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余邵魚]周朝秘史【春秋五霸列國志】(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1
發表於 2015-6-11 10:30:14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回     晉文踐土大會盟 蹇叔遺船救孟明

  先鋒欒枝問其是誰?來者答曰:「吾周天子之上卿王子虎也!聞晉侯伐楚得勝,以安中國,故天子欲親出鑾駕來犒三軍,先使虎來報知!」欒枝聞知,忙下馬,引子虎來見晉侯。晉侯問於群下,趙衰、狐偃曰:「昔者齊桓公召陵服楚,即朝天子。
  今天子來勞主公,主公速直率諸侯入朝可也!」王子虎曰:「天子鑾駕已出矣!」狐偃曰:「此去有地名踐土,其地寬平,速建王宮於踐土,然後主公引列侯迎天子以朝之,如此庶幾不失君臣之札」。晉侯送調先鋒欒枝築王宮於踐土,務令宏壯華彩,極其規模。欒枝引本部兵至踐土,築王宮七十一所,光明殿一座,崇樓高閣,比帝都而無差﹔千門萬戶,較王室而不遠。
  正是:
  樓閣巍峨聳碧空,晉侯踐土建王官。
  旗標龍鳳懸金字,班列鴛鳧蓋寶幢。
  洛邑宏規無所辨,鎬京繩墨亦相同。
  周圍華彩龍鱗耀,專候鸞輿降法官。
  數旬之間,宮已建成,專候以迎聖駕。晉侯令齊、秦列國諸侯,俱屯於踐土以候天子。
  又數日,周天子引文武群臣果至踐土,諸侯朝拜,迎於道路,鑾駕入於王宮升殿。晉文公率諸侯朝賀禮畢,獻上楚之首級器械。襄王大悅,親勞之曰:「自齊桓公歿後,楚子復強,欺凌中國,得卿仗義制服,以尊王室,此卿功追齊桓,名震夷夏者也!」遂賜彤弓寶劍,黃鉞白旄,戎衣大輅,賜為侯伯,得專征伐。晉侯稽首再拜辭曰:「匡周服楚,皆是陛下之威,小臣之職,何敢受此重賜?」襄王復勞曰:「攘夷安夏,封賞合當,卿何必苦辭?但齊桓主盟,存邢立衛,不廢諸侯,今曹、衛、魯三國競違盟主,然亦不能成其大事,侯伯念同宗之義,繼桓公之業,容三國復立,召入中國之盟可也!」晉侯唯唯受命。襄王遂降詔往宋牢,取出魯共公﹔又往襄牛,召還衛成公:又召魯僖公,赦其前罪,各赴踐土會盟。三公得旨,星夜來至王庭。又令子虎築壇於王宮前,推晉侯為盟主,歃血定盟,言自今以後諸侯和好,皆尊王室,無相吞並,有違此盟,明神殛之。晉文聲名,自此大震。後來史臣有詩曰:晉國君臣傑大猷,德光威振服諸侯,昂昂城濮觀兵甲,濟濟王宮覲冕旒。
  更羨今朝盟踐土,謾誇當日會葵丘,桓文一去功勛沒,重耳能將此志酬。
  又一律:讀罷春秋列傳初,晉文功德在何時,有莘城下威風著,踐上盟前義氣孚。
  一戰便能成霸業,才盟就可展雄圖。
  皆從昔日興文教,焉用英雄百萬師。
  宋賢涑水先生因讀齊桓晉文之事有一律云:
  晉伯齊桓孰最雄,葵丘踐土等相倫,功名兼著春秋上,仁義咸收詐力中。
  城濮敗荊還為己,召陵盟楚未存公。
  要之既失三王道,因此難登孔氏門。
  又古風一篇,單道踐土會盟之盛云:
  憶昔晉兵屯城擺,銳減一戰寒荊楚。
  整戈奏凱獻俘車,遂向王官朝天子。
  三錫天恩耀寵榮,大會諸侯盟踐土。
  盟壇數丈高凌雲,奇香裊裊煙摩空。
  金玉棟樑光掩映,綠朱窗戶耀玲瓏。
  濟濟列候序五爵,穆穆鸞輿壯九重。
  君不見,晉重耳,誾誾恪敬人臣禮。
  周放環佩響鏘鏘,出入三覲恩露重。
  便承主命擔諸侯,諸侯悅服皆仰止。
  誰謂葵丘一會高,茲盟超出葵丘比。
  當時,城濮一敗,諸侯之歸楚國者,至是皆服晉之盛德,各個背楚,復踐土之會,而貢王服晉。獨有鄭文公,恃頑不至,盟罷下壇,晉侯奏天子曰:「鄭捷違中國盟主,不行朝貢,此倚楚國之勢也!陛下許臣征討,庶幾可服諸侯。」襄王降詔,許其征鄭。晉候遂送天子還朝,調歸眾國,獨招秦穆公之兵,相並代鄭。先軫告晉侯曰:「鄭為中原咽喉,故齊桓公欲霸天下,先爭鄭地,今若使秦共伐,秦必爭之,不如自率本國之兵以伐之,勝則獨承其地,敗則秦、晉無怨!」晉侯曰:「不然!必與秦共伐,則諸侯不以晉為貪得!」遂告秦兵出汜南,圍鄭東門,晉兵出函陵,圍其北門。
  哨馬來報鄭伯,鄭伯聞秦、晉合兵來伐,憂懼慌亂。上大夫佚之狐進曰:「秦、晉初與楚戰,其不可與之爭鋒,但得一人前往說退秦師,秦退晉不足畏矣!」鄭伯曰:「誰可往說?」
  狐曰:「令燭之武往說,秦必退師。」鄭伯遂使人召之武朝見鄭伯。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鄭伯曰:「子事吾鄭,至老不見用者,皆孤之過也!今封子為中軍大夫,往退秦師,毋得再阻!」武乃承命。
  出朝時已及晚,武士乘夜以繩索懸下東門。直投秦寨,將士把持不得入見。武在營外放聲大哭,門吏捉入見穆公。公問是誰。武曰:「臣乃鄭之大夫也。」問公:「痛哭何故?」武曰:「哭鄭之亡也!」公:「鄭亡汝安得在吾寨外號哭?」武曰:「鄭亡亦不足惜,可惜者乃秦也!」秦穆公大怒,問曰:「秦何為可惜?」武曰:「晉侯貪得無厭,故並國自小及大,今鄭居泰之東界,晉兵本欲並秦,故會秦先來滅鄭,鄭亡秦失東界,安能久存?此臣所以痛哭,明公為晉侯所迷也!」百里奚忙進曰:「燭之武乃鄭之說客,故來說吾退兵,主公退後,鄭人反覆,切不可聽。」穆公問之武曰:「鄭能棄楚降秦,則吾兵始返,再若反覆,吾必加兵伐之。」武曰:「明公肯定目下之圍,定成盟誓,願棄楚降秦!」穆公大悅,重賞之武,遂令三軍班師。後史臣有詩曰:二國交兵攻鄭城,鄭危纍卵不朝傾,當年設使無之武,萬里山河入晉秦。
  又有一絕贊燭之武云:
  三寸舌揮秦劍戟,兩根牙定鄭山河。
  胸藏百萬貔貅甲,不用馳衝戰將多。
  是日,秦兵解圍班師,早有人報知晉侯。時,晉侯久出遠國,偶沾寒疾,忽聞穆公退兵,更加憂慮。狐偃進曰:「主公成周攻叔帶,城濮戰得臣,親冒矢石,全無懼色,今日秦背約,解卻鄭圍,主公何故憂苦?主公可善保尊體,臣等願先伐秦,然後滅鄭。」晉侯曰:「不可!我受秦伯厚恩,因小忿便欲擊之,忘恩背義,吾不忍為。」偃曰:「既不追秦,伐鄭而歸何如?」晉侯曰:「吾身有疾,暫歸養之,以待再圖。」遂令三軍班師。
  晉侯班師歸國,文武迎歸,其疾愈重,不能視事。召群臣曰:「孤值內亂,出亡一十九年。今返方圖大伯,遂又將終,願公等盡心輔吾太子,吾死無憾!」言罷而終,時年六十九歲,正周襄王二十四年十二月己卯日也。史臣贊曰:
  賢哉晉侯,卓出春秋。初遭內亂,蒲役不較。
  週遊列國,無處不投。及復大位,便崇文教。
  初安周工,示民以義,追解原圍,信孚義洽。
  一戰城濮,遂丕霸業。踐土再盟,諸侯咸若。
  嗚呼晉侯,高山仰止。
宋賢有詩云:
  五霸循環迭作興,文公事業出齊秦,外亡盡守謙恭禮,內復能揚信義聲。
  一戰新河天子定,再交城濮楚王驚,要知誰繼齊桓志,須向春秋晉紀尋。
  史臣評曰:
  晉文公度量寬宏,知人善任,與趙狐賈魏相事如父兄,故能掃除內亂,匡周服楚,以霸中原。然刑賞至公,不私親怨,在德必酬,有怨必報,所以諸侯咸率,遂繼桓公之業。若夫橘而不正,淫納懷嬴,則春秋之世,無責備之君云。
  文公有五子,獨太子名驩最賢,群臣即奉驩而立,是為襄公。襄公賞功加爵,國政大治,早有人報知秦穆公。穆公聞晉候已死,便欲遣使往弔。蹇叔、百里奚曰:「不可!晉不圖霸,每每欲吞我秦,奈晉侯受主公厚恩,不忍加兵。今晉侯已死,其文武必然興兵伐秦,主公宜乘其主幼國危,先伐晉國,然後秦霸遂成。」穆公然之,便發精兵伐晉。忽一人布袍麻履,博帶峨冠,自外進曰:「『昔燭之武曾與主公盟言,鄭服秦數年,鄭之貢稅,分文不入,卻又捨鄭不伐,而欲伐晉,不知此兵為何而出?」眾視之,乃雍西人也,複姓百里,名視字孟明,實為下軍謀士。公曰:「孟明之見何如?」孟明曰:「依臣之見,莫若發兵圍鄭,問其背盟之罪,然後乘得勝之兵伐晉,無有不克。」公曰:「明之言是也!」遂調西乞術為先鋒,白乙丙為保駕,孟明為謀主,大發精兵十二萬伐鄭。百里奚、蹇叔力諫不住,二人出朝。
  蹇叔有子名元傑,年方二十六歲為中軍裨將,亦在征伐軍中。叔乃哭而送之,曰:「此去吾兵不喪於鄭,必敗於晉,崤有二陵焉!定死於是,吾將收爾骨焉!」傑曰:「此去伐鄭,父親何云被晉兵所敗!」蹇叔曰:「百里孟明,謀不慮始,此去不能伐鄭,吾知晉兵必伏於崤山,且晉有趙衰、狐偃為謀主,先軫為元帥,皆深謀雄才,非孟明之所能及也,是以知其必敗!」穆公叱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快退去,何必發此不吉之言?」元傑拜辭蹇叔,東征而去。
  蹇叔與百里奚見穆公不納其言,各個具表告老。穆公曰:「寡人正得二先生咨治政事,今遽辭歸老?何棄寡人而去耶?」
  二人即首曰:「臣等年近八旬,無所效用,萬乞寬思,使臣得全骸歸山,其幸實甚廣穆公遂准其表,各賜黃金綵帛,安東駟馬,令其衣錦還鄉。詩云:
  古云君子貴知機,蹇叔賢如百里奚。
  明友志同隨效力,君臣意忤便揮衣。
  雙鸞並舉超群類,一馬齊行邁等夷。
  從此翱翔千仞翼,樊籠焉可再羈縻。
  又一律八句云:
  一封初上九重天,雙馬聯韁古道邊。
  白髮已膺西伯遇,黃金曾寵大夫賢。
  心存社稷謀長策,夢入臨泉樂晚年。
  聽得響聲歸去也,飄飄千里若升仙。
  二人既謝恩出朝,滿朝文武都來餞送,蹇叔獨攜公孫子桑之手曰:「將軍之名,勇震於當時,然國家亡在目下,可不保乎?」子桑曰:「先生倘不棄朝廷之恩,願乞指教,無不承當!」蹇叔曰:「孟明此去必敗,將軍可引小船數支,游於少陽河下,可插紅旗於船上,若南風一起,便將艤舟至岸,以備接應,孟明之兵,應幾可保社稷也!」枝拜受命,乃引小舟游於少陽河下,以備接應。蹇叔各處隱於齊之䬹村,過數年方終。百里奚居宛城,不數月即終。訃音聞於京師,百姓皆為閉門慟哭,曰:「五羖大夫吾之父母也!」穆公聞知,亦為悲痛,親制祭文,遣使往宛城致條不提。後史臣有贊曰:
  賢哉百里奚,懷玉至於老。
  待價不沽虞,售秦為重寶。
  有莘百世簑,渭水千年釣。
  孰謂五羊皮,功名在霸巧。
又一律云:
  韞匱藏珍七十年,星星雙鬢已皤然。
  虞侯肉眼曾遺傑,秦穆高明便禮賢。
  魚水和同興霸業,君臣際會慶良緣。
  功成便拂歸山袖,樂逝林泉萬古傳。
  卻說鄭穆公聞秦兵將至,問於群臣,燭之武曰:「臣聞秦謀主蹇叔、百里奚二人皆告老離國,此乃百里孟明得以行兵。
  夫盂明,秦之野人,素無遠見,臣用一計,必能退得秦兵。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2
發表於 2015-6-12 16:54:57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一回     秦孟明崤山大敗 晉先軫狄陣困死

  鄭伯問計,武曰:「使一路各置寨柵,深溝高壘,先遣有智之主前去說退其兵,兵若不退又不能進,然後我求救於齊、楚,秦兵必破矣!」鄭伯大悅。遂使報馬,號令一路關隘守臣,毋得與秦兵交鋒,只許深溝高壘,樹立寨柵以拒之。又問:「誰敢往說退兵者?」滿朝士大夫皆懼秦威勢,無一敢承擔者。
  忽近臣奏:「有在城庶民姓弦名高者,敢承旨往秦。」鄭伯宣來,問其何以能說秦師?弦高曰:「臣常出商於秦,素知孟明之志,願得牛馬二十匹,黃金數百斤,必能說退秦師,免卻一國刀兵。」鄭伯遂給牛馬金帛,許其退秦,然後封官。
  弦高領牛馬說秦,遇秦兵於滑,入見孟明曰:「寡君聞先生將兵伐鄭,已先求救於齊、楚,特使小人獻上黃金、牛馬,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日之儲,乞退三軍,若必欲進兵,待齊。楚救兵至,然後交鋒。使秦勝則招大國之恨,倘鄭勝反為大國之恥,願先生熟思之。」孟明正在馬上躊躇,西乞術進曰:「軍師決意東征,何聽野人之言?」孟明遂叱退弦高,令先鋒速進。
  忽有二哨馬回報:「齊楚兵救鄭,已屯於滑矣!」孟明遲疑不敢進兵,調先鋒班師。先鋒白乙丙告曰:「軍師承命代鄭,若不交鋒而回,奈天下談笑何?既不伐鄭,不如偃旗息鼓,從崤山而出,襲卻晉地,建功而歸,方可掩得此恥。」孟明曰:「晉有趙子餘、狐子犯等在,豈可輕襲?」丙曰:「晉國雖多謀士,然文公初喪,新君幼弱,必不準備,此去必然立功!」
  孟明大悅,調大兵偃旗息鼓,銜枚由崤山襲晉。
  卻說晉襄公君臣正在議事,有哨馬報:「秦用孟明為軍師,起兵犯界。」趙衰曰:「孟明乃淺謀之士,輕舉妄動,代鄭不成,故欺主公弱幼,來襲晉邀功。臣等早知秦兵必至於此也!」
  襄公曰:「然則若何?」狐偃曰:「速召元帥先軫相議。」襄公正欲召先轉,先軫卻自來見,曰:「臣聞秦伯棄百里奚、蹇叔,而用孟明將兵伐鄭,不日必至我國矣!」襄公曰:「子餘、子犯正議此事,故召卿商議。」軫曰:「臣料秦兵必從崤山出,請降詔許我臣調度,臣敢保國建功!」襄公遂詔先軫行兵。
  次日,晉襄公墨崤興戎,以先軫為元帥,調兵二路於崤山左右,又令將士伐崤山樹木塞其歸路,諸將領計去訖。先軫自率大軍繼後而行。不數日哨馬報:「秦兵過崤!」先搶大喜曰:「匹夫果不出吾所料!」乃親自出馬,秦先鋒白乙丙問曰:「來軍是誰?」先軫曰:「吾乃晉國中軍元帥先仲車也!汝等莫非秦兵耶?」丙曰:「然!」軫曰:「吾等汝多時,今日方至。」更不打話,拍馬直取乙丙。乙丙搶刀便迎,鬥了數合,見崤山上紅旗亂動,晉之伏兵四下殺至,孟明知晉兵有備,麾後軍先退,先軫追至山下,望孟明端發一矢,射孟明落馬,蹇元傑正欲來救,被先軫拉下馬來,活捉回寨。白乙丙與西乞術引敗兵奔歸崤山,萊駒伐兩山樹木,塞其歸路,乞術捨命望萊駒殺來,戰不數合,先軫裨將狼驔大喊一聲,活捉乞術而去。
  萊駒上馬,盡收秦之降率而歸,先軫因此三人秦凱回朝,見襄公。襄公謂趙狐曰:「秦人果不出公等所料,大賞諸將,升狼驔為中軍都護。」趙衰曰:「秦兵若知一戰被捉三士,必然率兵報怨,姑且因此三人,待伐秦得勝,然後與秦囚同斬。」襄公然之,令四起三人,遂令先軫大操將士,擇日具兵西伐,群臣各散。
  襄公退朝,其母辰嬴,聞捉秦之三士,乃告襄公:「秦國孟明等妄起三軍,交構秦晉之怨,吾量秦伯必恨此三人,我國殺之無益,不如令還秦伯,使其自斬示眾,庶息二國之兵。」
  襄公難違母命,遂放三囚歸秦。孟明等得解枷鎖更不入謝,抱頭鼠竄而去。先軫聞知大怒曰:「武夫用力方獲秦囚,主公何聽夫人之言而放耶!墮軍法而長寇仇,能無亡乎?」遂使中軍大夫陽處甫領兵追之,孟明等三人連夜走至少陽河口,河中又無船支,不能渡河。三人仰天號哭,忽見上流有三五小舟飛射於岸口,船上有人絳袍玉帶,左箭右刀,聞岸上哭聲甚眾,乃遙謂曰:「傍岸而哭者何人?」孟明恐是晉舟不敢答。白乙丙遠望依稀認得是秦人之船,乃向前問曰:「船頭之上莫非秦國虎翼將軍乎?」枝曰:「然!」孟明等曰:「將軍快救我等之命!」子桑急泛舟至岸,接下三人。三人問其何以至此?子桑田:「蹇先生辭朝之日,早知公等兵敗,故令校先取此舟河下應接,又教吾插赤旗於船,見南風為號,今早吾見南風擺旗,所以汎舟至岸,今果然矣!」孟明俯首歎曰:「蹇先生高見,吾不及也!」後人有詩云:
  蹇叔先遺數小舟,孟明果脫陷囚徒,少陽河下南風起,直送亡人似箭流。
  又有一絕云:
  河下南風拂赤旗,孟明自晉奔歸時,一舡救起三人命,到此方知蹇叔奇。
  子桑接得三人下船,忽岸上一彪人馬追得甚急,子桑扎住船頭,觀是何人?陽處甫催馬追至,見孟明下船,乃謂孟明曰:「寡君差我至此,特請三位將軍回去,別有所贈。」孟明在船頭拜謝曰:「晉君赦我三個,不以釁鼓,其恩大矣!若歸秦國,倖免受戮,三年將拜君賜。」陽處甫見不肯下船,回晉營而去。且說穆公聞子桑救盂明等歸,乃與文武素服出郊迎接。
  孟明等待罪,穆公忙扶起,曰:「孤違蹇叔,致辱二三子,此孤之罪,非卿等之過也!」穆公重賞子桑,使孟明等各復原職,以圖伐晉報仇。
  卻說陽處甫,引兵歸告先軫,先趙大怒,上表請兵伐秦,襄公許之。忽報曰:「白狄主胡人聞主公幼小,大具戎兵十萬,殺奔晉國而來。」襄公大驚。先軫曰:「白狄為晉內患,請先伐之,而後加秦。」公然之。遂令先軫率兵伐狄,先軫升帳,點集諸軍,獨狼驔後至。先轉怒其違令越期,喝令推出斬之!
  眾將力保,先輟黜罷其職,以孤鞠居代為中軍都護,以欒枝為先鋒,郤缺、先都為左右隊,大發精兵十二萬出絳州遇狄兵於箕,對狄營二十里下寨。哨馬報:「狄人兵威甚銳,不可輕敵。
  」先軫令先鋒欒枝次日出馬,戰不數合,卻被黑天大王之子黑登支所敗歸營。
  先軫次日,領郤缺、且居親自出馬,只見狄兵陣裡,門旗開處,一將當先,大叫:「晉兵誰敢出馬?」先軫視其旗幟乃黑天大王之子黑登雲也!先軫便不答話,拍馬直取登云。登雲挺槍來迎,二人戰上二十餘合,不分勝負。狄兵陣後,喊聲大振,衝出一隊鐵騎,左衝右突,晉兵披靡大敗。先軫見諸軍敗走,勒轉馬頭,單騎殺入狄陣,狄之鐵騎四圍殺至,先軫困於核心。其子且居與郤缺衝突於外,欲救其父,爭奈狄兵以鐵騎撓其來路,二將不能殺入。自辰至午,先軫在該心,力斬狄兵首級百餘,救兵不入,遂中箭而死。後史臣有十二句贊先軫云:
  賢哉先仲車,獨冠邦家傑。
  盡職事文公,罄謀著楚烈。
  崤山擄孟明,城濮摧荊羯。
  雖困狄兵圍,威風猶猛烈。
  哀哉救不來,捨身盡臣節。
  千古仰高風,英名常赫赫。
  狼驔雖被元輟黜為卒伍,其心服軫之義,見先軫被困,欲殺入救之,忽同班者告曰:「公被元帥黜罷,今日何必捨命救彼?」驔曰:「元帥,以公法黜罷,豈忍以私仇為報?吾今救元帥縱使喪命,死得其所矣!」遂拍馬殺入重圍,尋見軫之屍,相抱號哭,亦被狄亂箭射死。先輟雖中箭而死,其屍端正不僕,狄兵近前欲砍其首,軫怒目揚鬚,精神不歿,狄人恐懼,歸告黑天大王。黑天大王命砍其首,以沉香木匣盛之,差小卒送還晉寨。先且居見送父之首級,放聲大哭,開匣視之,顏面如生,且居哭告曰:「我父有靈,待子擒此胡狗,以削父仇。」其首方瞑目。後人有四句贊狼驔云:
  先軫秉公馭將士,狼驔懷義不行私,捨身救主並同死,正氣堂堂大丈夫。
後人有詩云:
  英雄壯氣吞胡虜,誤入重圍喪本身,怒目精靈猶傑士,揚鬚慷慨若生人。
  三魂未報當時恨,七魄何能降祚神。一聽且居酬志語,甘心便朽目方瞑。
  且居見父之首,不勝忿怒,便欲出戰。郤缺止曰:「狄兵甚銳,不可輕敵,當以計取。」且居曰:「計將安出?」缺曰:「狄人以吾初喪元帥,必欺吾怯弱,今令三軍詐稱舉元帥之喪班師,伏兵於槖馳山下,得其來追,舉火為號,一戰則狄可滅。」且居然之。遂謂欒枝、先蔑各引本部精兵,伏於槖馳山東西二角,郤缺伏於山頂,以候舉火為號,令且居掛孝,三軍一齊舉哀,偃旗息鼓,徐徐班師。
  早有人報知狄主,其子登雲請兵追之。狄主曰:「不可!
  此必晉人詐誘我軍也!」登雲曰:「晉之謀勇雙全者惟先軫一人,尚且被吾困死,其餘有何高識,父親不必疑慮,遂領兵直趕五十餘里,來至槖馳山。時當酉未,登雲促兵趕上。郭黃龍曰:「前去道路險峻,恐有埋伏,不如札住人馬,令哨馬探其虛實,姑俟明日追之!」登雲不聽,促兵趕至山下,郤缺在山頂見狄兵追至險處,放起火箭,晉兵大喊殺下山來。登雲與黃龍馬搏相挨,力戰不出,先蔑手起刀落,斬黃龍於馬下,困住登云。郤缺又從背後殺至,生擒登雲而歸。黑天大王聞二將被陷,引大寨兵來救,且居列開陣勢迎敵。鬥不數合,狄兵復以鐵騎衝陣,郤缺以紅旗魔退諸兵,狄兵追入山下,其路險峻,鐵騎不能馳入,晉兵四下殺至,黑天大王殺出重圍,引敗兵逃歸本國。
  先且居收兵回朝,襄公大悅,斬卻黑登雲,賜伯禮以葬先軫,遂以先且居授中軍元帥之職,升郤缺為中軍大夫,賞臼季綵帛三百匹,以其能薦郤缺也。郤缺乃郤芮之子也,郤芮黨懷公,被晉文公所誅,其子郤缺歸冀耕農。文公時,臼季奉使過冀,見缺耕耘,其妻送食。夫妻二人相敬如賓。臼季引缺歸朝,薦於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無所不服。」文公懷其父恨,不欲抉用。臼季又曰:「舜殛鯀而舉禹,桓公置怨管仲,二人皆能盡忠。公何罪其父而棄其賢子哉?」
  文公遂拜缺為下軍大夫。至是,從先軫征狄得勝,故襄公賞臼季,以其知人也。群臣出朝,先且居國痛父太過,不數日即死。
  欒技與狄兵戰時,中箭歸家,為箭瘡所傷亦死。其趙衰、臼季各因老病而死。不數日,晉喪此四個能臣,襄公大哭曰:「蒼天不柞晉耶!何奪吾四臣之速耶?」乃親制祭文,以莫四臣。其文曰:
  嗚呼哀哉!民生於世。有君有巨,有恩有義。惟我四臣,恩義兼濟。哀我子餘,從我先公。
  久游於外,補過盡忠。為我梁棟,云胡遁終。哀我欒枝,英勇蓋世。折衝佾豆,廉盡其美。
  更抱赤心,金石不移。哀我胥臣,抱負文武,武抗強徒,文高上古。事我先君,竭盡股肱。
  哀我霍伯,少年英勇。立功戎狄,聲名遠聳。四臣矯矯,璠法梁棟。正茲登庸,華胥入夢。
  使我哀曲,悲傷慘痛。有酒在樽,有肴盈擊。惟爾前靈,來歆祭所。
  史官有贊趙衰曰:
  堪羨趙成子,在晉事三公。
  赤膽昭英烈,丹心本義忠。
  功名如聳岳,事業若長虹。
  不可追王佐,亦能雙霸雄。
  世封晉氏爵,百代劭高風。
  又有自季贊云:
  司空臼季子,文武兩全誇。
  橫第撼千敵,吐詞關萬葩。
  披肝惟念國,露膽豈謀家。
  薦友興田畝,事君遍海涯。
  巍巍晉室老,史冊耿華華。
  祭罷,襄公不勝悲悼,群臣無不揮淚。公謂狐偃曰:「國家不幸!連喪失朝老臣,狐偃舅伯年老,不忍以繁政累及舅伯,舅伯可謝職養閒為正。」狐偃再拜辭官歸家,是歲亦病死于家。
  一日,狐溱告襄公曰:「外有秦楚為敵,國家連喪文武,宜升遷後進,以備國家之用。」公然之。遂以狐偃之子狐射站為軍中元帥,以趙衰之子趙盾為上軍大夫,以先且居之子先克為下軍大夫。陽處甫奏曰:「趙盾之賢過於射姑。」遂以中軍元帥改封趙盾,以射姑為上軍大夫。群臣謝恩出朝,射姑歸,以陽處甫之事,告其弟狐鞫居,狐鞫居曰:「處甫無端當殿辱攻我兄,吾當特為兄斬之!」遂仗劍而出,射姑止之曰:「處甫雖奏收我職,然亦是為國,豈可行匹夫之勇以私害公乎?」
  鞫居不聽,遂潛入於處甫之室欲殺之。不知處甫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3
發表於 2015-6-12 16:55:31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二回     孟明焚舟誓伐晉 秦穆公大霸西方

  時當三更,處甫孤燈讀書,鞫居佯作其僕立於坐側,處甫讀書疲倦,被鞫居斬於坐下,家人覺之,囚鞫居以見襄公。襄公大怒,斬卻鞫居,發鐵甲兵圍住狐氏之宅。狐射姑聞鞫居事變,遂逾垣牆,走投白狄國,其家屬盡掠入朝,襄公令滅其族。
  趙盾忙諫曰:「狐氏乃國家親臣,況其父子有大功於朝,鞠居雖然擅殺大夫,今亦被斬,射姑出逃,足征其罪,焉可便滅其族?」襄公默然,喝退狐氏老幼,但罷其家爵祿。群臣退朝,趙盾急令本府士卒,護送狐射姑之妻孥,往狄城還之。或問趙盾曰:「陽處甫為汝而死,射姑正汝仇人,汝何為又送還其妻子耶?」盾曰:「吾與射姑有同僚之義,況我先父與狐偃皆同心以佐晉室之臣,豈可因私忿而忘大義耶!」其人大為悅服。
  史官有詩曰:重義忘仇大丈夫,分明趙孟豈含糊,送還狐射妻兒事,閱遍春秋一個無。
  狐射姑逕投狄國,來見黑天大王,大王詢其因由,欲代其興兵伐晉。射姑曰:「晉乃舊主之國,吾得罪之徒,豈敢以臣犯君乎?」狄之大夫,姓鄧名舒者問射姑曰:「晉有趙盾者乃趙衰之子也,吾聞其賢能,然與趙衰則誰優誰劣?」射姑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舒曰:「冬日可愛,夏日可畏!然則盾之威能過於其父乎?」姑曰:「然!」言罷,盾之家人送其妻子至,姑感其德,厚謝其僕。鄧舒歎曰:「然則夏日之中,亦有冬日存焉耳!」於是,狄人常欲具兵代晉,以報其仇,只憚趙盾威勢,連年不敢動兵。
  卻說秦穆公重用孟明,增修國政,聞知晉國連喪老臣,國中大亂,乃問孟明曰:「晉可伐乎?」孟明曰:「天禍晉國,使其巨死主幼,今若不伐,更待何時?」穆公遂拜孟明為征西大元帥,以白乙丙為先鋒,大發精兵二十萬伐晉。子桑出班曰:「臣雖年老,尚能效力,主公何棄臣以乙丙為先鋒哉?」公曰:「將軍年過七十,豈能更立大功!」子桑聞言不忿,乃曰:「主公嫌臣老,不能立功,臣平生用的雙支畫戟,重有八百餘斤,乙丙若能持此前演上一回,臣即屈服﹔如其不能,先鋒還讓於臣!」公許之。白乙丙卸去朝衣,兩手拿過鐵朝,顏色改變,不能盤舞,遂擲於地。群臣皆曰:「先鋒還是子桑可為!」公遂令自乙丙解印與子桑,改乙丙為保駕。
  次日,孟明升帳,令先鋒造舟五百艘,兵從黃河而渡。子桑連夜造舟,請大兵濟河,大軍已濟登岸,孟明示眾曰:「此回吾不勝晉淵誓不回軍!」令後隊盡焚河上之舟,以示不克不還之意。潛讀史詩云:
  兵渡黃河古岸時,孟明焚舟向江湄,龍蛇逼人翻鱗甲,波浪吞煙滾碎霓,萬道金光浮閃電,連江綠水化琉璃,嬴邦自此將成霸,誓伐晉邦再伐西。
  三軍得令,踴躍向前,遂出大慶關,屯於關下。打戰書入王宮,王宮守臣祁瞞領本城兵出戰,被公孫支斬之。三軍望郊而進,郊之守臣茅希古堅閉不出。秦兵日夜在外挑戰,孟明正在議事,忽然一陣怪風入於中軍,孟明占課吉凶,便知晉兵今夜來劫大寨。遂令諸將埋伏於寨外,四面虛張火炬,詐鳴金鼓,以伺拿捉晉兵。時至三更前後,茅希古果引本部兵銜枚驟至秦寨,見中軍燈火熒煌,疑孟明未寢,殺入中軍,只見四下虛空,遂抽轉馬頭,秦兵四面殺進,希古正欲從寨後殺出,被子桑一戟刺於馬下,盡收降卒,大軍遂往絳州。晉襄公聞變大驚,問於群臣,群臣皆曰:「我國初喪元老,群臣爭長不睦,不可與之爭鋒,只宜深溝高壘,堅守城池,秦兵遠出,糧米不繼,不日必然退兵。」公然其言,令諸將分守四門,不許亂戰。
  且說魏犨,時已年老,養病于家,聞秦兵圍城,朝廷不敢交戰,乃長歎數聲,曰:「國家豈無一丈夫哉?何乃以千乘之國,閉城以受秦人之辱?」令子孫取出盔甲披掛,欲去退秦兵。
  行至西門,撲倒於地,長歎數聲。將死,其子魏顆,忙扶歸寢室,謂其子曰:「吾有愛妾,年少無子,吾嘗吩咐,吾死之後,必嫁是妾。吾今想起,吾死汝即當殺此妾,殉吾之葬,以衛吾靈。」言罷遂長歎數聲而死。魏顆即嫁其妾,妾曰:「汝父在日,曾令殺妾以殉葬,公子何嫁妾耶?」魏顆曰:「吾父未病之時,曾令嫁汝,及病亂又囑殉葬,吾從其治命也!」其妾感恩而去。史臣贊魏顆曰:雄哉魏武子,義勇冠英豪,勇奪三軍帥,義誇五嶽高。
  從亡惟挺斧,佐霸獨橫刀,怒毀負羈宅,威民子玉袍。
  聞秦圍晉急,忿死等鴻毛。
  襄公聞之,甚加優憫。晉襄公正與群臣商議出戰,卻說西羌戎主金刀大王,文有由餘,武有顏季律,戎兵二十餘萬,威振西方。至是,會白狄、羌、戎三國之兵,一同殺奔潼關,要攻咸陽。穆公遣使連夜追回孟明,孟明得書,遂拔寨班師,晉兵亦不追趕。秦從茅津濟河歸至崤山,前有塵頭蔽日,金鼓震天,哨馬報孟明曰:「秦伯親出迎元帥鑾駕,今至崤山。」孟明即來見駕,君臣相會未畢,忽然天昏日暗,鬼哭神嚎,穆公驚懼,不知其故。孟明忙奏曰:「臣罪該萬死,乞容分訴,昔者臣領大兵十二萬伐鄭,遂出崤山攻晉,不料晉兵埋伏於此,十二萬兵之命皆喪於此,怨氣所積,以致天日昏暗。」公歎曰:「諸將皆為吾國,以致十二萬之命盡喪於此,吾豈忍之。」
  遂令將士收埋人屍,屠豬宰牛以祭之。頃刻,風清日朗,山水秀麗如故。東屏先生《詠史詩》云:
  十萬秦兵戰敗時,峭山高積肉山屍,幽魂遠滯他鄉鬼,精魄難回見子妻。
  怨氣沖天星斗暗,悲聲徹野太陽迷,穆公一下收埋詔,惻隱巍巍邁等夷。
  穆公既葬崤山之屍,三軍無不感激,皆願爭先,大兵望潼關而進。
  秦兵屯於潼關下,打戰書入戎寨。西戎主金刀大王便欲出戰,軍師由餘曰:「不可!秦方伐晉,其兵甚銳,姑容設計破之!」戎主不聽,遂披掛殺出。秦將白乙雨出馬迎敵,戰上十合,由餘在關上指揮諸將,番王正欲來攻,乙丙、孟明看見,忙鳴金收軍,堅守不出。穆公問孟明曰:「大兵相持,為何數日不決勝負?」孟明曰:「臣觀由餘在戎,一時不能破敵,當以計取由餘,然後方可破戎。」穆公問其計何如?孟明曰:「戎人好色,當用美人局,其計方成。」穆公下詔,選民間極妙美人十個,與孟明行移。孟明修書一封,差使者送此十個美人與戎主,金刀大王拆而讀曰:大秦西征元帥百里視頓首書上西羌大王殿下,夫秦與羌相為表裡,茲乃唇齒之邦,但大王興兵犯界,自相吞噬,故我主命視督將出敵,兩兵相持,雌雄未決。吾思戎兵驍勇,秦將英雄,縱使交鋒,亦無勝負,徒費農桑,枉陷百姓,不如講和求好,二國相通。敬奉至舞女十個,黃金百斤,伏乞退師講和,使二國魚水相依,大振西土,合謀征伐中原,不勝感幸。
  金刀大王得書大喜,遂收美人,遣使回報。由餘忙諫曰:「秦人連困數陣,不敢出敵,故進美人以迷大王,大王不可妄受,以中其計。」金刀大王不聽,遂令太子花智往秦講和。
  孟明聞花智至,撫掌大笑曰:「中吾計也!」遂密告自乙丙以計,乙丙出。花智來見孟明,延入中軍,各敘禮畢,花智起曰:「父王承元帥佳貺,故令我來致謝,且聽命講和。」孟明曰:「吾秦與大王相倚,不忍自相攻擊,故請命講和,煩太子拜上大王,退兵通好,成其美事。」花智唯唯受命。忽有小卒突入帳下,報:「戎軍師由餘至!」孟明忙喝止其言,令自乙丙延入西寨耳曰:「吾有佳客至此,令且免入中軍。」花智問曰:「由餘何以至此?」孟明曰:「非也!是吾故人西涼由渠也!小軍錯報耳!」遂設大宴,以待花智,二人盡歡而飲。
  飲罷,花智辭歸,至關下遇三五個秦卒引一騎空馬而至,見花智便匿林中,以避花智,令從者拿出,問其何來?小卒詐作驚懼之色,曰:「吾乃游騎打探軍情者。」花智曰:「非也!焉有游騎五卒共一匹馬者?此必有詐焉。」再三詰之,小卒不言。花智拔劍嚇之曰:「汝不實言,必斬汝等!」小卒曰:「不敢隱瞞,今早汝西戎軍師由餘,來見吾之元帥,元帥恐太子知之,故令我等護送而還。」花智驚曰:「由餘至汝寨有何干?」小卒曰:「我等不知其故。」花智欲斬此五卒,五卒告曰:「由餘與我元帥往來已數日矣!但我等不知其所謀何事?
  今由餘有回元帥之書一封,呈與太子,乞赦我等之命。」花智叱退小卒,拆其書視之,乃由餘密約秦兵來劫大寨,與之裡應外合之事。又曰:「吾軍獨花智驍勇,今日宜盡歡,勸飲若醉,即當殺之,則大事成矣!」花智讀罷,大罵:「匹夫敢害吾父子!」拍馬歸報其父。
  時,金刀大王自得秦之美人,朝夕耽迷酒色,不議攻戰之事。由餘累諫不從,餘乃揚聲出中軍曰:「今日不納吾言,旦夕禍至,勿謂我不諫也!」言罷,遂歸本寨。花智告其父曰:「吾父子險被奸臣所誤。」以書與父看,其父看罷大怒曰:「由餘老賊,適在此間,道吾有旦夕之禍,正是此事。」遂令花智來斬由餘,由餘聞知長歎曰:「吾君臣中秦人之計矣!」欲入訴明,其從者曰:「花智父子,不仁不義,天使絕其宗祀,先生乃高明之士,何不棄暗投明,安可束手受戮?」由餘然之,遂單騎從僻外走下關來,孟明知由餘必至,先遣子桑,引兵出迎。
  由餘不敢輕進,孟明親接由餘來見穆公。穆公降階而迎,餘曰:「臣乃亡國之徒,何勞明公厚禮?」穆公問曰:「戎主不能尊賢,故棄先生,先生指示寡人,滅此胡虜,決不敢忘。」
  餘曰:「西方共有一十二國,獨戎主金刀大王最盛,然金刀又倚其子花智之勇,明公能擒此人,則十二國悉來歸矣!」公曰:「煩先生用一計,以收胡虜。」由餘曰:「花智專好遊獵,臣觀潼關之南,有山曰太華山,周圍數里高聳五十丈,中有芙蓉峰、明星峰、玉女峰,又有蒼龍嶺、黑龍潭、白蓮池、日月崖等處勝境,況其中多有珍禽異獸,花智常常在此處遊獵,若依臣計,必擒此賊。
  穆公遂拜由餘為中軍副元帥,許其調用。由餘得職,遂調白乙丙勁弩手五千,伏於日月崖下﹔又令公孫支引數千鐵騎,伏於玉女峰前﹔又令西乞術、公孫縶各引精兵一萬,伏於關下,以截西戎救兵﹔又請穆公親自游於太華山頂,以誘花智。穆公次日遂與由餘、盂明數文武,登山遊玩,穆公君臣正歎賞間,遠見數十糜鹿游於明星峰下,穆公叱馬逐鹿,忽然喊聲大震,一彪人馬馳射於明星峰來,當先一將乃是西戎太子花智。由餘見花智亦逐鹿來,喜其中計,遂引穆公之駕往來馳驟,花智遙見,問從者曰:「前山獵者是誰?」從者曰:「乃秦伯穆公與孟明、由餘也!」花智聞知大怒,拍馬便追。穆公望玉女峰便走,花智追入峰下,公孫支引鐵騎殺出,花智奪戰一陣,枝乃詐敗,入於日月崖。花智追於岩下,只見兩山險峽,僅能行得一騎,花智恐有埋伏,勒馬殺回。一聲梆子響處,白乙丙引勁管亂射,塞住歸路﹔公孫支又引兵殺回,花智果中箭,死於馬下。後人有詩曰:路逢險處難迴避,事到頭來不自由,日月岩前弦響處,英雄一旦此間休。
  西戎敗兵慌忙歸報。金刀大王放聲大哭,引部將顏季律殺下關來,公孫支斬季律於馬下。金刀大王走上潼關,枝拍馬追上,活捉而歸。穆公欲放金刀歸國,以德懷服西方戎主。由餘勸公令斬金刀首級,持上潼關,招撫諸夷,公然之。於是,白狄國王、梁戎國王、羌戎國王相議下關納降,推穆公為西方諸侯盟主,議定歲貢方物。於是穆公聲名大震西土,皆用由餘、孟明之力也!穆公既得西方十二國之諸侯,奏凱回朝,加由餘、孟明二人之官職。群臣忽報王使至,穆公迎入。畢竟穆公所迎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東屏先生《詠史詩》曰:
  穆公威霸震西秦,善任由餘和孟明,土地拓開千萬里,羌戎列國盡歸臣。
又一絕單道孟明助穆公成霸業云:
  明主尊賢貴始終,瑕疵不較定成功,孟明能展平生志,須向當時美穆公。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4
發表於 2015-6-12 16:56:06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三回     秦穆公用人從葬 秦晉軍令狐大戰

  穆公既迎王使入朝,乃周大夫召公也。召公曰:「天子以戎狄亂侵中國,今得諸侯征服,生民免受其害,故遣某以金鼓來賜侯伯。」穆公望北拜受,厚待召公。召公辭歸,公思戎狄來降,天子降賜,乃升公孫支為破虜將軍。戲謂枝曰:「將軍年過七旬,能奪先鋒,以助我征西戎,成霸業,孤欲乘此得勝之兵伐晉,將掛先鋒印否?」枝對曰:「大丈夫當立功戰場,死且不避,何懼老乎?」穆公大悅。酒罷退朝,公孫支以穆公更許己為先鋒,喜不自勝。歸家長笑數聲而死,時年已七十六歲。後人有詩贊曰:
  子桑當時傑,英勇久馳名,輔霸成功壯,相秦積業深。韓原戰六將,河口接孤兵,似虎生飛翼,如故振百鱗,子桑不服老,千古遺笑聲。
  次日,穆公設朝,群臣議兵伐晉,聞子桑身死,慟哭太過,遂成重疾。自此穆公不能起,遂宣群臣入後宮而受遺詔。群臣至內延。穆公謂孟明曰:「寡人自得百里奚而成霸於中原,及得先生又霸西戎,今欲東征,不幸遇此固疾,孤沒之後,願公等盡心輔吾太子瑩,以定秦國可也!」遺詔太子,囑曰:「吾死之後,汝即葬吾於雍,可將一百七十七人以生殉葬。有子車氏、奄息、仲行、鍼虎弟兄三人,乃平生好善之士,亦可使其從葬。」言罷而卒,時年六十九歲,乃周襄王三十一年春二月也。群臣奉太子瑩即位,是為康公。康公嗣位,承父遺命,葬其棺於雍城,果以生人一百七十七人及子車氏三兄弟同葬,此三人乃邦國善土。及葬之日,其一百餘人同入土穴,號哭之聲,徹於天地間者,莫不酸辛。國人哀之,為之賦黃烏之詩云: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鍼虎。
  維此鍼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又宋東坡蘇先生,《題穆公墓詩》云:
  槖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乃如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歸而忍用其良。乃知三予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事田橫。古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今人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唐人題穆公墓詩:
  俗人戎風夏變夷,賢如秦穆亦難移。
  驅良殉葬心何忍,因死傷生養甚迷。
  怨氣沖天陰慘慘,愁雲結雨冷淒淒。
  空山草木如含淚,千秋離離覆石碑。
  史臣評曰:
  秦穆公仁慈大量,禮士尊賢,故能用百里於亡命,拔蹇叔於老農。其輸粟救晉,信仁之篤,不替孟明,仁賢之過,所以韓原一捷,遂霸西戎。春秋諸侯若此者,亦幾希矣!雖然終蹈夷風,刻薄殘忍,以至用人殉葬,損陷三良,不能全其終美,以長霸業,可勝惜哉!
  卻說晉襄公連喪老臣,又被秦兵所困,君臣恭儉,勵精圖治,國中亦無大事。及聞秦穆公卒,群臣皆欲乘喪而征之,獨上卿趙盾曰:「不可!秦與晉匹配之國,自先君韓原一戰,連動數歲之干戈,今值穆公既死,宜遣使入弔,以通舊日之好,則我國方安。」襄公從之。遂令公子雍往秦弔喪,公子雍往秦數月,襄公亦病,將死,召群臣囑曰:「吾承父霸,破狄伐秦,亦足強國,今吾將歿,太子夷臯年幼,公等宜盡心輔佐,和好鄰國,不失盟主可也!」群臣,拜受命。襄公卒,次日群臣欲奉太子即位。趙盾曰:「國家多難,不可以立幼主,今觀公子雍好善而長,可嗣大位。」群臣皆莫敢言,但曰:「國家不可一日無君,今公子雍入秦弔喪,宜即立太子何如?」盾曰:「宜遣使星辰入秦迎歸,何必更立太子?」遂問班部中誰敢入秦,先蔑、士會二人願往。後即日與其快馬,奉駕往秦。
  二人領駕出朝,苟林甫止士會曰:「先君有子,而子不立,欲迎他人,獨何不省而招禍乎!」士會不聽,逕投於秦。時公子雍,正在秦見康公,士會與先蔑隨即入朝,告康公曰:「寡君已歿,群臣以公子賢能,故造臣等迎歸嗣位。」康公曰:「既然如此,我當以兵送之!」遂令白乙丙引兵五千,同士會等送公子返國。公子謝恩出朝,望絳而進。
  卻說襄公夫人穆贏,日抱太子在宮中號哭,聞秦送雍將至,乃抱太子出朝,謂趙盾曰:「先君何罪?嫡嗣不立,而在外求君!」言罷,放聲大哭,拋子於趙盾身上,曰:「先君囑汝奉事吾子,今其言尚未絕,而爾遂背君乎?今日不立吾兒,吾之子母有死而已!」遂退入宮。趙盾恐懼,抱太子謀於郤缺。郤缺曰:「事急矣!不立太子,則吾等皆受禍。」盾曰:「吾已先遣士會往迎公子雍矣!何可再立太子?」缺曰:「速遣人止之!」忽人報秦兵送公子雍至重陰矣!盾忙會集群臣,立太子嗣位,是為靈公。朝賀已畢,盾謂同僚曰:「國家既立新君,不可更受秦兵入城,誰敢領兵出拒秦者?」苟林甫與先克二人願往。盾遂調二人,各引本部拒秦。
  二人來至重陰,遇秦兵下寨,土會不知其故,乃親來見荀林甫,林甫以事告全會。士會睜目視之曰:「議接公子是汝等所為,今又立太子而拒我乎?」遂拂袖而出。甫止之曰:「公乃晉臣,何為秦乎?」會曰:「我受詔往秦迎雍,則雍是我主,秦是我靠,豈可背義而忘舊乎?」遂出歸秦寨。林甫曰:「士會不肯歸晉,來日必成交鋒,不如乘夜去劫秦寨,方得勝勢。」
  先克然之,遂令三軍披掛,分兵至於秦寨,正當三更,二人殺入營門,秦人不防備,慌忙無措。白乙丙見營中火起,與士會雙馬殺出,先克迎敵,鬥十餘回合,士會見勢不能抵,遂與先蔑擁公子雍奔秦。林甫與先克斬卻秦兵百餘首級,公子雍亦死於陣前,盡奪器械而還。
  趙盾大喜,大宴二將。林甫謂盾曰:「前者狐射姑奔狄,公曾念同僚之義,送還其妻子,今士會、先蔑與吾儕亦有同僚之契,執義奔秦,亦請還其家口。」盾曰:「伯英重義正合我懷。」遂令衛士護一家眷屬於秦。卻說士會引敗兵回,康公大怒,遂欲起兵伐晉。士會諫曰:「不可!晉用趙盾為政,有郤缺、先克等為將,不可輕舉。臣觀夷臯自幼舉止無常,日後必然失德,不能久容,趙盾姑俟數年,待其君臣猜忌,然後伐之,無有不克!」康公然之。
  卻說楚穆公與群臣商議政事,大夫范山進曰:「吾聞晉喪諸將,其主又幼,可令大將領兵伐晉,以報城濮之仇,晉服則北方可圖矣!」穆王然之。遂令鬥宜申為元帥,鬥越椒為先鋒,大發精兵五萬伐晉出東門。下大夫大心夜入中軍來見子西曰:「昔吾父與元帥城濮戰敗,成王欲殺元帥,令尹子文力勸方免。今元帥將兵伐晉,晉有趙盾為元帥,郤缺、苟林甫為大將,倘戰伐晉,使長子龍、次子堅部兵出守,一面差人報晉。晉侯聞之,遂以趙盾為元帥,調集諸軍,號令前往狼淵之地。哨馬報入楚。楚人聞晉兵至,排開陣勢,以候廝殺。趙盾調先鋒交戰,楚將越椒出馬,戰不十合,趙盾麾大軍齊出,楚兵不能抵敵,披靡大敗,越盾拍馬殺人楚陣,救轉鄭公子,斬首千餘級,楚兵大敗而歸。晉軍有功者受賞,犯罪者被誅,自是國人皆畏趙宣子威嚴矣!後人有詩云:
  宣子威名如夏日,守公秉正立當朝,同僚相見心神碎,鄰國聞之膽氣消。
  卻說楚元帥鬥宜申引兵將近歸楚,自思大心臨行之言,恐被穆王所誅,乃密呼部將屈仲歸教曰:「汝能為我效一力否?」
  仲歸曰:「元帥鈞旨,唯命是從!」宜申曰:「我今敗兵而歸,楚王必然見責,吾欲不朝,倘楚王來問病,子伏中軍帳下,刺殺楚王,別立新君,我妻升汝高官,有何不可?」仲歸受命,申即具病表以上,楚王果來問病,子西全不出接,左大夫伍參諫曰:「宜申乃喪師之帥,雖病在身,敢自矜傲君王,此必有詐,我主不可進中軍!」遂令人搜之,果見仲歸挾短劍伏於帳下。楚王大怒,令武士斬之回朝。後人有詩云:
  人臣得罪唯聽辟,懷逆謀君笑子西,畫虎不成空展爪,反教六尺被誅夷。
  卻說秦康公聞晉楚交兵,而晉國將士自相戕擊,召士會謀議伐晉。士會曰:「晉之謀士獨趙盾懷遠,臣聞盾與蒯得等結仇,乘其國亂而伐之,一舉而晉可滅。」康公然之。遂令西乞術為先鋒,先蔑副之,士會為參謀,自督精兵二十萬,殺奔羈馬而來。羈馬守臣史駢,堅閉不出,連夜入晉告急。晉侯靈公議論遷都,趙盾止曰:「秦兵乘吾國多亂,故起兵犯界,如若遷都,必然見怯,請兵五萬與臣,必破秦矣!」公然之,遂與兵五萬。趙盾率兵至羈馬,問史駢何以出戰?驕與盾曰:「秦兵遠來,糧草必然不繼,但深溝高壘,待其糧盡而回,然後擊之,可得全勝。」盾然之。使苟林甫、郤缺、范無恤、趙穿,各引本部兵分守四門,毋得輕戰,自與韓厥、胥申三人監巡城池,秦兵不能攻戰。畢竟攻城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5
發表於 2015-6-12 16:56:41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四回     晉士會自秦逃歸 楚莊王納言定霸

  秦康公問士會曰:「晉兵堅守不出,我之糧盡,難以久持,必用何計以決勝負?」會曰:「臣聞趙盾之弟趙穿者,乃晉侯靈公之婿,自幼輕狂,不知兵事,今聞趙盾使他守東門,若使人在東門辱罵,穿必出戰,一破東門,則三門俱陷,破晉必矣!」康公悅。是夜,使人在東門辱罵!趙穿受辱不過,來告趙盾曰:「養兵練將,正在備敵,大兵今與秦將持,堅閉不戰,非大丈夫所為,爾等不戰,我即引本部開東門迎敵矣!」趙後再三戒之,穿始歸守東門。秦兵又來辱罵,趙穿不稟中軍,引副將史謙殺出,被先蔑與西乞術雙馬夾攻,困在城下。趙盾與管臣聞知趙穿被困,盾忙令諸將一齊殺出,秦兵勢不能敵,披靡大敗,晉兵追至河曲收軍。
  正欲搬師,忽一人突入轅門告趙盾曰:「趙穿故違軍法,擅出東門,元帥不斬首示眾,是私其弟也!」眾人視之,乃趙盾府中步軍韓厥也!眾皆為之惶恐。盾乃改容曰:「韓厥直言無隱,義能報眾。」喝令斬趙穿!然後班師。眾將以穿為晉侯之婿,元帥之弟,皆下跪哀求曰:「此亦其部將史謙同罪,乞斬史謙,足可示眾!」趙盾不許,韓厥請曰:「元帥可從諸將之保。」方斬史謙,笞趙穿,罷其官職,大軍班師回朝。晉靈公大悅,重賞諸將。趙盾告靈公曰:「韓厥直言無隱,義能報眾,臣請以中軍元帥讓之!」韓厥辭不敢受。靈公遂拜韓厥為左司馬,使趙盾、趙穿各復原職。後人有詩云:
  韓厥秉公無避勢,趙宣服義肯辭名,二臣皆是晉邦傑,高出庸夫妒忌心。
  二人謝恩出朝,趙盾回歸而喜曰:「晉有韓厥,吾不憂矣!」其從臣公孫杵臼進曰:「元帥以韓厥為晉國抵柱,不知士會、狐射姑為晉國禍患!」盾曰:「然則若何?」程嬰曰:「公為正卿宜會同僚,謀返二子,則晉無所慮。」盾召韓厥、郤缺、魏顆三大夫議曰:「士會在秦,狐射姑在狄,者終為國患,何以謀之?」韓厥曰:「射姑功臣之子,士會晉之智士,二者雖有大罪,不應逐之於外,可令人清還。然狐射姑在狄須召之便歸,士會在秦,秦伯知其賢能,必不肯放,須設計誘之,方得其還。」盾問:「當用何計?」忽有後生,從旁出曰:「吾有一計,能扶士會而歸?」眾人視之,乃下軍神將魏壽餘也。
  盾曰:「伯齡有何計策?」餘曰:「吾單騎奔秦,詐降秦伯,誘士會而歸!」顆曰:「吾兒不能成功而歸,必斬汝首!」
  餘受命而往,眾人皆散。獨趙宣子與數從者在後,行至首山桑樹下,見一餓夫曰:「吾乃齊之儒士,姓靈名輒,宦游三年,囊金殆盡,又沾饑病,所以在此彩桑,餓不能起。」盾恤之,令取壺飡酒飯遺之。輒食而懷其半,盾問其故?輒曰:「吾有老母在,故當奉母。」盾謂左右曰:「此孝人也!」又賜金帛酒米而歸。史臣有詩曰:綠畝桑田二月初,趙盾田獵獨歸時,壺食不哺濟靈輒,他日何人出禍危。
  卻說魏壽餘單騎奔入西秦,遍訪士會、先蔑,國人皆曰先蔑已死,士會已為中軍參謀。魏壽餘入朝,告康公曰:「臣乃晉公臣魏犨之孫,今晉國趙盾為政,欺傲同列,前此一戰,趙穿違法歸朝,反責臣父,故臣父令臣特來投降。」康公問士會真否,壽餘私攝士會之足,士會知其行計,救己歸晉,乃詐告康公曰:「晉人多詐,壽餘若是真降,必須以何物獻功!」壽餘忙出文書獻曰:「明公能收壽餘,願以魏之地土,獻為進身之功!但臣眷屬在魏,士會晉舊臣,知其道路,乞以士會同臣保取家屬歸秦,然後具兵收魏。」康公大喜,遂令士會從壽餘取家屬。士會諫曰:「晉人,虎狼也!倘知臣過晉,擒臣刺之,則臣之妻子在秦者,主公又殺之,無益於君,徒斃於己,臣不敢往也。」康公不知士會為詐,乃曰:「卿宜盡心而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晉留,孤當送還家口。」左大夫繞朝諫曰:「不可!此晉人見士會用於我國,故使壽餘行詐,以挾其歸耳!」康公不聽。
  士會與壽餘慌忙跑出,繞朝以馬鞭贈士會曰:「子莫謂秦國無人,但主公不用我言,持此鞭速歸,若遲則禍至矣!」士會拜謝上馬,往河東而進。史臣有詩云:
  策馬揮衣古道前,慇懃贈友止繫鞭。
  休言秦國無名士,怎耐康公不納言。
  二人走離咸陽,行數日,忽有一少年將軍擋住前路,壽餘視之,乃趙盾之子趙朔也。三人下馬相見,餘曰:「子何往耶?」趙朔曰:「吾奉父命引兵前來接應。」二人喜不自勝,入朝見靈公。士會肉袒待罪,靈公曰:「卿無罪也!」忽報:「狐射姑自狄逃歸。」靈公各赦其罪,使復原職。秦伯亦令人送士會之妻子而歸。趙盾曰:「國家多亂,皆由文武不和。今士會、狐射姑既歸主公,宜定例諸臣之爵,使其和睦,以輔邦家,然後達盟以會諸侯,服者懷之,違者征之,則德威兼著,而文公之霸可續矣!」靈公善之。於是封趙盾為左班上卿,苟林甫為次,郤缺為下卿,魏顆為右班上卿,韓厥為下卿,其餘文武備進一級,大宴群臣。
  酒至數巡,忽報周大夫尹聃啟至,靈公召問來故,祟聃啟曰:「國家自頃王嗣位六年,朝綱大政,皆是周公閱與王孫蘇專秉。今頃王已崩,閱與蘇爭政,不立新君,國中無主,故吾來告投,乞盟主繼文公之業,興師以定周亂,則諸侯誰敢不服於晉。」靈公問於群下,趙盾曰:「齊桓晉文皆由定天子而服諸侯,今晉為中國盟主,不可不救。」靈公遂令趙盾以平周室。
  盾至成周,率群臣立頃王之子班即位,是為匡王。盾奏匡王,赦閱與蘇之罪,復二人原職,且曰:「朝權待天子自為裁務,爾等宜和睦以輔周室,再有爭競,吾即具兵來伐!」周公閱與王孫蘇皆唯唯受命。匡王重賜趙盾。趙盾辭歸,告靈公曰:「王位既定,速以檄會諸侯,然後以議征討。」靈公悅,令胥甲引五百壯士,築壇於晉。楚界上。遣使遍告諸侯,約本歲八月會盟。骨甲引兵築下盟壇,早有人報於楚。
  是時,楚穆王已段,其子莊王名旅,即位三年,不理國政,築九層之臺於後宮,左坐楊、趙二位夫人,右懸鐘鼓一切樂器,終日飲樂,並無休息。是時,子文已死,鬥克以下,因進諫被誅者七十二人,群臣皆為緘口,不敢再諫。及聞晉會諸侯,上大夫伍參,下大夫蘇從,相謀曰:「主上耽於酒色,不理朝綱,今晉將會諸侯,必然圖楚,此事奈何?」蘇從曰:「食君厚祿,處於高位,愛其死而不謀其君,非忠臣也!」二人侵早入朝,莊王正擁二姬而坐,擊鼓鳴鐘,歡笑自若。蘇從諫曰:「臣聞晉會諸侯,欲吞荊楚,臣荷國恩,不忍坐視,願我主罷鐘鼓而絕女色,總朝權以圖政治,則社稷生民不勝幸甚!」莊王聞蘇從之諫,本欲立斬,但念其為先朝老臣,不忍殺之,但緘默不答。伍參見莊王不納蘇從之諫,乃從旁進曰:「臣昔者奉使過曹,見一大鳥集於枯桑之上,荊棘圍繞其樹,而此鳥竟不飛不鳴,臣問牧夫為何鳥也?牧夫對臣曰:『此名癡鳥。』臣問:『何謂癡鳥?』牧夫曰:『此鳥集於枯桑,三年四圍,積棘漸長,將刺其身,而此鳥竟不飛不鳴,此非癡鳥而何?』」莊王悟曰:「此鳥三年不飛,飛則沖天﹔三年不鳴,鳴則驚人。大夫以癡鳥比寡人,以枳棘比國亂耳!」遂援佩刀,斬斷鐘鼓之懸,屏退楊、趙二姬,便理國事。潛淵讀史詩云:
  鐘鼓闐闐集美姬,莊王心志正昏迷,諫臣不激沖天鳥,楚國焉能霸晉齊。
  莊王既納二臣之諫,絕鐘鼓之音,遠美人之色,謂二巨曰:「寡人失道,以致好樂耽色幾至亡國,今者感二子之諫,便加臣為正卿,同理國事。」蘇從辭曰:「臣才力卑微,不能練達治體,王若圖霸,必舉孫叔敖為政可也!」莊王大悅。遂令安車駟馬,聘得叔敖入朝。王問其何以治國?叔敖曰:「治國莫若報仇,吾楚東征西討,威震荊襄,自城濮一敗,喪師二十萬,國勢遂弱,不能復霸中原,今大王欲復先王霸業,整理朝綱,必須先伐鄭國,以報狼淵之仇,然後長驅入晉,中原唾手矣!」莊王從之,遂拜叔敖為令尹,范山、蘇從、伍參、鬥越椒等各加級,大發精兵伐鄭,早有人告知鄭穆公。穆公令堅守城池,差人往晉求救。
  是時,晉靈公自會諸侯,國中頗見太平,靈公遂肆其志,重斂民財,在後宮築九層之臺,盡飾金珠寶翠,三年不能成功,民亦多勞力而死者。右大夫荀仲山諫之,靈公大怒。下大夫屠岸賈進曰:「仲山妄談國政,遷辱當今,合該處死。」公遂令荀仲山詔言:「自今再諫者滅族!」於是,諸大夫側目相視,不敢強諫。靈公又於桃園內築高臺,與岸賈各執一弓,從臺上彈丸射之,以打鳥為辭。詔使下民聚觀,百姓蟻聚,靈公與岸賈交相放彈,彈丸單打百姓之眼,以觀其避丸為樂。百姓被打傷者,號哭震天,靈公大笑。少頃,膳夫進熊蹯,靈公食之未熟,即令押出膳夫斬之!趙盾與士會在朝外,詢問其故?膳夫哀告其幕,趙盾止之,遂攜士會入見。畢竟如何進諫,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6
發表於 2015-6-12 16:57:17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五回     晉靈公怒遇趙盾 晉楚軍黃河大戰

  士會曰:「我行入諫,倘不見納,則子然後繼之!」盾悅。
  士會即先入諫。時,靈公見士會親身入朝,知其進諫,佯為不知。士會進伏於溜,公曰:「下卿有何議論?」會曰:「臣非有他故,但願我主愛民理政,憂國去讒足矣!」靈公大慚曰:「此寡人之過,自今當從卿言而改之。」土會頓首曰:「人誰無過,能改為善,明公改過,實社稷生民之福也!」遂謝恩出朝。士大夫各相慶賀。
  次日,靈公複游桃園,打彈如故,趙盾聞知,慨然歎曰:「吾為國家正卿,坐視君為無道,豈忠臣乎?」遂具表往桃園進諫,公覽其表曰:
    進諫臣趙盾,誠惶誠恐,稽首再拜上奏。臣聞先王尚德,故列上而表親親,末世角力,特效謀以呈勇。竊觀列國之中,我疆最強,諸侯之眾,吾晉獨盛。蓋論姓,則與周室同宗﹔談霸則與秦、齊並駕,故勛著王家。桓公輔周而東遷,世主夏盟,文公敗楚於城濮,及至襄公接霸,光震先人,兵出崤山,擄孟明而成搖西土。甲屯箕邑,斬登雲以名動羌胡,赫赫彬彬,可謂善繼志而能強國者也。奈何列國未服,諸將先終。君幼嗣位,國勢奄奄。秦、楚縱橫於外,不能拒敵。群臣妒忌於中,未得靖安。正主公憂勤惕厲之秋,宵旦戒懼之時,然而廢馳乾綱,崇臺是務,戕賊民命,打彈是圖。只思金壁熒煌,以娛目下之歡,不知塗膏釁血,終釀未來之禍。且萬民為國家根基,斬刈如同草芥。六諫乃朝廷股肱,誅戮譬若按蟻。此皆讒佞在旁,蠢惑聖明之聰﹔姦淫近側,醞釀晉邦之咎。是以臣悼國有纍卵之危,不避斧鉞之戮,冒死而進。伏望尚德崇仁,遠姦淫而理國政﹔立綱除紀,親近忠諒,以馭朝權﹔黜罷臺榭,警戒遊玩。外服秦、楚,中合諸侯,丕霸功,以紹先業﹔宏大猷,以振中興。則臣不勝激切屏營之至。
  靈公覽表大怒,便欲殺之。先谷與屠岸賈密諫曰:「不可!趙盾為國之正卿,主公殺之,恐招訕謗,不如姑納其諫,令一力士刺之,庶幾不得誅大臣之過!」公然之,受盾諫,竟許以次日即改。趙盾出,靈公問:「誰可行刺者?」岸賈曰:「有一壯士,姓鉏名麑者,其人膽大驍雄,如使行刺,其事必成!」靈公大悅,遂召鉏麍,賜其酒食而往。麍挾匕首。潛人盾家。時當五鼓,盾整衣冠,正欲趨朝﹒天色未明﹒坐而假寐,麑搶人庭前,正欲拔劍,見盾整衣端笏﹒坐寐待日﹒乃退而歎曰:「趙宣孟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殺民之主為不忠,承君命而不能就,為不信,不忠不信﹒何顏立於天地間哉!」遂觸槐樹而亡。靈公知鉏麑行刺不成﹒憂懼事泄。岸賈曰:「因事就計,方可有成!主公許今早入朝,不如詐宴以酒,使甲士伏於門外殺之。」趙盾果然入朝,靈公曰:「孤承卿等之諫,今日出朝聽政,合宴文武,然後議事。」群臣再拜就宴,酒過五巡,趙盾有引車之士名提彌明者,知有伏兵,乃歷殿階曰:「臣侍君宴,不過三爵而已,今酒過五爵,非禮也!」遂扶趙盾而出,靈公遂逐獒犬噬盾,被彌明打死,盾顧謂靈公曰:「君之獒不如臣之獒也!」忽朝中甲士四起,彌明力戰而死,趙盾失卻引車之士,步走出朝,有一人背盾逃出城外,盾問曰:「汝何人也?」答曰:「吾乃桑中餓夫,承公之德,今日故來相救。」
  不通姓名而去。盾曰:「此齊人靈輒也!」須臾,盾府中甲士漸至,追跟城外,趙穿聞盾被難,遂率本部殺入中朝,靈公知之,走入桃園,趙穿趕入,遂弒之。滿朝文武及城中百姓皆怨靈公無道,及趙穿兵亂,眾皆不救,所以被殺。史臣有詩云:
  晉國山河莫可儔,靈公失德近亡侯,築臺費盡生民血,打彈宜枯百姓眸,野廢農桑無所恤,邊生烽火不知愁,倉皇禍起蕭牆內,身入桃園遂弒休。
  東屏先生讀史詩云:
  颯颯秋風九月天,桃園戈甲孰知先,靈公一伏亡軀劍,趙孟何能脫趙穿。
  既而,趙盾聞靈公被弒,慌忙回朝。時,朝中群臣議論紛紛,盾告同僚曰:「國家多難,皆因主幼,今文公少子名黑臀者,年長且賢,合奉嗣立,庶幾國亂方息!」六卿皆然之,遂奉黑臀即位,是為成公。群臣朝裡散歸。屠岸賈密奏成公曰:「趙穿弒先君皆盾所謀,主公何不斬此賊,以戒將來乎?」成公怨賈曰:「先君失德皆汝匹夫蠱惑,趙盾亦被汝害,念汝先朝老臣,姑赦汝死,尚敢鼓舌以惑孤哉!」岸賈滿面羞慚而去。
  一日,出朝斬卻趙穿,謂群臣曰:「鄭被楚圍既久,若不速救,難以圖霸。」六卿然之。遂令荀林甫等為將,留趙盾守國,親率大兵十五萬,即日出城。
  行至扈地是夕,成公卒於中軍。荀林甫欲扶喪班師,韓厥曰:「不可!大兵救鄭,不幸喪君而還,是長敵國之志,而墮吾伯也!莫若遣兵送棺歸國,與趙盾定君,三軍直抵救鄭,方可班師。」眾皆然之。韓厥遂奉喪歸晉,與趙盾奉其子儒即位,是為景公。時,國中諸大臣皆從出征,唯趙盾獨任政事,累成寢疾,遂卒。史臣有詩贊曰:
  趙盾存忠立晉朝,秉公持義濟國強,功名烈振先人德,卓出當時傑者儔。
  卻說救鄭之兵至黃河,哨馬報,鄭城被楚困久,救兵不至,已出降於楚,楚兵已將歸國矣。荀林甫問於諸將,士會曰:「救之不及,再戰何益?不如班師,以候再舉。」林甫善之,遂令班師。
  先鋒先谷曰:「晉之霸諸侯者,以其扶傾救難故也!今鄭被難,大軍坐而不救,非唯失鄭,亦失列國來服之心。元帥必欲班師,谷願率本部參建大功。」遂出中軍,引本部兵濟河,與魏銙。趙旃、趙嬰、趙恬五將來追楚兵。卻說楚莊王班師已至於邲,聞晉兵追至,眾皆驚懼,下大夫伍參曰:「昔吾楚遇晉兵敗於城濮,今日正是報仇之際,何不乘勢一戰,以消舊恨。
  」楚王依言,遂調大軍轉屯於管城下寨。忽聞寨外鼓聲大震,哨馬來報:「晉先鋒挑戰!」楚王令勿出敵。叔敖曰:「不可!吾聞晉用荀林甫為中軍,必不能服眾,先谷為先鋒,矜傲,不如乘其三軍本集而這擊之,必然得勝。」楚王大悅,遂令三軍撥寨出敵。先谷正在陣上挑戰,楚兵奄出,大殺一陣,晉兵不能抵敵,往本陣逃走。楚兵鼓軍追至敖鎬,林甫慌忙無措,但令三軍退濟黃河。當時,獨有士會先知晉兵必敗,令副將韓穿、鞏朔備得游船八百艘,安於河口,以備接應,其他皆無準備。及大軍俱敗,十五萬兵一齊挨到岸口,船隻少,各要爭先上船,互相攀扯,船上之兵揮劍亂所,其手指落舟中,楚兵敵殺一陣,晉軍死屍填河,河水為之不流。後人有詩曰:舟翻巨浪連帆倒,人逐洪波帶血流,可憐數萬山西卒,盡喪黃河作水囚。
  楚兵亦不乘追,但奪其衣甲器械奏凱而還。晉兵及登西岸,只存八百餘騎,步軍不滿一萬。林甫引敗兵還見景公,景公欲斬荀林甫,群臣力保曰:「林甫先朝大臣,雖有喪師之罪!皆先鋒故違軍法,所以致敗,主公但斬先谷,以戒將來足矣!何必妄斬林甫哉!」公然之,遂斬先谷,復林甫原職,命六卿治兵練將,以圖報仇,群臣各散。
  卻說先谷乃屠岸賈之黨,每欲作亂,以專朝政,只憚趙盾威嚴,不敢行出。至是,趙盾已死,先谷被誅,岸賈欲謀盡殺趙氏,出朝與韓厥謀,韓厥不從其謀,走報趙朔,令朔早備。
  朔曰:「岸賈乃朝廷之倖臣,必欲殺吾,吾與敵,但子決不絕我趙氏之祀。」二人號泣而別。及天未明,岸賈果率甲士圍趙氏之宅,趙厥、趙屏、趙嬰、趙同、趙施一家老幼盡被誅戳,獨趙朔之妻,乃晉成公之妹,有孕在身,走晉朝宮中,居數月生一子。岸賈聞知令搜宮中。朔之門客程嬰,欲保全其子,問計於友人公孫杵臼曰:「子以死節與立孤二者孰難?」杵臼曰:「死節誠易,立孤實難。君為其難,吾為其易。」程嬰曰:「吾固當為,何忍累子?」杵臼曰:「吾與子皆趙孟門客,各受其思,今遇主大難,豈惜一死而使趙氏絕嗣乎?」程嬰再拜而謝之,遂以己子付與杵臼,杵臼詐抱逃入山中。程嬰藏匿孤兒,屠岸賈求趙氏孤兒甚急,程嬰乃入城大叫曰:「有能與我千金者,好獻趙氏孤兒!」岸賈聞知,即召嬰問其故,嬰曰:「公孫杵臼與吾乃趙宣子門客,宣子生平,厚臼而慢我,故杵臼抱藏其孤,我所以來告。」岸賈大悅,賞嬰千金,令引士卒入山,並斬公孫杵臼與趙氏詐孤兒,其不知真者乃程嬰鞠育為子者也!岸賈盡殺趙氏,國中橫行,君臣皆側目,不敢相視。
  卻說楚王得勝班師,大賞群臣。令尹孫叔敖奏曰:「昔吾在城濮之敗,皆因宋國而致,宋所恃者晉國而已。今晉兵大敗,若吾鼓兵伐宋,宋來晉孤,中興之盟在楚為主矣!」楚王大悅,遂發兵伐宋。
  宋自成公被楚圍﹔得晉文公求解之後,國勢微弱,成公已歿,子昭公亦亡,其弟立,是為文公。時,聞楚兵大至,文公欲出城降楚。左司寇樂呂奏曰:「昔者來遭楚圍,得晉解困,今不告求於晉而便降楚,他日晉兵問罪,將何以對?」公曰:「何以處之?」樂呂曰:「只宜堅守,速遣使往晉求救。」公曰:「誰敢往求救?」右大夫樂嬰齊出班願往,公曰:「諾!」
  嬰齊披掛,殺開血路,投晉告急。時,晉景公正恨前仇,便欲起兵教來。下大夫伯宗曰:「不可!鞭策雖長,不及馬腹。晉自敖鎬一敗,喪兵十五萬,至今將疲國虛,楚之兵勢甚銳,焉可與敵?」景公曰:「若不救宋,焉能圖霸?」』伯宗曰:「不如遣一能言之士,告宋且勿降楚,詐稱我兵至,楚聞吾之救至,必然解圍,若不解圍,操兵練將,救之不晚。」公悅,遂問:「誰能往來?」忽一人自外進曰:「臣願奉使往宋!」此人畢竟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7
發表於 2015-6-12 16:57:50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六回     晉解揚出使不屈 養由基百步穿楊

  公視之,此人姓解名揚字聲遠,曲沃人也。眾皆曰:「聲遠抱忠心不貪大位,執古道不求名譽,非此子則不可往也!」
  景公許之。解揚遂與來使辭謝出城,將至衡雍,忽有數十游騎奄至,問是何人?解楊以其實告,游騎遂擄解楊而去。宋使樂嬰齊尚差三五里聞知,遂匿林中方得脫難。
  原來此數十游騎乃楚王差出打探者也,遂囚解揚來見楚王。楚王見解揚,峨冠博帶,顏色端莊,又且聞其名譽,乃親出轅門,釋其綁縛,延入中軍賜坐。問曰:「大夫欲往何國?
  吾左右不識高士,自犯行軒,萬希恕責犨。」揚亦知其挾己,乃正色而告曰:「臣奉寡君之命,往寬宋氏,教其堅守城池,不可出降!」楚王曰:「大夫乃高明之士,懷仁慈之德,此回入宋,萬望改晉侯之命,教宋公出降,免致屠陷生民,豈不美哉?」解揚對曰:「大王倘不納三國之怨,解圍班師,庶免刀兵不動﹔果欲圍宋,臣當入宋報知,使其堅守,焉敢政命,而令出降乎?」伍參從旁出曰:「解揚抗拒吾主,何不梟之?」
  揚視參曰:「人臣事君,知奉其令而已,何謂抗拒?」楚王笑曰:「聲遠之言是也!然吾治兵百萬,圍宋三匝,宋城陷於目下,大夫更令匆降,則是徒勞生民而已!煩大夫一言,教宋公出城降楚,免卻全城之命,亦大夫之德也。」解揚本欲不從,然在其掌握之中,不得不從。乃詐許曰:「諾!」於是楚王厚宴待之,令高車駟馬,送解揚至宋城下,密令將士守護,不與入城。解揚至城下,大叫宋侯。宋侯在城上相見了,解揚躬身謂宋侯曰:「吾乃晉大夫解揚是也!奉使來告汝國,且勿降楚,吾晉之救兵不日將至矣!」楚之將士聞解揚不改舊辭,齊喊一聲,擁解揚而去。宋文公急令亂箭下射,楚兵奔走。有步軍養由基架上勁管,望宋公端射一箭,宋公應弦落馬,倒翻城下,諸將救入朝去。
  卻說楚兵提解揚來見楚王,楚王責其改辭之罪,喝令斬首!解揚曰:「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奉命為信,臣職在晉,故但知奉晉侯之命而已,豈敢改命而布大王之令乎?」楚王立命斬之!解揚脫衣伸頸,了無懼色。孫叔敖曰:「解揚辭氣慷慨有忠臣之風。況人臣奉使來告汝國,各為其主,乞大王赦之!」楚王俯思良久,令整衣冠,賜其車馬而還。後晉杜預讀《春秋左氏傳》至此有八句詩曰:解揚豪傑士,重義若丘山。
  奪帥吾知易,摧威卻不難。
  精金堪百鍊,璧玉可重全。
  雖蹈虎狼穴,執辭不變顏。
  唐人姚鵠有詩云:
  楚戟林林困宋時,解揚出使只單騎。
  堂堂正氣盛難屈,耿耿丹心勇怎欺。
  款曲安能摧虎豹,盤桓談笑傲鯨鯢。
  解揚既出,叔敖曰:「可令速攻,緩則晉之救至矣!」薪水俱無,百姓餓死者如山積,至於易子以食。拆骸而炊,號哭之聲震天動地。時,宋公又被養由基射中一箭,不能起朝,聞楚兵攻城甚急,百姓又餓,乃謂下大夫華元曰:「城池將陷,救兵不至,吾豈忍困百姓哉?汝可出城,令楚兵暫退一舍,我當奉表出降。」華元從城上吊下,來見楚王。王問來故?華曰:「敝邑受圍日久,城中易子而食,,拆骸以炊,寡君不忍以虛城而陷百姓,將率文武出降,然城下之盟,不敢奉命,乞退兵三十里,姑客奉表出降。」楚王側然歎曰:「噫!此寡人之過也!」遂令退屯三十里。
  次日,宋文公與群臣,素服銜璧,膝行至軍門,楚王親扶而起。左大夫潘崇進曰:「宋既納降,遷其舊主,來國而還可也。」楚王曰:「齊桓晉文,皆能繼絕,所以成霸。宋既納降足矣!何必來滅其社稷?」遂受降表,使其群臣復治宋國,但不許更事於晉。宋公群臣拜謝歸朝,大軍遂班師,此楚莊王之好處也。後史官有詩云:
  春秋列國相吞並,絕滅山河若等閒,宋室既傾如反掌,大哉楚子保人全!
  楚王既班師歸國,大宴群臣,俱各升賞。居數月,周王差使者至。楚子迎入,問其來故?使者曰:「今有伊、洛之戎陸渾大王有兵二十萬,圍周甚急,欲奪江山,天子以大王伐晉服宋,威振中華,故遣臣來告急,乞大王與兵,定周滅戎,以安中國!」楚子令退,姑容商議。周使出,楚子問計於臣下。叔敖曰:「齊桓晉文能霸中夏,皆因尊周攘狄故也。今周王有戎狄之亂,大王掃清胡虜,以安王室,則中國歸盟矣!」楚子善之,遂欲興師救周。叔敖又曰:「胡人全以弓弩為強,我南人不慣弓矢,今欲征胡,必先操演騎射,擇其能射者為先鋒,方可出兵。」
  楚子次日出城操軍,令三軍擺為左隊,不必操演長槍短劍,但試弓弩,懸先鋒印一顆於轅門,有能連射三箭中紅心者,帥許掛之。道猶未了,閃出一員大將,頭戴「勇」字盔,身披黃金甲,挽弓架箭,望紅心連中三矢。眾軍喝采,原來是鬥班之子子文之孫,姓鬥名克黃也。楚子見其連中三矢,喜不自勝,曰﹔「還是將門之子,遂拜克黃為先鋒,使掛其印。忽前軍隊中閃出一將,身穿唐貌甲,頭戴鐵兜盔,大叫:「克黃留印,待我來掛!」眾視之,乃潘黨之子,潘崇之孫,前將軍潘尪。
  潘尪見楚王曰:「三箭中紅心,此兵家之常,何足為勇,臣能一箭貫透七重鐵甲,吾王如不信,許臣試之?」楚子今諸將各卸鐵甲,疊作一重,令潘射之。潘挽滿鐵背弓,架上鑿山箭,高鐵甲五十餘步,端射一矢,直透七重鐵鎖,眾軍鳴金喝采,連箭帶甲獻上楚王。楚王大悅,途取先鋒印與潘尪。
  潘尪正欲掛帥。忽步軍內閃出一卒,身高八尺,膊闊一圍,來見楚王曰:「一箭貫七甲,此特兵家之勇,何足道哉?教場前有一棵楊柳,臣請先射鐵甲,再射垂楊,乞以此印與臣掛之!」王遂問其名姓?叔敖進曰:「此臣部下小卒,姓養名由基,昔日箭倒宋公,正是此士。」楚王大怒曰:「無名小卒,敢與大將軍爭權!」喝令斬之。叔敖諫曰:「不可!自古名臣顯將,皆起於卒伍,今大王欲募騎射征胡,何拘其出身卑小也?」楚子息怒,令由基試之,能則掛印,不能則斬!由基兜起掩心甲,架上連珠箭,去鐵甲八十步,端發一矢,直透鐵鎧。鼓角齊鳴,眾軍喝采。由基又引弓去楊柳百步,大叫曰:「吾此一箭,不射柳樹第一干第五枝之第三葉,誓不為人!」道猶未了,弦響箭到,果然第一干第五枝之第三葉楊柳箭穿而落。三軍看見,各個失色。叔敖拿取鐵甲與柳葉獻上,曰:「夫克黃三箭中紅心則明有餘而力不足,潘尪一矢,貫重鎧則力有餘而明不遠,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徹甲,兼二子之能,先鋒必須此人可做!」
  楚王大悅,遂用養由基為先鋒,後人有詩云:
  拂拂東風動綠楊,由基試罷向沙場,一弦穿落枝頭葉,百步成名在此揚。
  楚子以叔敖為元帥,由基為先鋒,以克黃、潘尪為左右隊,伍參、沈尹為保駕,留鬥越椒守國,大發精兵二十萬,望成周而進,對虜營二十里下寨。卻說陸渾大王正攻成周,聞楚兵大至,令部將馬光壽、馬光吉二人挑戰。楚令前部副將子友迎敵,鬥上數合,未分勝負,兩下收軍,各歸本寨。
  次日,由基親自出馬挑戰。只聽一棒鑼響,戎陣推出一員大將,豹頭燕額,虎項狐睛,使一柄開山斧,渾似半月離雲,坐下一匹紅鬃馬,恍若天神下降。由基視其旗號,乃陸渾大王之子繡麒麟也。由基挺槍大罵:「胡狗不遵王化,反敢擾亂中華,若不速降,教汝種類不留!」繡麒麟聞聽大怒。更不打話,拍馬直取由基。由基搶槍抵架,戰至五十餘合,不分勝敗。繡麒麟按住銅斧,架滿神弓,望由基左目射之,早被由基瞧破,從馬下翻身,右手拴箭,即挽弓回射麒麟之目。麒麟亦奪,同上躲過,又抽箭望由基之額,連發三矢,由基縮頸避過,馳馬搶下三箭。大罵:「胡狗!焉敢在吾跟前戲弄手段乎?」繡麟正答之間,卻被由基偷射一箭,中於馬膊,馬失前蹄,麒麟翻落,由基橫槊便刺。馬光壽殺出救起,楚將亂殺一陣,斬胡人五十餘級,兩下收軍。
  次日繡麒麟換馬又出,由基正欲出陣,叔敖忙令小卒止之。
  由基入告曰:「正欲廝殺,元帥又何止之?」敖曰:「吾知戎兵,今日有備,故止之。」少頃,哨馬來報,有二支戎兵伏於翠雲山下,見吾兵不出,令即引歸。叔敖笑曰:「果不出吾所料!」又數日,由基問曰:「吾兵遠來,久不決戰,恐糧盡,必誤大事。」叔敖然之,令取成周之地輿圖與蘇從遍觀一夜。
  從曰:「當用狼煙破虜之計!」次日召集諸將,謂曰:「滅戎定霸在此一舉!汝等此回進前決戰者重賞,如退而畏縮者腰斬示眾!」諸將皆唯唯受命。叔敖即令左軍都護沈尹引兵五千抄出陸渾山,不許交鋒,只宜顯張旗幟,詐稱劫戎大寨。又令右軍都護伍參曰:「此去陸渾山前,有地名駱駝崗,其處要險無樹木,縱橫十五里,皆是蘆葦草,汝引本部兵,一卒要狼煙鐵銃十口,五卒為一總,十步置一總,橫列一字陣,擺於崗尾,但見戎兵殺至,方許興起狼煙,令養由基連戰,克黃、潘犨副之。又令子重、於友各引五百壯兵,轉運箭矢於崗之東南,以備應用,諸將奉計去訖。
  次日,繡麒麟又來挑戰。由基出馬大罵:「胡狗!還敢出馬?」挺槍便刺,二人戰至二十餘合,又無勝敗。繡麒麟謂由基曰:「汝能躲射,又能避我流星乎?」由基曰:「兵器乃將家之用,何所不能!」麒麟按住銅斧,取出流星銅錘,縱橫拋舞,要打由基。由基又用一支槍,左回右抵,錘並不能近身,錘打槍處,渾若流星射月,槍架錘處,一似巨蟒爭珠。二人又戰十餘合,亦無勝負。
  少頃,一起小卒,在麒麟馬後報曰:「楚兵已劫取我大寨矣!」繡麒麟更不戀戰,殺回家救寨。由基緩緩追之,戎卒拔寨,且戰且退,至次日丑時歸至駱駝崗口。楚兵鼓噪而追,是時天色未明,咫尺不能相通。伍參聞戎兵將至崗下,先發一炮,數萬狼煙,一齊舉火,聲動山嶽,火燄漫崗。戎人只靠馬上廝殺,此馬行卻一日一夜,又饑困乏,及聞狼煙銃響,一齊警跳。
  戎兵盡翻崗下,煙霧漫山,楚兵斬之,如刈草芥。繡麒麟慌忙殺轉,由基在火光中端射一箭,繡麒麟落馬,眾手斬之。由基與潘尪立於崗口,逃出者一人一箭,其不能出者,盡喪狼煙火中。號哭之聲震聞十里。二十萬將卒盡死於駱駝崗下。詩云:
  赫赫狼煙十里紅,戎兵戰馬躍驚空,駱駝崗下東風起,助起由基滅寇功。
  由基截住崗口,沈尹、伍參又從崗尾殺回,盡收鐵甲器械,然後班師。叔敖謂楚子曰:「不可遽回!要朝天子獻戎俘,方表攘夷安周之功!」子然之。遂收戎人首級入周來朝。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8
發表於 2015-6-12 16:58:27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七回     鬥越椒謀反被誅 晉程嬰功成自刎

  周定王大宴楚子,賜其彤弓寶劍,命為侯伯,得專征伐,楚子再拜謝恩,出朝定王。又令大夫王孫滿齎金帛十車,往楚寨犒勞三軍。楚子素有吞周之意,未敢動兵,及王孫滿至,相見禮畢,各敘慇懃。楚子問曰:「吾聞武王伐紂,遷九鼎於周,成王定之於郟鄏,吾並不知其輕重與大小,然其鼎輕重大小可得見與?」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也!昔者禹王鑄此九鼎,以鎮九州,及至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及後紂王暴虐失德,鼎又遷歸於周,成王定之於郟鄏,卜世三十,歷年七百。今來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子默然,再不敢問。史巨有詩云:
  九鼎相傳三代承,興亡繫德不由輕。
  楚莊謾起吞周意,天命還從姬氏親。
  潛淵讀史詩云:
  夏禹方享盛德初,九州牧伯貢方圖,收金布物昭王業,鑄鼎象形鎮帝都。
  遷涉不緣輕重處,興亡專繫亂奸時,奸回楚子體相問,八百蒼姬未可私。
  王孫滿勞軍已畢,相辭出寨。楚子送令班師歸朝。卻說楚大夫鬥越椒乃子良之子,子文之姪也。楚國故家大臣,獨鬥氏最盛。鬥越椒常怨莊王不升己官,謀欲作反。至是,大師征戎,遂與族弟鬥班商議謀反。鬥班不從曰:「夫我鬥氏,世受楚國爵祿,此乃喬木老臣,焉可背反哉?」越椒見班不從,恐其洩露己謀,即拔劍來斬之。鬥班大叫曰:「伯夢欲謀反耶?吾恐鬥氏之鬼絕祀矣!」言未訖,頭已落地矣。越椒既殺鬥班,遂率本部將卒伏於臯滸,待楚子班師,以候殺之。楚軍歸至臯滸,越椒橫槍勒馬,振甲披袍殺出,截住王駕。莊王認得是越椒,不知其由,乃問曰:「伯夢欲何為耶?」越椒大罵:「無道昏君!我欲誅汝守國。」潘尪從旁搶出,來斬越椒,越椒更不戀戰,抽一勁箭,直望楚王車幔射之,楚王躲過,其箭貫於車蓋。
  越椒又抽一矢,望王心胸射之,楚王又躲其箭,直透重鎧。孫叔敖以王旗麾進諸軍,養由基拍馬來取越椒,二馬戰上十合,潘尪夾攻,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斬於馬下,楚王令無收降卒,盡斬於臯滸。
  時鬥克黃在軍中從征,見越椒謀反被誅,慌忙跪於駕前請罪。伍參曰:「一人作反,九族當誅,乞大王盡誅鬥氏之族,以戒將來。」楚王曰:「鬥伯比與谷於菟有大功於楚,豈忍絕滅其祀?」參曰:「越椒作反,克黃諒其必知,大王何必念舊!」楚王問:「克黃知其謀反否?」克黃乃奏曰:「臣不知也。但臣聞越椒初生熊虎之狀,豺狼之聲,臣先祖知其必滅鬥氏,命其父除之,其父不聽。臣又聞臣父為諫其勿反,亦被所誅,至於今日,果然覆宗絕祀,臣不敢辭死!」楚王惕然曰:「子文真賢人也!吾豈忍絕其祀乎?」下令獨留克黃以存鬥氏之祖。
  令大將養由基引本部兵,圍鬥氏之族,無分老幼,盡行剿滅不留。越椒之子名苗賁慌走降於晉。後人有詩云:
  鬥氏原為楚世臣,越椒何事苦謀心?
  逆師一戰亡臯滸,身死家亡祀亦傾。
  楚王班師歸期,抽越椒二箭視之,狼牙為根,豹齒為鏃,鋒銳不可當。乃召克黃問曰:「越椒此箭為何而得?」克黃曰:「此先君從先王伐戎收,臣先祖藏之,以為家寶,至此越極謀反盜而用之。」楚王聞其說,解下衣袍,血浸重鎧,慘然自覺驚懼,是夕病死。時,周定三十六年秋七月上旬甲戌也。群臣奉其子同位,是為共王。史官讀史至此曰:
  春秋五霸,齊晉為強,地甲中土,其勢莫當。嗟嗟熊楚,僻處荊襄,欲盟列國,危不能昌。召陵戰敗,城濮竄亡,屢舉屢困,獨守南方。卓彼莊王,異出父祖,納諫任賢,修文演武。一戰鄭下,再征邾舉,敗晉黃河,赫震軍旅。攘狄安周,寧我中土,績成霸功,紹起祖武,威震當時,名傳萬古。
  又評曰:
  五霸之中,楚當爭長,然值中國有人,不能逞志,至於莊王,改過納忠,禮賢從諫,故聽蘇從、伍參之言,以屏女色鐘鼓之樂,文用叔敖,或用由基,四戰遂成春秋之末霸者,宜哉!
  楚共王即位,封叔敖為上卿,養由基為殿前大將軍,其餘將住各加一級。叔敖秦曰:「我國初霸,宋鄭始叛晉來歸,宜以德禮綏服,今王初喪,宜遣使報知。」遂遣使入宋鄭報喪,早有人報知於晉。
  時,晉景公與楚戰敗,至是聞楚莊王卒,欲謀興兵復霸,必須追立功臣子孫,趙衰有勛烈,趙盾有忠義,而使其宗祀斬絕,則忠臣名將解體,雖欲復霸得乎?」景公問曰:「趙武子被岸賈所誅,子孫無存也,誰可復立?」韓厥密曰:「岸賈作亂,趙朔之妻有抱腹之子,藏於公宮,其客程嬰,以己子出首。
  其趙氏真子名武,育於嬰家,今年已有十五。明公如念其先人功業,則當立之,使趙氏不絕其祀,亦明公之賢舉也。景公大悅,便差使召趙武入朝。
  時,程嬰朝夕在家教趙武,修文演武,以圖報怨。及聞朝命,二人即日奔見景公。景公欲封趙武為下軍大夫。趙武立而辭曰:「臣父竭力以事先君,遣讒臣妄滅臣族,今讒臣當權,臣父之仇,一族之恨未報,而令臣安享富貴,臣不敢當也」於是荀瑩、士燮、郤克、欒書、韓厥、魏顆諸卿皆告曰:「屠岸賈在朝,趙武嗣位不安舊主,公除此讒賊,然後趙武方敢受職。
  」景公然之,令取岸賈斬之,使趙武就職。趙武又辭曰:「臣無罪,而九族不分老少盡被岸賈所滅,只斬岸賈何安臣之親族於地下乎?」景公曰:「岸賈雖然有擅殺之罪,今既被戮足矣!何更滅族?」五卿又告曰:「岸賈妄滅功臣之族,天祥其忠,使程嬰存一趙武,以報其仇,今明公止戮一岸賈,欲消數百口之冤魂,非臣所知也。岸賈本景公嬖臣,不滅其族,見人心不服!」景公不得已,令衛士收其宗族斬之!
  朝命方出,五卿之吏卒喊殺震天,爭先搶入岸賈家。其宗族不分老幼一命不存,頃刻斬訖來報。滿朝文武及都市百姓,鼓舞稱賀。於是,景公使趙武就職。趙武又辭曰:「臣遭岸賈之變,使無公孫杵臼死節,程嬰立孤,韓厥保護,臣焉能至今日?然杵臼已死,程嬰、韓厥尚在,乞先封贈三子,臣方敢受職。」景公即追封公孫杵臼為下軍都護,升韓厥為左班正卿,程嬰為下軍大夫。程嬰力辭不就職,景公問其何以不受?嬰曰:「臣趙宣孟之門下,受其厚恩,及其遭亂,臣非敢愛生,但恐主家絕祀,故緩死十五年,今荷主公厚恩,使趙孟不絕,臣願足矣!臣當死於地下,上報趙孟之恩,下報杵臼之義,臣何敢貪祿而更存殘生哉!」言罷拔所佩之劍,當殿刎死。太史公曰:
  程嬰高義士,慷慨出入先。
  忍死無虧行,偷生不愧天。
  立孤十五載,播德萬千年。
  一報先人恨,便傾地下泉。
  精神貫日月,氣節動山川。
  後人仰慕極,歌詩萬萬千。
東屏先生讀史詩曰:
  襁褓初生趙氏兒,萬全求購事機危。
  後先得死勛庸濟,豈必當年面受遺。
  景公見程嬰刎死,嗟歎不已,追封下軍大夫,乃命趙氏以大夫之禮葬之。趙武悲號不已,為其親眼斬衰。景公會群臣,商議伐鄭、宋。六卿皆曰:「諸侯聞楚初霸,皆要叛晉降楚,不但鄭、宋。魏顆宜遣使遍告諸國其不受晉盟者,然後公伐之。
  」公然之。差士燮往魯,魏顆往衛,郤克往齊,三使受命出朝。
  欲知郤克使齊事,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9
發表於 2015-6-12 16:59:03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八回     晉郤克兜腸大戰 晉士匄青年進計

  卻說齊自孝公以來,國勢弱甚,不能再振桓公之業,趨時附勢於強霸之間,晉勝則順晉,楚強則降楚。至頃公之時,楚莊王敗晉於那,遂叛晉而降楚。齊頃公好色,雖臨朝之時,常以美女數十,列於左右,上大夫晏弱,屢諫不從。及報晉大夫郤克至,晏弱來諫。
  齊侯問曰:「卿諫何事?」弱曰:「請屏美人,然後召郤克。」頃公不從,曰:「美人畏郤克耶?」弱曰:「非也!臣聞郤克狀貌醜陋,美人見之必笑。晉大國也,倘笑其大夫,必招征伐之患。聽以臣請,先屏美人,而後召郤克。」頃公大怒曰:「楚方強盛,何畏一晉哉?」遂不屏美人,召郤入朝。頃公問其來故,克曰:「寡君以晉與齊,中國之唇齒,晉不幸初敗於楚,或言齊叛晉盟,而歸降於楚,寡君茲欲興兵復伯,使克請君示下!」公曰:「晉楚更伯,其勢迭興,吾齊僻處海濱,不與晉楚爭長,但伯在晉則順晉,伯在楚則順楚,汝晉托復伯業,吾齊焉敢不從?」郤克辭命將出,眾美人見其醜陋,果然大笑曰:「吾聞晉國有好人物,若郤大夫者,殆魑魅之屬耶!」
  郤克含羞而歸。晉景公問齊國之事,郤對曰:「臣觀齊志,將背晉降楚,若不速征,恐引動諸侯。」少刻,士燮、魏顆自魯衛還,言魯衛皆不降楚,景公大悅。遂拜郤克為元帥,士燮、魏顆為左右翌,趙武為先鋒,大發甲兵十五萬伐齊。哨馬報知齊侯。頃公問於群下,晏弱與高固皆曰:「齊與晉皆中國諸侯,不宜相戮,楚乃荊蠻之國,不可與之相親,望明公往晉會盟,免動干戈可也!」頃公然之。忽一人自外進曰:「楚兵帶甲百萬,橫行中國,齊不附楚,而附弱晉,豈不誤哉?若能以精兵五萬付臣,臣敢退晉兵。」眾視之,乃東海人也,姓邴名夏,現為下軍大夫。頃公大喜。遂以邴夏為先鋒,逢丑甫為保駕,親率大軍十萬拒晉,又差使者往秦楚求救。
  大軍與晉兵遇於鞍,相對二十里下寨。次日,郤克有戰書入齊。齊頃王拆而覽曰:晉乃姬氏親族,齊乃周室功臣,其相為霸以主夏盟者,皆攘夷尊周之意也。故我文公敗楚於城濮,傅之桓公服楚於召陵,世世定誓,永期相救。奈何我兵初敗,爾齊即叛晉降楚,夫以千乘之國,屈膝以事荊蠻,豈不上愧齊桓管仲哉!今治精兵十五萬,戰將五千員,來問背盟之罪,如若執迷不悟,約來日辰時三刻,於摩笄山下,兩兵一接,決定雌雄。只此直布,餘不多白。周定王十八年夏六月壬申,晉東征大元帥郤克書。
  齊頃公覽書大怒,裂書於地,斬其來使。次日,親自披掛出馬,大罵:「郤克匹夫!何不出馬答話?」郤橫槍殺出,二馬正鬥之間,齊先鋒邴夏暗射一箭,中郤之腹,郤倒翻馬下,韓厥救起,令解張保之。韓厥抵住齊侯,郤抽箭,腸出五寸,郤令收軍。解張曰:「齊之兵氣方銳,我若收軍,彼必乘勢追擊。」克曰:「我腸被傷,暫息中軍,汝等盡力敵住一陣!」
  解張曰:「元帥者諸將之表,中軍欲息,誰肯爭先,願元帥奮起神威,激厲將士。」郤乃抖起精神,以掩心甲兜住箭傷,拍馬殺入陣中,左衝右突,齊兵不能抵敵,逢丑甫拍馬來迎,被克一槍刺於馬下。
  邴夏、高固拍馬又戰,郤不戀二將,直望齊侯殺來。齊侯力戰數合,不分勝敗,郤箭傷裂,輒以衣袍包住,奮力又戰,齊侯不能抵敵,棄甲東走!郤大叫曰:「我不擒汝誓不回軍!」
  拍馬直趕,齊侯走入金輿山下至華泉,時當盛暑,馬亦渴極,一見華泉,伏地而飲,再不肯走。郤趕至,只差五里,齊侯大叫:「天亡我也!」步行里餘,遇副將接住,以它馬走入金輿山中,郤追至山下,不見齊侯蹤跡,欲殺入山,恐有伏兵。少刻,晉兵一齊追至,郤克傳令,大軍三圍金輿山,齊將殺入救主者,皆被晉兵截住,內外不能相通,困旬有餘日,齊將軍馬無糧,秦楚救兵不至。令高固出見郤克,言奉降表,乞退兵,以復舊好。
  郤克不從,欲斬高固,務滅齊國。韓厥曰:「盟主無絕人之心,齊侯欲背楚歸晉矣!何必覆絕其國?」郤原被齊侯婦人所笑,常懷其恨,聞韓厥之言,乃謂高固曰:「姑赦爾國君臣之死,令蕭姬來質,然後放汝君臣返回。」高固對曰:「蕭姬乃寡君之母也!五伯樹德,教人忠孝,今子欲主夏盟而質人主母,是教人不孝也,欲合諸侯,不亦難乎。」郤克悟,受其降表,令大軍盡取齊地之麥而歸。齊侯出,收其餘兵而還。後人有詩曰:
  山西晉地山東齊,齊乃功臣晉共姬,為霸同安諸國業,合盟曾攘四方夷。
  本當協力扶神器,何事參商動戰旗,痛惜金輿山下路,縱橫高積幾多屍。
  卻說晉兵班師,歸至輔氏澤,忽塵土蔽日,喊殺連天,晉兵不知為誰,列開陣勢。哨馬報曰:「秦桓公使大將杜回前來救齊。」郤克問:「誰敢對敵?」先鋒趙武願往!戰不數合,敗歸見郤。郤又問:「誰敢當先?」魏顆進曰:「伐齊之功吾未建立,願引本部兵活捉杜回」郤許之。顆即披掛上馬,遠望秦兵旗下一將,金睛銀牙,用一把莫邪劍,率兩行短刀手,凜凜然如有翌之虎,魏顆一見心慌,未敢向前,移時杜回匹馬單刀殺入晉陣。魏顆遮攔不住,敗歸本寨,欲入中軍請兵相助,又不敢妄請,悶悶不悅。
  杜回數次挑戰,魏顆之弟魏錡,欲請兵出敵,顆不許,只令堅守,待設計行兵,錡出。顆思其計,坐至三更,假衣而寐,夢一老人,似農家狀,又不通名,進前告曰:「將軍引戰於輔氏澤左十五里草場上,吾當力助,必然建功!」顆覺乃是一夢,召魏錡詳告夢中之言,魏錡以為虛妄不信。顆曰:「莫非此地神靈默助晉室,吾必從之。」
  次日,魏顆披掛,引本族弟兄之兵馬,列陣於輔氏澤左十五里草場上,杜回果來打陣,魏顆接住一陣,戰至十五合,顆之刀法又亂,魏錡拍馬夾攻,杜回左衝右突,晉兵抵擋不住,披靡敗走。杜回拍馬來迫,可回之馬一步一跌,晉兵回頭視之,見一老夫在場中結草以套杜回之馬,顆信夢中之言,招大軍殺轉,杜回馬僕翻於地下,被顆活捉而歸,解見郤克,郤克斬之,立顆為破秦第一功。
  大軍班師,顆回本寨。是夜,又夢老人曰:「吾非他人,乃魏武子嬖妾之父也,蒙將軍從父活命嫁吾之女,不以殉葬,今日結草以報於恩也!」顆覺,乃悟其事。漢太尉楊震贊曰:
  德種心苗,必福其裔。
  賢哉魏顆,從父之治。
  而師破秦,老父結草。
  吾信蒼天,惟德是報。
  明成祖贊曰:
  作德常云白日休,嬖妾倉皇分殞身。
  魏顆若非尊治命,哪能復作世間人。
  老人結草意慇懃,不忘當時活子恩。
  作善由來天有報,聖賢垂訓豈虛言。
  大軍至絳州,景公親率文武出城迎接,忽怪風大作,天昏日迷,景公驚懼。忽有一魅,藍面赤鬚,跳進駕前,大罵曰:「昏君妄信讒言,殺我功臣子孫,隨我不得輪回,我必生嚼汝之肉!」景公大懼!問曰:「汝何人也?」魅曰:「吾乃趙氏祖先!」公曰:「吾已立趙武為卿矣!」魅曰:「吾孫雖立,汝又不追封趙氏,使我三代之魂,百口之冤,盡作無名鬼!我必嚼爾之肉!」言罷以銅錘來打景公。景公大叫:「群臣救我!」拔佩劍砍斬其魅,卻妄劈自己之指,群臣不知為何?也來搶劍。景公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群臣扶駕而歸。時,大軍歸朝,郤克箭傷腸出,不能復收,亦病將危。士燮、趙武等眾卿相謀曰:「今君被魅,元帥將危,非邦家之福,當若何處之?」魏相曰:「吾聞秦有醫土,姓高名緩者,能攻內外之症,善達陰陽之理,乃當世名醫。現為秦國太醫,若救吾之君臣,非此人不可。」眾曰:「秦乃吾之敵國,豈肯放良醫而救吾臣哉?」相曰:「救災恤鄰,古之善道,吾請掉三寸之舌,必得高緩歸晉!」眾許之。
  魏相即日治裝往秦。秦公問其來故,魏相對曰:「寡君不幸,而沾狂疾!聞上國有良醫名高緩者,有濟活之能,故臣來求,以濟寡君。」桓公曰:「晉國無理,數敗我軍,豈肯以良醫救汝哉?」魏相正色曰:「秦晉匹偶之國!故我獻公與你穆公結婚定好,世世相親,所以穆公三送晉君,以申舊好。奈何文公死,襄公幼,穆公背義,輒用孟明,師出崤山伐晉,是欺吾弱也!既其後,又用孟明侵我王宮,圍我絳州,是又欺我連喪老臣,國危主幼也!及我景公伐齊,明公又遣杜回助戰,此皆秦欺晉弱,背舊結冤,何謂晉犯秦也?且臣聞幸災不仁,懷怨不義,明公量寬如海,不念舊惡,而忍困匹偶之國耶?」桓公見魏相言詞當理,乃召太醫高緩往晉。魏相謝恩,遂與高緩連夜歸晉。
  時郤克已死,景公病甚危篤,日夜望醫不至,忽夢有二小鬼從己鼻中跳出,自相謂曰:「秦高緩當世之名醫,彼若來救藥,我等必然被傷,不如我逃入肓上,汝逃入膏下,以避其攻治,有何不可?」言罷,二小鬼復從鼻中而入。須臾,景公大叫,上鬲下鬲疼痛,坐臥不安。少刻,高緩至,魏相引入。察其病症。緩曰:「此疾不可為也!」景公曰:「何以言之?」
  緩曰:「此疾居肓之上,居膏之下,攻之不可,施之不效,藥不能治矣!」景公歎曰:「此誠良醫也!」命厚待遣歸。高緩謝恩歸。後人有詩云:
  秦緩名醫士,陰陽腹內藏。未知生死症,先達疾膏盲。
  扁鵲何能過,華佗也莫當。誠哉醫國手,豈特獨稱良。
  是夕,果然景公即卒,群臣奉其子州蒲即位﹒是為厲公。
  六卿奏曰:「宋鄭叛晉降楚,不可不伐,宜乘此伐齊之兵,速進伐鄭,鄭服則宋望風歸晉矣!」厲公善之。遂拜欒書為元帥。
  士燮佐之﹔郤錡為右翌,苟宴佐之:韓厥為左翌﹒郤至佐之:荀瑩為先鋒,郤輩佐之。大發精兵二十萬,殺奔鄭來。鄭成公聞晉兵勢銳,欲出城納降。大夫姚釣耳曰:「鄭地偏小,間於晉楚,只宜事一強者,焉可躊躇兩國,而歲歲受兵乎?」成公曰:「若何?」耳曰:「依臣之見,莫若求救於楚,楚兵至,吾與之夾攻,大破晉兵,使其再不敢視鄭,則鄭可保長久之計!」公悅!亦遣釣耳往楚來求救。
  釣耳至楚,見共王。時楚國初喪叔敖,人心搖動,楚王不欲起兵。有一公子自外進曰:「天下諸侯初叛晉降楚﹒前者因喪元帥不救齊難,今又不救鄭,是棄諸侯來歸之意!」眾視之﹒乃王族公子側字子反也!王曰:「吾知不救鄭為失伯,爭奈上卿叔敖已死,國事無人統率,是以躊躇。」子反曰:「終不然以荊襄百萬之眾,無一元帥,即解伯業,王如肯以總督之印賜臣,臣雖不才,敢保鄭國安如泰山!」楚王隨即拜子反為元帥,以子垂、沈尹為左右翌,潘尪為先鋒,養由基為保駕,親自救鄭,兩國之兵,遇於鄢陵。晉兵聞楚兵至,士燮欲抽兵。
  郤至曰:「不可!吾晉列在中原,號為伯國,今遇強楚,正當協力一戰,威服荊蠻,回收宋、鄭,奈何一遇強敵,便欲返兵乎?」於是,元帥欒書傳令,整兵列伍,練器械,以待戰。言未訖,忽聞寨外喊殺大振,哨馬報:「楚軍逼吾寨而排陣!」
  諸將皆欲出戰,欒書止曰:「彼既逼寨排陣,我軍不能成列,交兵恐有不利,故緩一日,待吾設計破之。」眾議紛紛,日夕不決。
  時,士燮之子,名匄者,年方十六歲,聞眾議不決,乃突入中軍稟欒書曰:「楚兵既逼而陣,元帥何不傳令三軍,平灶塞井,列於寨中,亦足交戰,何必遲疑?」書曰:「井灶者軍中之急務,而平灶塞井,三軍何治糧料?」匄曰:「先命各寨一炊,備三日之糧,人各飽食,餘者支分自帶,戰捷再作區處!」土燮本不欲戰,見子進計,乃拔戈逐而罵曰:「國之存亡,兵之勝負,皆天之意,豎子有何見識,敢在此鼓舌彈唇!」眾皆救之。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60
發表於 2015-6-12 16:59:40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九回     楚共王鄢陵大敗 由基陷於萬伏弩

  眾救匄出,欒書遂依士匄之計,令各寨多造乾糧,然後平灶塞井,擺列陣勢,約次日交兵。卻說楚共王登巢車而望晉陣兵勢,太宰伯州黎立於王後,王問曰:「晉兵為何左右馳騁?」
  黎對曰:「召軍吏。」王曰:「何事皆聚於中軍?」黎曰:「同議謀計。」王曰:「又何張起幕帳?」牧曰:「虔告於先君也!」王曰:「今何又徹帳矣?」黎曰:「將發兵出戰也!」
  王曰:「為何喧噪而塵滾滾?」黎曰:「將塞井平灶而擺陣也!」王曰:「左右可皆上馬矣?」黎曰:「受軍令也!」言未訖,晉陣上搶出一匹神駒馬,乘一個青年將領,頭戴沖天風翅盔,身披蟠龍錦戰袍,腰懸斬將刀,手提方天戟,帶領五百關西大將,相從而出。楚人視其旗號,乃晉侯州蒲也!楚兵見晉侯親出,拔寨殺來,鬥不數合,晉侯敗走,陷入污淖,馬沒四足,不能逞起。楚將潘尪,架起勁弩,欲望晉候端射一箭。欒箴大叫:「楚軍休得射傷吾主」。乃下馬跳入污泥,救出晉侯。
  楚兵四下殺至,欒書、土燮拼命殺出,救出晉侯。
  忽然,山坡後喊聲大振,一彪人馬殺出。楚軍視之,乃晉將魏顆殺來接應,楚兵恐有埋伏,抽轉戰馬,晉兵亦不來追,兩下收軍。趙武解楚筏來見晉侯,晉侯喝令斬之!楚之降將苗賁皇進曰:「楚王聞捉其子,明日必然親自出戰,請埋伏兩支兵,囚楚筏為誘,彼見其子痛心,必定來奪,我之伏兵夾攻,準定捉得楚王,然後將其父子同斬,豈不美哉!」晉侯然之。
  令欒書調兵,魏錡告欒書曰:「吾昨夜夢入月宮,射中其月,退下於泥。」士燮曰:「此破楚之夢也!」欒書曰:「何以見之?」燮曰:「日者,周王之象。月者,異姓諸侯之國。若射月,正應楚也!」於是,兩軍各堅壘相持未戰。
  次日,軍中各鳴鼓進兵,晉厲公右有欒書,左有士燮,展開軍門,殺奔楚陣,誰知陣前有一窩泥淖,黎明看得未曾仔細,郤毅御車勇猛,將晉候車輪陷於泥中,馬不能走。楚共王之子熊筏,少年好勇,望見晉候車陷,驅車飛趕過來,將次趕到,這邊欒書的軍馬亦到,大喝:「不得無禮!」熊筏見旗上有中軍元帥宇,知是大軍已到,吃了一驚,回車便走,被欒書趕上,活捉過來,囚於車中。
  一夜安息無話,黎明欒書又開營索戰,使大將魏錡打陣,推出囚車,在陣上往來,楚共王見其子熊筏被囚於陣,急得心生煙火,忙叫潘妊上前來搶囚車,魏錡望見,架起一支箭颼的射去,正中楚王左眼,潘尪力戰,方保得共王回軍。時,楚王怒甚!急喚神箭將軍養由基,速來救駕。養由基聞喚,慌忙馳到身邊,並無一箭,楚王乃抽二矢付之曰:「射寡人乃綠袍虯髯者!」由基領箭,飛車來到晉陣,正撞見綠袍虯髯者,知是魏錡,大罵:「匹夫,有何本事,輒敢射傷吾主!」魏錡對答未了,由基發箭已到,射中魏錡項下,翻馬而死。由基遂近前斬錡之首,復楚王之命。史官有詩曰:夢入蟾官背射馳,月翻身復退於泥,楚王果中瞳目子,一死何由免魏錡。
  又有一絕贊養由基云:
  拍馬揚威虎下山,晉兵一見膽生寒,萬人叢裡誅名將,一失邀功奏凱還。
  楚王大喜!令由基盡力再殺一陣,晉兵漸漸殺至,由基試發一弩,晉之步卒亦中箭而死。
  日落收軍。楚王詔元帥子反曰:「此來不能救鄭,反失一公子,傷吾左目,此事奈何?」子反對曰:「此誠易事,容臣今夜思計,來日須奪回公子,解卻鄭圍,以報王仇!」王許之。
  子反回帳,思計坐至半夜,計未得就。
  楚有軍中小卒谷陽,見子反憂思苦索,乃以酒進,子反辭而不飲。谷陽曰:「元帥為國,深夜不眠,何辭數酌乎?」子反乃飲之,醉而不起。晉兵收軍歸寨,苗賁皇即告晉侯曰:「由基在楚,不難取勝,若今夜乘其兵敗,囚楚筏推戰,楚王恐懼,必然班師必以由基斷後,前去有地名號作「楚失磯」。此處地途險峻,宜埋伏數萬弓弩手,斲樹塞道,待由基至,舉火為號,弓弩齊射,必能除卻養由基。由基一死,楚兵不足憂矣!」晉侯曰:「吾聞養由基為神射將軍,百步穿楊,箭無虛發,曾一箭射中魏錡,安能伏弩除之?」賁皇曰:「臣父得西戎神箭二矢,號穿將鶻,後莊王收去,楚子帶而出征,由基能一箭射中魏錡而死者,皆由此箭之神也!臣一矢射死魏錡,一矢已還楚子矣!今由基所用之箭,是兵家俗用箭,彼有善射善躲之法,安能躲得黑夜之亂弩哉?況此地名,號為楚失磯,乃由基自死之驗處,何必遲疑。」晉侯然之。遂召欒書以賁皇之言告之,欒書遂圍中軍,即命趙武引五百勁弩手,伏於楚失磯,若待楚軍班師至半,須伐兩山樹木,塞阻道路,若由基一至,舉火為號,方發亂弩,趙武領計去訖。又令士匄引兵五千,隨後接應,即令囚楚公子伐在楚王寨前挑戰。
  楚王聞知,急令人召子反時,子反酒醉不能起,晉兵擊鼓震天,挑戰愈急,楚王不得子反,唾地大罵,遂自殺出。郤至拍馬來迎,戰上二十餘合,楚王欲挽弓架箭,郤至搶入懷心,挺槍打落其弓,楚王往本陣逃回,晉兵一齊趕至。養由基接住一陣,令楚王火速拔寨班師,我當斷後,若待天明,晉兵至近,難以抵擋。楚王遂拔寨退軍,晉兵追之,見由基斷後,不敢趕上。士匄正欲追趕,郤至詐曰:「養由基箭射如神,汝後生不知兵法,恐傷性命!」於是兩下班師,由基見晉兵不追,以為怯己,乃親自斷後,緩緩而行。
  時當四更,趙武在高阜處,望見楚兵前來,全然不動,及由基引軍斷後,兵至伐倒大樹,阻塞道路,前兵至此,回報:「前有樹木塞路,不能前進!」由基問是何地名?卒對曰:「楚失磯!」由基悚然,自思此非吉兆,速令燃起火炬,恐晉有埋伏。楚兵初燃火炬,趙武見山下火起,令弓弩齊射,由基衝突,不能得出,前有大木塞路,後有晉兵殺至。由基被亂箭射死於楚失磯下。及至天明,收其屍骸,見由基兩手各拿數十矢箭。小卒馳報趙武,趙武亦不來追,盡收降卒而回。後人有詩曰:楚將鄢陵大敗時,可憐神射養由基,背馳百步穿楊法,黑夜空教陷井迷。
  哨馬回報楚王,楚王聞由基死,大叫一聲,倒翻馬下,左右慌忙救起,令潘尪問子反酒醒否時,軍士載子反於車上,宿酒初醒,反問潘尪曰:「主上何以班師?」潘尪曰:「適間晉楚大戰,子為元帥,醉酒而誤兵機,反謂王為何班師?」子反大驚,流汗浹背,正欲見駕請罪,忽楚王又差沈尹至。謂子反曰:「子為元帥,遇大敵而醉酒,不知元帥以軍法自按何如?」
  子反曰:「吾知君命矣!此酒亡我也!」遂自刎而死,沈尹斬其首級見王,楚王命班師。漢劉向有詩云:
  晉兵打陣亂如麻,子反醺醺如夢奢,數萬兵權隨酒喪,須知酒杯會亡家。
  晉兵打入楚寨,收其粟食,又議攻鄭。鄭聞楚兵殺敗,忙寫表出降,晉受其表,與之定盟,再不許更降楚。鄭成公拜謝歸國。晉遂班師,令元帥議定功勞簿,來定賞罰。此回士燮與欒書本不欲戰,只是郤至功高於已,欒書召士燮商議。不知所謀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24 00:0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