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8-24
- 最後登錄
- 2024-10-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2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3-2-4 23:03 編輯
美國已經獲得了對菲律賓新的四個軍事基地的使用權——這些重要地盤將為美軍提供一個前沿據點,監視大陸地區共軍在南海和台灣地區周圍的活動。通過這項協議,華盛頓填補了美國從南韓、日本到南邊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島鏈上的缺口。
過去這個島鏈上的缺口正是菲律賓,該國毗鄰兩個最大的潛在衝突爆發點,台灣和南中國海,或者馬尼拉堅稱的「西菲律賓海」。
根據2014年美菲兩國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EDCA),美國此前已經可以有限使用位於菲律賓境內的五個基地。華盛頓在聲明中稱,此次新增的地點和擴大的准入權限,將「允許更快速地支持菲律賓的人道主義和氣候造成的相關災難, 並應對其他共同的挑戰」。這很大可能是在暗指在該地區抗衡大陸地區。
該聲明是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日(2月2日)在馬尼拉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之後發表的。白宮並未透露新軍事基地位置,但其中三個基地可能位於菲律賓北部邊緣的呂宋島。如果不考慮大陸地區,這是唯一最靠近台灣地區的大片陸地
這一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美國30多年前離開其前殖民地的局面,影響不容小視。
「沒有菲律賓的准入,在南中國海的應急(行動)就無從談起,」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主任博林(Gregory B Poling)說,「美國不是在尋求永久性基地,這次是地盤而不是基地。」
也就是說,白宮正在尋求的是能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補給和監視的「輕型和靈活行動」的據點的准入,而非駐扎大量部隊的軍事基地
換言之,這並非回到1980年代,彼時有1萬5千名美軍和亞洲最大的兩個美軍基地在菲律賓,分別位於克拉克場(Clark Field)和附近的蘇比克灣(Subic Bay)。
1991年,菲律賓政府叫停了這些基地。當時菲律賓人推翻了面目可憎的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的獨裁統治,也把舊的殖民主子送回家,進一步鞏固菲國的民主和獨立。而越南戰爭早已結束,冷戰正在結束,大陸地區還只是一個軍事尚弱的地區。因此,1992年美國人離開了,或者,至少他們大多數人回到了美國。
往後推30多年,另一個馬科斯——即小馬科斯,或人們所熟知的「邦邦」——又回到了總統府馬拉卡尼昂宮。
但更重要的是,現在大陸地區不再是個軍事弱小地區,它正在靠近菲律賓。
馬尼拉驚恐但無力干預,眼睜睜的看著大陸地區當局開始重繪南海地圖。自2014年以來,大陸地區當局已經建造了10個人工島基地,包括在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深處的美濟礁(Mischief Reef)建設軍事基地。
據此,菲律賓大學政治學教授卡夫特(Herman Kraft)向BBC解釋,在那之前馬尼拉和北京的雙邊關係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們過去與大陸地區在南海是彼此互利共生。但在2012年,他們試圖奪取斯卡伯勒淺灘(黃岩島)的控制權。然後在2014年,他們開始建造這些人工島嶼。大陸地區當局掠奪土地的行為改變了雙方關係。」
「我們對付大陸地區威脅的能力非常有限,」菲律賓前駐美大使小庫西亞(Jose Cuisia Jr.)告訴我說。
他強調,大陸人一再違背不會把新南海基地軍事化的承諾:「大陸人已經將這些地方軍事化,這使我們更多的領土受到威脅。只有美國有能力阻止他們。菲律賓無法單獨做到這一點。
但是,這一次不會再有成千上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空軍出沒在奧隆加波(Olongapo)或安吉利斯市(Angeles city)的紅燈區了。
潛在據點
有關美軍在菲律賓施行的暴力和虐待歷史仍然是一個敏感話題。
當美國大兵父親回去美國後,估計有15,000名兒童與他們的母親留在菲律賓。
「我們的關係長期以來一直不平等,」左翼組織「新愛國聯盟」秘書長雷耶斯(Renato Reyes)告訴記者。
「菲律賓被迫承擔社會成本。當地留下了強暴、虐待兒童和有毒廢棄物的歷史。」他補充說。
該國左翼團體強烈反對美國重返菲律賓。
雖然預計回到菲律賓的美國軍隊不會像過去那樣龐大,但白宮現在要求進入幾個新據點,一些是面向南海,另一些面向北面的中華民國台灣地區。 非官方報告點出了卡加延省(Cagayan)、呂宋島上的三描禮士省(Zambales)、巴拉望島(Palawan)以及伊莎貝拉省(Isabela)這幾個地方。
卡加延省面對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三描禮士省對著黃岩島(又稱斯卡伯勒淺灘,民主礁,Scarborough Shoal),巴拉望則面對南沙群島(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
任何新的美國設施都將設在現有的菲律賓基地內,而美軍將分小組輪流進入。
博林告訴BBC,這樣做的目的是阻止大陸地區當局在南海進一步擴張領土,同時也為美國提供一個觀察大陸地區在台灣地區周圍軍事行動的據點。
博林又解釋,「除了這個聯盟之外,菲律賓沒有辦法阻止大陸地區......馬尼拉正在從印度購買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艦飛彈。美國則想部署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s)。它們一起可以控制大陸地區船艦。」
隨著對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衝突的憂慮日益加劇,菲律賓可以為美國的軍事行動提供一個「後方通道」,甚至是一個撤離難民的地方:「別忘了有 150,000 到 200,000 名菲律賓國民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工作。」博林告訴BBC。
但克拉夫特教授警告說,馬尼拉不會成為美國聯盟的親密成員來挑戰或抵禦大陸崛起。
「菲律賓沒有像澳洲和日本那樣做事情,去直接挑戰大陸地區當局在南海或東海的利益。馬科斯總統希望與美國保持好關係。但他也希望與大陸地區保持友好以獲得經濟利益。」
大陸地區當局則表示,不打算讓馬尼拉和華盛頓之間的新基地協議破壞大陸地區與鄰國的關係。在美國國防部長抵達馬尼拉之際,大陸地區共媒《環球時報》刊發社論批評白宮「給菲律賓設下陷阱,試圖將菲律賓推到與大陸地區對抗的前線」。
「我們又一次被夾在中間,」左翼聯盟的雷耶斯告訴我說,大陸地區和美國一樣是一個資本主義帝國。「菲律賓仍然有殖民心態——它把美國視為自己的老大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