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屍 諫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2-2 11:57: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屍 諫

春秋時期,衛國有位賢人蘧伯玉,為人正直且德才兼備,但衛靈公卻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彌子瑕的,作風不正派,衛靈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魚是衛國一位大臣,看到這種情況,內心很是懮慮,但屢次進諫,衛靈公始終不采納。

後來,史魚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將要去世前,將兒子喚了過來,囑咐他說:「我在衛朝做官,卻不能夠進薦賢德的蘧伯玉而勸退彌子瑕,是我身為臣子卻沒有能夠扶正君王的過失啊!生前無法正君,那麼死了也無以成禮。我死後,你將我的屍體放在窗下,這樣對我就算完成喪禮了。」

史魚的兒子聽了,不敢不從父命,於是在史魚去世後,便將屍體移放在窗下。

衛靈公前來弔喪時,見到大臣史魚的屍體,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輕慢不敬,因而責問史魚的兒子。史魚的兒子於是將史魚生前的遺命告訴了衛靈公。

衛靈公聽後很驚愕,臉色都變了,說道:「這是我的過失啊!」於是馬上讓史魚的兒子,將史魚的屍體按禮儀安放妥當,回去後,便重用了蘧伯玉,接著又辭退了彌子瑕並疏遠他。

當孔夫子聽到此事後,贊嘆地說道:「古來有許多敢於直言相諫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結束了,未有像史魚這樣的,死了以後,還用自己的屍體來勸諫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誠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難道稱不上是秉直的人嗎?」

..............................................

《論語》有言:「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身為臣子,為國為民,盡忠職守,勸諫君王,是為臣的本分。

史魚生前,念念想著國家人民,希望衛靈公能親賢臣,遠小人,於是屢次進諫,但衛靈公始終不肯接納。一般而言,對於君王盡忠,到死了便也結束了,可史魚在去世後,卻仍用自己的屍體,對衛靈公進行屍諫,這份對君王,對國家的赤誠、忠心,怎不叫人感動呢?

最後,衛靈公也因此心生慚愧,馬上改過,從而維護了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對於史魚正直的德行,孔夫子曾一再贊嘆:「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孔子贊美為人正直的史魚,不論國君有道無道,他都是直言直行,像矢一樣的直。矢就是箭。《韓詩外傳》《新序》皆載其事,說他「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

史魚的事跡流傳千古,成為正直忠誠的典型代表。那麼為什麼他會讓人如此欽敬呢?最主要的是他的忠誠來自於為國家社稷著想,故無私無畏,無欲則剛。而由他屍諫感化衛靈公的行為我們可知,一個人留給他人和世間的,是德行。無數古聖先賢正是以其至德之行永垂不朽,激勵後世子孫起而傚法,代代承傳。(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2 09: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