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黃化宇]兩漢開國中興傳志暨東漢秘史(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1
發表於 2015-6-17 00:50:45 |只看該作者
第七回     鄧辰薦杰扶新主 光武求賢會故人

  文叔聽言大喜,問曰:「何如人也?」辰曰:「遭漢大亂,隱名遁世,但知吾同姓,未知其何名也。」二人遂乘騎而行,至其莊門下馬。
  卻說其仙長正於草堂之上讀榷周易》,向瓶內取出蓍草四十九根,於爐煙薰過,即叩齒三通,遂象一封,以得乾宮二爻,複分而象之,又得一干,乃驚而言曰:「適才紅光罩日,紫氣貫天,今又占得一干,依此斷決,必有君王臨降。」筮畢,乃作一歌而歎曰:天下惶惶兮,百姓倒懸;王莽篡國兮,理位尊權。漢室中興兮,真人出現;撥亂反正矣,須算來年。
  卻說文叔、鄧辰二人於柴扉之外覷見草堂之上有一仙長,身長八尺,童顏鶴髮,穿一領綠藍衫,束一條青絲裙,正於堂上焚香筮卜。文叔熟視,堂堂異貌,隱隱奇才,喜不自勝。謂辰曰:「觀此人,智不亞於韓信,機不滅於張良,真乃興劉滅寇之士!」言訖,二人遂入參見。有詩為證:高蹈渾忘寵辱心,故將名避隱山林。
  天教龍虎風雲會,再整瑤琴續好音。
  卻說仙長姓鄧名禹,字仲華,南陽宛城人也,見文叔、鄧辰二人至,忙整衣冠出接,邀入草堂。各施禮畢,禹問文叔曰:「曾與兄長安同窗,別後倏經數載之餘,未能一會。今幸屈降,非天緣乎!」各敘闊別之情。文叔曰:「弟此來非為別故,漢室江山被莽賊所奪,弟欲恢復,以報先帝之冤。奈無賢士與佐,不能成事,特來相謁尊兄匡護。弟倘能苟復先業,須銜環以相報矣。」禹曰:「弟乃一涼薄之士,不堪重責。兄既欲,為弟舉一人,立成大事。」文叔曰:「可似兄乎?」禹曰:「乃弟之師也,比禹高之十倍,通六壬,會兵法,達龍虎豹韜書,胸藏鬼谷之謀,腹蘊太公之策。若得此人,不過半載之多,可興漢室。」文叔曰:「何方人氏?」禹曰:「會稽餘姚人也,姓嚴名光,表字子陵,因天下混亂,隱名遁世,不聞見於世也。
  」文叔聽言謂曰:「此人曾與吾交,今倖存寓於此!」遂令鄧辰先回。
  二人上馬前往,穿從山過,行至一村,見其景致甚美,乃歎曰:「真乃神仙所居之地!」文叔二人策騎行至草庵前,下馬繞屋,見其清幽條暢,塵土不沾,水自竹溪流瑟,風從鬆嶺吹簧。盼不盡江山之錦繡,游不到野外之嬌嬈。二人玩罷,轉過柴扉之側,忽聽琴聲韻美,真個動人。有詩為證:一室清幽書掩扉,寶爐風細篆煙微。
  客來為問人間事,除卻琴聲總不知。
  那仙長見文叔、仲華二人至,即罷琴整冠出迓,笑謂二人曰:「吾昨夜觀帝星,朗朗下照孤村。今日才將午候,果有是兆!」急令道童淨掃室堂,迎接御駕。三人挽手並行至廳下,各施禮畢。文叔見其動止威儀,言談異巧,喜不自勝,暗思:「今日之會,天假良緣,使吾得遇賢士,漢室江山從此可定。
  」子陵遂邀文叔、鄧禹入於草堂之上,依序而坐。子陵曰:「自與公子相游,別後常懷尊容,未暇一會。今蒙屈貴,頓使蓬蓽生輝!」文叔曰:「故人久別,今幸重遇,誠乃天緣也!豈尋常哉!」有胡曾詩云:七里灘清映石層,九天星象感嚴陵。
  釣魚台上無絲竹,不是高人孰可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2
發表於 2015-6-17 00:51:19 |只看該作者
第八回     嚴光卦卜知真主 王莽科場選俊英

  三人各敘間別之情,子陵問禹曰:「文叔此來,有何意也?
  」禹曰:「特來吾師處,求發一課,問取興復漢室之事命運若何?」子陵曰:「吾尚記得文叔八字,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細將八字推算,謂文叔曰:「真帝王之命也!二十一歲小旺,至三十歲當大旺,富貴不小,依此命訣,則三年之內當成發跡。」秀曰:「先可為何?」子陵曰:「先臣後君。若依愚見,今王莽開下文武選場,招賢納士,公子可往一試。倘或納用,以待時運將至,一舉而恢復之,何難之有?」文叔曰:「先生言者是也。奈愚一身單寡,無所倚靠,恐有一失,如之奈何?」子陵曰:「吾弟仲華,跟助主公同去,庶保無事。」
  禹曰:「弟願往隨,請勿憂慮。」言未畢,見一人逕入堂來。
  生得身材短小,形貌非常,姓嚴名奇,山中村人,原與子陵同姓,拜為兄弟。至堂與眾各施禮畢,謂子陵曰:「今聞長安試武,弟欲赴選,特來哥處求發一課,看取吉凶若何?」子陵遂發一課,見爻象大凶,謂奇曰:「作課不祥,勿宜輕往。依此課決斷,若去必恐傷命!」奇不信言,遂辭而去。文叔曰:「奈何無伴侶,何能獨行?」子陵見說,遂再發一課,爻象甚吉,大喜曰:「主公合當發跡也,依此爻判斷,即有同伴。」言未訖,果見二人直奔堂上,望子陵即拜。禮畢,見文叔問曰:「此賢士何人?」子陵曰:「主公劉文叔也。」二人即與施禮。
  文叔問曰:「二公尊姓?」答曰:「吾等馮異、王霸是也。」
  三人共話君臣之義,文叔大喜。
  時天色已晚,子陵謂文叔曰:「今夜天氣清朗,吾與主公同玩星斗。」文叔即隨。是夜,君臣五人同上子陵釣魚之台,各立方位。子陵指示紫微帝星,言與文叔:「後有二十八宿跟隨。」文叔曰:「吾往長安而去,則此星若何如耶?」子陵曰:「主公若去,眾星亦護同往,豈有拋離也哉!」文叔曰:「恐生不測,將何為治?」子陵曰:「無妨,主公既疑,可厭此星而去。」言訖,將水盆於前,乃披髮仗劍,望天密念。眾人並不知所道何事。須臾,只見一星落於盆中,各誇其有神異。
  至次日天曉,四人拜別子陵,往奔長安。子陵謂文叔曰:「吾與主公取過一名去。」文叔曰:「何名?」子陵曰:「可名光武。」
  話說四人上馬,登程行經數日,至長安投下歇店,遂往街上閒遊。至午門前,見眾人各齊預立,光武頓有不忿之心,乃言曰:「他時若遂風雲志,破莽重教漢室興!」言訖,以手指於午門之上道:「好!有日冤仇必報!」鄧禹等三人聞言大驚,急推光武於後僻處去。禹曰:「主公是何大言?」馮異、王霸二人恐其惹出事來,各自退避。禹同光武又往東街遊戲,見一人,威儀壯凜,搖擺過街。問禹曰:「此乃何人也?」或人言:「是王莽丞相蘇獻也。」文叔聽言蘇獻,頓然怒起,思:「此賊當時逼我父母並投井死,今日撞遇於此。」奮拔寶劍,「趕上殺之,以雪父母之冤!」鄧禹急忙挽住,謂曰:「主公何得顛乎?若惹出事來,吾等都難救護。不記臨行之時,師傅囑咐言語,叫主公依聽,方可成事?」鄧禹即將其語呈獻,囑歌曰:當殺不殺,當射不射,殺之有損,射之有危。
  光武讀罷,大喜,謂禹曰:「誠哉!此言若非公等相勸,吾禍必有!」二人遂進歇。
  其街市人冗雜相撞,混殽兩離。禹等三人因不見文叔,急上街尋。正行間,忽一隊人過,都言午門外道好一漢子,被獻斬之。禹等三人大驚,謂曰:「若主公遭難,吾等當往急救!
  」各相仗劍奔往法場而去。行至將近,果見斬首於地,唬殺三人,低頭無語。乃歎曰:「可惜!英雄智主,挫於反寇之手!
  」有詩歎曰:
  天邊雲暗紫微星,可惜英雄一旦傾。
  辜負釣魚台上客,倚欄空望漢重興!
  卻說鄧禹、馮異、王霸三人見斬首於地,復近熟視,乃嚴光之弟嚴奇也。三人回悲作喜,即還旅歇。見文叔醉倒於店,方才睡覺,起榻而坐。問曰:「主公何來?」文叔曰:「吾於街上遇舊友人,請飲數杯,是醉臥於此,方才醒起。」禹曰:「吾等被主公一驚!」文叔曰:「為何驚也?」禹曰:「人言主公被蘇獻所害,吾三人仗劍急往法場相救,見被殺者乃師父之弟嚴奇。吾等方落意而回 。」文叔曰:「師父乃真神人也。
  當時此人求課,師父不許其來,今日果遭非命!」言未訖,忽聞街上武士等道「來日南門外教場演試。」
  卻說王莽傳旨,今軍士開教場,親臨演試。眾卒領命,急往南門講武殿上,高結彩亭,四圍紅索解斷,許百姓繩外觀看。
  是日,莽賀臨,坐於彩亭殿上,百官文武班列兩旁。帝即傳旨,著天下英雄壯士,俱入演試。
  卻說文叔君臣四人同至教場門外,見軍士肅整,各執兵刃,侍立兩旁。馮異、王霸曰:「吾二人先進,看其事體若何?主公且少待。」言訖,二人遂從左翼門進。忽遇三人同入,問曰:「三位賢士何姓?」答曰:「吾等李忠、王良、方修是也。敢問二公何姓?」異曰:「吾等馮異、王霸是也。」五人話訖,同至講武殿下請試。帝令五人於場上各獻武藝。先試弓弩,後搠槍刀。五人演訖,各中納用,即令上葵花亭赴宴。
  時文叔於外,見五人俱中,頓起大怒,思言:「莽賊奪我漢室江山,受此榮貴,不如射死,以雪先仇!」遂搭箭奮射,不覺氣烈猛加,雕弓拽折,驚殺文武眾臣,心寒膽戰。帝見大怒,急令金爪武士拿下,問曰:「汝何人氏?安敢欺君越法,故討死乎!」文叔曰:「吾乃南陽人。姓金名和,特來投軍赴選,有何欺君!」帝令推出斬首。時右丞相竇融急出奏曰:「陛下不可,臣恐斬訖此人,門外未試武士不敢進演,雖有蓋世英雄,勿納為用,有何妨焉?乞陛下姑恕其罪。」帝准奏,令軍卒趕出教場之外,再勿容進。忽又四人直入,名曰邳彤、景丹、蓋延、堅譚。王莽俱納為用。選畢,又見一人,身長九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從左翼門進,直奔彩山殿下。莽問曰:「汝何人氏?」對曰:「吾乃棘陽人也,姓岑名彭,字君然,聞陛下招納賢士,故來投選。」帝聞,令選硬弓三張,與彭扯拽,後射朵心。岑彭欣然起,拽硬弓,連斷兩把。再拽第三張,見其頗硬,乃曰:「此弓略可為用。」奮身兜起,連發三矢,俱中紅心。帝大喜,曰:「真將軍也!」即封彭為武舉狀元。
  近臣奏曰:「陛下少止,門外武士尚有未選赴者還多,恐有高才雄略,不服居後,可再令搦走一道。」言未訖,忽葵花亭上一將名景丹,見岑彭得中武舉第一,頓有不忿之心。踴上教場,大叫曰:「誰敢奪吾狀元?」帝見爭論,令其比試。二人聽旨,披掛上馬。岑彭絳袍朱甲,赤馬紅纓,使偃月大刀。景丹青袍短甲,白馬青纓,使丈二長槍。二人約戰數合,被岑彭展起金標,搠景丹於馬下。帝見彭勝,問曰:「卿此兵器何名?」彭曰:「此乃將軍之暗器,名金標也。」帝聞,再封彭為征西將軍。彭謝恩起。忽蓋延出曰:「吾與你一決。」二人上馬,亦鬥數合,被岑彭一鞭打於馬下。堅譚見延敗,亦出與戰,尚未戰數合,被岑彭一箭射中,落地而走。帝謂岑彭曰:「武狀元定矣!」蘇獻奏曰:「還恐有未試者,再令彭走一遭,方才可定。」言未訖,見眾人內閃出一大漢,身長九尺五寸,面如活蟹,須若鋼釘。大喝一聲,言「狀元留待我來,何人敢占?」
  未知是誰?有詩為證:
  濟濟英才赴選場,人才爭奪狀元郎;
  雖然未許人攀折,今古男兒當自強。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3
發表於 2015-6-17 00:51:51 |只看該作者
第九回     王莽選才嗔武丑 崔亭揭榜報蘇獻

  帝見其人勇烈,宜至殿下,問曰:「汝何人氏?」答曰:「吾乃南陽胡陽人也,姓馬名武,字子張,久已立待,未蒙選用。見陛下封小將為狀元,願與略決輸贏。」帝宣言令二人比試。馬武欣然而起,即穿青錦袍,青龍鎧,跨上青驄馬,提起青龍刀,躍出教場,大叫:「岑彭敢與吾決戰否?」二人交鋒,共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帝見二將勢勇並驅,無一高下,乃叫曰:「二將暫止。」二人遂下馬至殿前。帝謂武曰:「狀元定於岑彭,封汝為觀榜。」馬武聞言,心不甘服,復進曰:「小人之才,不在岑彭之下,岑彭之才,不在小臣之上,此狀元當與小臣,陛下何苦賜與岑彭!願乞再示,可決輸贏。」帝准言,令其再試。道罷,二人齊拍上馬,鬥至五十合,馬武佯敗詐走,岑彭趕上,馬武提起紅錦套索,將岑彭一挽,彭見,接住其索,奮力拖扯,力並,無一折動。兩下廝拒多時,不分勝負。忽葵花亭上一人言曰:「吾與此二人解戰。」遂張弓搭箭,望其套索一箭,射為兩段,閃二人落於馬下。二人復欲上馬,帝急止之曰:「狀元定矣,不必再爭。」武曰:「臣不減於岑彭,豈肯屈居其下!」帝曰:「論汝武藝,可與並肩,但貌不及於岑彭,固如是也。何苦競乎?」馬武曰:「陛下何言!武略選試,並非以貌取人。早知如此,吾致死亦不來也!」帝怒,令趕出教場而去。
  時光武在旁,見趕馬武,徐徐后從。至午門前,馬武怒而言曰:「大丈夫當棄暗投明,揚清於後,豈枉名而事賊寇!」
  言訖,書下反歌於壁而去。光武跟至柳陰之下,細將實情訴與馬武。馬武大喜,曰:「今日漢家有主,吾屈志可伸!」遂請文叔受拜。禮畢,武曰:「主公且回,不可久停於此,恐事露難以展施。臣他日再會,共決謀事。」二人遂別各回。
  卻說王莽車駕還朝,至宜聖廟前,見十數個書生伏呼萬歲。
  帝問曰:「汝等有何事言?」答曰:「臣等於太學中見一後生,困臥榻上,有金龍護體,紫霧遮身,不知是何怪物?請陛下視之。」帝聞奏,大喜,遂下車仗劍,步入廟中。果有一年少後生,遊戲講堂之上。望見帝來,慌忙欲走。王莽急趨,扯住謂曰:「汝勿驚懼,與吾到殿為君。」
  卻說其後生乃王莽之子王禹,自幼分出東宮,離久,至長貌異不識。王莽見書生奏言金龍之現,恐是劉族復生真命,故欲立其為帝,慢圖滅之,以絕後患。遂引眾文武百官回朝。至殿,安排香煙,更立新君。忽一人忙上金鑾奏曰:「午門壁上有人書下反歌一十四句,請我王聖鑒。」帝聞奏,急往觀之,果然。其歌曰:胸中萬丈虹霓吐,失志男兒愁萬縷。
  腹懷惠於五車書,十年費盡青燈苦。
  誰知天下誤儒風,一旦棄文身就武。
  吾心勤意學六韜,千里長安來應舉。
  指恁一躍上金鑾,富貴功名談笑齲
  莽賊白眼慢賢人,為嫌醜陋將吾逐。
  此間無處可容身,手提長劍歸真主。
  後寫:南陽胡陽縣馬武謹題。自後有人題者亦多,不似此人膽大,和姓名書下。王莽讀歌大怒,急令蘇獻出街捕獲。
  蘇獻領旨,逕往歇店搜尋,不知其人奔往何處,即拿店主來問。帝曰:「丑漢馬武,停歇汝家,今在何處?」店主答曰:「早從出外,至今未回,小人不知何往?」帝聽其不見,遂放回歸。復還前殿,呼出後生為帝。生曰:「陛下何言?」帝曰:「太學院書生都言汝有金龍護體,紫霧遮身,乃真命天子,是立汝為君,何得推說!」後生笑曰:「父王錯矣!臣乃東宮太子王禹,父王豈遺識臣哉!」王莽聽言,熟視其貌,果然,乃大笑曰:「吾兒果有帝王之分!」群臣曰:「乃東窗之下一人,姓劉名秀,字文叔,從南陽而來,投赴舉者。言曾教場拖折官弓,假說姓名金和,曾於太學讀書,見形異者,即其人也:」帝曰:「卿不早言?」急令蘇獻領軍往太學搜捉。將四圍城門閉上,令軍卒各巷巡察。再傳旨遍曉百姓:如有隱藏妖人劉秀並丑漢馬武者,滿門誅戮;有拿獲獻上者,封萬戶侯。城中百姓悉皆知訖。
  卻說光武早離太學,往投集賢館明林巷里居宿。倏知王莽出榜曉諭,閉城搜捉,驚得惶惶無措。但見巡軍若虎,哨馬如飛。當日天晚,急出逃躲。見一堵高牆,以手攀住,踴身一跳,躍入其內。視之,乃花園也。即喜曰:「此處可暫安身,以待天明,再作區處。」至夜深人靜,忽一皓首官長步入花前,列案對月燒香。光武恐使知覺,慌忙欲躲,被其望見,拿住問曰:「汝何人氏?焉敢夜入吾園盜竊物件?」言訖,拿至花亭之上,勘問來因。光武細將實情告訴。官長聽說,不覺雙眸淚下,歎曰:「我道漢已無人矣!今幸遇汝,可復先王之恥。」文叔曰:「官長何故出此言也?」答曰:「吾乃漢室劉唐,為王莽篡國,滅吾宗支,故改姓陳,權受太常卿之職。汝父劉欽,乃吾兄也。」文叔聽說,急請叔父受禮,各敘話畢。唐曰:「汝且權入吾府,停歇數日,待其寧息,再作區處。」
  二人話間,被本家廚子崔亭曉覺,急至廳上,揭榜奔投蘇獻請賞。蘇獻聞言大喜,即上金鑾,奏知王莽。莽聞,傳旨:著蘇獻領軍二百,往劉唐府內搜捉。蘇獻領旨,即至唐府圍捕。
  唐知事發,急出問曰:「丞相何意?」獻曰:「汝家奴僕崔亭出首,道汝隱藏妖人劉秀,天子傳旨著我搜捉。汝急獻出,免致禍臨。」唐曰:「既有是事,請司馬往搜。」蘇獻令軍遍室搜捉,並無蹤跡。再令搜入花園。光武正在花亭觀望,見其軍來,忙向後牆爬走,被二人上拿住,推入後巷無人去處,假作劉秀化作金龍脫走,大叫眾軍急趕。光武回頭視之,乃馮異、王霸用計救出。此名調虎離山之計。有詩為證:鳳出丹山暫失梧,頻遭野鳥笑身孤。
  天教幸際風雲會,騰踏飛黃快去途。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4
發表於 2015-6-17 00:52:25 |只看該作者
第十回     蘇獻百端讒烈士 竇融屢奏拯明君

  卻說馮異、王霸二人,救出光武,復回本帳。蘇獻喚出問曰:「汝等拿住劉秀,今在何處?」二人對曰:「吾等追至欲捉,被他化作妖氣,咬脫走去,不能復趕!」獻曰:「吾親見汝等拿住,故欺君賣放,妄捏妖邪,宜得何罪?明日奏帝,斬汝為示!」言罷,回車而去。
  卻說光武得馮異、王霸救脫,急奔十字街走。忽見一人,忙近抱住道:「主公休慌,小臣特來相救。」光武視之,乃友人竇融也。言罷,邀入府中,各施禮畢。光武曰:「前者教場受辱,蒙君奏耍今又遇際,無可酬思!」融曰:「此乃臣職所當。但不能匡復天下,以死報君,主公何所說哉!」光武曰:「吾欲急回,恐再露發,無可奔逃。」融曰:「主公勿慮,在小臣之府,無人知覺,暫停數日,以待王莽心休,送主還鄉。
  」
  卻說蘇獻,至次日將前事奏知王莽,莽大怒,急令取過錦袍一領,支起九鼎油鑊於階,呼陳唐至而罵之曰:「汝言劉秀今在何處居宿?指示捉獲,即賜錦袍,官加極品。如隱藏不說,即入油鑊!」陳唐大笑而罵曰:「王莽反賊!篡吾漢室之位,今有真主復出,旦夕可報深冤,尚何貪顯,而昧先帝地下之望耶!」言訖,跳入油鑊而死。後贊劉唐詩曰:異姓捨身全骨肉,此生今世更何人!
  朝雲一去悄無夢,夜月庭陰花自春。
  卻說王莽見劉唐道罷,欣然入鑊而死,才知假姓為陳。急令軍卒捉拿家校再問蘇獻曰:「劉秀為何走脫?」蘇獻奏曰:「陛下要知其故,可問把守後牆軍卒,見其走出何去?」帝曰:「何人把守後牆?」答曰:「馮異、王霸二人領軍圍守。」王莽聽知大怒,曰:「此事都有詐弊!」急宜二人至殿下,問曰:「汝等不以實告,都人油鑊。」二人答曰:「吾等見其越牆汝走,趕上拿住,被他化作金龍脫去,未知奔往何方?」帝曰:「汝等欺君賣放,詐說奸誣。」喝令「推出斬首。」竇融奏曰:「我王錯矣!榜文都言妖人劉秀,不可妄斬此人。城中百姓人等悉知劉秀金龍護體,此事誠然,乞陛下姑恕其罪。」帝聞奏,略息威怒,遂赦二人罪畢。
  卻說竇融,至九月九日重陽節屆,把文叔妝作夫人,坐於車轎之上,遂出潼關,二人拜別。光武正行之間,見一伙客人道:「捉得妖人劉秀,即時富貴千金,賞萬戶侯,強如做個大客。」光曲暗思:「不干百姓之事,乃王莽出諭,故使人如此。
  」不理而去。行至天晚,忽見正南上一隊軍兵追至,即跳下馬,與文叔施禮。文叔問曰:「官長何名?」答曰:「吾乃劉唐之弟劉浪是也。叔為新安縣之宰,聞主公過此,特來相迎,同到小縣相歇數日,再行。,』言未訖,忽見林內一隊軍兵追近,乃陰陽官望有妖氣透天,與蘇獻領軍趕來。文叔驚戰不止,劉浪曰:「主公往後門走,我往前迎蘇獻。」文叔急往後門上馬,出新安街行,忽聽後軍趕近,急前問路,穿過林中,大喝一聲,叫「漢子休走!」踴出數十名軍卒,將文叔拿住,扯至林內。
  見一大王,問曰:「汝何人氏?敢來此處閒走!」文叔細將實事告之曰:「吾乃漢室劉秀,被王莽出榜遍捉,逃奔於此,乞大王恕命!」其大王聽說,慌忙抱起文叔,坐於正席,頓首拜而言曰:「臣皆萬死,乞主公恩宥!」文叔曰:「公是何人,出此言也?」答曰:「臣乃南郊台上放箭射倒王莽,奉敕叛國漢將蘇成是也。久尋不見,今幸逢遇,請主公可就於此,佐立君王,然後剿寇。」文叔曰:「蘇獻兵追將近,如之奈何?」
  蘇成曰:「主公勿憂,穩坐於此,臣殺退蘇獻,立主公為帝。
  」言訖,蘇成提刀上馬而去。
  文叔不依其言,亦上馬從東南奔走,潛藏山林之間,至夜復行。時秋雨大降,見路旁一廟,遂入躲避。視之乃禹王廟也。
  文叔即拜而祝之:「秀避難投宿於此,有瀆尊神,勿令見責,望神陰佑,早脫災危。」祝罷,潛步西階,對夜吟歎:雲天暗淡詩人苦,風景蕭疏旅客愁。
  林鳥澗花幽更絕,從容徐步出西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5
發表於 2015-6-17 07:34:12 |只看該作者
第十一回     古廟潛逢擎國柱 平坡暫別棟樑材

  卻說光武於廟中投宿,至二更時分睡覺,見殿門大開,心驚膽怯,恐有人知覺來捕,慌忙潛走,潛步視聽。見東廊月影下履聲響處,轉過一人,直入殿來。見文叔即拜,謂曰:「主公因何獨宿於此?」文叔問曰:「壯士何名?」答曰:「吾乃穎川來縣人也,姓姚名期,字次祝。」文叔曰:「足下為何夜入廟來?」期曰:「前日有一仙長,言說後三日此廟中有一真命帝王投宿,是夜小臣特來迎接,請主公暫至小莊安歇。」文叔大喜,曰:「有勞足下,無恩可報!」二人遂往至宅,姚期引見施禮畢。
  次日早姚期謂文叔曰:「主公於此稍停數日,臣往城中探問消息,方可再行。」言訖,姚期上馬而去。
  卻說莊外一人,姓高名萬,與數個後生議道:「姚大郎引一個面生之人于家,莫是妖人劉秀並丑漢馬武?」言訖,齊至期家問曰:「爾家堂上後生是誰?」姚母答曰:「是吾親屬。
  」萬於門隙窺覷,見其面貌非俗,乃謂眾人曰:「此人活像圖影一般,正是妖人劉秀。」言罷,與眾人擁入拿住,綁押送縣,唬殺期母,向前告,不肯放,一齊簇擁而去。忽見前途匹馬,奔走如飛,近視之乃子姚期也。老母急謂期曰:「適才高萬統人拿縛主公,押送縣去,汝快往姊家潛宿幾日,莫待事發難逃!
  」姚期聞說,忙搭雕弓,躍馬飛趕。時高萬拿獲光武,喜不自勝,謂眾曰:「吾昨日占一卦,合有官做。今日拿住妖人,功勞非小。」行至村店,眾押人等沽酒相賀,盡歡痛飲。忽一人,身長九尺五寸,面如活蟹,須若鋼針,自外而來,謂眾曰:「汝等為何喧鬧飲酒?」高萬答曰:「吾等拿獲妖人劉秀,送官請賞,故有此歡。」其人聽說,不言而出。眾亦罷飲,押秀往縣。至楊柳岸古堤岡上,高萬大喊道:「我等今日千金賞萬戶侯。」姚期追至,聽其眾喊,攀弓箭叫高萬道:「做得何官?
  」弦響箭到,射中高萬左目。有詩為證:群賊奸貪萬戶封,拿君解縣氣如虹。
  豈知冤路重相踏,一箭翻身墮馬終。
  那馬武見高萬捉獲光武於店內,大歡飲酒,先已至古堤岡等侯。忽見姚期亦趕將來,馬武遂出,一齊助殺,救出文叔,解下索綁。君臣三人坐於林下,光武曰:「若非公等相救,吾命遭於小寇之手!」話畢,卻說莊家二人往夾縣告狀,於林間經過,見三人坐敘,知是劉秀。行至前途,遇三官策馬而來,二人急跪告曰:「前途林下坐著妖人劉秀及丑漢馬武。」官人問曰:「在何林下?」莊家遂引至林前,指曰:「三人坐者並是。」官人視之,果是劉秀,恐其前面再說,遂張弓搭箭射死莊漢。二人至林下馬,見文叔大哭曰:「叔父朝夕憂悶,不知賢弟消息,故使吾二人遍處尋訪。」各敘話畢,姚期問曰:「二公何人?」文叔曰:「吾兄劉縯、劉仲是也。」二人聞說,即與施禮。馬武曰:「主公異日興兵滅寇,臣助軍十萬接應。」
  姚曰:「臣事老母終年之後,竭力助主公匡復天下。」文叔曰:「吾孤身力寡,全賴公等匡扶。」言訖,忍淚分別。有詩為證:攜手河梁話別時,徘徊路側恨何之。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泣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6
發表於 2015-6-17 07:34:50 |只看該作者
第十二回     別逢共訴情難已 配合應知分所為

  卻說文叔與姚期等分別,遂同縯仲回至白水村,見叔父劉良。拜畢,良曰:「自汝別後,使我朝夕牽掛,並無消息。今日安回,愁腸頓釋!」文叔曰:「姪到長安,不祥太甚,叔父劉唐為秀一人身遭誅戮!」文叔具說前事,倏覺淚濕雙眸,二人抱頭大哭。良曰:「子陵著二哥送一文書來,汝曾見得否?
  」文叔曰:「姪接未曾看過,不知何說?」遂拆而觀之。乃四句詩也:待時真命隱藏難,姑向南陽暫守寒。
  自是嚴光無覓處,直將兵敗救孤鸞。
  秀看畢,乃自思曰:「後再不信人妄言!但事農而已。」
  時南陽大荒,一谷不成,惟白水村豐厚。正遇秋熟之時,忽宛城二人至。劉良迓入,施禮問曰:「二公何干?」答曰:「吾等非別,特為令郎作伐。」良曰:「甚人嬌嫒?肯配寒兒!
  」答曰:「本城裡大戶陰長者一女,名喚梨花,聞令郎三秀才賢達,特遣小弟為媒,未知公意如何?」良曰:「既承相扳,敢不樂從!」遂令人載米一車,往宛城糶銀為聘。文叔正出,忽見三人至莊外下馬,良接入堂禮坐,其二人問曰:「此莊何名?」良曰:「名號白水村。」復問曰:「老長何姓?」良曰:「老夫姓金名良是也。」再問曰:「汝家還有何人?」良曰:「老夫生有三兒,大者金縯,次者金仲,幼者金和。敢問三位官長何名?為甚輕身至此?」答曰:「吾等甄阜、梁丘賜、蘇伯可是也,為上司差來,挨拿劉秀,陰陽官蘇伯可見秀有真命之像,隱不肯言,故尋至是。」言訖,遂別而去。
  那文叔見三人別去,引車兩乘往宛城糶米。至長街上,眾人一齊搶奪。莊人大罵,文叔急止之。忽見南街一官擺道而來,眾人肅侍兩旁,不敢喧擾。至近,見文叔狀貌奇異,思必定劉秀也。遂下馬長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7
發表於 2015-6-17 07:35:37 |只看該作者
第十三回     少翁預卜聖君臨 訪推命運何時泰

  揖罷,即請人縣衙,遜坐置酒款待,謂曰:「吾乃此邑之宰,姓李名通,字次元。敢問賢公何姓?」文叔曰:「吾乃白水村金和是也。」通曰:「賢公何得詐乎!吾聞小兒於市上謠歌,說『禍全,福全,白水昇天,劉氏復興,李氏輔焉!』賢公既非金龍護體,漢室金枝劉秀,吾豈屈身而迎哉?」文叔見道實情,遂將其事逐一告知。李通大喜,慌忙下席,請主公受禮,謂曰:「主公興兵,臣助軍兵五百。」二人酒至半酣,徹畢,文叔曰:「吾今娶陰長者之女,缺乏禮儀,因裝糧米於此糶發。聞說此市一仙長曾對陰長者所說,吾命頗貴,將其女配我,今欲訪謁其人,未知在何居住?」通曰:「主公欲往,臣將侍行。」言訖,二人上馬同至長街。見一卦鋪,書著聯偶二句,光武視之,遂湊二句於後,其聯曰:今日不過午,定算一龍虎。風雲未會時,特訪神仙祖。那仙長見李通引一人至鋪前,見門上聯偶,其人遂湊二句於後,仙長大驚,急整衣冠出接,邀入鋪中。施禮畢,各尊坐。文叔曰:「素聞先生靈課,特來求占一卜,問取命運窮通,重當酬謝。」仙長曰:「願求尊命,先看,後占卜筮。」文叔遂將八字付與仙長。推罷,大笑曰:「果應我今日之兆也。」文叔問曰:「有何兆焉?」答曰:「吾今日卜占一卦,應天子臨門。觀此八字,真帝王之命!」文叔曰:「吾乃一村農耳,焉有此分!」答曰:「休得隱諱,在小鋪無妨。吾曾道與姚期廟中接駕,果如言否?」文叔聽說,暗思此人如神,遂將實情告與。仙長聽罷,慌忙下拜,復呼萬歲。文叔急下攜起,問曰:「仙長何名?」答曰:「老夫姓蔡名少翁。」文叔曰:「吾昨夜來一夢不祥,敢瀆先生圖解。」
  少翁曰:「夢如何也?」文叔曰:「吾夢與王莽交戰,吾大敗走,忽遇五隻大羊,四隻逃走,被吾拿住一隻,騎於背上,拿住其角,角落。挽住其尾,尾落。覺來將夜半矣!未知吉凶如何?」少翁曰:「此夢甚吉,主公可得南陽五縣。」羊去其角尾,乃一王字也,主公若取五縣,即時富貴,可做君王。」文叔聽解大喜,遂與卦錢。少翁曰:「主公異日登位,臣要司天太監,要此卦錢何用!」李通曰:「何日可除王莽?幾時得做君王?」
  言未訖,忽聽一人叫道:「誰敢發此大言?」李通見之,大喝一聲,其人方回而去。後贊少翁詩曰:易中造化識天機,筮卜初從太昊時;何事先生名獨擅,端能審象與機宜。
  卻說文叔見李通喝退一人,而問曰:「是何人也?」通曰:「此乃吾弟李鐵,有始無終,主公休怪。」言訖,二人遂別少翁,回至李通宅首。文叔告曰言取陰長者女事。李通遂將財物贈之,令之搬上二十箱,載於車中。二人拜別。文叔行至其姐莊上,遂人相見,鄧辰置酒款待。飲至半酣,徹畢,文叔告歸。
  其姐劉元見劉秀酒醉,叫夫鄧辰送回。文叔與姐拜別。二人坐於車上,行至半途,見一隊軍馬喝道。將近,文叔於車上帶酒言曰:「輕避重,何不知禮!」其官人曰:「賤避貴,豈敢越法!」文叔曰:「汝何貴於我?我何賤於汝?」官人曰:「俺是鳳城官宦子。」文叔曰:「吾乃龍閣帝王孫。」官人曰:「吾父朝中宰相。」文叔曰:「吾祖國內君王。」其官人乃蘇獻之子蘇和,引陰陽官於南陽地界,遍察劉秀。聽罷其言,大怒曰:「此人正是妖人劉秀!」喝令左右擒下,至新香亭勘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8
發表於 2015-6-17 07:36:09 |只看該作者
第十四回     故假威名即日興 光武中興恢漢業

  卻說文叔被蘇和拿下,嚇殺莊人,推車急走。回至白水村,見劉良細將前事告訖。劉良聽說大驚,遂將車上貨物抬下,開箱視之,並無毫末金銀,都是衣甲、頭盔、槍刀、弓箭,急喚劉縯、劉仲,點起五十餘人。壯士各執扁擔禾義,同往亭上相救。良謂縯、仲曰:「汝二人先入與說,如其不然,即先圖之。
  」二人聽言,遂引五十壯士急奔新相亭上。見蘇和正將文叔勘問,道:「你實說姓名,免遭刑迫!」光武不言。鄧辰跪上告曰:「此人姓金名和,見沾風魔之病,以此亂言,有逆公子,萬乞見憐!姑恕其罪。」劉縯、劉仲於亭外見鄧辰跪告不放,遂與眾人哭訴於階上,亦不聽說。縯、仲二人一步一拜,至月台之上哀告:「乞大人見憐,恕其殘生。」二人哭至席前,哀告不放。劉縯拔劍躍身而起,大喝一聲,將蘇和斬首於地。殺退左右人等,眾壯士一齊大喊:「殺王莽,以復先世之仇。」
  有詩為證:
  養真數載屈衡茅,今日方鳴出鳳巢。
  天地生才寧肯負,震雷終奮蟄潭蛟。
  劉良高聲叫曰:「吾非姓金,乃漢室劉良是也。吾三子劉秀,真命帝王,今日舉兵伐莽,以復先帝之仇。」
  言罷,卻說蘇和手下走脫者,急奔胡陽報說。行至半途,見一隊人馬牽羊解酒而來,視之,乃胡陽縣官,迎接蘇和把盞者。其人即跪下告曰:「今白水村劉秀,興兵殺吾公子蘇和!
  」縣官聽說,大驚,慌忙回入城中,點軍來白水村前搦戰。劉良聽知,急令軍士千餘人,各執禾乄棒棍,出於寨前,擺列陣前。劉縯披掛縱馬,橫刀直出。有詩為證:首出南陽孰敢當!今朝陣上列分黃。
  英雄奮起拔山力,整復山河舊帝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9
發表於 2015-6-17 07:36:40 |只看該作者
第十五回     堅譚一戰復劉基 聚兵白水屯營寨

  卻說縣官領軍於白水村前,排列陣勢,叫劉軍搦戰。劉縯聽知大怒,縱馬直出。二人交鋒數合,劉縯敗走,縣官躍馬趕上。忽聽寨中高處大喊一聲,抬頭視之,見光武立於高處觀望,遂牽弓欲射。只見金龍護體,箭不能施。大叫曰:「漢室冤仇,汝何苦乎?」其人聽說,暗思:「劉秀誠乃真命之主,王莽出諭,遍拿未獲。」其人遂下馬,拜降而言曰:「臣助主公興漢。
  」有詩為證:
  匹馬出疆場,威風凜雪霜。
  單刀歸漢主,名義兩傳揚。
  卻說光武見其人下馬受降,慌忙出寨,迎入莊內。各施禮問曰:「公何姓?」答曰:「臣乃姓堅名譚,字子全。」光武大喜,遂令置酒相待。
  再說李通從弟李軼,謂通曰:「今四方擾亂,漢當復興,南陽宗室劉伯升兄弟,汛愛容眾,可與決謀大事。」通大笑曰:「汝之言正合吾意。」遂遣軼往迎劉秀,與共約定謀決。二人話別,軼至白水村,見光武,各施禮畢,問曰:「公至小莊,必有奇乾。」軼曰:「吾兄李通,遣軼特來迎接主公,共議謀決之事。」光武大喜,遂上馬同往。至其宅,見李通約定舉兵之事,復回白水村來,與兄劉縯議起春陵子弟與通會兵。時堅譚出曰:「主公既欲舉春陵,必先設一筵會,招集眾議。布立五花營寨,分作五隊軍兵,每一隊列著五十人,二十面戰鼓,二十面旌旗,多造兵器,於內積草屯糧。再令二十人掃地叫殺,豈不兵堅寨固!然後一鼓而興,可破王莽於反掌矣。」光武聞說,大喜,曰:「此計甚妙!」即令「宰豬置酒,會集白水村百姓,凡有姓劉者,著悉皆赴宴」。言未訖,村中壯士不期而會者千餘,各列坐定。劉良出席把盞而謂眾曰:「汝等竭力匡扶,破除莽賊,悉係皇親國戚,官封不小。」眾人聽說,大喜,一齊鬧聲應曰:「吾等都願死助!」宴罷各散。
  時白水村中未過半月,招集壯士五千餘人。堅譚曰:「有軍無器,難以為敵,主公可往宛城李縣宰處,借弓劍刀槍,方可動兵。」光武曰:「然。」即假裝一客,上馬逕往至城下。
  正入,被把門軍卒拿住,奪下其馬,言曰:「今白水村妖人劉秀起兵作反,宮中正要馬用,汝快丟下,休得再取。」光武曰:「此乃李縣宰之馬,汝等搶奪何用?」眾人見說,即拿送縣衙見李通,看其實否。李通見文叔至,遂迎入後堂施禮,眾人慌忙各退。文叔謂通曰:「今日立起五花營寨,招集軍兵頗多,奈缺少兵器,難以行事,特來公處求借,萬乞憐濟!」通曰:「此事不難。」遂引於後花園內,開一室與看。都是盔甲槍刀,謂文叔曰:「此器乃王莽著令修造,暗藏於此。」又引一室,見其內有百十壯士,俱是無謀不能決略之人。通曰:「汝等衣甲頭盔都與此人,帶汝重用。」眾人聽說,一齊應聲,願同跟往。文叔大喜,謂通曰:「今有良將,必要硬弓,得之奈何?
  」通曰:「何難之有。局官申屠健處甚多,可與求買。」二人遂往至局中。見申屠健問曰:「聞總官有好硬弓,特來求買一張,不論價錢多少。」申屠健即取一張弓,力重五百餘斤。文通見之,大喜。通曰:「力重二百斤者,見求一張。」屠健即令將至。又曰:「同此一樣者再求一張。」申屠健見其多買,暗思必有緣故,大怒而言曰:「此莫非妖人劉秀買此硬弓造反?」通曰:「總官是何言也?」有詩為證:昨日西風透小窗,村前雪擁壓梅妝。
  一朝漏泄春消息,挽復乾坤舊太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60
發表於 2015-6-17 07:37:22 |只看該作者
第十六回     遇將長安脫困籠 勢危馬死罹兵困

  卻說局匠令史知是真主劉秀舉兵滅寇,買弓為用,見申屠健生疑,恐泄其事,故出解之曰:「總官錯疑,此乃李縣宰兄弟,襲破妖人劉秀,要此硬弓為用。」通曰:「然也。」健聽說才已,謂通曰:「現有硬弓三百餘張,修造未完,不應為用。
  」通遂轉過一室,喚過工匠王立,責之曰:「爾何閒乾,不竭力於工,故違上應?」王立曰:「硬弓難造,以此慢遲,乞姑恕罪!」通曰:「再限三日,如無應用,重責問罪!」言罷,遂與文叔回衙去訖。
  時局官申屠健復至問曰:「官弓完否?」王立曰:「適才李縣宰叫小人急造硬弓三百餘張,限三日要用,以此未暇。」
  健聞大驚,曰:「李通必然造反!早間引一漢子來買硬弓者,定是妖人劉秀!」忙出上馬,見尉司龐能,道訖前事。倏阜城縣崔亭至,言「李通安排軍兵,扶立妖人劉秀,白水村造反」。
  龐能聽罷,大驚,曰:「誠有是說?」急令閉上四圍城門。兩縣軍兵,俱入李通衙搜捉。通知事露,急將盔甲與文叔穿上,頭頂沖天冠,身掛烈火袍,手提安漢刀,坐下白龍馬,引五百名壯士,各披盔甲,每人帶上三付於身,大喊一聲,齊擁光武出衙。李通當先開路,前迎龐能戰脫,望東出走。奔殺至近,見城門緊閉,急回南走。南門又閉。再投北門,北門亦閉。跟護軍馬各奔四散,惟丟下光武一人,單刀匹馬,獨望西走。其街上人家見之,即將磚石拋打,光武掄刀護遮。正懼之間,忽見城上一人,仗劍走下來,劈開門鎖,放出光武而去。有詩為證:昔年世祖困樊籠,天遣英雄踏會逢;打破玉雕飛彩鳳,劈開金鎖走蛟龍。
  文叔走出城外,問其救者何人?壯士答曰:「吾乃局匠令史,姓任名光,字伯先。聞主公有難,特來相救。」言訖,光武躍馬急走,後軍趕上。文叔叫曰:「可憐漢世冤仇,足下何苦追趕!」答曰:「若放汝去,則廢吾千金之賞,萬戶封侯。
  」文叔問曰:「汝何人?」答曰:「吾乃太常卿之僕崔亭是也。
  前者揭榜獻上,即發軍搜捉,被爾爬上後牆,化作金龍走脫,王莽封我為阜城縣尉。今若再拿汝獻,定有公侯之位。」文叔聽言,大罵「背主忘恩之賊,今日還敢追我」!遂撥馬掄刀,大喝一聲:「斬除此賊,以報叔父之冤!」崔亭見其勢勇,急回馬奔走。龐能躍馬又趕,文叔告曰:「乞憐漢世孤窮,冤盆覆蔽,公何無惻隱之心乎!?」龐能不聽,趕近交鋒。約戰二十餘合,文叔詐敗急走。後軍追至,攀弓搭箭,射中其馬,倒地而死。文叔遂拖刀走至一大林內躲藏。申屠艦龐能二人趕上,分兵四面圍祝至晚,仰天告曰:「秀本受命於天,為生民作主,舉兵滅寇,以雪漢世之仇,願天早脫秀圍,不負先人於地下之望。」祝罷,倏覺一陣風過,見一紅牛降下,生得獨角雄壯,立於其前。文叔即上牛背,掄刀躍出,遂脫其圍。後窗士詩言光武之迍:才脫兵圍又睏圍,恍同秋雁失南飛;皇天若不垂青象,安得紅牛跨紫微?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7 09:3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