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1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17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科學家發現,大白鯊的細胞核DNA全球一致,但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卻差異巨大;大白鯊示意圖。(法新社)
大白鯊的基因正挑戰科學解釋。科學家發現,全球大白鯊群體的細胞核DNA顯示牠們彼此是近親,但僅由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卻存在巨大差異,暗示牠們的母系祖先鮮少往來。這個已困擾學界逾20年的謎團,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不僅未被解開,反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根據科學網站《Science Alert》 報導,過去科學界普遍推測,此一基因矛盾源於「母鯊返鄉產卵」(female philopatry) 的習性,即母鯊會回到出生地繁殖,而公鯊則四處遠遊。然而,佛羅里達自然史博物館鯊魚研究計畫主任內勒 (Gavin Naylor) 領導的團隊,在對全球150條大白鯊進行基因定序與演化模擬後,發現此假說完全無法解釋數據上的差異。
內勒博士的團隊測試了多種可能性,包括改變雌雄比例或將隨機的基因突變納入模型,但所有模擬都宣告失敗。
研究團隊最終只能排除所有已知理論,認為必然有「另一種演化機制」在作用。內勒博士在訪談中坦率承認,面對這個謎團,「坦白說,科學上的答案是我們毫無頭緒」。
目前唯一剩下的可能性是某種針對粒線體DNA的「自然選擇」,但研究人員認為這「極不可能」,因為在全球僅存約2萬條大白鯊的稀少族群中,這種選擇壓力必須是「極其致命的」。這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的研究,凸顯了我們對這種頂級掠食者的理解仍有巨大的未知領域。
資料來源 :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417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