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129|回覆: 6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事資訊] 美智庫蘭德:中華民國應大量增加防空飛彈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4-7 18:59:5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4-7 22:07 編輯

中央社-民國105年04月06日 下午20:43

(中央社加州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因應新的作戰需要,中華民國應該汰除全部的IDF與幻象2000-5戰機,將節餘經費用於購買更多機動式防空飛彈系統。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蘭德公司發表的一份報告,其中建議我國,減少戰機數量並增加地對空飛彈系統的投資。

報導指出,受經濟與政治影響,中華民國投入防衛的經費已進入一個無法再大幅增加的高原期,因而無法滿足軍方同時擁有強大戰機機隊與強大防空飛彈戰力的願望。

這篇由羅斯騰博(Michael J. Lostumbo)、佛林格(David R. Frelinger)、威廉斯(James Williams)及威爾森(Barry Wilson)共同撰寫的報告指出,在不做任何改變下,中華民國未來20年需花費220億美元維持戰機機隊,另需花33億美元將F-16機隊升級。

大陸地區在戰鬥機、地對地彈道飛彈、攻陸巡弋飛彈及轟炸機的購置與研發上,沒有放緩腳步。報告認為,大陸共軍能在開戰數小時內徹底摧毀(pulverize)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各空軍基地,使戰機無法存活和調度。

報告點出,配有最新霹靂15(PL-15)空對空飛彈、主動電子掃瞄相列(AESA)雷達的大陸共軍殲16(J-16)戰機,可扭轉中華民國戰機的優勢。

其他能扭轉優劣的大陸共軍軍備還包括,大陸向俄羅斯購買的蘇愷35(Su-35)戰機、S400長程防空飛彈,以及大陸自產的殲20(J-20)、殲31(J-31)匿蹤戰機。

蘭德建議,中華民國只需保留少數升級後的F-16戰機,節餘經費用來設立「防空排」(Air Defense Platoons)。

防空排是仿效美國發展中的「間接火力防護能力2代增量」(IFPC-2)系統。IFPC-2由4輛多管飛彈發射車、雷達及名為「防空與飛彈防禦戰鬥統合指揮系統」的指管骨幹構成;發射車可發射地對空版的AIM-9X、AIM-120飛彈,指管系統則可與愛國者飛彈共用。

蘭德也建議我國,大幅增加愛國者三型與天弓二、三型機動飛彈的數量,因為固定式陣地與雷達容易在大陸地區共軍第一波飛彈與攻擊機來襲時被毀。

此外,蘭德這篇報告並提供4種兵力結構選項供我國參考。

一、維持現況做為底線。即全數保存現有升級後的F-16,以及IDF與幻象2000-5等300多架戰機。

二、保留F-16機隊,汰除IDF與幻象2000,用汰除戰機節餘的經費增設4個愛國者飛彈連與21個防空排。

三、汰除現有全部戰機,購置57架F-35B垂直起降戰機。

四、保留50架升級的F-16戰機,大力投資防空飛彈系統,包括增設13個愛國者飛彈連並設立40個防空排。

========================================================================
個人認為以我國軍方的想法 應該是採取方案一,並依國彈國造的條件下,如何取整合海劍二與海劍羚變成三軍通用武器,猶如蘭德公司建議的防空排,
用以保護陸軍的旅營級部隊及軍事重要陣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6
發表於 2016-4-28 12:03: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arlgpo 於 2016-4-28 13:54 編輯
twnese85 發表於 2016-4-28 10:06  
蘋果即時  民國105年4月28日  

中華民國如何強化空防

布萊恩鼓勵中華民國應該提升IDF性能,擴大作戰半徑,提升超視距武器和雷達的裝備,並考慮盡可能降低飛機的雷達特徵提高匿蹤性能。他讚揚中華民國新政府,正在評估建造全新的戰機或改善IDF的政策,認為這將是一舉兩得的明智之舉


但很可惜當初老美給我國太多的限制,要想提升戰機本身的油料儲放空間,這對IDF來說已經是不可能,除非重新設計較大的機體,
但較大的機體就要有更強大的引擎來支撐其推重比.所以若咱們中華民國想再設計具有較大的作戰半徑的戰機,必先要先有強大
的引擎,才能有後續的新戰機機體設計.否還是一樣只是輕型戰機.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5
發表於 2016-4-28 10:06:43 |只看該作者

經國號再度性能提升,或造全新匿蹤版?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4-28 10:19 編輯

蘋果即時  民國105年4月28日  

中華民國如何強化空防

還記得"德蘭報告"嗎,建議我國只留50架F16、預算全換成防空飛彈。對此美國布萊恩博士反駁這份報告,且提出建議一席話。而建議中似乎也間接透漏新政府、有意把經國號匿蹤或性能再強化。

~~~~~~~~~~~~~~~~~~~~~~~~~~~~~~

2016年04月28日00:08 作者:張旭成(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榮譽政治系教授、曾任立委和國安會副秘書長)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4月初發表「中華民國防空選項」研究報告。最主要防空選項建議我方裁撤275架幻象與IDF(經國號)機隊,僅保留約50架F-16戰機,將節餘經費用於購買更多機動式防空飛彈、雷達與電子反制系統,以因應所謂的新形態戰爭。

蘭德公司這項另類的建議,不僅國內專家認為是為特定廠商鎖定我國大批鷹式飛彈汰除後的替代方案的商機,也受到許多美國關心我國防務的專家質疑。年初曾來我國觀選的前國防部副部長布萊恩博士(Stephen Bryen)認為蘭德方案不切實際「政治多過分析」深不以為然。

布萊恩在華府的智庫美國民主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Democracy)撰文指出,蘭德公司的觀點是相當古怪的:當中共決定用壓倒性數量的飛彈和飛機攻擊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反制防空和預警能力本來就不夠,為什麼要自廢武功放棄戰機只依賴防空飛彈去對付大陸地區飛彈和飛機的攻擊?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會採取這種策略,無論是北約面對俄羅斯、以色列面對伊朗,還是日本面對大陸地區都不會採取如此被動的策略。布萊恩反問,中華民國空軍的規模和能力,可以和日本競爭,但五角大廈為何不建議日本裁撤他們的飛機?

布萊恩並指出保護防空飛彈基地並不比保護機場容易,蘭德全盤依靠飛彈防空建議是導致失敗的藥方。他也質疑蘭德公司研究報告的立論缺失。例如美國政府在軍售以色列,日本時所抱持的理由,為什麼拒絕向中華民國出售所需要應付來自大陸地區日益嚴重威脅和武器呢?上一次華府出售飛機給中華民國是1992年,在老布希總統提供F-16的早期型號給中華民國後,繼任的美國總統拒絕出售具有更好的作戰半徑和攻擊能力F-16的升級型號,讓中華民國穿越大陸地區領空。

就戰術觀點而言戰鬥轟炸機才是中華民國所需要的防空武器,而不是純粹的防空戰鬥機,但布萊恩坦言這在美國對華軍售考量中已經絕對不可能。因此,中華民國從來沒有得到F-15或F-18戰鬥機,這些飛機將有助於嚇阻中共。澳大利亞,以色列和日本獲得F-15戰鬥機,澳大利亞也拿到了F-18戰鬥機,現在也將要獲得F-35戰鬥機,為什麼不是中華民國?蘭德公司的研究甚至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此未建議美國應修正其目前有重大缺失的政策。

蘭德公司的分析也誤解和忽視中華民國自製戰鬥機IDF的性能。布萊恩說IDF是纏鬥性能高超的戰鬥機,雖然不是匿蹤戰機,但它可以隱藏在中華民國台灣多山的地形中,潛伏飛出打擊任何一架進入中華民國領空大陸地區戰機。布萊恩鼓勵中華民國應該提升IDF性能,擴大作戰半徑,提升超視距武器和雷達的裝備,並考慮盡可能降低飛機的雷達特徵提高匿蹤性能。他讚揚中華民國新政府,正在評估建造全新的戰機或改善IDF的政策,認為這將是一舉兩得的明智之舉。

空軍的功能不是以擊落敵方進入領空的戰機為限,還必須深入敵境有效摧毀威脅來源,中華民國固然需要增加防空飛彈數量,但更需要維持強大的戰機數量和戰力以保持戰略嚇阻能力,美國國防部在對華軍售上應該思維,中華民國和以色列、日本有同樣的防衛需求,應該獲得同樣的先進戰機,才有助於維持西太平洋的安全與和平。



~~~~~~~~~~~~~~~~~~~~~~~~~~~~~~

而類似的報導,也在"防衛"網站上出過一篇!  Michael J. Lostumbo is a senior international policy analyst at the Rand Corp

http://www.defensenews.com/story ... -strategy/82897760/

Key point:

1. 我國在戰鬥機技術、數量上都遠不及對岸
2. 對岸可輕易取得制空權,我國戰機恐在對岸飛彈攻擊下被毀
3. 制空權被對岸取得,我國地面軍隊將如伊拉克軍隊對上美軍
4. 即使我國有碉堡,但只要出了碉堡及使用高速公路也被吹毀
5. 我國戰機費用大,防空飛彈可減少防空壓力、兩者比例需檢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4
發表於 2016-4-16 02:32:26 |只看該作者
不要臉的網軍 發表於 2016-4-14 09:06  
這裡有點看不太懂.
文內說標準一型防空飛彈 射程 40海里~90海里有點不太對.(有錯請指正)
(記得是標一是30 ...

1. 飛彈老年化後, 火箭藥包過期性能會打折
為保證指揮官能正確判斷 ,
  彈齡每老15年, 射程都得打7折
  
  即15年彈,  射程 * 0.7
     30年彈,  射程 * 0.5


~~~~~~~~~~~~~~~~

2. TC-2N 總重也就~200kg ,  標一至少 400 kg.....
    老美 600 kg的標二可以打 150 km

    問題是標二可不是想裝就能裝

~~~~~~~~~~~~~~~~~

3. 標一 再怎麼拖, 5年後就一定開始鞭炮化
生存之道 , 於知敵人 . 克敵之道 . 禮尚往來 . 以牙還牙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3
發表於 2016-4-14 14:30: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arlgpo 於 2016-4-15 08:31 編輯
最後的摩根戰士 發表於 2016-4-14 14:07  
如果用昂貴體形又比較大的Aster-15,
不如退而求其次用 MICA-VL, 雖然有效射程只有15KM
不過便宜得多, 需 ...


重點是他們在艦艇都是採用Sylver垂直發射系統,所以只要飛彈直徑落在55.88 cm x 55.88cm就可塞的下,
但若以一套的8聯裝的垂直發射系統來看,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是比Sylver垂直發射系統所佔甲板的面積
來的大,但MK-41垂直發射系統各組卻能緊密的結合再一起,不像Sylver垂直發射系統卻都留空隙





Sylver垂直發射系統


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

Rank: 4

狀態︰ 離線
62
發表於 2016-4-14 14:07:06 |只看該作者
karlgpo 發表於 2016-4-14 14:02  
幫你找一個彈徑與海劍二大小的Aster-15防空飛彈,但其助推器比海劍二長且寬,其對付飛機的有效射程也是在30 ...

如果用昂貴體形又比較大的Aster-15,
不如退而求其次用 MICA-VL, 雖然有效射程只有15KM
不過便宜得多, 需要空間又少得多, 方便大量安裝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1
發表於 2016-4-14 14:02:21 |只看該作者
ds123450 發表於 2016-4-14 09:21  
http://zh.wikipedia.org/wiki/RIM-66%E9%A3%9B%E5%BD%88
標一跟標二是一樣
只是導引系統不一樣

幫你找一個彈徑與海劍二大小的Aster-15防空飛彈,但其助推器比海劍二長且寬,其對付飛機的有效射程也是在30km,
我是不知軍方給的是最大射程或有效射程,且最重要的是以實彈彈頭在艦艇上試射,或用電子標靶類的數據,我想日後等
軍方公布才可知.


Rank: 2

狀態︰ 離線
60
發表於 2016-4-14 12:55:40 |只看該作者
版主 你修改的
那篇報導是(朱明攝、國防部提供/影像合成:風傳媒) 請更正

Rank: 2

狀態︰ 離線
59
發表於 2016-4-14 12:27: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s123450 於 2016-4-14 12:49 編輯

那就是要看  
軍方說的超越標準一型到那一種程度  (軍方說在30公里外)就是以上
畢竟海劍二是有加力器是
標一跟標二  的外觀是一樣 差不多
那個我已經看過了
 

目前美國海軍使用的標準系列飛彈,主要有標準一型(SM-1)、標準二型(SM-2),型號分別為RIM-66的中程型(MR)與RIM-67的增程型(ER),主要裝備在美國海軍的飛彈巡洋艦、驅逐艦與巡防艦上,如配在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巡洋艦或柏克級(Arleigh Burke)驅逐艦上的神盾武器系統(AWS),由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VLS)或Mk26型飛彈發射器(GMLS)發射,主要用於艦隊區域防空與艦艇自衛,必要時也可作為反艦武器。

 

一、標準一型

(一)中程型

1.   SM1 Block Ⅰ~Ⅳ型:標準一型原型彈型號為RIM-66A,自一九六五年起進行測試,其後生產的SM1 Block Ⅰ~Ⅳ型,型號均為RIM-66A。飛彈全長四點四一公尺,彈徑三十四點三公分,彈翼展一點零八公尺,重四百九十五公斤,裝備一具Mk27型單節固態燃料火箭發動機,射高為一萬九千八百公尺,射程二十七點七八至三十七點零四公里,採半主動雷達導引、搭配Mk1型自動駕駛儀、彈鼻裝有雷達尋標器與近發引信、裝備六十二公斤重的Mk51型連續柱高爆彈頭,自一九六七年起生產,一九七○年開始服役。其中SM1 Block Ⅱ/Ⅲ型皆有所改良。而SM1 Block Ⅳ型則加強飛彈的電子反制能力(ECCM)、並縮短最小射程的距離,成為最主要的型別。

2.   SM1 Block V型:由於此型飛彈的改良較多,美軍型號改為RIM-66B,飛彈全長四點四七公尺,彈徑、彈翼展不變,重六百二十一公斤,飛行速率三點五馬赫,射程增加至四十六公里,射高二萬四千四百公尺。裝備Mk56型火箭發動機、新型平面掃瞄尋標器、反應更快的自動駕駛儀、Mk90型高爆破片彈頭等。

3.   SM1 Block Ⅳ型:為標準一型的最後一款,美軍型號為RIM-66E,採用標準二型的單脈波尋標器、新的Mk45 Mod4型近發引信(或稱TDD),自一九八○年開始生產,一九八三年服役。其間還有一些小改良,例如換裝標準二型所使用的Mk115型彈頭。

(二)增程型:美軍型號為RIM-67A,採用Mk30型兩節式固態火箭發動機,並加裝Mk12型加力器,不過彈徑、彈翼展不變,重一千三百四十公斤,飛行速率二點五馬赫,射高超過二萬四千四百公尺,射程六十五公里。採用慣性與半主動雷達導引,並配備Mk51型彈頭,自一九八一年起服役。

 

二、標準二型

由一型所改良,主要作為美國海軍神盾艦隊防空系統的一環。可以尾彈翼控制飛行方向、並裝備抗電子干擾的單脈波接收器、新型慣性導航裝置與新Mk2型可程式化自動駕駛儀等,導引模式採慣性導引、中途由發射母艦以雷達系統導控,終端才改由飛彈本身的半主動雷達或紅外線(IR)尋標器導引。

 

與標準一型相比,二型飛彈的有效攔截距離增加百分之六十,能夠在不同天候或電子反制(ECM)狀況下,迎擊低空至高空、靜態至超音速飛行,如艦艇、反艦巡弋飛彈(ASCM)、戰機、直升機等不同目標。

(一)中程型

1.   SM-2 Block Ⅰ型:美軍型號為RIM-66C,除飛彈長度改為四點七二公尺,其餘尺寸均與一型中程型相同,但裝備Mk115型高爆破片彈頭,射程達七十四公里,射高超過二萬四千四百公尺,一九七八年開始服役,一九八三年停產。其中以韃靼發射架發射的,美軍型號為RIM-66D型。

2.   SM-2 Block Ⅱ型:屬全天候中程艦對空飛彈,美軍型號為RIM-66G,自一九八三年起服役,裝備改良過的Mk104型單節固態燃料火箭發動機,提供較高的飛行速率與機動性,射程幾乎加倍,達到七十四點零八至一百六十六點六八公里。同樣採半主動雷達導引,但換裝改良型引信與新的高速高爆破片彈頭,可有效摧毀較小型的堅固目標。其中以Mk41型系統垂直發射的,美軍型號為RIM-66H,以韃靼發射架發射的則為RIM-66J。

3.   SM-2 Block Ⅲ系列:美軍型號有韃靼發射架的RIM-66K、神盾系統的RIM-66L與垂直發射的RIM-66M。其中SM-2 Block Ⅲ型改善了低空目標的攔截性能,裝備新Mk30 Mod4型火箭發動機、改良Mk45 Mod9型目標偵測裝置,於一九八八年六月開始量產。

(1)   SM-2 Block Ⅲ A型:能應付高度更低的目標,並裝備新Mk125型彈頭,使破片擊中目標的速度更快,於一九九一年開始量產。

(2)   SM-2 Block Ⅲ  B型:除採用A型的無線電頻率(RF)半主動雷達導引裝置外,還應用飛彈歸向改良計畫(MHIP)所研發的紅外線(IR)導引模式,增加一具側裝紅外線尋標器,使終端導引成為雙尋標模式,以因應日益嚴峻的電子反制環境,此外裝備高爆破片彈頭、搭配雷達與碰炸引信。於一九九六年四月完成測試評估作業,同年九月開始量產。

(二)增程型:SM-2 Block Ⅳ 增程型主要負責艦隊與大區域空防,美軍型號為RIM-67B/C,增強了較高高度、雷達反射截面積(RCS)較小目標與在複雜電子干擾下的攔截能力,運動性能也比SM-2 Block Ⅲ型更為優異。含加力器飛彈全長六點五八公尺,彈徑不變,彈翼展一點六公尺,全重一千四百五十一公斤,射程一百二十點三八至一百八十五點二公里,裝備Mk104型兩節式固態燃料火箭發動機、新Mk72型向量推力控制加力器,且未配置彈翼,以便由垂直發射器中發射。此型飛彈仍採半主動雷達導引,同樣的彈頭與引信,不過彈體結構經過強化,導引、控制系統也經過改良,於一九九八年正式服役。除提供更寬廣區域的防空能力外,更成為美國海軍進一步研發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TBMD)的基礎。

 

標準系列飛彈除防空、反艦型之外,一九八○年代更由於犬與RIM-8型擎天神(Talos)防空飛彈即將除役,美國海軍還曾計畫以標準二型增程型裝備W-81型核彈頭,作為海對空核子飛彈,但後來研改計畫被取消,從此美國海軍也未再擁有核子防空飛彈。

 

三、彈道飛彈防禦網

(一)SM-2 Block ⅣA型 :由SM-2 Block Ⅳ型改良而成,換裝一具無線電頻率/紅外線雙模式感測器,彈頭性能向上提升,並改良自動駕駛/控制裝置,可利用巡洋艦或驅逐艦上經過改良的神盾武器系統來追蹤、攔截彈道飛彈,以構成海面上艦艇與海岸區域地面部隊的彈道飛彈防禦網,同時仍保留原有的防空能力。一九九三年開始研發,一九九四年展開風險降低飛行展示計畫。一九九六年環境測試彈(ETR-2A)順利試射。一九九七年一月,發展測試彈(DTR-1)首度成功攔截彈道飛彈靶彈。

(二)標準三型(SM-3):目前研發中的標準三型,是美國海軍廣戰區(NTW)戰術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環,可用來攔截中、長程戰術彈道飛彈。此型飛彈主要是以SM-2 BlockⅣ型的彈體、發動機為基礎,改裝第三節火箭發動機、全球衛星定位/慣性導引(GPS/INS)導引段與LEAP動能彈頭。

(三)標準四型(SM-4):為標準陸攻型飛彈(LASM),將在美國海軍的水面火力支援(NSFS)中扮演重要角色,針對灘頭登陸階段提供快速反應、精準的艦載火力支援。此型飛彈是計畫改良較舊的SM-2 Block Ⅱ/Ⅲ型防空飛彈,裝備先進全球衛星定位導引段、Mk125改良型彈頭,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美國海軍以標準飛彈擊落彈道飛彈靶標,首度成功展現戰區彈道飛彈防禦能力。目前經過修改後的神盾彈道飛彈防禦計畫,是以SM-3型飛彈繼續進行試射。

 

二○○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伊利湖號(Lake Erie,CG70),在柏克級驅逐艦羅素號(Russell,DDG59)的先期偵測追蹤下,發射一枚標準三型飛彈,再次成功在一百三十七公里高空,以直接撞擊方式摧毀從夏威夷太平洋飛彈靶場發射的一枚白羊靶彈,這也是美國海軍五次海基系列攔截測試中,第四次以標準飛彈成功攔截目標。

 

除美國海軍外,全世界另有其他十三個國家的海軍,將近一百艘艦艇配備標準系列飛彈。其中美國海軍配備標準一型飛彈的艦艇是派裡級(Perry)巡防艦,配備標準二型的則有加裡福尼亞(California)、維吉尼亞級(Vir-ginia)核動力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與柏克級驅逐艦。至於我國海軍方面,配備標準一型飛彈的有武進三型陽字號驅逐艦與成功級巡防艦,而未來向美國最新採購的四艘紀德級(Kidd)驅逐艦,將配備標準二型飛彈。

這是青年報  報導
標一跟標二  是後來才劃分出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58
發表於 2016-4-14 12:01:40 |只看該作者
ds123450 發表於 2016-4-14 09:21  
http://zh.wikipedia.org/wiki/RIM-66%E9%A3%9B%E5%BD%88
標一跟標二是一樣
只是導引系統不一樣

看來閣下是將標一語標二的資料混在一起看囉,我乾脆從其他網站平台整理標準一型與二型的相關資料給你參考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7 17:2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