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0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資訊] AI普及後,怎樣識別職場上真正的人才?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9 10:16: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現在這時代,AI 的速度驚人。你要寫一份報告,它幾秒鐘就能完成,你要準備一份提案,它可以立刻排出漂亮的架構。

這樣子的話,當技能和效率逐漸被壓縮到工具層面,人類還剩下什麼價值?
很對朋友問我,假設履歷、作品甚至面試回答都可能是AI 生成的,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才?

我曾帶過很多不同風格的夥伴,這二十幾年經驗讓我深刻地理解了「人才」這件事。

第一種人屬於行動派。你交代任務,他雖然還有些地方不明白,但會立刻開始做,然後一邊摸索、一邊解決問題。這類人往往適合營運,他們的強項是推動事情不斷前進。

第二種人會在完成任務後再回頭問一句:「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這一問,讓他們的角色不只停留在執行,而是能推動事情更遠。

第三種人則是企劃型。他們拿到任務後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怎麼做,而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換個做法會怎麼樣?」這樣的人會不斷追問與修正方向,適合產品與規劃。


這三種類型缺一不可。有人專注落地,有人把任務推到更廣的場域,有人則時時檢視方向。

人才管理的真諦,不是要把人套進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讓他們能在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

然而 AI 的出現把這些圖景拉到了新的高度。機器能解題,但它解的是表面的題目。

真正的突破,來自於問對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們團隊一位年輕業務拿著AI 生成的提案去見客戶,數據齊全、邏輯完整,卻沒有打動人。

直到最後他忽然問了一句:「您最擔心的是什麼?」對方沉默了片刻,才把真正的顧慮說出口。合作因此才找到轉機。AI提供了答案,但真正打開局面的,是那一句人類的追問。

所以在AI 時代,我們要找的人才不是單純的工具操作者,而是擁有幾種關鍵特質的人。
第一,能定義問題的人,他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該解的題目。
第二,能跨域整合的人,他們懂得把科技、商業、文化與人性連結起來。
第三,有判斷與責任感的人,他們能在資訊過載的世界裡,承擔最後的選擇。
第四,持續學習的人,他們不會固守舊有框架,而是願意更新自己。
第五,能展現人性的人,他們帶來想像與同理心,讓冰冷的工具變得溫暖。


但光知道需要什麼樣的人還不夠,還要能辨別。要識別人才,最簡單的方法不是看技能,而是看三個細節。

首先看他的問題意識,他是否能重新定義題目。再者看他是否願意多走一步在任務之外再多問一句。最後的是看他的選擇。技能可以透過學習補齊,但一個人做出的選擇,才會揭示他的價值觀。

我把這些想法整理成一個公式,簡單卻實用:MAN。

M 是 Morality,道德與信任的基礎。
A 是 Asking,提問與探索的引擎。
N是 Network,連結與共感的放大器。


真正的人才,是這三個元素相乘的結果。缺少任何一個,力量就無法完整展現。

沒有 Morality,一切成就都會崩塌。沒有 Asking,方向就會迷失;沒有Network,影響力就會被困在個人之中。

AI 可以模仿技能,但它無法模仿人心。下一次我們看一個人,不要只問他會什麼,而要看他怎麼想、怎麼問、怎麼選擇。因為在 AI 的浪潮裡,成為一個真正的MAN,才算得上是人才。

錄自:陳顯立執行長 臉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ank: 10Rank: 10Rank: 10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AI啊AI,現代人的新科技寵物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6 23: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