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44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72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80659/
馬鈴薯的攝取量與烹調方式與糖尿病風險有關。(Shutterstock)
更新:2025年08月17日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許多人愛吃薯條,但研究顯示,過量攝取薯條可能增加健康風險。據《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6日刊登的大型研究,每週吃3份薯條就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0%相關。
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劍橋大學團隊的研究,分析1984年~2021年超過20萬名美國醫療專業人員的飲食資料。所有參與者起初都沒有糖尿病、心臟病或癌症病史,且每4年填寫一次飲食問卷。近40年追蹤中,有2萬2,299人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
研究顯示,馬鈴薯的攝取量與烹調方式與糖尿病風險有明顯關聯。若每週攝取3份馬鈴薯,糖尿病風險大約增加5%。薯條的影響最顯著,每週食用3份薯條,風險大幅增加20%。而採用水煮、烘烤或馬鈴薯泥等烹調方式,並未觀察到明顯的風險增加。
研究發現,若能以全穀物取代馬鈴薯,對健康有益,可以使糖尿病風險降低8%;若取代薯條更能使風險下降19%;若是以白米取代馬鈴薯,反而與糖尿病風險升高相關。
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提醒,薯條是高熱量、高升糖、高油脂的組合,經常食用不僅影響血糖、體重,膽固醇也可能升高。全穀物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慢,能延長飽足感,有助腸道與血糖健康。健康飲食來自日常選擇,「今天少一份薯條,明天多一碗糙米飯」,長期下來就能換來穩定血糖與代謝健康。◇
==================================================================
感想:油炸食物不要經常吃,以免升高糖尿病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