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85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7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交趾陶 保存者:吳榮
類別:傳統工藝 級別:傳統工藝 種類:其他
保存者:吳榮
認定理由:
1、具傳統與創新之藝術價值,並已得到國家工藝獎之肯定。
2、兼具交趾陶之傳統技法與現代技藝,且工法、技巧極為優秀。
3、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林添木之徒,為雲嘉地區交趾之主流,並著力於藝術傳承工作。
4、具備地方特色與個人風格,具傳統藝術與創作精神。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中國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起源於漢朝設置之交州,範圍包括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越南北半部與廣東石灣陶皆同屬唐三彩分支,於清中葉以後,由閩粵一帶工匠將其製作技術傳入臺灣。由於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老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據說日治時期,日人將交趾陶師葉王的作品送至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評其為「東洋絕技」而受珍視,因此日本人又稱臺灣的交趾陶為「嘉義燒」,而「交趾燒」、「交趾陶」的名稱也因此沿用至今。事實上,臺灣交趾陶名稱雖源自於日本,但型式、作法、用途則源自中國,但後來卻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