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滅絕乳齒象證實愛吃水果 失去巨獸加劇南美森林危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6-27 19:3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南美洲乳齒象(Notiomastodon platensis)不僅是遠古大地上的龐然巨獸,更是熱帶森林裡重要的「果實快遞員」。長久以來,「新熱帶時代錯置現象」假說(neotropical anachronism hypothesis)認為:許多大型熱帶植物演化出巨大的甜美果實,是為了吸引像乳齒象、古馬與巨型樹懶等巨獸幫忙傳播種子。

然而,這項假說自 1982 年提出以來,始終缺乏直接化石證據。來自智利、巴西與西班牙的國際團隊,首度透過分析 96 顆來自智利多地的滅絕乳齒象牙齒化石,發現其中殘留大量澱粉粒及植物組織,與智利酒椰等大型肉質果實的組成吻合,直接證實乳齒象曾經大量攝食果實,並攜帶種子在森林中長距離移動、播散。


依賴巨獸傳播的植物面臨滅絕風險



這張圖用穩定同位素分析,呈現南美洲各地已滅絕的乳齒象(如 Notiomastodon)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的生態樣貌。
橫軸(δ¹³C)表示這些動物生活在森林(越左)還是較開闊的草原(越右)環境。
縱軸(δ¹⁸O)顯示當地氣候越溼冷(下方)還是越乾熱(上方)。
各顏色圓點代表不同國家地區,誤差棒代表樣本差異。
大部分地區的乳齒象都偏好森林、氣候較溼冷的環境,這與牠們經常吃水果、在森林中扮演種子散播者的角色相符。
圖中的大象和森林插畫,更直觀展現不同棲地特徵。
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進一步利用同位素分析與顯微磨耗痕跡,研究團隊重建出乳齒象偏好果樹繁多、資源豐富的森林生態環境。這項生態服務,至今未有其他動物完全取代。機器學習模型進一步揭示:在沒有大型種子傳播者的區域,依賴巨獸傳播的植物物種,面臨滅絕風險大幅提升——例如智利中部高達四成此類植物現已瀕危,是熱帶仍有大型哺乳類動物分布地區的四倍。

像智利酒椰、智利聖木、南洋杉等「巨果」植物,現僅存於分布破碎、遺傳多樣性低的殘餘族群,成為失落生態互動的活化石。

這項研究不僅首度證實滅絕巨獸參與熱帶植物繁衍,更警示我們:古生物與現代生態息息相關,失去關鍵動物角色,影響將持續千年。
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globalnews/20250616_0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6 05: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