陣,就要推平帳篷,這讓很多將士難以接受,這些帳篷雖然破舊,卻是他們僅有的財產,如果損壞了,下次就得露宿。

    荀攸見狀,暗自跺腳,連忙建議郭泰強行推倒靠近營帳的一排帳篷,將長矛兵和弓弩手安排在營柵後,布起第一道防線,以防被騎兵突破大營。

    此時此刻,郭泰對荀攸不敢再有絲毫懷疑,立刻照辦。

    長矛手、弓弩手剛剛部署到位,呂布率領的騎兵就衝出了遠處的地平線。

    一千並州精騎,如秋風卷落葉,呼嘯而來。

    人未至,殺氣已撲麵。

    弓弦如霹靂,一陣箭雨破空而至,射入大營,嗖嗖有聲。

    “舉盾——”郭泰狂吼一聲,舉起了手中的戰刀。

    “將軍小心!”兩個親衛瞪圓了雙眼,舉起盾牌,撲到郭泰麵前。

    “撲!”一聲暴響,一支羽箭破空而至,一箭射穿了盾牌,又射穿了盾牌後的親衛,帶著一串血珠,射在了第二麵盾牌上。箭羽震顫,嗡嗡作響,抖落上了血跡,露出了白色的箭羽。

    郭泰倒吸一口冷氣,看向遠處。能在兩百外一箭射穿盾牌,這是什麼樣的箭術,這是什麼樣的強弓?這不會有其他人,一定是呂布。

    人中呂布,果然名不虛傳。

    如果不接受荀攸的建議,據營而守,他能承受呂布的衝擊嗎?根本不可能,也許隻要呂布一個衝鋒,他的陣地就會被洞穿。

    郭泰感激的看了荀攸一眼,荀攸的臉色有些發白。他比郭泰更震驚,據他所知,呂布雖然強,卻還沒有強到這種地步。短短的幾個月,呂布又有了新的突破,成了一具人形強弩。

    遠處,呂布將心愛的角弓扔在地上。眼看著必殺的一箭被郭泰的親衛擋住,他本想再射郭泰一箭,不料用力過猛,居然拉斷了這張用了十幾年的強弓,眼看著遠處的郭泰身邊重重疊疊的全是盾牌,已經沒有再和冷箭的機會,他隻能悻悻作罷。

    回去得請天子賜一張和方天畫戟相配的好弓才行,練了導引圖譜,力氣大增,沒有一張趁手的好弓,發揮不出我的箭術啊。呂布一邊感慨著,一邊舉起了方天畫戟,在空中輕晃。

    並州騎從大營前呼嘯而過,拋下一陣箭雨,又飄然遠去。

    呂布作戰經驗豐富,並州騎同樣久經戰場,一看大營內的陣勢,他們知道偷襲無望,隻能放棄。如果要強攻白波軍的大營,損失必然驚人。

    兩百步外,呂布驅策著赤兔,衝上了一座土崗,極目遠眺,不禁“咦”了一聲。

    “萬餘人就敢來截擊我們,郭泰的腦袋被驢踢了吧?”

    遠處一騎飛奔而來,馬背上的騎士大聲叫道:“呂將軍,張司馬正在與楊鳳激戰,請求支援!”

    “張文遠?”呂布莫名其妙,看看曹性,自失的笑了一聲:“這豎子怎麼跑到我們前麵去了?”

    曹性呲了呲牙:“搶功?”

    呂布一瞪眼:“他敢?!”



第104章 威逼利誘

    “殺!”張遼眥睚欲裂,厲聲大喝,手中的長矛連刺,將兩個黃巾士卒刺倒。他猛踢戰馬,縱馬奔馳,連聲大呼:“保持速度,保持速度!”

    一百騎士緊緊的跟在他後面,衝破黃巾軍的堵截,衝出戰場,繞了一個圈,又殺了回來。

    他們像一隻蝴蝶,繞著黃巾軍飛奔,又像一隻蜻蜓,一沾即走,不給黃巾軍包圍的機會。

    張遼自己清楚,自己沒有呂布那麼恐怖的戰力,無法鑿穿黃巾軍的戰陣。他只能利用騎兵的速度,一擊即走。一旦被黃巾軍困住,失去了速度,他這幾百騎就成了待宰的羔羊,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殺得一干二淨。

    沒有了他,牛輔就會陷入被動,就被動搖,就會崩潰。

    已經廝殺了半夜,張遼很累,卻不敢放棄。他很清楚,自己多堅持一刻,就能拖住楊鳳一刻,就能給天子爭取時間。他已經派出了十幾個斥候,只要有一個斥候遇到天子的主力,天子就會放棄攔截的郭泰,趕到這裡來夾擊楊鳳。

    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張遼這段時間一直和天子做同窗,一起向皇甫嵩學習兵法。他們之間的交流最多,他對天子的用兵思路也把握得最準。他相信,天子知道了這個形勢之後,不會與郭泰糾纏,一定會利用騎兵的速度,前來夾擊楊鳳率領的主力。

    賈詡的計劃就是建立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張遼同意賈詡的計劃,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

    “殺!”張遼舉起手中的長矛,轉過身,向身後的騎士們發出戰鬥的吶喊。

    “殺!”騎士們舉起手中的武器,默契的變換著隊形。為了保持體力,他們輪番衝殺,外圍的人用矛用刀,被夾在中間的人則用弓弩,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雖然這個時間很短,卻能讓他們盡可能的恢復一些。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早就累垮了,根本不可能戰至現在,傷亡還控制在極低的水平。

    在張遼的率領下,他們斜刺裡衝進了黃巾軍的側後方,長矛突擊,戰刀猛劈,弓弩齊射,殺死數十名黃巾軍,切下大陣的一角,又飄然離去。

    面對來去如飛的精騎,黃巾軍無可奈何。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是密集布陣,再用強弓勁弩集射。漢軍擊敗草原上的民族,都是用這樣的方法。不過,黃巾軍物資短缺,沒有足夠數量的弓弩和箭矢,甚至長矛也不多,面對這些騎兵,他們只有靠人命來硬拼,損失慘重,士氣低落。

    黃巾軍的正前方,牛輔率領三千步卒,穩步向前推進,漸漸的楔入黃巾軍的前陣。

    牛輔將三千步卒分為三隊,左右兩隊各五百人,分別由胡車兒和徐晃率領。胡赤兒是牛輔的親信,月支胡人,力大如牛,勇悍絕倫。牛輔出戰,經常命胡車兒率領勇士突陣。徐晃是河東郡的郡吏,牛輔到了河東之後才認識他,經過幾次戰鬥,發現此人有勇有謀,這才提拔他做了屯長。

    胡赤兒手持一根沉重的狼牙棒,吼聲如雷,狼牙棒飛舞,當者披靡。

    徐晃手持一柄長斧,斧影閃爍,人盾俱碎。

    牛輔率領親衛營,奮力向前突進。

    在他們的左側,校尉李傕率領五百西涼精騎,不停的衝擊著黃巾軍的右翼。

    雖然總兵力不到四千人,只是黃巾軍的十分之一,可是他們卻鬥志昂揚,佔據了主動,殺得黃巾軍節節敗退。

    楊鳳氣得臉色鐵青,他不知道牛輔發了什麼瘋,居然要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和他決一死戰,戰至此刻,不僅沒有怯意,反而越戰越勇。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平時都躲在中軍指揮的牛輔居然親自上陣,帶著最凶悍的親衛營沖在最前面。這極大的鼓舞了涼州軍的士氣,同時也給黃巾軍造成了重大傷亡,以至於楊鳳遲遲不能佔據優勢​​,不敢發起全面反擊。

    他怕在分兵包圍牛輔的時候,因為陣勢單薄被牛輔擊破中軍,丟了性命。

    楊鳳不明白,牛輔發了什麼瘋。如果他一直這麼拼命的話,他要麼戰死沙場,要麼把白波軍趕回白波谷,怎麼可能一路敗退到安邑。他楊鳳也不會誤判了形勢,陷入到這個進退兩難的困境,看著一塊肥肉,卻吞不下去。

    如果不能擊敗牛輔,不能奪下安邑城,他有什麼面目去見荀攸和郭泰?

    楊鳳騎虎難下,只能硬撐,利用兵力的優勢慢慢的消耗​​牛輔的士氣,耐心的等待反擊的機會。

    牛輔知道自己為什麼發瘋,因為賈詡那支竹簡上給他說明了原因。董卓站在朝廷一邊,和袁隗翻了臉,已經被袁氏認為是叛徒,沒有了退路。天子有失,朝廷戰敗,董卓不會有好下場。要避免這個結果,牛輔必須出戰,而且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的纏住楊鳳、郭泰的主力,爭取天子報警的時間。

    為了這個目標,別說安邑城,別說他那三千部下,甚至牛輔本人都可以犧牲。損失大一點又如何,只要天子不敗,保住董卓的地位,將來補充五千、一萬人都不在話下。他牛輔力挽狂瀾,天子能不感激他,董卓能不感激他?

    牛家能不能飛黃騰達,就看這一戰能不能拖住楊鳳了。

    牛輔當然要拼命,不戰至最後一人,絕不後退。

    戰前,牛輔下達了最嚴厲的命令,力戰者重賞,怯戰者,殺他全家!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牛輔的威逼利誘面前,楊鳳以為手到擒來的肥肉生生變成了難以下嚥的骨頭。

    “殺——”牛輔扯下頭盔,狠狠的砸在地上,舉起血淋淋的戰刀,縱聲長嘯。

    “殺——”胡車兒揮起狼牙棒,將一個黃巾軍士卒砸得腦漿飛濺。

    “殺!”徐晃揮起大斧,將一個黃巾軍士卒連人帶盾劈為兩半。

    “衝鋒——”李傕一邊舉起長矛怒吼,一邊飛身從中箭的戰馬上跳起,躍上一匹空鞍戰馬,繼續飛奔,如同一支利箭,射向黃巾軍的右翼。

    鼓聲隆隆,戰旗獵獵,牛輔率領三千步騎,意無反顧的沖向了楊鳳的大陣,像一柄重錘,一次又一次的猛擊。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4
發表於 2021-5-28 00:37:51 |只看該作者
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

    接到呂布轉來的消息,得知牛輔、張遼正在安邑附近與楊鳳惡戰,劉辯隨即下達了命令,趕往安邑,與牛輔、張遼一起夾擊楊鳳。

    五千精騎,從郭泰的大營前經過,如滾滾驚雷。旌旗招展,人如猛虎,馬如蛟龍,看得大營裡的黃巾軍相視失色。特別是當三百身披火紅大氅的騎士簇擁著劉辯從他們面前馳過時,不少人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擁到營柵前,爭相一睹天子的真容。

    劉辯忽然心中一動,揮手示意停止前進。一聲令下,三百騎士齊唰唰的勒住了戰馬,整齊劃一。

    劉辯招手叫過史阿,吩咐道:“你去營前喊話,就說朕有話要對郭泰說,請他出營一敘。”

    史阿聽了,剛要離開,楊修虛弱的叫了一聲:“且慢!”

    劉辯不解的看著他。楊修催馬走到劉辯身邊,拱了拱手:“陛下,讓我去吧。”

    “你的病還沒好。”

    “不礙事。”楊修強笑了一聲:“我去,比史阿有說服力,也比陛下更安全。”

    劉辯沉思片刻,點了點頭。他撥轉馬頭,走向郭泰的大營,在兩百步外停住,看了半晌,欠身致意。眾人不解其意,只有楊修明白他的用意,示意執纛的衛士將手中的天子大纛向前傾擺了三下。

    眾人如墜霧中,不知道劉辯在幹什麼。大旗向前傾倒,向敵方行禮致意,在戰場上已經非常罕見,何況劉辯身為天子,向造反的黃巾軍將士行禮,這算什麼意思?

    不僅黃巾軍將士不明白,連劉辯身邊的將士都不明白。劉辯直起身來,輕嘆一聲:“小子不德,身為天子,不能撫育萬民,致使百姓流離,官逼民反,如今刀兵相見,愧不可當,無地自容。倉促間難以致意,敢以一禮,謝罪蒼生。若天意垂憐,請保佑我平定山東叛亂,為萬民謀福祉,稍補前過。”

    他這一番話說得半文半白,但身邊的將士都是通曉筆墨的,聽懂了劉辯的意思,不禁鼻子一酸。

    劉辯這是一封口頭的罪己詔啊。

    下罪己詔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沒有哪一個皇帝會輕易承認自己錯了,哪怕他們錯得很離譜。即使是下罪己詔,也是斟字酌句,多方遮掩,誰會像劉辯這樣當眾承認自己有錯?

    古往今來,劉辯是第一個。

    此時此刻,有誰會懷疑劉辯的誠意,有誰會認為他是在做秀?他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啊。他真要做秀,大可以請那些文采斐然的才子替他捉刀,寫一篇花團錦繡的文章頒布天下,而不是在陣前,向這些螞蟻一樣的黃巾軍普通將士致意請罪。

    周圍的將士在感動的同時,又有一絲愧疚。身為天子親衛,不能平定叛亂,還要看著天子向叛軍請罪,這是他們的恥辱。有一團火在他們的心中燃燒,燒得他們面皮發燙,熱血沸騰。

    劉辯感受到了身邊將士的情緒,卻沒有說什麼。他吩咐史阿保護楊修的安全,自己縱馬而去。

    楊修端坐在馬背上,略作思索,就將劉辯剛才的意思做了一些修飾,教給史阿,讓史阿趕到大營前。史阿記下,緩緩催馬來到大營前,高聲喝道:“大漢天子駕前虎賁,奉天子之詔,致意於營中將士。諸君皆是勤苦百姓,為生計所迫,揭竿而起,非諸位之罪,乃是朝廷舉措失當,用人不明,致使官逼民反……”

    大營裡一片寂靜,誰也不說話,都屏著呼吸聽史阿說話。

    天子以大纛向他們致意在前,以口詔自責在後,讓他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意外。震驚之下,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都愣在那裡。

    郭泰在中軍,聽不清史阿在說什麼。等有人將史阿的話轉述給他,郭泰臉色大變,厲聲喝道:“此乃昏君亂我軍心之計,來人,將史阿和楊修拿下。”

    “將軍,不可。”荀攸輕嘆一聲:“拿下史阿、楊修又有什麼用?史阿不過是一劍客,楊修卻是四世三公的楊家子弟。天子陣前自責,就是要讓將士們看到他的誠意,你殺了史阿、楊修,難道還要殺了所有聽到這些話的將士?”

    郭泰啞口無言,不知如何是好,半晌才訥訥的說道:“那……將如何是好?”

    “我們本來應該出營追擊,讓天子不能全力攻擊楊將軍,現在看來,我們不宜輕動,還是固守大營吧。”荀攸沉吟片刻:“也許,現在是撤回白波谷的好機會。”

    郭泰眉頭一挑,厲聲道:“不行,楊鳳有失,張大帥那裡,我如何交待?”

    荀攸笑了笑:“天子既然以仁德示人,又豈能對楊將軍痛下殺手?更何況他們總兵力也不過七八千人,要想一口吞下楊將軍的三萬人馬,談何容易?楊將軍勝固不易,要退,卻也不難。將軍可以傳信楊將軍,將這裡的情形告訴他,渡水之後,也可以西行接應他,並不耽誤大事。”

    郭泰想了想,如釋重負的笑了。天子來了這一手,白波軍士氣低落,他不願意再戰。可是他又不能看著楊鳳送死不管,荀攸這個計策解決了他的兩難困境,攻守兼備,果然高明。

    郭泰不再猶豫,一邊派人通知楊鳳,一邊搭建浮橋,準備撤到湅水北岸。與此同時,他派人將楊修、史阿迎了進來。

    站在郭泰面前,楊修打量了他片刻,無力的笑了一聲:“大帥以泰為名,是仰慕介休郭林宗麼?”

    郭泰一時愕然,不知道怎麼回答。介休郭泰是士林中的標榜,他一個黃巾賊,怎麼敢和他相提並論。楊修這個高帽子,可讓他不敢接。

    “大帥背後的高人呢?”楊修一本正經的向四周看了看:“何不請出來一見?”

    “哪有什麼高人?”郭泰沒底氣的掩飾道。

    “嘿嘿,既然沒有高人,那你們最近的戰績都是出於大帥的謀劃了?”楊修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說道:“我病後體弱,大帥能不能讓我先坐下,然後再切磋一下當前的形勢?”

    荀攸從後面走了出來,驚訝的說道:“楊德祖,你怎麼病成這樣?”

    楊修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笑了:“果然是你。”

    荀攸笑笑:“剛才那一出,是你的主意?”

    楊修搖搖頭:“本來以為你是可以共話的對手,沒想到你卻是有眼無珠的蠢人。”他頓了頓,又道:“那是陛下發自肺腑的至誠之言。”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5
發表於 2021-5-28 00:38:03 |只看該作者
第106章 徐晃

    看到遠處的戰場,呂布心花怒放,手中畫戟一揮:“隨我來,斬將奪旗,取楊鳳首級。”

    “喏!”曹性等人轟然應諾,放馬狂奔。

    戰鼓聲炸響,伴隨著滾滾馬蹄聲,殺向楊鳳的後營。

    正在陣中苦戰的牛輔大喜過望,感受著腳下的震動,傾聽著越來越近的馬蹄聲,他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援軍已到,他不會死了,他的功勞已經寫在了功勞簿上。救駕之功啊。牛輔想想都要笑。他鼓起渾身力氣,嘶聲大吼:“擊鼓,告訴全軍將士,陛下率軍來援!”

    “咚咚咚!咚咚咚!”激昂的戰鼓聲在戰場上空迴響,將援軍到來的消息傳到每一個將士的耳中。西涼軍、河東郡兵聽了,士氣如虹,掀起了又一波的攻勢,咆哮著殺向黃巾軍。而黃巾軍則士卒大墜,人心惶惶。朝廷的援軍趕到,郭泰的一萬人馬肯定兇多吉少,這五千精騎的戰鬥力也未免太強悍了些。

    黃巾軍的戰線開始動搖了。

    楊鳳心急如焚,和其他的黃巾軍將士一樣,他對騎兵的恐懼達到了頂點。他不知道郭泰是敗了,還是降了。如果是敗了,敗得如此之快,那天子率領的五千精騎戰力驚人,恐怕要遠遠超過自己之前的認識,接下來,自己能有多少勝算,實在難以估計。如果是降了,那麻煩更大,一旦郭泰倒戈一擊,此消彼長,他絕無倖免之理。

    楊鳳當機立斷,下令收縮防線,同時派出斥候打探郭泰的消息。

    戰鼓聲響起,黃巾軍如潮水般的退去,背靠湅水,密集列陣。

    牛輔鬆了一口氣,這才覺得雙臂無力,兩腿發軟,他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口大口的喘著氣,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苦戰半夜,劫後餘生,他現在只想好好的睡一覺。

    不僅牛輔如此,胡赤兒、徐晃等人莫不如此。苦戰半夜,他們早就瀕臨崩潰,只是憑著一口氣在硬撐,現在黃巾軍主動撤離戰場,他們也想趁勢追擊,可是疲憊到了極點的他們連腿都抬不動了,眼睜睜的看著黃巾軍從他們身邊跑過去。

    張遼、李傕勒住了戰馬,緩緩撤出戰場,保持著衝鋒的距離。可是他們也清楚,不論是戰馬還是人,短時間內都不可能有再戰的能力。

    沒有了死亡的威脅,所有人都被山一樣的疲憊壓垮了。

    呂布縱馬奔馳,手中的方天​​畫戟還沒有見血,就看到黃巾軍撤出戰場,聚陣而守,氣得破口大罵:“賊就是賊,打仗不行,跑起來比赤兔還快! ”惱火歸惱火,呂布也知道憑自己這千餘人衝擊密集防守的萬人大陣無異於找死,只得悻悻的放棄了攻擊。

    “是將軍的威名太盛,嚇破了黃巾賊的膽。一看到將軍的戰旗,他們就敗了。”張遼換了一匹馬,迎了上來,遠遠的就聽到了呂布的抱怨。

    “文遠,你豎子怎麼跑到我們前面去了,想搶功麼?”呂布心情不好,沒好氣的喝道:“陛下的軍令是怎麼說的,你敢抗詔?”

    張遼陪著笑臉:“將軍誤會了,我怎麼敢抗詔,是賈侍中怕陛下有失,這才命我先趕到安邑,請牛將軍出城接應。”

    聽說是賈詡的主意,呂布更惱火了:“你是涼州人還是並州人,怎麼聽他的話?”

    張遼沒有反駁,笑笑便罷。

    在驚懼之中,楊鳳接到了郭泰的消息,得知郭泰並沒有被擊敗,也沒有投降,楊鳳在如釋重負的同時,又後悔莫及。牛輔已經筋疲力盡,崩潰在即,呂布雖然強悍,可是他兵力太少,自己只要再有小半個時候就能全殲牛輔,甚至有可能重創呂布,現在卻因為誤判形勢,將一個大好機會放過,白白戰了半夜,折損了數千人馬。

    可是後悔也無濟於事,戰場上的事就是這樣,機會一旦失去,就只能望而興嘆。楊鳳也是經驗豐富的戰將,打起精神,一面加固防守,一面準備渡河撤退。

    最終,他們還是只能按照荀攸的計劃行事。一念及此,楊鳳就覺得很鬱悶。

    中午時分,劉辯趕到了戰場,牛輔等人趕去拜見。沒等他們說話,劉辯就對牛輔說道:“將軍不顧自身安危,出城力戰,拖住了楊鳳,是有功之臣。”

    牛輔大喜,連忙謙虛了幾句:“食君之祿,解君之憂,乃是臣的本份。”

    劉辯笑了:“賈詡有謀,將軍有勇,涼州出人才啊。當初有人提議朝廷放棄涼州,虧得虞詡等人有見識,力諫不可。現在看來,虞詡有功,要不然,你們可就成了大漢的勁敵了。”

    牛輔訕然,不知道如何接話。他是武將,拿刀砍人是好手,鬥機鋒不是他的長項。

    “困住了楊鳳,接下來該如何處置?”劉辯攤開雙手,笑道:“諸卿各抒己見,朕擇優而從。”

    眾人互相看了看,然後開始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有的建議強攻,將楊鳳等人一網打盡的,有建議暫時撤回安邑休整的,不一而足。劉辯靜靜了,最後看著張遼說道:“文遠,你的意見呢?”

    張遼輕咳一聲:“陛下,強攻,我軍兵力不足,損失太大,亦有傷陛下的仁德。退回安邑倒是合適,卻也有縱虎歸山之患。楊鳳等人休養生息之後,必然捲土重來,河東依然不能太平。”

    劉辯點點頭。

    張遼接著說道:“臣以為,當勸降,同時收集船隻,架設浮橋,準備渡河追擊,在行軍中殲敵。”

    劉辯再次點了點頭。張遼不愧是他的同學,和他不謀而合。他問牛輔:“牛將軍,找幾個熟悉本地地形的人來。”

    牛輔將徐晃推到劉辯面前,笑道:“陛下,徐晃是郡吏,問他地形民情,再合適不過的。”

    “徐晃?”劉辯吃了一驚,看著眼前這個臉上的血跡還沒有擦乾淨的年輕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有些緊張,拘謹的施了一禮,聲音乾澀的說道:“啟稟陛下,小民就是徐晃。”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6
發表於 2021-5-28 00:38:25 |只看該作者
第107章 楊修請纓

    徐晃是郡吏,不屬國家官員的編制,在天子麵前,他只能稱民。

    漢代的政治體制是地方自治,政府的統治到郡縣為止,只有郡太守、縣令、縣長是政府任命的,除此之外,太守府、縣寺中的屬吏,大部分都由當地人擔任。

    能在郡裡做吏,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當然是高不可攀,家裡沒有一點實力,根本做不到這一步。雖然不排除有個別人家境雖然不好,個人能力出眾,被郡太守慧眼相中,或者是得到某個有影響力的人推薦,到郡中任吏,就總體而言,能在郡中做吏的都是有點家底的。本人的職位大小也和家族實力密不可分。

    徐晃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在郡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吏,如果不是這次戰事中表現突出,他根本沒有機會出頭。能隨牛輔征戰立功,有幸站在天子麵前,接受天子垂詢,他已經覺得自己三生有幸,祖墳上冒青煙了,沒想到天子居然還知道他。

    徐晃一下子懵了。他有一種感覺,自己的好運來了。

    不僅徐晃自己懵了,牛輔等人也非常意外。當初劉辯向董卓討要張繡、賈詡的時候,他們就非常奇怪,可是勉強還能說得通,畢竟張繡是涼州軍中的勇士,北地槍王的名頭不是吹的。賈詡則曾經在宮裡做過郎中,天子有可能見過他。現在天子居然知道徐晃,這就有點太玄乎了。

    徐晃是誰?不過是一個小吏,連牛輔之前都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現在也不知道徐晃字什麼,恐怕河東太守也未必了解。劉辯卻能一口道出徐晃的字,說明他不是裝的,他是真知道這個人,而且很熟悉。

    場面一時變得有些詭異。

    劉辯見了,眼珠一轉,哈哈一笑,指了指徐晃:“你果然和朕夢中見到的人一樣,只是臉上血太多,朕一時居然沒認出來。”

    “陛下,你夢見了他?”呂布眨著眼睛,將信將疑。

    “嗯,昨天在董池陂夜宿,朕做了一個夢,夢見諸卿奮勇作戰,其中就有徐晃。”劉辯一本正經的說道:“公明,朕可等到你了。”

    徐晃兩眼直翻,呂布飛起一腳,踢在徐晃的膝蓋處,沒好氣的罵道:“豎子,怎麼這麼笨,還不向陛下行禮,像個拴馬樁似的站著? ”

    徐晃恍然大悟,連忙順勢跪倒在地,顫聲道:“小民徐晃,拜見陛下,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劉辯大笑。

    “陛下,徐晃是天賜陛下的名將之才,陛下是不是……”呂布拱著手,嘻嘻的笑道:“有什麼見面禮什麼的?”

    劉辯一邊讓徐晃起來,一邊瞥了呂布一眼,淡淡的笑道:“你是在教朕做事嗎?”

    眾將聽了,立刻收起了笑容。

    呂布尷尬的搓了搓手。

    ……

    楊修趕到了大營,將看到荀攸的事告訴了劉辯。劉辯沉默了半晌:“荀攸此舉用意何在?”

    從看到荀攸的那一刻起,楊修就在考慮荀攸的用意。此刻劉辯垂詢,他應聲答道:“以臣之見,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為黃巾智囊,攻擊河東,取得黃巾的信任,為袁紹蠶食並州做前驅。二是世家故習,在形勢未明之前,分派子弟各投一方,為家族留一條後路。”

    劉辯微微頜首,他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他想得比楊修還要深入一層。

    “荀攸原本是黃門侍郎,與朕相見的機會並不少。他與荀彧一起棄朕而去,怕是對朕非常失望。此刻又想重歸朝廷,恐怕不是留一條後路這麼簡單吧。”

    “陛下所言正是。”楊修撫著額頭,皺著眉,休息了片刻:“荀氏……恐怕對袁紹有所失望,這才調整部署,以防萬一。陛下,你的計劃有了實現的可能。以袁紹的能力,可能無法掌控全局,一旦沒有了外界的壓力,山東聯軍很可能內訌。”

    劉辯笑了。他聽得出來,楊修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如果說明天他還對自己的計劃抱有懷疑態度,現在他已經主動思考這種可能性了。

    “那麼,朕應該接受荀攸?”

    “當然。”楊修不假思索的說道:“如果能讓他勸降楊鳳、郭泰,那就再好不過了。得此數万人馬,可以迅速平定並州,西可解關中之危,東可解滎陽之困。且黃巾雖敗,分散四方者仍有百萬之眾,特別是青徐一帶,盤踞泰山的黃巾很多。陛下若能施以仁德,復賊為民,天下幸甚。”

    劉辯心中一動。他知道,自己無意中插下去的一根柳枝有可能成長為一棵大樹,甚至有可能成為一片森林。如果真能利用先帝和張角之間的聯繫,將黃巾軍變成自己的力量,袁紹該哭了吧?

    “行,你看,怎麼才能勸降荀攸?”

    楊修一挺胸脯:“非臣,何以當之?”

    劉辯笑笑:“可是,你還在病中,怕是……”

    “無妨。”楊修道:“臣手無縛雞之力,不能為陛下斬將奪旗,只好憑此三寸不爛之舌,說荀攸來降,為陛下盡綿薄之力。”

    劉辯非常高興:“要去也可以,不過不急在一時。派去安邑取藥的人很快就回來了,你先吃藥,休息一夜,明天再說。朕在這裡守著,荀攸跑不掉。”楊修還要堅持,劉辯不容置疑的打斷了他,逼著他去休息:“荀攸能否為朕效力,尚不可知,你卻是朕的心腹,豈容有失?去休息!”

    楊修感激涕零,領命而去。

    屋裡只剩下了劉辯一個人。劉辯坐了下來,輕輕的搖了搖頭。楊修聰明是聰明,對世家的心理把握得也很準確,對大勢的把握也頗有見地。不過,他還是太年輕了。如果說降荀攸如此簡單,荀攸當初又何必離開洛陽。

    這件事還得賈詡那樣的鬼才來處理。

    站在門外的王越、史阿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疑惑。劉辯只是隨意的坐著,卻自有一番莊嚴氣象。按理說,這是道術有成的表現,可是他們都清楚,劉辯的體內空空如也。

    這不合常理。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7
發表於 2021-5-28 00:38:36 |只看該作者
第108章 以靜制動

    楊鳳在湅水上架起浮橋,將兩岸連成一片。荀攸和郭泰第一時間趕到了楊鳳的大帳。看到郭泰和荀攸一起走進來,楊鳳笑了,迎上去,挽著荀攸的手:“不聽先生之言,錯失了一個好機會,是我的錯。還請先生不嫌棄,繼續教導我。”

    荀攸微微一笑,楊鳳稱先生而不稱他的字,既有警惕的成份,又有尊敬的因素。他不動聲色的收回手,行了一禮:“勝負乃兵家常事,將軍不必掛懷。不過,天子身邊有智謀之士,心計不在我之下,將軍,不可大意啊。”

    楊鳳眉毛一挑:“先生是說楊修?”

    荀攸搖搖頭:“弘家楊家,有大見識,卻不擅兵機。楊修的聰明不在戰陣之上,我說的是賈詡。”

    “賈詡?”楊鳳和郭泰互相看看,他們對賈詡這個名字一無所知。

    “二位將軍,可知陛下一見董卓,便向董卓要了兩個人麼?”

    楊鳳有些驚訝:“我倒是聽說過這件事,怎麼,這其中就有賈詡?”

    “不錯,這兩個人,一個是剛剛在滎陽逞威的張繡,一個就是這個賈詡。賈詡是武威人,智謀出眾。我聽說,西涼名士閻忠曾讚他有良平之謀。”

    楊鳳倒吸一口涼氣,隨即心頭又放下了一塊石頭。既然賈詡這麼厲害,那他敗給賈詡也就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了。聽荀攸的口氣,就連他也不敢輕視賈詡呢。細細想來,對方這次的行動的確高明,如果真是賈詡的謀劃,這人絕對是一個勁敵。

    人才啊,這都是三寸不爛之舌當得百萬兵的人才。有了荀攸,他們才能接連擊敗牛輔,橫行河東,還提前預測到了天子的行動。賈詡來了,一出手就抓住了機會,不僅破解了荀攸的必殺之局,還把他們困在了這裡。

    這兩人都是讀書人,可是他們的作用卻不亞於衝鋒陷陣的勇士。

    楊鳳收起了輕視之心,懇切的說道:“那依先生之見,我們接下來當如何是好?”

    “以靜制動。”荀攸不緊不慢的說道:“我們的任務原本就是牽制天子,只要天子不離開河東,我們就達到了目的。袁盟主在滎陽即將發起進攻。我們等得,天子等不得。用不了數日,滎陽告急,天子必然會撤兵。到時候,河東還是將軍的。”

    荀攸將楊鳳、郭泰不聽他的計劃而導致的後果輕描淡寫的忽略了,楊郭二人感激不已。他們覺得荀攸說得有理。雖然官兵在側,他們不能順利的按照原計劃退回白波谷,但是按兵不動,天子一樣無法奈何他們。他們兵力佔有絕對優勢,只要把營盤守好,劫掠來的戰利品足夠他們堅守半個月。

    而天子根本不可能一直呆在河東,他必須趕回滎陽與袁紹交戰。

    楊鳳哈哈一笑:“天子強攻不成,接下來怕是要勸降了吧?荀先生,你和楊修很熟?”

    荀攸心中暗自發笑,他就知道楊鳳遲早會問到這一句。楊修那一句看起來很隨意的“果然是你”像一根刺,已經扎進了他們的心裡。

    “將軍所言甚是。不過,天子要勸降的不是我,而是將軍。”荀攸笑笑:“天子身邊有賈詡這樣的涼州寒門,有楊修這樣的世家子弟,人才濟濟,他不缺像我這樣的書生,他缺的是兵。”

    楊鳳心頭微動,沉默不語。

    ……

    滎陽,袁軍大營,中軍大帳。

    袁紹居中而坐,神情肅穆從容,眼神平靜。

    郭圖、田豐正在爭論,兩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情緒激動。

    不過是五六天的時間,關羽、呂布的那場惡戰就像一朵浪花,消失在滔滔大河之中,除了那些普通的將士還在津津樂道,袁紹和他的高級將領、幕僚們已經將這件事忘在腦後。這樣的私鬥無法影響戰局,呂布再猛,面對強弓硬弩,他也不敢直接闖營,不足為患。

    大軍作戰,講究的行軍布陣,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一兩個高手身上。

    昨天,袁紹收到了洛陽傳來的消息,天子率領一萬步騎趕往河東,欲解河東之圍,其中包括五千精騎,呂布、張繡等人俱在其中。如此一來,皇甫嵩、朱儁就沒有成建制的騎兵,只剩下步卒。

    針對這個情況,田豐再次提出了分兵突襲的計劃,理由很簡單,沒有成建制的騎兵,皇甫嵩就失去了快速馳援的能力,只能跟著我軍的行動疲於奔命。他如果分兵求援,則滎陽的兵力必然有限,攻城的難度大大減小。如果不分兵,他就只能等著被兩側包抄的下場,還是無法守住滎陽。

    田豐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讚同,一時間,建議立即出兵攻擊的呼聲不絕。

    郭圖開始沒說話,但是當他發現袁紹一直沒有點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該站出來了。於是,他挺身而出,引經據典,力證田豐分兵之計不妥。首先,兵書上說,力可合而是​​不可分。皇甫嵩雖然沒有騎兵,可是他統領的步卒同樣是精銳,分兵,更容易被他各個擊破。

    其次,田豐所說的兩條支道,一條是指由河內往孟津,直搗洛陽,一條是穿過嵩高山(即嵩山,漢時為中岳,曾改名崇高山,後又復名嵩高山)。往孟津,路途遙遠不說,還要兩次渡過黃河,一旦被敵人攻擊,救援不及,很可能全軍覆沒。取道嵩高山就更不值一提,山路行軍,兵家大忌。

    最後,盟主舉十萬之眾攻滎陽,如果不能攻克,還要兵行詭計,那天下人還知道什麼是仁者無敵,什麼是正義之師嗎?

    聽完了郭圖的話,田豐氣得暴跳如雷,其他人卻沉默了。他們知道,郭圖說的都是屁話,都是迂腐之理。問題是這些迂腐之理很可能正中袁紹的胃口。袁紹就是從孟津退回來的,他怎麼可能重操故技,那不是自打耳光嗎。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曹操站了起來。 “盟主,我有一個中和田郭二位意見的計策,獻與盟主,供盟主參考。”

    袁紹被田豐吵得腦仁疼,正在愁怎麼結束,聽到曹操這句話,正中下懷,朗聲笑道:“孟德,快快說來。”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8
發表於 2021-5-28 00:38:48 |只看該作者
第109章 當世陳平

    曹操提出一個方案:分兵,但不是田豐的方案,而是略作調整。

    袁紹是盟主,當然要坐鎮中軍,他還留在滎陽。聯軍主力在滎陽,保持隨時進攻的態勢,迫使皇甫嵩、朱儁不敢分兵。

    孟津毗臨洛陽,地勢險要。兵臨孟津,可以直搗心腹,對朝廷產生震動。不過,這條行軍路線比較遠,一旦發生危險,主力很難馳援,所以,這支別部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兵力。就目前看來,最合適的人選有兩個:一是鎮守鄴城的留守人馬,一是黑山軍。不論哪一個,只要兵臨孟津,都能給洛陽造成極大的壓力。

    至於南線,要穿過嵩高山,行軍的確有所不便。不過,有了前面兩路大軍的聲勢,這路大軍只要能起到一點牽製作用,讓盧植不敢輕舉妄動即可。所以兵力不需要太多,一萬人足已。如果能說服袁術、孫堅同時進兵,說不定也能取得不錯的戰果。

    如果一來,既無分兵之患,又有分兵之利,兩全其美。

    曹操話音剛落,袁紹就笑了起來:“孟德,還是你的主意多啊。好,我看這個主意非常好。”

    曹操退回了自己的坐席上。他和劉備同席,兩人都是袁紹帳下實力最弱的,可謂是難兄難弟。

    “孟德兄,你這個計劃高明啊。”劉備欽佩的說道:“我還是第一次見盟主這麼誇讚人的。”

    “嘿嘿,沒什麼,我和盟主相交多年,對他的心思熟悉一點而已。”曹操迅速轉換了話題:“雲長練習導引術的進展如何,有些天沒看到他了。”

    “進展神速。”劉備開心的笑了:“如果再戰,一合之內斬張繡,十合之內勝呂布。”

    “恭喜恭喜。”

    “典韋如何?”

    “也不錯,古之惡來也。”曹操眨了眨眼睛,惋惜的嘆了一口氣:“可惜,他的騎術太差,又沒讀過書,像雲長那樣統兵作戰是不可能了,只能做做陷陣士。我讓他做了牙門將,隨侍左右。”

    劉備嘴角一挑:“孟德知人善用,備佩服。”

    ……

    散會之後,曹操又和劉備閒聊了一會,這才依依惜別。劉備向袁紹效忠之後,袁紹給他調整了營地,現在和曹操的大營離得比較遠。軍令禁止各營之間隨意往來,曹操除了參加會議,很少有機會看到劉備兄弟。

    回到自己的大營,荀彧已經在帳裡等著。曹操進了帳,還沒等坐下,就笑道:“文若,如你所料,郭圖、田豐相爭不下,最後盟主採用了你的計策。”

    荀彧笑笑:“將軍,如果是你,你會採用哪個方案?”

    曹操思索片刻:“田豐。若黑山軍不聽令,鄴城的留守軍隊就不敢輕舉妄動。即使黑山軍聽令,他們肯不肯全力以赴,尚未可知。若是他們真的攻進了洛陽,將來如何賞賜?所以,出孟津一路,還是由盟主分撥人馬為上。”

    “所以說,不是田豐的計策不好,而是他獻錯了人。”荀彧惋惜的搖了搖頭:“田豐明於軍機,昧於人心,且性情太剛直,剛者易折,恐怕將來不得善終。可惜了這樣一個人才。”

    曹操也有些遺憾。他倒是想把田豐拉過來,可是他不敢明目張膽和的袁紹搶人,更何況田豐也看不上他。他爽朗的笑笑:“我有文若就行了,何必田豐。”

    荀彧也笑了。曹操雖然身世不好,人長得也不算好看,五短身材,可是自有一股英雄之氣,而這股英雄之氣正是袁紹唯一缺乏的。如果這兩人的優點合在一個人身上就好了。

    唉,我這是怎麼了?荀彧意識到自己想遠了,隨即又說道:“將軍謬讚,愧不敢當。​​將軍,如果不出預料,出嵩高山一路的任務將會落在將軍身上。將軍要做好準備。”

    “那當然,文若,你和我同行吧?”

    荀彧搖搖頭:“將軍,我雖然略知兵機,但是行軍作戰,非我所長。我為將軍推薦一個人。”

    曹操喜上眉梢。荀彧的能力已經讓他刮目相看,現在荀彧要推薦一個在行軍作戰上比他還強的人才,他豈能不見獵心喜。

    “不知是哪位高士,居然讓文若如此看重?”

    “潁川戲志才。他可不是什麼高士,而是一個寒門士子。”荀彧皺了皺眉:“而且……名聲不太好,脾氣還有點怪。”

    曹操一愣,隨即笑道:“那又何妨,陳平盜嫂,卻有七出奇計,管仲貪財,助桓公攘夷襄王。只要他有才能,名聲不好,脾氣怪又何妨。”他指指自己的胸口:“我的名聲也不太好,脾氣也有點怪。哈哈哈……不妨事,不妨事。”

    荀彧覺得有些刺耳,莫名的有些後悔。曹操見荀彧眼神不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說道:“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如今天下大亂,像文若這樣的德才兼備的人才難得啊。令先君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文若,你就是我的麻啊。”

    荀彧心下一鬆,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引這位當世陳平來見你。”

    時間不長,荀彧引著一個身形瘦削,面目猥瑣的中年人走了進來,曹操聽到腳步聲,趕到帳門口相迎。中年人看了曹操一眼​​,轉頭看向荀彧,有些不高興:“就是他?”

    荀彧微微頜首:“志才,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曹操一聽就明白了,對方這是嫌棄他醜呢。他不禁笑出聲來,站直了腰:“想不到足下倒是個注重皮囊之人。我曹操的確談不上相貌堂堂,不過和足下卻是般配啊。”

    戲志才眉頭一挑,轉怒而喜,撫掌道:“將軍說得有理,堪與志才論道。將軍,有美酒乎?”

    曹操伸手挽手戲志才​​的手臂,大步向帳中走去,一邊走一邊笑道:“與足下這樣的脫俗之人論道,豈能無酒,今日不醉不歸。”

    荀彧翻了個白眼,仰臉望天,他拱了拱手,轉身就走,曹操追出帳來,怎麼叫也叫不住。戲志才一仰脖子,將一杯冷酒一飲而盡,一抹鬍鬚:“好啦,這個香氣刺鼻的傢伙跟我們不是一路人,他不在才好,我們正可以喝得盡興。”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09
發表於 2021-5-28 00:38:58 |只看該作者
第110章 人無完人

    楊修興沖衝的去勸降,半天之後,他又灰溜溜的回來了。 。 。 

    他連荀攸的面都沒見著,也沒見著楊鳳,只見到了楊奉。

    楊奉倒是熱情的招待了楊修,還自報家門,說是出自弘家楊家,是楊敞的次子楊惲的後人,論輩份,和楊彪是平輩,算是楊修的族叔。

    楊修對此反應冷漠,不置可否,立刻切入正題,要求與荀攸談判。楊奉多方推託,聲稱荀攸不是黃巾軍的人,不可能代表黃巾軍和朝廷談判,要談,就和他談。

    楊脩大怒,拂袖而去。

    雖然早就預料到了楊修不會成功,但是對這個結果,劉修還是很詫異。楊修這少爺脾氣真夠大的啊,你認清當前的形勢沒有,是朝廷處於劣勢唉,你擺出一副欽差大臣來招安的架勢,誰會理你。

    “楊奉真是弘農楊家的人嗎?”

    “根本不可能。弘農楊家甚麼時候出過賊?楊惲因言語不遜被處以極刑,子孫流散,譜係不明,冒充他後人的人太多了。”楊修沒好氣的說道:“他連撒謊都不會,要是說是赤泉侯的後人,我也許還就信他了。”

    “赤泉侯?”

    “弘農楊氏,來自赤泉侯楊喜一脈,封地在今河南郡。後來三世楊無害因罪失國,族人有一部分又遷回在關中原籍,子孫繁衍,不乏有流落到並州來的。”

    聽楊脩大致講了一下楊奉可能的家世,劉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宮裡畫堂有一副畫像,畫的是赤泉侯五世將相,是蔡邕的手筆。他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先帝會讓蔡邕畫赤泉侯的像,赤泉侯是前漢初的人,而且早在漢武帝時就失國,如今就是普通庶人,為什麼要畫他們的相?他問過蔡邕,蔡邕也說不明白,只說是先帝要求的。

    “有這樣的事?”楊修也莫名其妙,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 “那我回去問問家父,看他知道不知道這件事。”

    “這件事不急,你現在身體尚未康復,還是好好休息吧。”劉辯安慰道:“勸降的事,朕再作安排便是。”

    楊修尷尬不已。劉辯對他這麼信任,他也對自己充滿信心,沒想到一出馬就把事情辦砸了,還得罪了楊鳳、楊奉。劉辯哈哈一笑:“人無全人,金無足赤,世上哪有那麼多全才。這種事非你所擅,你也無須自責,是朕用人不當,讓你受委屈了。”

    楊修“陛下,你可別這麼說,臣慚愧欲死。”

    “不能死。”劉辯收起笑容,感慨的說道:“朕還要靠你出謀劃策,重整河山。楊家還要靠你再創輝煌,你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德祖,知人者智,知已者明。你智有餘,明不足,還須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啊。”

    如果在半天之前劉辯說這句話,楊修肯定不屑一顧,弄不好還要反唇相譏,但是現在他碰了南牆,沒那麼傲氣了,反倒覺得劉辯這句話說得最在理不過,當下老老實實的應了,自去服藥休息。

    招安受挫,劉辯雖然心裡著急,臉上卻一如繼往的平靜。他鎮定自若的和牛輔等人商量擊敗楊鳳、郭泰的辦法,做兩手準備。劉辯是天子,封拜大將最簡單不過,牛輔及其手下的將領都因功升級,牛輔本人遷蕩寇將軍,李傕遷平虜校尉,胡車兒也因功遷武猛都尉。徐晃遷虎賁中郎,轉入禁軍系統。

    雖然虎賁中郎只是比六百石的中下層武官,離胡赤兒的千石都尉還差一級,但是誰都知道虎賁是南宮禁軍,是天子親軍,將來升遷的機會多多。何況徐晃在此之前只是一個郡吏,一躍成為從六百石的武官,絕對是天賜洪福,祖墳上要長靈芝才行。

    天子賞罰分明,他們做事就有勁。徐晃幾乎是晝夜不息,把最精銳的手下都撒了出去,親自領隊徹查四周的情況。兩天之後,一份詳細的河東郡地形圖就攤在了劉辯的面前。

    千言萬語,不如一圖。看著地圖,劉辯明白了楊鳳他們想要幹什麼。白波谷是聯繫河東和太原的咽喉要道,佔領了白波谷,就可以控制太原,割據太原。之所以現在沒有如願以償,是因為他們實力不足,特別是軍械、糧食,​​所以要侵入河東劫掠糧食和鹽鐵,積蓄力量。

    “太原不能丟。”劉辯說道:“太原以北就是匈奴人的駐地,黃巾軍戰力不足,他們保不住太原。他們佔領太原,只會成為匈奴人的兩腳羊。”

    “陛下所言甚是。”牛輔咧著大嘴,連連點頭:“別看匈奴人現在不行了,可是要對付缺少戰馬的黃巾軍,他們還是有相當勝算的。可是匈奴人又不是鮮卑人的對手,他們從太原劫掠到的財物,遲早會成為鮮卑人的戰利品。”

    “對付匈奴人、鮮卑人,當然還得我們這樣的精銳。”呂布當仁不讓:“一直以來,在北疆作戰的主力都是幽並涼三州的子弟。”

    張繡咳嗽了一聲,話裡帶話的說道:“當然,涼州三明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一刀一刀砍出來的。”

    呂布一聽就火了:“難道只有涼州三明嗎?我並州也有名將的。”

    “誰啊?”張繡戲謔的反問道:“你嗎?”

    呂布無語,他狠狠的瞪了張繡一眼:“涼州三明已然成為故事,接下來,你就看看我並州健兒的威風吧。”

    聽了這話,牛輔不樂意了:“嘿,怎麼著涼州三明就成為故事了?如今的太傅皇甫公,太尉董公,可都是我涼州人啊。什麼時候輪到你們並州人稱雄了?”

    劉辯一看這幫粗人又要內訌,只得咳嗽了一聲:“諸卿,你們的威風,不用在同僚面前抖落吧?留著這股精氣神,將來在戰場上爭一高下,豈不更好?”

    眾將知道失禮,不敢違拗,唯唯喏喏的應了。

    “諸位做好戰鬥準備,朕雖然想懷柔,可是有些人,不打痛他,他是不知道天命所在的。”

    “唯!”眾將轟然應諾,各自分頭去準備。

    劉辯讓張遼趕去迎接賈詡,將當前的情況通報給賈詡,並命令賈詡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安邑。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110
發表於 2021-5-28 00:39:30 |只看該作者
第111章 觀水而舞

    砥柱山,山如其名,一石矗立大河中央,如天地之柱,任憑河水咆哮,白浪滔天,依然屹立不動。湍急的河水在它身邊翻滾著,衝擊著,最終又無奈的東流而去,留下憤怒的吼聲在山谷間迴盪。一條條金色的小魚從急流中躍起,在落日的餘輝映射下,像一團團跳躍的火苗。

    這是一場水與火的盛宴。

    蔡琰站在岸邊的大石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心醉神迷。她從小就跟著父親蔡邕四處流浪,見過漠北的草原,見過遼闊的大海,見過寬廣的長江,見到碧波萬頃的震澤,也見過肆意流淌的大河,卻沒有見過氣勢如此磅礡的河水。

    飛濺的泡沫,潮濕中帶著土腥味的水汽,震耳欲聾的轟鳴,山谷間縈繞不絕的迴響,匯聚成一首雄渾壯麗的鼓曲,讓她心襟搖動,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蔡琰緩緩的舉起了手中的鼓桴,敲向系在腰間的牛皮小鼓。

    “咚——”鼓聲轉瞬即逝,淹沒在黃河的轟鳴中。

    蔡琰側耳傾聽,手臂高高舉起,衣袖滑落,落出半截雪白的手臂。

    “咚——”又是一聲,蔡琰轉身扭胯,揮動手臂,再次擊鼓。

    “咚咚咚……咚咚咚……”鼓聲越來越急,越來越密,越來越響。

    鼓聲彷彿一條蛟龍,出沒于濤濤黃河之中,在飛舞,在翻騰,似乎與河水相戲,又似乎在與河水戰鬥。在氣勢驚人的河水面前,鼓聲弱不可聞,時常隱沒,卻又不屈不撓,總能又一次的露出身形。

    搖頭,擺肩,扭胯,踢腿,蔡琰越跳越歡,鼓聲越來越強。

    黃河似乎憤怒了,水聲越來越響。

    魚兒似乎受到了鼓勵,紛紛躍出水面,如點點繁星,又似星星之火。

    岸邊的將士們目瞪口呆,緊張到了極點,卻誰也不敢打斷蔡琰,誰也捨不得打斷蔡琰。他們被蔡琰矯健的舞姿所吸引,被蔡琰即興創作的鼓曲所震撼,每一個鼓點似乎都敲在了他們心上,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跟著節奏呼吸,跟著節奏起舞。

    唐瑛從車中探出頭來,看著岸邊那個似乎隨時可能跌落河中的小小身影,心神劇震。她從蔡琰扭動的身姿上看出了一點異樣的感覺。這個小女孩似乎突然之間長大了,由父親乖巧的女兒一下子變成了自有主張的小女人。

    唐瑛皺起了眉,輕咬嘴唇。

    賈詡帶著張遼匆匆的走了過來,看了一眼那個正在熱舞的身影,愣了一下,一時間有些失神。過了一會兒,他自失的笑了一聲,快步走到唐瑛的車前。

    “皇妃,陛下有詔,命詡趕往安邑,大軍交由張遼指揮。”

    唐瑛收回心神:“陛下安否?”

    “回皇妃,陛下安然無恙。”張遼將大致情況說了一遍,唐妃聽了,滿意的點點頭:“我知道了,你們去吧。”

    “喏。”賈詡、張遼應了一聲,轉身退下。

    走到正在等候的郎官身邊,賈詡翻身上馬,挽起韁繩,正欲縱馬而去,又停了一下,看了遠處猶自沉浸在了鼓聲中的蔡琰:“文遠。”

    “先生。”張遼連忙迎了上來。

    “好好聽著,好好看著。”賈詡說道:“也許,這就是你的機緣。”

    張遼心領神會,感激的點了點頭:“多謝先生指點。”

    賈詡輕提韁繩,喝了一聲,座騎一聲長嘶,撒開四蹄,向遠處奔去。二十名西涼勇士緊緊跟上,其中一人催馬趕上賈詡,不解的問道:“先生,你何必指點並州人?”

    賈詡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語,高深莫測。

    ……

    一天一夜的奔馳之後,賈詡趕到了安邑。他幾乎是從馬背上滾下來的,兩條大腿上血跡斑斑。他被兩個侍從架著走進了劉辯的住處。劉辯坐在案前,聽到腳步聲,頭也不抬的指著案上的一壺熱酒,一碗肉粥,道:“文和,我估摸著你也該到了。一路趕來,想必是餓了,先吃點東西再說話。”

    “謝陛下。”賈詡聲音嘶啞,艱難的跪坐下來,扯動傷口,嘴裡發出嘶嘶的聲音,像一條毒蛇。劉辯一愣,抬起頭一看,眉頭一挑:“受傷了?”

    賈詡強笑道:“臣騎術不精,受了點皮肉傷,不妨事。”

    劉辯看了他一眼,對身邊的郎中擺了擺手:“傳太醫。”

    郎中轉身去了,劉辯起身走到賈詡身邊,看了看他的傷勢,搖了搖頭,責怪道:“你這是何苦,中間休息一兩個時辰,也不至於如此。”

    “陛下,軍情緊急,臣不敢耽誤時間。”

    “差這一天半天的嗎?”劉辯責道,拿過一張厚實的錦墊,親手鋪好,將賈詡扶了上去:“腿受傷了,不能跪坐,你就躺著說話吧。 ”

    “陛下……”

    “別說那些沒用的,朕知道你不是迂腐之人。”劉辯瞥了賈詡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朕知道你在怕什麼,不過,朕可以告訴你,你不用怕,所以,也不需要在朕面前如此謹小慎微。你做你該做的,朕做朕該做的,我們做一對相知相信的君臣,可好?”

    賈詡一驚,背後嚇出一陣冷汗。他看了劉辯一眼,發現劉辯眼神湛然,似乎能直到人的心裡去,坦然間又有一些說不出的清冷,讓他已經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唯!”

    太醫趕了過來,查看了賈詡的傷情,給賈詡上了藥。趁著這個空檔,劉辯將目前的情況說了一遍。這四五天時間,楊鳳、郭泰一直很安靜,只是守好營盤,不給劉辯一點破營的機會。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舉動。

    賈詡聽了,不屑的一笑:“他們之所以如此鎮定,無非是覺得陛下不能久駐河東。既然如此,陛下何不與他們對峙下去?”

    “對峙下去?”劉辯眉心微蹙,沉吟半晌:“可是……朕怕是真的不能久駐河東。”

    “陛下,荀彧、荀攸是何等樣人?如果不是看出袁紹不成大器,他們豈能行此下策?”賈詡側著身子,躺在榻上,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 “換句話說,袁紹就算能攻克滎陽,也不會進攻洛陽。”

    “為何?”

    “進了洛陽,便要稱帝登基。登基便要封賞群臣。”賈詡冷笑道:“那他就成了第二個楚霸王。”
一路好走,寶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9:4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