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034|回覆: 5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可惜的項羽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4-24 10:20: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項羽乃西楚霸王
能以一敵少真的很厲害
打的秦軍潰不成軍
真乃威風凜凜

不過項羽最後居然敗在陳平之計及韓信的圍攻中
陳平用離間計及最後與張良一起說服劉邦追擊項羽
可是陳平在項羽的帳下也是得不到重用
結果一到劉邦陣中居然就成了核心幕僚

而韓信在項羽帳下也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
一到劉邦陣中居然成了大將軍
而且是破格錄用
一個從未領兵打仗之人
居然做到大將軍

而諷刺的是
項羽就被這兩個他所不器重的人打敗了
真的可以知道打天下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到
真的要集合眾人之力
要不然也只是白搭了

《 本帖最後由 神采飛揚 於 2009-6-21 13:31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7-4-24 10:47:11 |只看該作者
其實項羽失敗的因素 雖然韓信 陳平 也是失敗因素之醫不過還不至於讓項羽失去整個天下 原因應該是項羽的個性衝動而易怒,不能冷靜的分析,其易怒,導致了人格的偏差;其思慮不夠縝密,使他喪失了天然的地利。項羽遇事,不知冷靜考量、自我反省,一味的增加情緒的氾濫,是他失去了人和。史記 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發現,項羽年少時,就已出現三種個性:「不耐煩、善辯、無毅力」。學書不成,轉而學劍亦不成,然後又說出了一篇大道理來:要學就要學萬人敵。一旦開始教他可以萬人敵的兵法,項羽又不能有始有終的把兵法學完全。通常不耐煩的人,大多具有一些小聰明,也因為如此,他們往往會覺得耐煩的是傻子。為了要說明自己並非不耐煩,所以自然就會善辯;當然,不耐煩的人多半是不會具有毅力的。所以說,司馬遷在項羽的出場描述中,其實已在隱示項羽的個性,和日後的烏江自刎,是有密切的關係。項羽會有這樣的個性大概與其才力有關,「史記 項羽本紀」中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上天給項羽的優越條件,反而成了他自身最大的挑戰!以此而言,也不禁令人聯想:上天實在是公平的,祂賦予項羽才力,卻不賜給他堅持和毅力的智慧,除非項羽能夠超越自己,否則上天給予的優點,最終將成為他的致命傷。
項羽,他剛愎自用,相信自己的才能,輕忽屬下的建議,就算身旁一度擁有范增、陳平、韓信等人,也無法相信和重用他們。項梁起兵反秦經過淮陰時,韓信北渡淮河投奔,項梁陣亡後,歸屬項羽,任郎中。韓信多次向項羽獻策,都未被採用。漢王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結果韓信成了日後項羽的大患。同樣的,陳平擅長謀略,但是項羽聽信流言,使得陳平離開項營。另外,范增雖被項羽尊為亞父,但是項羽無法完全相信他,以致於陳平使出反間計離間項羽和范增。而項伯與劉營勾結,項羽卻始終相信項伯,只因為他是項氏一族,這實在是很諷刺。
反觀以貴族身份起義的項羽卻不知爭取民心,大肆殺戮,入咸陽而焚燒阿房宮,三月大火不盡,屠殺秦民及士卒二十萬,自招秦人反感,更使戰敗者不敢向其投降,如彭城之戰中(西元前205年),漢軍情願投水溺弊也不肯投降。敗卒不投項羽,人心也不歸附,埋下劉成項敗的伏線。
項羽
楚漢相爭初期,西楚軍在軍事方面較為優勝,但項羽所重用的,似乎都只是西楚軍,且其根據地位於南方,而劉邦的地盤大都為北方之地(當時南方的人口、經濟等都不及北方)。項羽也未曾善用所攻佔之地的資源,故劉邦在後援力量方面實遠勝項羽。楚漢相爭五年後,項羽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已大不如前,劉邦卻能夠具強大軍事和經濟實力,無怪乎劉成項敗。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神采飛揚 + 1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7-4-24 12:38:08 |只看該作者
話說的不錯
只可惜到死了
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7-4-28 02:11:49 |只看該作者
項羽不能知人善任,他妒忌賢能,有用之士不能適得其所,紛紛投靠他營。原本在他身邊的人一一離去後,他毫無警覺心,讓劉邦得以利用項羽個性上的弱點,運用反間計,使項羽誤信讒言。項羽失去了天下,卻得到了歷史。也是不錯啦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7-4-28 02:23:58 |只看該作者
沒錯 他真的是個"可悲"的英雄
性格上的弱點造成鴻門宴放了劉邦一馬
果真是養虎為患 給自己的最大敵人有了茍延的機會再壯大
實在是可悲阿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7-5-1 09:21:02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一流政客與一流驍將的最大差異之處。



一流政客的理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一流驍將的理論:「寧可光榮戰死,不願茍且偷生」



一流政客追求長治久安,一流驍將追求短暫榮耀;一流驍將個性單純,一流政客思慮複雜。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艾迪彥 + 2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7-5-29 04:59:54 |只看該作者
其實項羽失敗原因有好多點以不才所知在韓信初投項羽帳下范增說過此人要重用若不重用必殺之以免養虎為患但項羽卻不聽勸告把他留在身邊這是犯下錯誤的第一點 再者赴劉邦鴻門宴時范增也是想殺他若聽從勸告又是可以成功統一天下但項羽又不聽 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在關中放了劉邦讓劉邦到西屬做漢王等於釋放虎歸山若是在關中就殺了劉邦又是可以一統天下了 以不才看過有關楚漢相爭的故事結論 劉邦若無韓信幫他打天下及鄰國借將的張良 蕭何月下追韓信我想歷史就不會出現漢朝了 我想看過楚漢相爭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天下是別人替他打的 就如劉備的天下是哭來的 在項羽與劉邦兩人領兵統將劉邦遠遠不及項羽 只是項羽生性霸道主觀強烈導致失敗的主因 說白一點 他跟成吉斯漢有點相似會打仗不會治國假設項羽好好對待韓信及聽從范增的近言一文一武歷史將會改寫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DarkRobert -3 引用#2的回覆!回覆文章時,複製或引用別 ...

總評分: SOGO幣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7-6-1 22:25:11 |只看該作者
如果論軍事才能項羽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論政治能力他可就遜色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7-6-13 08:31:57 |只看該作者
漢相爭這段精采的歷史,後世的人當為它寫下一篇篇動人精采的故事,尤其是對於西楚霸王這位傳奇性的人物,更少不了一些穿鑿附會的傳說,如:項羽為重瞳子 ,有異於常人的帝王之相。此外,在烏騅馬上的英姿及「霸王別姬」 的淒美愛情故事、「破釜沉舟」 、「烏江自刎」等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史事。歷史上談論項羽的文獻,應以司馬遷所寫的〈項羽本紀〉為首屈,〈項羽本紀〉是司馬遷傳記文學中的一篇傑作,他透過對項羽一生經歷的記述,不但真實的再現了秦漢之際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而且也成功地描繪了項羽這一歷史人物的典型性格。「鴻門宴」 更是其中最精采的一段,它是項羽成敗的關鍵。後世研究《史記》的書籍有很多,如韓兆琦《史記博議》 就提到《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是最能體現《史記》悲劇精神的篇目之一,項羽所代表的是悲劇精神中的超越精神。而楚漢相爭這段史事,可以說是雙雄間的世紀大對決,因此有許多人喜歡以此段歷史作為傳記文學的題材,如李約《項羽大傳》就是以項羽為主軸牽引出楚漢相爭的史實,類似的傳記人物書籍還有趙強《項羽》 、司馬遼太郎《楚漢雙雄爭霸史 》等。蔡雅惠的〈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中將項羽歸類為性格型的悲劇人物,也就是說項羽的悲劇就是導因於他的性格。此外,還有林聰舜的〈狂飆英雄的崛起與殞落─項羽論〉 順著歷史的軌跡把項羽的一生作一簡要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魏聰祺在其文章〈析論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裡不否認項羽的性格確實隱藏著失敗的結果,但對於「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這句話,他提出不同的見解,在他的推論中項羽其實是一個稟賦優異,能聞一知十、觸類旁通的人,絕非只是一個空有武力的莽夫而已。

項羽,是司馬遷筆下最典型的悲劇英雄代表,筆者將透過《史記•項羽本紀》先對項羽崛起、稱霸到結束霸業的經過作一簡略的描述,並從其中對項羽人格特質及為人處世的態度作一番研究及探討,從中分析出項羽的悲劇性格,為何他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許可以從其人格特質中瞧見端倪。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DarkRobert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7-6-29 11:30:23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項羽乃性情中人,他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只可惜他不像劉邦那麼心機,在我看來,劉邦不過是個小人,心胸肚量狹窄,唯一的優點就是識人,但得到天下後就大殺功臣,往日的情誼揮霍殆盡,可以共苦難不可以共享樂,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12: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