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0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46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諸真寶誥,道教修行的通天至寶!
道教諸真寶誥,爲道門諸天尊和歷代仙真教誡告示之真言。古往今來,爲道門所重,乃道士日誦修持之要典。
寶誥是道教列聖仙真對信徒的教誡之文,道士日常修持時,都必須持誦寶誥。此外,在道教各式齋醮科儀之中,也應誦持用以稱頌神聖之功業與本行聖紀的寶誥,以表達神職人員或信徒志心皈命於神聖之用意。
宮觀道士日常舉行早晚功課的目的,一是為了修道。
《清微宏範道門功課》中稱:
“金書玉笈爲入道之門,寶誥丹經乃修仙之路。得其門,可以復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煉不壞之身。是故羽士住叢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時中課誦。朝夕朝禮,期上接夫聖真;夙夜輸誠,祝永綿夫國祚”。
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生。
柳守元稱:“不勤持誦,何以保養元和”。
道士作早課時,多在卯時,此時,陽氣初升,陰氣未動,飲食未進,氣血未亂。通過早課,會產生心平氣和、脈通竅利的保健功效。晚課時間一般在酉時,此時人已疲倦,陽氣衰微,陰氣漸旺,邪氣遊蕩,通過晚課,能消除疲勞,平靜焦躁,產生精力振奮、有益睡眠的功效。
因此,柳守元雲:“若能矢志專誠,二六時中,猛勇精進,永無退轉,在世端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出入虛無,逍遙宇宙,自由自在,無滅無生,方寸不染,一塵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塵根,脫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長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濤,禳災而災消,祈福而福至,無求不應,有感皆通”。
功課經是道教徒日誦修持的重要經典。即所謂:“功課者,課自己之功,明自己之性,修自身之道”,是道教徒修持尋真的門戶。課功能使道教徒修心煉性,合助道力及保養元和。
就寶誥涉及的內容,加以概說,就是天神們的來歷和功德的讚歎;而祖師們的寶誥就是祖師們修道、證道過程以及功德、誓願的濃縮精練。綜述寶誥內容,闡發了教理、教義、養生方法及法術符咒等,對後世道教有很大影響。啓開性命之學,去追求這樸歸養生之道,也符合了人們尋真、至善,貴生樂生的天賦靈性。是寶誥最重要內涵之所在。
道教徒日誦祖師寶誥,能知祖師當年艱辛的修道歷程,可作爲今天道教徒的修持典範。口誦心持,攢年至月,攢月至日,攢日至時,時時歸於自身的“身、口、心”,而所含攝。心不調自靜,神不調自清,氣不調自和,心息相依。與天地之冥合,得其難得之貨。神氣綿綿皆相顧,骨肉融和玉液流。誦持寶浩,若周行而不殆,其美妙盡在不言之中。
(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