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不題撰人]大宋楊家將演義之五虎征西平南全傳(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1
發表於 2015-8-10 14:23:10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八回  150   獲私書奸謀盡露 拜戰本旨意參詳



  詩曰:
    叛臣狡猾曲腸多,欲救同謀出網羅。
    奈何天眼昭昭顯,敗露行藏計反疏。
  當下,夫人聽了丈夫之言大喜,說:“相公果然妙計,在於何日行事的?”孫振說:“下官即日修書,明日可往了。”是夜,夫妻商議,修了密書。到次日,挑選了十名能於家丁,帶藏密書信,叮囑一番,出了昆崙關而去。
  卻說狄元帥只因妖道厲害,毒氣傷人,不許眾將出敵。妖道只因眼目被傷不愈,亦不前來討戰,狄爺一日思量,依智高攻下粵西邕州得了昆崙關,前月已差李義探聽他虛實,已有一月餘,打聽明白正在回來。他帶小軍五十名扮作京差模樣,只見前面遠遠來了十多人,一見數十名京差,即閃閃縮跑在樹林裏面。眾兵丁見此蹺溪,大喝一聲:“你是什麼人在此埋伏,不是行刺客定是盜賊了。”說未完,早有一人應聲呼:“將爺不必見疑,我們十人乃是近處小民,只因探親吃酒,是以夜晚回來。”言未了,此人身上一把刀脫下地中,眾小軍見了越覺思疑,有一軍人稟知李將軍,李義聽了即前來喝道:“黑夜行走,身上又有腰刀,必非良善之人,何須與他爭論,且拿住搜他身上,看他人人可有刀斧否?”眾兵上前要搜。
  原來,孫振的家丁,十人內有一人藏書的,心中著急,這十人原是孫振挑選的,有些武藝,他仗著本事,初時只道以言說就罷了,今見眾人要搜,怕什麼數十個官差?大怒,罵聲:“賊囚,朝廷養你是巡查敵國奸細,不是叫你欺壓小民!若要搜時,只怕你有性命之懮。”李將軍聽了大怒,喝眾軍擒拿,十人早拔出腰刀,眾人一齊動手殺將起來。黑夜中刀斧交加,原來十人果有些本事,鬥了多時不能拿獲。李將軍大怒,提出雙鞭衝入中央,左一鞭死一個,右一鞭跌一人,不一刻,打死五六人,剩下幾個思量逃走,也脫不得,被眾人亂刀砍於地下。
  時已天明了,李義吩咐:“既殺十名強盜,未曾搜他身上可有什麼夾帶否?”眾軍將十個屍骸搜完,內有一人身上一封書,並眾人有些乾糧之類。李義接書一看,書套上面寫著:“此書岳丈大人親收披覽。”下面:“愚婿孫振拜。”李義看了,原來系孫奸賊反投敵國了。若非奉命到此打聽蠻王,焉得知之?想他又有密書與馮老賊,又有什麼委曲在內,不免待回關時與元帥觀看,便知他有何奸謀了。即時,軍士埋了十人屍首。李義等一路跑走七八天,方才回關中交令,說:“元帥,小將奉命前往粵西探聽,蠻王十分不仁,搶奪民家婦女,滅亡不遠。又於半途中截殺得一夥奸細,原來是孫振奸臣的家將。搜出一書,是與馮太尉的。”元帥說:“有這等事?”李義將書呈上,元帥看過封皮,即時拆開此書,展技案上。書上寫著:
    愚婿振書奉上岳文大人座前:自上年小婿有書到來,捉拿劉
  慶、張忠,只望扳倒了狄青,報了大仇消卻心中之恨,豈料被楊文廣
  搜出來書,帶累岳文陷入網羅,小婿晝夜不安。又蒙岳丈有書通
  知,逃得性命,合家得脫虎口,依命走往南蠻。茲南王收錄,現為上
  大夫之職,十分信用。小婿掛念岳文羈紲天牢,特差至家將十名,
  著他暗投獄中見機行事,改扮衣裝逃出洋城,到此一家完敘,共享
  榮華,免受囚禁之苦。恭候早日脫難成祥,並請金安。
  狄元帥看罷此書,心中帶怒,罵聲:“奸臣投降敵國,真乃生成人面獸心也,又有書回朝劫獄,要救太尉,幸得李賢弟前往探聽蠻王消息,又拿得他私書。待等平伏了南蠻,捉回叛賊回朝正罪便了。”王夫人接書看過,便說:“元帥之言有理,可密收下此書,以待班師奏聞聖上,好摒逐奸臣黨羽,方得國固邦安。”狄爺稱是。
  又有岳綱上前說:“元帥,小將前時與高將軍,奉命到襄陽救取張將軍、劉將軍時,他便逃走,小將一向未曾說知。當時若要捉他轉回,易如反掌矣。”狄元帥說:“岳綱,你有所不知,如若此時拿捉他,就便宜了此賊,個投降敵人,罪也輕了,如今又有書來特救馮太尉,背面欺君,又扳倒了馮拯的,待等班師回朝,拿他正罪,焉能得活!正是:奸臣機深禍亦深,大眼恢恢豈能逃遁?”岳綱說:“此言不差。”按下慢表眾言。
  卻說劉慶奉命,持了本章回朝。席上雲不至三日已趕回汴樑,天色將晚,就在金亭驛歇一宵,次日,樞密院上朝,代他啟奏天子。即宣。劉將軍俯伏金階之下,將本呈上,禦前侍衛接上,展開龍案,仁宗一看:
    征南總帥、臣狄青,奉旨征南已逾三載,敗勝參差,後蒙聖上添
  兵益將,茲已蒙雲關、蘆臺關得取。收錄女將二員,已匹臣二子。
  但二人所立戰功頗多,意擒滅南王在於旦夕。不料他差來妖道,異
  術非常,毒傷將士甚多,頭陣,穆桂英與臣及降將王凡,數員偏將,
  俱已中毒被傷,所活者,臣與穆桂英耳,餘皆救已不及。當時軍心
  破亂,無人出敵,敢櫻妖道毒氣之風。臣兵非是眾,將非不廣,奈妖
  道拒阻,大軍不能進取,倘得法力高強、不畏妖毒者一人,收除妖
  道,奏凱班師指日可待也。臨表不勝迫切惶恐之至。
  仁宗天子看罷,大驚,說道:“南蠻叛逆如此厲害,有妖道毒氣傷人,阻擋大軍不能征進,如何得滅南王?禦弟本上,只要一人收得妖道毒氣,不用救兵多少。”言罷,正思量之間,只見文班中閃出一位大臣,執飭上前,天子已看見是包拯丞相。天子說:“包卿,邊關人馬,被妖道阻住不得進取,只恐刀兵沒有收場了。禦弟有本來,只要一人抵擋得妖道毒氣,就易於剿滅。朕想,朝中文武眾人,哪個有此法力之士?”包爺奏道:“妖道有毒氣傷人,必然妖怪修煉成人形,縱有英雄好漢,也不能抵擋妖法。臣想,無佞府十二寡婦中,去了穆桂英一人,尚有十一人,俱有法力的。旨命下去,著佘太君挑選其人前去,必有可往之人。”仁宗天子聽了,點頭說:“包卿所言不差。”即書旨一道,著包爺前往。包爺領旨辭朝而往。
  包爺一程來到楊府,早有家丁報進,佘太君吩咐大開中堂門迎接。包公下了大轎,到了大堂中,開讀聖旨:
    奉天承運大宋帝詔曰:茲平南主帥奏本回朝,已近得勝班師,
  不料蠻王差來妖道,毒氣厲害,傷將甚多。朕思,朝中將士雖有,但
  非精明法力者,無可任其職,故著包卿齎詔前來。旨到之日,太君
  可於十二寡婦中有能抵敵妖道者,即進朝領旨以慰朕。欽哉。
  包公讀罷,佘太君著驚,說聲:“思想自從吾夫老令公撞死於李陵碑下,八子相繼而亡,只有楊文廣一點骨肉,今已奉旨南征。十二寡婦中,俱已年邁,哪有什麼英雄領兵?有煩大人回朝代為轉答當今。”包公聽了說:“老太君,朝廷豈不知你府沒有英雄!只為南蠻用了妖道,用毒氣傷人,一觸著即死,非以戰鬥為強,要精於法力者,方拿得妖道。所以,聖上命佘太君於十二寡婦之中,挑選一人進朝足矣,望太君以朝廷江山為重,勿要推辭。”太君聽了,呼聲:“大人,難道你不知老拙家中之事?自從吾夫山後歸來以來,祖孫父子西征北伐,俱喪沒了沙場,只剩下的重孫文廣,已隨了媳婦南征,現在十二寡婦奈俱老不中用了。今日大人想我家中,還有何人法力廣大的?”包爺說聲:“老太君,聖上旨意又不是詔你親身領兵,你何必如此力卻?不過求你於眾人中間,察明可以抵擋得妖道法力,破他毒害耳。老夫看你們大小婦女、老少丫頭、家將,有法力武藝之人居多,老太君聲聲言無有,倒有欺君逆旨之罪也。”
  不知老太君如何答話,包公選得何人領兵,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2
發表於 2015-8-10 14:23:38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九回   151  包龍圖登臺選將 楊金花奪帥逞能



  詩曰:
    叛逆南蠻大怒凶,生靈百萬喪場中。
    乾戈不息民遭害,勢盡難逃入網凶。
  卻說佘太君見包公不信她家沒有能人,推卻不下,忙說:“大人既不確信老身之言,何不勞步到鼓將臺,傳鼓點問,便知有人否。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包爺說:“太君之言有理。”佘太君吩咐擂鼓點將,家丁領命。
  當時,佘太君、包公同上了將臺坐下,只見楊府中家將,男分於左,女分於右。包公在將臺上,兩邊一看,這些男將,個個虎背熊腰,身材凜凜,果像武夫;只見右邊女將十二寡婦,皆是年老,下些是小姐們、丫頭輩,短衣窄袖,竟非婦女氣概,倒像個勇戰將軍。包公見了眾將男女英雄,不知哪個是出類拔萃之人。
  佘太君見包公沉吟思想,呼聲:“大人,何不傳聖旨所命,或有能奇者可擒妖道,去領旨,也未可知。”包爺點頭,便大呼:“你等男女眾將兵聽著,老夫奉旨前來選將,因為狄千歲征南,蠻王差來了一妖道,神通廣大,妖法高強,還有毒氣噴人,受毒即死,是以無人抵擋。你今眾中男女將士,如有破得妖道才能,快些前來應旨,待老夫啟奏知天子,加官爵重賞,領兵前往……”言未了,只見女班中有一人應聲願往,包公抬頭一看,但見這女子生得:
    身材短小方三尺,圓眼濃眉粉面凶;
    跑走如飛來往急,聲音響亮似銅鐘。
  包公看見,說道:“好個奇醜女子也。”便問那女子:“若肯領旨,可通名上來。你胸中有什麼韜略,法力如何?”它龍女聞言口稱:“丞相,奴家乳名它龍女,只因生得身材短小,面貌奇形,行事粗魯,合府中人三百餘,吾獨任廚中飲食之職。我雖一丫頭,且喜武藝,閒來後園演習,合府中人哪裏是吾對手!我用一對火叉,叉重有一百四十斤。有一日在廚中打睡,夢見灶君老爺說,我後來有大貴之命,只要去隨征南蠻立功方有出頭之日。他傳我一騰雲土遁之法,教吾將雙又咒念真言飛起,即化火龍,說數年之後可擒敵人。”包公聽了大喜,說:“你言雖如此,未見你法力,不敢準信,萬一虛詞,有誤國家大事,非同小可。”它龍女說:“包黑子,你何必以言捉弄我?小丫頭平日為人一片老實,並無一句謊言。果然灶君老爺教吾許多法力,雖然身材矮小,力量高強武藝不弱,必要去隨征南蠻的。”佘太君聽了喝聲:“好膽大賤丫頭,無些的禮律,得罪包大人!”吩咐:“與我拿下,重打數十。”包爺忙呼:“太君且息怒。此女言來若實,口出大言必有奇術的,且試驗她罷。”太君說:“雖然如此,她言語不遜得罪大人,乞祈恕怪海涵。”包公說:“這也老夫不介懷。”當時,太君喝聲:“你的法術何來?哪有此事?快快拿兵器來看。”它龍女說:“太君不信,待奴婢取兵器來,只由太君挑個好漢,來與奴婢比拼五六合。倘若數合之中不能取勝,奴依舊回廚中炊火煮飯。”言未了,身子一扭已不見了,借土遁去取兵器。太君、包公大悅。包公嘆息說:“海水既不可量,人亦不可量,此女必然可用的。”
  不一時,它龍女飛跑而至,手持兩把鐵叉,有五六尺長。眾男女將士一見曬笑。它龍女見眾人笑她,心頭帶怒,說:“眾位,有本事可來比武。”有楊金花喝聲:“賤人出言無狀,壓欺眾人,吾來也。”包公把金花小姐一看,生得:
    頭戴垂金鳳,嬌花一朵新;
    腰細如春柳,步走似行雲;
    心慧知韜略,材高達武文;
    天降凌霄女,扶助聖明君。
  佘太君見是金花小姐,便說:“孫兒,你今來與它龍女比武,只恐吾兒手重傷了她,不若在眾人中選一將來與她比試便了。”佘太君言尚未了,見男部中飛出一家將,出馬喝聲:“吾來與你比試。”二人上前稟明,太君吩咐:“只許你比武,不許你傷殘性命,如有傷了性命,即比勝了,亦重處逐出,永不再用。”二人領命。此將乃陳洪先也。二人動手戰有三十多合,陳洪先打敗,走了。
  有金花小姐拍馬上前要比武。它龍女一見,說:“奴婢不敢與小姐比手段,情願小姐出師,奴婢為先鋒。”金花說:“這不相乾,奴只要比拼武藝、法力高低的。”一槍刺去,它龍女雙叉架過,金花又是一槍,她仍用雙叉架過,不回手。包公與佘太君一見,喝住說:“你二人不必動手,上前聽吩咐。”二人下馬走到將臺前。包爺說:“老夫看來,你二人皆有可用之材,不必相鬥爭雄。明日奏知天子,金花封為主帥,它龍女為先鋒,往擒妖道回朝,其功不小。”
  拜謝起來,只見下首一人大呼:“留下先鋒印與我來。”眾將一看,乃是魏化也。包爺一聞此將聲如巨雷,果然生得勇猛:身高九風貌凶狠,兩目如珠閃射光;英勇楊門為領袖,飛騰神術最稱強。當下,它龍女一見著驚,想道:“我素知楊府中只有此人,名魏化,合府中稱他第一條好漢,力能推山。今來奪先鋒印就不妙了。罷了,他以魯力為強,奴以法術勝他。”此時,佘太君喝聲:“魏化,你也來比試?料它龍女不是你對手,依吾主意,你也跟小姐前往隨征,與朝廷出力均同一體,何必爭奪此印?”魏化聽了,冷笑說:“太君,非是小人前來逞勇,只因她眼橫四海,目底無人,藐視一府中人,若讓丫頭誇了口,豈不羞殺了楊府中男子英雄?小人一定與她比武見高低。”佘太君尚未回言,它龍女大怒,喝聲:“匹夫敢來與奴比武麼?”魏化說:“然也。”二人放開坐騎大戰,鬥殺二回,它龍女到底敵不住,忙跑下幾步,口念真言,咒起左手火叉,它龍女跨上,騰雲而起,上九霄雲外而去。魏化見了,把金頭鳥一拍,只見神禽二翅展開,起在空中趕來。它龍女見了,又拋起右叉,化作一條火龍,口吐烏雲張牙舞爪追來。魏化一見,驚駭而逃,它龍女趕去,魏化喝聲:“它龍女,吾本欲取印,不想我法力低微,讓你為先鋒罷。我無顏回府,煩你轉達包公,上本說我魏化要隨小姐去平南,明日我在教場俟候小姐。”它龍女大喜應諾。見魏化既說明了,忙收回火叉落下,拍馬來至將臺下馬,將魏化之言達知。包公、太君大悅。當時,包公下了將臺出了楊府,回朝復旨不題。
  當日,劉慶上了求救的本章,即又席雲到山西。是日,進了小楊村,直至狄王府,下了席雲,將狄爺家書傳進王府內。有這位夫人,自丈夫被困,二子隨征,時常放心不下,終日懮懷。前時,差人到汴京打聽,屢聞奏捷回朝,其心略安。是日,只見丫鬟進來稟上:“千歲爺邊關有家書回來。”即時遞上。平西夫人拆開書一看,雲:
    愚夫奉旨南征,別母拋妻,不覺光陰三載。自兵進南方,屢已
  得勝,連取二關,收錄降將二員。女將段紅玉、王蘭英已匹配二子,
  二女將俱有戰功於宋,正乃才貌相當,毋庸為念。近日下,蠻方妖
  道抗阻大兵,愚夫臨陣中毒而亡,後得恩師靈丹活命。今拜本回
  朝,順附家書,倘朝內覓取不得破妖之人,未知何日班師,哪軍勝
  負。如賢妻優於法力可除妖道,望祈領旨興師,倘得其人,不勞跋
  涉,代力奉侍年老萱親,足感愚夫遠離膝下之罪,便見賢妻恩德。
  但願早日得勝還朝,夫妻再敘。
  公主看罷,說:“書上雖言他父子無災無咎了,但今又來此妖道,如何是好?俺想自家貪利圖名,焉得埋名自樂!倘他有日得勝回朝,勸解丈夫棄職歸林下以度天年,免得擔驚受恐,塵霧中沒有收場。況二子年少隨征,倘有不測,追悔已遲,幸他書上傳言平安,想來朝中未知差哪人前往除妖道。倘若無人,哀家必要領旨的。”命丫鬟問明劉將軍,聖上差何人去收除妖道。不一時,丫鬟到來,說:“劉將軍言,聖上旨到楊家,著老太君挑選眾將,今已定奪了。乃是楊金花為元帥領兵,他府中人它龍女為先鋒,魏化為後軍統制,領兵倒也有限──不過二萬五千人。只為秋千歲並不是求請救兵,只拜本回朝尋覓法力高強者,不畏噴毒之害,就進兵,指日可破滅南蠻了,是以不用多領軍馬,但他兵定於本月數日後動身了。”公主聽了點頭說:“哀家久聞楊金花小姐法力高強,深明圖陣戰策,吾師父說起她乃桃花山聖母傳她的兵書、武藝,如今領兵去,一定得勝回朝了。但願丈夫、二子早日得勝班師方好。”
  當日,劉慶辭別去了。回朝奏知天子:席雲回去南蠻地,以安元帥之心,天子允奏。即日駕雲先走了。不知大兵何日動身,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3
發表於 2015-8-10 14:24:08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回  152   當金殿三傑領兵 施法寶群英獻技



  詩曰:
    順逆存亡是古言,如何妖道強為天。
    比奔勢盡難逃日,身首分開孰可憐?
  當日,包公復了聖旨,奏知天子:已選了楊金花,深明韜略,武藝超群,堪為主帥;有丫鬟它龍女,法術精奇,可為先鋒;家將魏化,義勇無雙,可為後軍總管。是日,仁宗天子見選了三將,說道:“救兵如救火,實是遲延不得。”即時傳旨,宣詔三人上殿。不一會,楊小姐三人進朝,俯伏金階朝見。天子聞言,說:“賜卿等平身。”三人口呼“萬歲”起來。仁宗一看楊金花,果然人材出眾,生得氣宇岩岩,不像個婦女之態,反似個年少將軍;又看它龍女,身材不滿四尺,體貌不揚;一看魏化,身體高大,頦下無須,圓眼大珠,浩氣揚揚。天子看罷,疑惑說:“它龍女生得如此,焉得有甚奇能?”因為包卿說她法力精強,保為先鋒。包爺見天子疑惑,忙奏道:“陛下不必多疑,此女雖然生得醜陋不揚,臣在楊府中已經試驗她,果然有法力之人,她為先鋒實稱其職,臣保她斷不誤事的。”天子大喜,即封楊金花為元帥,它龍女為先鋒,魏化為後軍都統,當殿禦酒三杯,三人謝恩出朝。
  它龍女、魏化在教場俟候楊小姐,點起一萬二千五百一軍人馬,即日登程。拜別老太君與眾夫人,三聲砲響,拔寨起程。一路上旗幡招展,殺氣連天,向南面進發,日夜追趕,非止一日,水陸程途,已有一月多方才得到。
  卻說劉慶這一日回到蘆臺關,細細達稟元帥,狄爺聽了,安心緊守城池。當時,已有一月外,妖道被傷右目已經痊愈,日日領兵到關前來討戰,宋軍並無一人出馬。天天如此,妖道十分惡惱。一日,帶齊十萬大軍,將城池圍困得水洩不通。狄元帥吩咐:“多加滾木、灰石,督兵壓守。”妖道之兵亦不敢近城,只因守城之具齊備,箭砲甚多,蠻兵一攻近城池,不是被滾木所傷、灰石所傷,定遭箭砲所害。道人一連攻了三天,不獨未攻得城破,反傷了兵千餘。
  不言道人氣怒攻城,卻說楊金花小姐三人,領了三軍兵馬,一路進了雲南,行程數天,已至蒙雲關,知會過蕭天鳳、孟定國,然後起行二將送出關外。又走三天,到了蘆臺關。但見蠻兵遠遠圍困住此關,喊殺之聲喧鬥如雷,刀槍密密,劍戟森森,不見城中大宋旗號。楊小姐當時領了眾軍,一馬當先,大兵隨後,殺進陣中央。如蛟龍取水,長槍一擺,眾蠻紛紛墜馬,個個受傷。它龍女、魏化一殺入陣,將蠻兵狠殺一陣,傷了數百,眾兵逃散甚多,自相殘殺。
  有小軍急急報知國師,說道:“宋軍將蠻兵殺得七零八落。”道人大怒,說:“大宋救兵到來衝殺,貧道有何懼哉!”即跨上神獸來到南城,只見一員女將。遂大喝一聲:“賤婦休得逞強。你法師在此。”一鏟打來。楊小姐一見,知是妖道,將長槍架開,大喝:“妖道慢來,今日天兵到此,還不下馬受縛!且你修煉有年,若還歸於正教,再續得一二百年功力,身入仙班。因何逆天妄為,不思修行之苦,一日傾盡前功?原形立現了。”道人聽罷說他始末根由,心中大怒,喝聲:“賤婢,你有多大前程,敢出狂妄之言?拿你碎屍萬段,方見國師手段。”言罷,惡狠狠一鏟打來,金花小姐亦怒將長槍急架相迎,只殺得沙塵四起,戰鼓喧天。魏化、它龍女二人只帶了萬餘軍馬,以一當百,只管四邊透殺。
  慢言關外戰殺喧嘩。狄元帥此日在關中,正與王夫人議論軍機,靜聽,只聞遠遠金鼓之聲不絕,喊殺喧天。:二人正在驚疑,方欲令人探聽,早有小軍報知:“啟上元帥爺,今有我邦旗號人馬到來,已在關外戰殺了。請令定奪。”元帥聞報,即下令大小三軍,一齊出敵以接應救兵。軍令一下,各將領兵,放砲開關。四虎將軍,陳平、餘靖二位總兵,各帶兵馬殺到陣中,將蠻兵大殺一陣,屍首堆積如山,血流遍地。妖道手下亦有百員偏將,哪裏抵得大宋眾位英雄,差不多他十萬兵去其大半。
  當下,道人與楊金花殺個平交,又見眾兵被殺得大敗了,四散奔逃,心中大怒,退後幾步,口中念動真言,懷中取出一巾,名曰掩日雲,丟起在空中。一時間,烏大暗地,伸手不見五指,手中拂塵向宋軍隊伍中一指,只見一團烈火乘風卷去。宋兵個個心驚,只因地方烏暗,又不能脫逃。金花小姐見了,即射出一彈子,明日開陽石,丟起空中,一道豪光,已是天明日色了,烈火俱無。道人見破了他的法,大喝:“你敢破貧道的法寶,罷了,看你再有什麼神通來與貧道鬥賽的。”言罷,即拋擲起手中鐵鏟,在空中旋舞不止,忽然間變作千千萬萬,向軍陣中飛打來。金花小姐連忙拔出桃木劍,一丟在空中,也化作萬萬千千,滿天交加響亮,在空中賽鬥。拼一會,小姐劍已將鐵鏟打下來。道人看見大怒,即收回鏟。小姐向空中一招,又收回寶劍。
  當時,道人說:“看不出這丫頭有此法力,真乃不可輕敵也。想來,不若如此,拿她回營便了。”將身一搖,忽然變一怪物,長有一二丈,遍體生鱗,金光射目,張開血口,舞爪獠牙向楊金花撲來。小姐一見,冷笑一聲喝道:“好怪物,敢來作弄麼?”正要用五雷正法擊他,有它龍女一見,丟了蠻兵不去追殺,呼聲:“小姐,待奴婢拿他。”即祭起一火叉,左右旋轉,化作一條火龍,比那怪物更加十倍,向著蟒怪便撲去。原來妖道原形見火龍來得凶惡,要拿他,不覺大驚,急忙滾回原形,運滿一口毒氣噴來,向對著宋軍眾人。狄元帥與王夫人一見大驚,說:“不好了,毒氣來傷人,須要提防……”話未完,只見火龍口吐赤氣一團,狂風大作,向著毒氣打回。道人見了,心更著忙,口又咒念真言,一陣狂風四起,飛沙走石向宋兵打來。金花小姐用桃木劍一指,念動真言,此一會,狂風頓息,飛沙走石不起,又破了法。
  當時,王蘭英說道:“此時不下手擒妖道,更待何時!”即發混元鎚;段紅玉拋起紅絨索;王夫人見眾蠻兵尚不少,即取出小黑旗一面,即向太陽擺了數下。忽見半空中紛紛落下來許多虎豹豺狼、山精野獸,向著南兵隊中紛紛衝去,嚇得眾將兵魂魄俱無,俱已逃散。單剩下道人一個,又見眾女將發起許多寶貝來拿,心中大怒,諒來鬥不過,大呼一聲:“不好了,如今不走,性命懮矣。”向著神獸喝聲:“畜生,快些向地下走罷,不然性命不保了。”此獸大吼,一蹬,向地鑽進去了。眾人一見大驚失色,說:“這妖道逃走去了,如何是好?”金花小姐說:“妖道此坐騎十分厲害,既會騰雲又能適地,但騰空不足為奇,他遁地,必要指地成銅的法術方才擒拿得他。”狄元帥聽了大喜:“既然妖道走去,且收兵回關再作道理。”令一下,眾兵隊隊得勝回城。
  狄元帥眾將回至關中,帥堂一同見禮坐下。它龍女與魏化來參見元帥,又與眾位將軍見禮,通了姓名。狄元帥開言說:“多蒙小姐不辭跋涉之勞,領兵前來,破了妖道,果然法力高強。從此,料南蠻能人有限了,滅剿叛逆在於早晚,皆賴二位小姐之力也。但不知為先鋒此女是何人,有此仙法的?”金花小姐見問,細細說知。狄元帥與眾人多有羨慕,倒看不出,此女身材如此短小,外貌不揚,有此法力伎倆。眾人暗暗說笑他,且不表。
  當下,金花小姐謙遜已畢,又說:“這妖道雖然敗去,其心必然忿怒不平,不甘屈於人下的,未必醒悟回頭。他再來時,這妖道亦是勁敵,法力原不弱,在陣場中一時難以捉獲收除,他隱遁飛騰,乘風變化,五行中妙術,俱已通曉,除非擺下一陣,待他前來攻打,困他於陣中,方才可以消滅的。”王懷女聽了,說道:“孫兒之言不差,他將已千年道行,若非用陣困住,難以擒拿。”狄元帥聽了大喜。是夜,大排酒席慶賀,大小三軍俱有犒賞。眾位英雄見今日將已成功,也覺心歡,是晚開懷飲酒不提。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4
發表於 2015-8-10 14:24:38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一回  153   排八卦收除蟒怪 度昆崙剿滅蠻王



  詩曰:
    力微休負重千斤,兵弱如何鬥勇軍。
    氣運不歸功枉用,逆天必敗古來雲。
  是晚,宋營大小三軍犒賞,歡樂吃酒,按下不表。又說道人駕了土遁大敗回營,只得召集回敗殘軍馬。十萬兵只招回二萬餘,內有受傷者不少,偏將百員,逃生者不滿二十人。敗進營中,氣喘籲籲,坐下思量,越覺忿怒不消,說道:“今日就輸卻大宋女丫頭,我的數百年功力及不得他眾賤婦!貧道明日鬥過一會法術,倘若再不得勝,必要前往陰山求道兄,請他下山幫助。他法術比吾高強數倍,他如不肯下山來,待貧道親往,相借他混天囊,將大宋這些一眾狗黨收入囊中,以定雌雄。但前月有本回南天王要他發大兵來圍困他城,要早奪回二關方顯吾國手段,但今兵微將寡難與他爭鋒。今大宋兵雄將勇,貧道有此手段也難取勝。”他正在思慮之間,有小軍稟道:“啟上國師爺,今有吾大王差彭虎領兵五萬前來助戰,已至營外了。”道人聞言大喜,正要抽身迎接,不覺彭虎已到帳中,二人見禮,一同告坐。彭虎問起交兵情由,道人將昨天敗下一一說知,彭虎聽了大怒,說:“宋將英雄哪在吾心!待小將開兵,擒拿宋將消昨天之恥。”道人應允。
  彭虎出營喊戰,宋將焦廷貴出馬,與彭虎鬥了三十多合,焦廷貴抵敵不住,正要逃走,卻被彭虎架開鐵棍,伸手擒拿過馬,喝令軍士綁縛了,進營去了。狄爺聞報大驚。劉慶大怒,出關,不問姓名,雙斧亂劈。彭虎本事高強,劉慶又敗走了。後來,魏化出敵,與彭虎殺百餘合,勝負不分,天色已晚,各自收兵。彭虎回營,道人大悅,擺酒賀功。
  次日,狄元帥說:“南蠻也有此勇將,擒去焦廷貴如何是好?”金花小姐說:“元帥,雖廷貴被擒,必然生禁的。但今擺陣,除了妖道打破他營,何愁焦廷貴救不出來?”元帥稱言有理,即將帥印令交與小姐。當時,小姐領了印令,挑選了一萬壯勇精兵、二百八十四員偏將、二十八名大將;另選會騰雲土遁有法的八人,乃王懷女、穆桂英、段紅玉、王蘭英、劉慶、它龍女、魏化,自守一門,共成八人守八個門。小姐執令一擺,只見一隊兵,盡執黃旗,駐於中央戊己土;小姐令一擺,又見青旗一隊,駐於東方甲乙木;令一擺,又見紅旗、紅甲一隊,駐於南方丙丁火;令一擺,又見白旗、白甲一隊,駐於西方辛庚金;又令一擺,又見黑旗、黑甲一隊,駐於北方壬癸水。陣內,用八個八員將把守,二十八將按以二十八宿,八門合於八卦方位,三門三百八十四爻,按以周天三百八十四數。陣排停當,遠遠離關三裏,好不厲害,變化多端,祥瑞衝天。穆夫人一看,知女兒擺的乃先天八卦陣也。狄爺與眾將稱讚小姐,狄龍、段紅玉、王蘭英也為深服。
  當日,小姐差人下戰書,激說妖道,待叫他前來打陣。是日,道人看過戰書,內言十分欺藐不遜,果然大怒,領兵二萬餘出兵,令彭虎守營,出馬果看見八卦陣,十分厲害,說:“貧道法寶甚多,何懼於她!”看見乾、坤、良、震、巽、離、兌、坎八位,他即向乾門領兵殺入。楊小姐看見道人向乾門殺進,此門乃王懷女把守也,一驚動,中央戊己土上,黃旗一展,四方沙起,黃煙滾滾,眾兵不見東西,被二十八將殺了一陣。道人帶了傷兵敗卒向南方而走,守陣坤門乃穆桂英也,紅旗一展,只見烈火燒來,蠻兵好不慌張,道人領兵即退,已燒了千八百軍人。進東門意欲逃出,此門乃段紅玉把守,只看見青煙雲霧迷途,道人不敢向東門而走。不分南北門進三重陣中,三百八十四員將大殺一陣,折兵萬餘,只剩數千軍馬。
  道人此時心慌意亂,不知跑走哪方有路。不分東西南北,哪能尋覓得出路?八卦之門跑亂了,路途又生出八八六十四卦門。此時,道人方知不好,不顧數千兵,發開神獸四方驟馳,無奈,殺不出八卦門,東、南。西、北跑過,折兵已盡。楊金花看見只剩妖道一人衝殺,執令一展,八門法力將士合以為一,將道人八方截住。楊小姐大喝一聲:“妖道休走,今日已罪盈滿貫,還思逃脫,枉妄思量了。”道人一見楊金花,實覺怒從心上起,喝聲:“賤丫頭出此狂言,你料貧道無能,小小陣式逃不出麼?”言罷,一鏟打來,小姐長槍急架大戰。守人卦門七人王懷女等,看見楊金花與妖道戰殺,即是一齊動手,將道人團團圍住。道人八方受敵,哪裏抵擋得住!思量今日不逃走,必遭他毒手,且跑出陣中去才好。今又無軍馬回營,實覺羞見彭將軍,不若借勢騰雲,前往陰山求情道友來破陣罷,遂將神獸一拍,向空而起。八人連忙騰雲圍住他廝殺。道人又見逃走不去,心中大怒,將神獸打了三鞭,此獸口吐黑煙,滿天烏暗,忽不見了妖道。它龍女即飛火叉化作火龍,將黑煙吞盡,只見道人已離,向南坤位陣逃走,乃穆桂英守的。她見妖道從此門逃走,口念真言,掌中五指一放,一聲雷響,已將道人打回陣中,八人又趕回陣內。道人見她用五雷法打他回陣,心中慌亂,又喝神獸向地而遁,不想金花小姐早已用法,周圍陣指地成銅,此獸鑽遁不入。道人大驚說:“不好了,今番性命休矣!”只恨錯了主意,不想大未有此能人,不該下山護助南王的。正懊悔,王蘭英發起陰雷,一聲響亮,將他打下神獸來。思量現形逃走,穆夫人仍用雷擊他,變原形不能復現人形,乃一大蟒蛇也。劉慶飛跑上前,大斧一下,已揮作兩段。
  楊小姐見誅了妖道,令旗一招,收散八卦陣,帶兵直攻踏他大營。彭虎聞報,領兵數萬前來對敵,正遇劉慶,兩下交鋒。劉慶正在招架不住,有魏化上前幫助,彭虎抵擋不得兩般兵器,卻被二將斬於馬下。當時軍中無主,各自逃竄。宋兵大殺一陣,散於四方。王懷女吩咐攻入他營,救出焦廷貴,早已眾兵逃散。宋軍眾將回營,狄爺大悅,吩咐養兵三日,拔寨起行,前往邕州,要復回昆崙關。
  當日,狄元帥思算早定計謀,如此乃妥。當日即吩咐眾軍,堰旗息鼓,不許喧譁,一路只聲言“班師回朝”;當時又留下焦廷貴、石玉、李義,與兵一萬,同守蘆臺關,然後登程。一連涉水登山,疾速催兵,發兵大進,一路過去,不許驚擾居民,百姓感恩,不用多談。一連走了一月,進了西粵邕地,離昆崙關五十裏安紮下大營。
  此日,關內依智高探子報進,方知大未有兵駐於城南,嚇得三魂六魄俱無。只道國師領兵去,必勝得大宋,滅得狄青。不期今日宋師臨於城下,方知國師敗亡。“以他如此法力高強,尚且喪於狄青之手,再有何人與孤抵敵宋師?此乃天亡我也!”心中懮悶,況近日左右之人,皆是諂媚奸臣,無能之輩,只因寵孫振而來。當時,蠻王便問一班文武:“何人與孤家對敵,破得大宋之師?”兩行文武面面相看不敢答應,蠻王大怒,罵了一回,又忽然不見孫振,小將報知:“孫振一問宋師到了,連家一齊逃走,不知去向哪方。”蠻王聞知大怒,今日方知他乃一大好臣也,十分切齒,進內去了。
  當日何以狄元帥不許聲張兵勢而來?只待敵人不介意,一時束手無策也,此乃兵貴神速之意。即日,大兵五十多萬將昆崙關圍困了。軍士報知,依智高看來不好,上城頭一看,好不怕人,殺氣連天,砲響不絕。下了城頭,無計可施,幾次命將領兵殺出,不能抵敵,傷了數萬,料得此城難以保守。還防逃走不出,是夜思想了一計。到了三更時候,在南門放起火來。登時火燄衝天,遂大開關門,向南逃去,帶兵數萬。是夜,大宋師進了城,城中大亂,眾兵殺入,砍得屍首堆積如山,直殺至天明。狄元帥命人救息了火,埋了屍首河下約十萬,實見傷心。又命即將依智高鎖來。有軍士報知元帥:“後堂有屍,身覆龍衣。”眾人多言依智高自縊,狄爺微笑不言。不知何故,且聽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5
發表於 2015-8-10 14:25:30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十二回   154  獲叛臣奏凱班師 誅佞賊榮封眾將



  詩曰:
    害人反害自身亡,善惡分明報應揚。
    且看今朝孫佞賊,離飛遠走也難藏。
  當下,狄元帥一聞眾人之言,謂這覆龍衣之屍骸乃依智高屍首,說他自盡了。狄爺說:“不然,豈非他之奸計欺詐也?今若草草不實察,不特有誣朝廷,且召了後日之患矣。”眾將聞言,俱已拜服,齊呼:“元帥智慮,果遠非吾等所及也。”狄爺又說:“本帥想,這依智高被圍困也,已計窮力竭,吾料他又不舍命鬥殺的,必自縱火乘亂逃走了,用此金蟬退殼之計也。”即呼:“餘靖、孫沔二總兵,這賊必然由此邕州西城走回雲南地方,但爾二人身在此處多年,熟習地理,你即可領回本部軍馬,回雲南細細緝查,必獲叛首。回朝之日,其功不小。”二將領命,帶回本部兵三萬,拜辭元帥眾人,登程而去,按下慢表。
  當日,狄元帥出榜安民,出令眾軍,不得藉勢殘民驚擾百姓;倘有違令,百姓出首者,定斬不寬恕。以狄爺大兵一到,不滿三天,萬民安樂,十分感狄元帥之恩。只為前被孫振陷害本多:奉承叛主,搶劫民財、虜掠民間婦女以獻於蠻王……種種為非作歹,非止一端,萬民嗟怨。今日大兵一進了城,反安靖如此,百妖如何不感狄元帥的恩德!
  閒話休提。再說孫振奸臣,只道南蠻兵勢甚大,不防大宋勝他,況有道人法力厲害,諒不至敗的。今日一聞大宋師臨城,自知不好,心下懮驚,又不顧蠻王了,即日帶領了家口奔逃了,但不敢十分露跡,只因在本處陷著人民不少,如今勢盡奔逃,好不膽怯!是日,原欲跑逃離關遠些,不想家小人眾,走路煩難,逃不得四十裏,天色將晚了,只得投了飯店。是晚,店家看見投宿客人許多家眷,初時他也思疑。後來,又察他乃汴京人氏,又見他行為非民家氣象,所有器乃官家物。只因狄元帥安民出榜之後,就出示曉諭軍民人等:若將依智高送到關前,賞給白金與他一千五百兩;知其埋伏何處來報明者,賞白金五百兩;倘有收留藏匿者,罪與他同等,全家誅戮;近處知而不報者,永定充發;又有投來偽官孫振,倘若拿到關者,賞給白金一千兩;來稟報藏在哪方者,亦賞白金二百兩;收藏於家不獻出者,重處不寬。是以各各寓於客店,多方盤潔,方才宿歇一人。
  當日店主見孫振如此光景,猜度七八分是孫賊。正是奸臣該當敗露,這店主一則思量領賞此銀,二來這奸臣與他是仇人,這店主乃本處人士,承父業開此旅店,生理家道頗足。父已棄世,有妹子一人,已許字了,年方十七八,尚未出門,姿容有七八分美貌。一日乘轎去參神,被孫振搶回去獻與叛王。後來此女不從,自縊而死。但他這女子許字了人,弄得這店主賠補百兩銀子與人,才罷了。如今這孫振來投他店,豈不是自投羅網的?是夜,這店主思量:“若拿他去見狄元帥,倘若不是此人,豈不罪大如天?但今猜得七八分,不若明早五更天速跑去昆崙關,稟知狄元帥,依直言我不認得此人面貌,若看形影,倒有幾分,若不來稟知,猶恐走脫奸臣,待他差人來認他捉拿領賞,這二百兩銀子,豈不穩當的?”
  這店主是夜定了主意,果也識見高明。次日,天氣尚未黎明,即時飛奔走至昆崙關,用了十銀子叩求中軍,將言稟進狄元帥。狄爺一聞此言,即差張忠、劉慶二人與店主人飛跑而來。不上一刻已到門首。這孫振用完早膳,正要起行奔走。張忠、劉慶一到,店主正要引二人人後閣來認他,不想這奸臣領了十餘家口出店來。劉、張二人一見,上前扭住奸臣,吩咐手下數十兵丁一齊將他捆住,連押家口起程。這店主跪下呼:“將軍,千歲出賞的銀子,求給與小人。”二將說:“千歲出示沒有虛的,你且隨來領賞。”店主大喜,拜謝起來,大罵:“奸賊,搶吾妹子,諂媚叛王,只望永圖富貴,豈知今日大理昭昭?你往日情勢凌人之威,今日何在?”當時人民愈眾,有人罵搶去妻,有人罵奪去女,一刻間何下百十餘人,痛罵十惡的奸臣。張、劉二人嘆道:“奸臣害人太多,何苦結此重冤的!”當時,張、劉二將押了他,連家口十餘人,一程回關,見了狄爺,吩咐打入囚車。賞給二百銀子,店主大喜,謝賞而去。
  是日,狄爺一點倉庫,比別城多於數倍,乃依賊掠民聚斂所得。當時,狄爺吩咐:“銀子數百萬,帶回聖上處分。”是日班師,留將數員,兵一萬,漸行守關。傳令大小三軍拔寨登程。三聲砲響,眾義士喜氣洋洋,鞭敲金鞍響,人唱凱歌聲,一路威威武武,出了西粵。行路一月,又到湖廣省,出了襄陽、荊州,外又走了十餘天,方進汴京城。
  仁宗王聞報,傳旨眾文武,出城十裏外迎接一程。大兵到了教場,吩咐三軍不許放砲驚動。當下,眾人在午朝門外候旨。
  天子傳召,眾將隨著元帥步進金階,一同俯伏。天子和藹龍顏,傳旨眾卿平身,眾將山呼,謝恩起來,天子賜坐。五人謹敬陳明南征一路事情,又將昆崙關被依智高動劫民財,帶回白金三百餘萬。天子聞奏大悅:“今日平南,復回西粵、雲南,皆禦弟與楊門眾將之力。這些銀兩系民之財,不必收歸國庫,且賞與眾將三軍。”狄爺奏道:“我等得勝還朝,皆藉陛下洪福。”言罷,又將孫振要救太尉的密書呈上,仁宗大怒,說:“這奸賊死有餘辜,險些誤了國家大事,屈了有功之臣。如今該賊投降敵人,須碎剮其屍,不足以伸朕恨。如今此賊何在?”狄爺奏道:“臣已拿下囚車了。”天子傳旨取出他,又往南牢提出馮拯,跪於階下,口稱:“罪臣見駕。”天子不開言。武士打碎囚車,拿孫振伏於階下,不敢做聲。仁宗一見,大怒,喝聲:“可惱你這狼心狗肺之徒,朕有何事負於你,你以私仇宿怨要害有功之臣,暗施毒計,心向外邦,險使朕君臣永別,江山送與敵人。如此大奸大惡誤國叛臣,是朕的仇人。”傳旨:“拿出西郊碎剮其屍,妻、子雖無罪,但是謀反大逆背國之臣,罪及妻小,一同斬首。”當時,武士獻過三顆首級交旨。其家人、小使不罪,俱已放去。當時馮太尉魂飛魄散,戰戰兢兢。仁宗大罵:“你這老賊,位極人臣,不思報國,與奸臣為黨,圖害忠良。前者,雖然包卿未增審斷,如今孫振又有書暗傳,顯見你平日為人不端,罪死不為過,擬念你先朝老臣,惡跡未能證,擬開你一線之恩,削職趕逐,不許再言。”吩咐除官逐出。當時天子殺、逐奸臣,怒氣已消,傳旨與孫、餘二總兵:“獲了賊首回朝之日,加封官爵。”各各謝恩。是日退朝,狄爺奉旨,將三百餘萬銀子分給了眾兵,眾人欣悅沾恩。是日,各各回家見過父母妻兄,脫了征役勞苦,好不欣歡。
  不上半月,孫沔、餘靖二人回朝,奏知聖上:“依賊果逃往雲南大理府,已捉獲。恐他逃脫,至即斬他,將首級解京。”天子見了今日已獲賊首,傳旨南征將士受封。當時,天子說:“狄禦弟雖然功勞浩大,已加封王位,極品無加,前者二次平西已有旨意。但有功無報,朕心不安,恩賜金花金牌三十六道,每月加俸銀一萬兩。”楊府六將,除了金花、魏化未曾受封,王懷女,六郎在日也受一品誥命之職。如今年邁,加封一品太郡君,禦賜龍杖;楊文廣,封為禦前太尉,楊金花,只因年少未曾婚配,封英烈少女,一品服色;封劉慶為耀武公;張忠封保國公;李義封安國公;石玉封定國公;狄龍封護宋侯,狄虎封衛宋侯,段紅玉、王蘭英俱受一品誥命之榮;孟定國封英武侯;焦廷貴封烈武侯;蕭天鳳封安宋大將軍;楊唐封定宋大將軍;岳綱封保宋大將軍;高明封護宋大將軍;魏化封異勇將軍,與它龍女賜婚,封安國夫人;降將段龍封震南將軍,段虎封平南將軍;陣亡降將段洪陰封忠烈侯,王凡封英烈侯,陣亡三偏將各封靖忠侯,俱以春秋祭把。封贈畢,天子令戶部各頭去建祠,又傳旨於金鑾殿,大排筵宴,隨征各大小三軍,俱有賞賜。君臣歡敘,酒至三巡,齊鳴音樂。值殿官見至午時,酒宴已撤,酉刻酒鬧已濃,猶恐失了君臣之禮,跪下請奏:“酒宴當散。”除去殘宴,眾臣謝恩,各回府中。
  次日,天子加封孫沔、餘靖二位總兵為虎衛將軍,命他鎮守昆崙關,二人去訖。蕭天鳳四將也辭聖駕,回守三關,辭別狄爺眾人去訖。聖上又命魏化夫妻到襄陽,補了孫振之缺;夫妻又到楊府拜辭老太君、眾夫人等,上任去訖。段龍、段虎,即命他回去分守蘆臺、蒙雲二關。二人領旨,進狄王府拜別千歲、辭過妹子夫妻而去。
  當時,天子又命狄爺五將仍回家三載,以平西回時未及二年,又召回征南,見眾人勞苦,此乃仁慈之君,體諒臣心。
  當日,狄爺不免進南清宮,拜見太後娘娘。姑侄相逢,弟兄相會,不勝喜悅。兩位公子夫妻同日參謁。當晚酒宴相待,不用煩言。
  前時得勝,狄爺已命劉慶席雲回山報知,今公主領了婆婆家小又到京來,豈不是一家完敘,樂莫大焉。狄爺請過母安,然後夫妻相見。禮畢,二位公子夫妻先禮拜祖母,後叩見翁姑,公主扶起,命兒媳坐下。一見二個媳婦一貌如花,與公子匹配,可稱四美,暗暗大悅。
  當日,四虎、焦、孟也在狄王府中,一聞太君、公主到了,俱來拜見。他四人乃狄爺結義兄弟,焦、孟隨狄爺多年,七人實乃義氣相投,故不住別處,只在王府安歇。狄爺說:“眾位弟兄,本藩母親一家已至,不用迴旋了。昨數天,聖上已降旨,你們何不迴旋去的?限滿回朝,敘會日久。”六人說:“千歲,我們不迴旋,只因老太君與娘娘未到,今日見過老太君,自然旋歸。”狄爺稱謝:“難得眾位情深見愛也。”次日,各各迴旋去了,不表。
  當日老太君到了,又進南清宮與太後相逢,少不得公主娘娘隨行,拜見狄太後,相會言談,也無非別後衷腸之語。是夜,老太君就在南清宮內安歇,只因年老,妯娌情深,久別了,今日相見,不忍即分,故老太君就在宮中安歇。公主拜別二尊年,回歸王府不表。
  如今五虎平南成功,奏凱回朝,上書已有《平西初傳》載錄,此是續集。宋仁宗自西夷一亂,趙元吳一反,依智高一叛,以後方得國家平寧無事。史言:“仁宗之世,西域擾攘,範仲淹、韓琦戰功居多,而依智高之叛而全收功績者,狄武襄也。”而後人言“文有包,武有狄”,引七絕詩為結。依智高乃叛逆之民,乃欲謀圖大位,後來不得善終,身首異處,思量免不得利心看得太重,世人苟能將利字看低些,凡事必無爭論之端矣。其詩曰:
    富貴焉能分外求,願君自知早回頭。
    樂天由命何常損,放利而行眾疾仇。


本書完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8 08:0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