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30|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資訊] 網路時代的新麻煩:數位囤積症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0-17 17:04: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隨著儲存技術的進步,你是否發現,在你的電腦裡、或雲端硬碟裡,儲存了數以千計的照片、文檔、甚至影音資料。不要吝惜使用刪除鍵,也許你已經得了「數位囤積症」。

 數位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不知不覺中,有一些新的困擾正在發生,就是「數位囤積」,英國廣播公司BBC做了這樣一篇報導。

 荷蘭諾森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囤積症」,也會在數位空間中發生。一位荷蘭人每天拍攝數千張照片,然後花幾個小時來整理,但是「他從來沒有用到或看過他儲存的這些照片,卻堅信它們將來會有用處。」

 「毫無意義地儲存並囤積數位資料,最後造成壓力和混亂,這就是數位囤積症」。諾森比亞大學對於日常生活中有使用電腦的工作人員作了一項調查,在203位受訪者中,平均有102封未讀郵件和331封已讀郵件。

 人們不刪除郵件,最多的考量是認為也許以後用得到,或者可以追蹤某些工作或交易的紀錄。報導中說,「或許人們發覺了這個問題,但礙於平常的習慣。他們收到大量郵件,但又不敢刪除,於是愈積愈多。」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副教授賽德拉(Darshana Sedera),在他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數位囤積行為和受訪者遭受的壓力存在相當的關聯性。傳統的囤積症會讓人們難以做決定,還能引發焦慮難過。

囤積不在於數量 而在於欠缺管理
 威斯康辛大學教授奧拉維茨(Jo Ann Oravec)指出,數位囤積並不是指我們儲存了多少資料。而是我們對這些資料是否能「切實掌控」,如果有,就不是囤積。但她發現,雲端硬讓儲存資料太容易了,卻又不提醒人們回顧。她認為「存起來就能找到的想法,給人們虛假的安全感」,這想法造成大量的數位囤積。

 奧拉維茨指出,她更希望人們自己負責整理數位資料,把整理歸檔看作是必要的事情。但整理自己的數碼文件並不可怕,甚至可以看成是對自我的認同。

 報導最後說,不要因為積存了太多的未讀郵件或照片而指責自己,或許我們可以加強對資料的管制,例如每拍攝一批照片,就做成一個電子相簿,並給予日期及合適的名稱。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smartlion + 1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5-10-18 10:24:57 |只看該作者
時代的進步,讓人可以隨時做紀錄,看到就想拍下來,一直想著以後會有用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5-10-18 19:07:27 |只看該作者
隨著軟體的體積的龐大,照片的解析越來越大,所以所需要的存儲當然也越來越大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以前照片很珍貴現在跟記事本一樣,是不是也是一種囤積,只是為了想以後用的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27 03: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