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明作品] 中山大學獨創碳排測量儀 實測養殖魚塭吸排碳量登國際期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2-19 19:24: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山大學海科系自主研發的碳排放測量儀,在台灣西南部3地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實測,研究資料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中山大學提供)



虱目魚和文蛤養殖池是吸碳或排碳?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實測台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發現放苗、養成及收穫期,與日、夜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皆有差異。此創新測量技術蒐集實證資料,可擴及魚塭、潟湖、河流及水庫等水域環境的碳排放,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中山大學海科系團隊自主研發測量儀,並與教授劉莉蓮團隊合作,首度完整紀錄台灣虱目魚池與文蛤池在整個養殖週期的吸碳或排碳變化,並可提供即時監測資料,期望能以科學實據幫助致力科技養殖的漁民兼顧生計與生態,並作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時的參考依據。

團隊發現,「虱目魚池在整個養殖週期均排碳,而文蛤池在放苗階段吸碳,在養成中期到收穫階段轉變為排碳」;總體來說,低密度文蛤池仍是吸碳的微弱碳匯。

黃蔚人推論,這是由於文蛤養殖池没有額外添加飼料所致。文蛤以藻類為食,藻類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大於文蛤造殼時水體產生的二氧化碳變化。但若文蛤池以人為調控方式添加飼料養殖,則可能會由於剩餘飼料腐爛與生物分解作用後,產生二氧化碳而使水體轉為排碳。不過每個物種的個體生命週期、養殖方法及整個生態系統產生的碳排放計算十分複雜,細節仍在解析中。

黃蔚人進一步指出,除了養殖的水產物種特性與環境會影響碳排放多寡外,溫度、風速和日夜不同時間也會有所差異。測量的結果顯示,與夜間相比,白天風速較高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高,可據此制定更完善的養殖方式及減碳策略,「過去其他測量因安全考量,只在白天採樣,所以準確度和完整性較低,也無法反映整個養殖週期碳排放狀況。」黃蔚人強調,採樣的系統性及連續性非常重要。

團隊研發的測量儀獨創水氣平衡器,使用探針和管線在密閉的循環管路測量水氣的交換情形,每10分鐘記錄一筆空氣和水平衡之後的氣體濃度,連續觀測24小時以上,在一直循環的狀態下將內外壓力差做到一致,困難度高且需要專業技術。

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斯里蘭卡博士生魏洵加(Veran Weerathunga)、博士生袁菲翎、徐聖翔及博士校友高愷嶸。「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為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其2022年學術期刊影響力為9.8。



碳排放測量儀器未來可擴及量測魚塭、潟湖、河流及水庫等水域環境的碳排放。(中山大學提供)




文章來源: 自由時報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不曬月亮的魚 + 1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20:2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