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佛陀的十二種惡報 第五惡餘報 三個月吃馬麥 瑪欣德尊者 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法住禪林 2016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4-25 09:28: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吃麥(yavakhàdanaü):佛陀居住在韋蘭迦村(Vera¤jà)時,吃了三個月的馬麥。

據說在過去九十二個大劫以前,我們的菩薩曾投生於某一家庭。

當時他因為自己的出身和暗愚無知的緣故,看見普思佛(Phussa Buddha)的弟子們在吃米飯等美味飲食時,厭惡地說:“嘖,禿頭沙門怎麼也吃米飯?他們只應該吃麥。”

菩薩因為該不善業的果報,在以後的輪迴中有許多千年都墮落到四惡趣中受苦。

在此最後一生,菩薩證悟成為佛陀,為了攝受世間而雲遊於村鎮都市之間。

在跋格瓦成佛的第十二年,他與五百位大比庫僧一起來到了韋蘭迦婆羅門村,住在村郊外一棵枝葉茂盛的印度楝樹下。

韋蘭迦婆羅門(Vera¤ja Bràhmaõa)早就聽說過佛陀的名聲,於是前往拜謁跋格瓦。跋格瓦以各種方式說法,使婆羅門對佛、法、僧三寶生起信心並證悟了入流道果。

隨後,韋蘭迦婆羅門邀請跋格瓦和比庫僧團一起在韋蘭迦村度雨安居。

跋格瓦以沉默的方式接受了婆羅門的邀請。

恰巧在那個時候,韋蘭迦地區發生饑荒,莊稼得白病,收穫困難,人們要靠發放的糧票維生,不易依靠集食持缽過活。

更糟糕的是,從雨安居的第二天開始,惡魔使整個韋蘭迦婆羅門村的村民都著了魔,他們被著魔到連跋格瓦前去托缽,也都得不到哪怕是一湯匙的飯菜。

跋格瓦和比庫僧團只好空著缽回來。

那個時候,從北路(Uttaràpatha)來的馬商帶著五百匹馬正好來到韋蘭迦村度雨季。

他們在馬圈中把五百匹馬的馬糧分了,為每位比庫各準備了一巴特[17]量之麥。

比庫們在上午時分穿好下衣,拿了缽和衣,進入韋蘭迦村托缽,得不到食物時走到馬圈去托缽,把一巴特量之麥帶回僧園後,用臼搗碎後食用。

阿難尊者把一巴特量之麥用石磨碎後供養給跋格瓦,跋格瓦食用它。

跋格瓦聽到比庫們用臼搗麥的聲音後,對阿難尊者讚歎說:“薩度!薩度!阿難。

阿難,你等善人戰勝了饑饉、貪欲、欲求。

以後的人們將會輕視粳米煮的肉飯(sàlimaüsodanaü)。”(Pr.16)

那隊馬商供給了當天的馬麥後並邀請從那天開始繼續供養跋格瓦和隨從的五百位比庫。

跋格瓦和比庫們就這樣吃了三個月的馬麥。

三個月過後,惡魔的干擾才消失。

到了雨安居結束僧團作邀請(pavàraõà)的那天,韋蘭迦婆羅門才想起他三個月前曾作過的邀請,於是懷著極大悚懼供養了以佛陀為首的比庫僧團,禮敬後請求懺悔。

《本行》聖典在談到佛陀的罵僧宿業和吃馬麥惡餘報之間的關係時,以偈頌說道:
“普思聖教時,我罵其弟子:你們吃馬麥,不應吃米飯。以該業果報,住韋蘭迦時,婆羅門邀請,三月吃馬麥。”(Ap.1.39.88-89)




[17] 巴特:巴利語 pattha 音譯,容量單位,約相當於四分之一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1:5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