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高行健:不用手機很荒謬 但不能取代知識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4-22 13:15: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今天在台師大進行通識講座,講題為「面向21世紀──談創作者的位置」。高行健說,跨領域可以激發創意,他自己讀書的習慣是「什麼書都要讀」,而且什麼都涉獵;雖然他後來以文學著稱,但中學時他的物理和數學成績常拿100分,也拉小提琴、演戲。學這些並不妨礙,因為年輕人精力很旺盛。

高行健說,他一進圖書館都借一大書包的書,大學時沒課就待在圖書館,把所有館藏都翻遍了,這也是他日後創作思想不枯竭、很活躍的原因;「產生新鮮的思想、有創意,多讀書是好的。」

上午的講座吸引300多位台師大學生聽講,高行健告訴台下學生,不只文學、藝術要有創意,工業、技術、管理都要有創意。

他表示,人生永遠在困境中,生活不是一切都是現成而且美好,而是永遠在做選擇;惟有清醒的認清自己、有清楚的頭腦,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才能在現實的困境中去創造條件,「能在困境中做相對正確的選擇,你就贏得自由,你的一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行健說,文學家、科學家都是普通人,只是能在特殊領域有所成就,那是因為他做出正確的選擇,選擇自己的道路,創造自己的成就。

台師大文學院長陳登武問高行健,面對高度的e化步調,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科技產品的出現,對知識傳播的型態起什麼樣的改變、該怎麼面對;高行健說,科技發展不可逆轉,但科技進步不代表人性的進步,因為科技有可控制的機制,但人類太複雜不可控制;社會科學例如歷史學和社會學,一旦把科技理性導入,也是走入歧途。

但他也認為,不能否認科技,「不用手機也是很荒謬的,如何使用才是問題。」但高行健也對e世代電腦發展感到憂心,認為科技未必帶來人類的進步,看書人變少了,書店一間一間地關,「一本書簡化成一句話,但一句話不能代表一本書的思維」。

他說,科技思維方式愈來愈簡易,但知識要好好真的下功夫,想從報紙刊物獲得知識是不可能的,電視節目也只能提供最膚淺的訊息,不可能帶來知識。「媒體沒那麼可靠,每天講的都不一樣。」高行健說,從媒體不可能了解人類歷史,了解時裝是可以的,但時裝明天就過時,總不能老賣同樣衣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3 05: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