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73|回覆: 35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6-20 02:51: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5
本帖最後由 小黑明融 於 2015-7-8 16:40 編輯

【名稱】︰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本名:兩晉秘史,又名:西東兩晉志傳)

【版本】︰明萬曆四十(1612)年周氏大業堂刋本。十二卷。350回本。

【作者】︰楊爾增,字聖魯,號雉衡山人,浙江錢塘人。

【內容】︰據正史記載及民間傳說,敍述晉武帝司馬炎.廢魏稱帝.一統三國,建立晉朝,至晉恭帝時,晉將劉裕.迫恭廢晉.建立南宋為止。
兩晉之歷史演義。


【史詩偈頌】

西晉

司馬世家.三代權魏.司馬召心.路人皆知
晉武帝炎.廢魏稱帝.降服東吳.一統三國
罷兵息武.奢侈淫樂.太后偽詔.傳位白痴
無飯食弼.遺笑千古.外戚掌權.八王作亂
五胡造反.懷帝愍帝.先後被虜.西晉亡佚


東晉 五胡十六國

元帝東奔.南京續嗣.史稱東晉.延祚十代
北方內地.五胡盤踞.匈奴鮮卑.羯與氐羌
不滿晉政.就地起義.紛紛獨立.前後爭戰
史詩別稱.第二戰國.前百卅年.建十六國


匈奴劉淵.平陽建漢.其子劉聰.攻破二京
虜殺二帝.滅亡西晉.更名前趙.開啟戰端
後趙石勒.雄據東北.吞滅前趙.襄國遷鄴
冉魏掘起.殲滅後趙.二年不到.前燕滅之
前燕慕容.殲滅冉魏.龍城遷鄴.前秦滅之


前涼張寔.西域稱王.都城涼州.前秦滅之
蒙古代國.拓跋倚盧.建都平城.前秦滅之
前秦苻健.先滅燕涼.續伐代國.大統西北
成漢李雄.巴氏族人.蜀地建國.亡於東晉
前秦被破.一分為六.二秦二燕.後涼北魏


代王拓拔.光復漠北.正名北魏.繼續征戰
後涼呂光.西域復辟.續被三分.西北南涼
北涼兇悍.吞併西涼.北魏更狠.殲滅北涼
西秦乞伏.佔領秦州.吞併南涼.被夏所滅
大夏赫連.內蒙建基.驅吐谷渾.北魏滅之


後秦姚萇.殲滅前秦.佔領長安.東晉滅之
西燕慕容.山西長安.不過十年.後燕吞併
後燕慕容.山東河北.被破為三.魏北南燕
魏滅北燕.統一北方.晉吞南燕.確立南權
晉將劉裕.迫恭廢晉.建立南宋.始定南北

(明融作偈-摘至 中國史詩 長偈三百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火影鳴人 + 5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6-20 02:52:19 |只看該作者
第一回     王濬王渾大爭功

  庚子太康元年五月,卻說晉世祖姓司馬氏,名炎,字安世,乃河南人。司馬昭之子,司馬懿之孫也。纂魏陳留王之位,自立為世祖武皇帝,國號大晉,改元太康,都於洛陽。是歲首月,帝以杜預、王渾、王濬三將率水軍十五萬去伐江東,所向皆克。
  濬兵直抵石頭,吳主孫皓大懼,面縛輿櫬,詣濬軍門投降。王濬焚櫬受降,遂入建業屯紮。封宮門府庫,令人守把,待王渾至。
  明日,王渾兵始濟江,聞濬已專受納吳降,先得入城,因此王渾以濬不待己至,先受皓降,意甚愧忿。欲以兵攻濬,當參軍何攀諫止之。攀又急來勸濬曰:「足下成此大功,朝廷所聞。奈王將軍疾足下專納吳降,不待其至,心甚有不忿之意,欲將兵來攻足下。昔許由、巢父曾讓天子之貴,今世稱為大賢。
  足下何不效之,以是功讓與之,豈不美乎?「王濬曰:」市道之人,尚爭半錢之利,滅吳大勛,安肯遜彼?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天生德於予,王渾其奈我何?吾不憚之!「何攀又曰:」功既不讓,可將吳主孫皓付與王渾,吾與公二人講和此事,云何?「濬曰:」此言可依。「遂以孫皓付與何攀,攀請吳主皓出軍門,同見王渾,渾令人監之,方釋此忿。
  史說王濬,字士治,乃宏農郡人,家世二千石。濬博覽墳典,美容貌,不修名行,不為鄉曲所稱。晚乃變節,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十步,鄰人或謂之太過。濬曰:「吾欲便長戟、幡旗。」眾咸笑之。濬曰:「陳勝有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州郡辟為河東從事,刺史燕國徐邈有女才淑,擇夫不嫁。
  邈乃大會佐吏,使女於內觀之。女指濬告母,邈遂以女妻之。
  後除巴郡太守,吳境兵土苦役,生男多不養。濬乃嚴其科條,示之寬其傜稅,遲之產育者與休復,所全活者數千人。濬至夜,夢懸三刀於其臥屋樑上,須臾又益一刀。驚覺,意甚惡之。次日,問從事孚毅,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矣。」後果遷為益州刺史。今伐吳有大功,王渾欲爭之。而王渾雖得監孫皓,心終不悅,陰使奸細人備書,令其子王濟表濬違詔不受節度。當周濬、何攀諫而不納。
  卻說其子王濟得父之書,浼有司奏知武帝,請以檻車囚濬。
  武帝弗許,命有司以詔書入吳,責濬違詔不受節度。王濬大驚,令人入朝上書曰:臣前被詔,直造秣陵,以十五日至三山。渾屯北岸,遺書邀臣。臣因水軍風發,不遑回船,及以日中至秣陵,暮乃得。
  渾所下當受節度之符,欲令明日還圍石頭。又索諸軍人名定見,臣以為皓已來降,無緣空圍石頭。又兵人定見,亦非當今之急,不可承用,非敢忽略明制也。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若顧嫌避咎,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武帝覽書,知王渾嫉濬功高於己,冒奏朝廷,故不責濬之罪。王渾見武帝不罪王濬,又使人馳書周濬,雲濬燒皓宮得寶,私不入朝。又奏,武帝弗聽。王濬探知,連忙復遣人上表曰:臣犯上乾主,其罪可究。逆忤貴臣,禍在不測。孫皓方圖降貢,左右已劫其財物,放火燒宮,臣至,乃救止之。周濬先入皓宮,王渾先登皓舟,及臣後入,乃無席可坐。若有遺寶,則濬、渾已先得之矣。今年平吳,誠為大慶,於臣之身,更受咎累也。
  武帝覽表,作置不問。卻說杜預與王渾、王濬等既受吳降,領眾振旅還京。次日,王渾、杜預、王濬等將同吳主面君。吳主皓拜伏稱臣,武帝宣皓上殿,賜繡墩而坐。武帝曰:「朕設此座待卿久矣。」皓曰:「臣在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
  武帝大笑,設宴待之。封皓為歸命侯,以其子孫瑾為中郎將,隨降臣宰皆封列職。丞相張悌死節,封其子孫。史臣斷之云:《歷年圖》曰:破虜堅以孤遠之兵,決忠憤之志。首犯賊鋒,深入洛川,除掃陵寢,有足多者。討逆策以童子提一旅之眾,揮馬箠以下江東。耆儒宿將,狼狽失據。開地千里,真英才也。文帝承父兄之業,師友忠賢,以成前志。赤壁之役,決疑定慮,以揮大敵。非明而有勇,能如是乎?奄有荊揚,薄於南海,傳祚累世宜矣。侯官、景帝皆明惠敢決,有先世之風。
  歸命驕愎殘虐,深於桀、紂,求欲不亡得乎?
  卻說王渾、王濬二人因伐吳搆怨,不相推伏,互各爭功,因是武帝未曾封賞諸將。時王渾表濬違詔不受節度,專擅吳降,宜以加法庶禁。將士知,勸武帝弗從,由是滅吳之勛不有封賞。
  王濬自以功大,而為王渾及黨與所挫抑,每入朝,奏帝曰:「臣有汗馬之勞,而為指鹿之愬卻似一無功業矣。臣非敢圖賞,所以激發之後將士勇於立勛。」武帝亦不之聽。濬不勝忿憤,逕出不辭,帝亦容恕之。次日,有司奏王濬違詔,人放縱,宜請付廷尉問罪。武帝不許,命廷尉劉訟校二人事功,訟以王渾為上功,以王濬違詔為中功。帝怒劉訟折法失理,左遷京兆太守。既而,詔增賈充及王渾邑八千戶,進渾爵為公,以杜預、王戎皆封縣侯,諸將賞賜有差。策告羊枯廟,封其夫人為萬歲鄉君,食邑五千戶。
  至是,王濬每日在家,怨望朝廷。時有濬之外親,益州都護范通,知其挹意,因謂濬曰:「將軍功則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盡善也。」濬問曰:「何如?願聞其詳。」通曰:「將軍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有問者,輒曰:」聖主之德,群師之力,老夫何功之有哉?『如斯顏子之不伐,龔遂之雅量,何以過之?此藺生所以屈廉頗也。王渾能無愧乎?安能譖也?「王濬曰:」吾始懲鄧艾之事,懼禍及身,不得無言。夫不能遣諸胸中,是吾偏也。「於是王濬憤挹之。其時人亦以濬功重報輕,為之歎息。當博士秦秀上表,論王濬功高枉屈,武帝始遷王濬為鎮東大將軍,封杜預為襄陽縣侯。因此濬大悅,謝恩歸第。杜預亦謝恩,辭武帝出鎮襄陽。
  預到襄陽,以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乃勤於講武,申嚴戍守。史說預不跨馬,射不穿甲,而用兵制勝,諸將莫及。

點評

小黑明融  感謝版主愛戴與嘉獎..將更用心擁護本版..謝謝.  發表於 2015-7-2 10:30:40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火影鳴人 + 20 + 200 感謝您六月對小說區的支持與更新~鳴.

總評分: 威望 + 20  SOGO幣 + 200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6-20 02:54:04 |只看該作者
第二回     罷武備諸胡兵起

  卻說晉武帝以為天下平息,四海晏然,聚集文武商議罷州郡武備。大臣山濤諫曰:「州郡之兵留防境患,古來有之,豈宜去也?伏望陛下學古制而獲大治,慎先謨以懷永圖。」武帝弗聽,自主決之。次日出詔,往發州郡,命州郡悉去兵政。其詔曰:昔在漢末,四海分崩,刺史內親民事,外領兵馬。今天下為一,當韜戢干戈,刺史分職,皆為漢氏故事。悉去州郡之兵,大郡置吏百人,小郡五十人為例。
  時交州牧陶璜見沼,以為不可,亦上言曰:交州東西數千里,不賓屬者六萬餘戶,服官役才五千餘家。
  二州唇齒,惟兵是鎮。又寧州諸夷,接據上流,水陸益通。州兵未宜約損,以示單虛,州郡之兵,宜存衛邊城,不可約損。
  時山濤極言不宜去州郡武備,帝拒不納。至永寧以至盜賊蠭起,州郡無備,不能擒制,天下大亂。
  初,鮮卑莫護跋始自塞外入居遼西棘城之北,號慕容部。
  至孫涉歸,遷於遼東之北,內附中國。數從征討,有功拜大單于。至是始叛,以兵五萬寇昌黎,此乃戎亂之始。如濤、璜所言,因此各州郡雪片上表,入朝奏知武帝。武帝大驚,急與群臣計議。頒詔去各州郡,命刺史各兼兵民之政,因是州郡鎮之政尤繁重焉。天下不寧,其後諸胡因忿憤,殺害長史,漸為民害。是因此當時都御史郭欽等上疏曰:戎狄強胡,歷古為患。魏初民少,西北諸郡皆為戎居,內及京兆、魏郡、宏農,往往有之。今雖服從,若百年之後,有風塵之警,胡騎自平陽、上黨,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戎有矣。伏望陛下以平吳之威,謀臣猛將之略,漸徙內郡雜胡於邊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萬世之長策也。
  武帝覽之,弗從。曰:「秦始皇時築牆萬里以防胡虜,誰知禍起蕭牆之內,不在匈奴之中。今天下一統,誰敢貳叛?」
  因謂群臣曰:「朕聞治天下有道在於得人,卿等何如不舉賢良、方正有才之士入用,專進迂闊之言?」言訖,命有司發詔往各州郡,命舉賢良、方正、才學之士赴選朝用。
  頒詔去訖,大臣何曾上言曰:「臣聞廣陵華譚有殊節操,好學敏慧。陛下若能用之,國政可定。」武帝曰:「既有此賢,即宣至京中,親試策之。」於是遣使往廣陵,詔華譚至金階之下。
  譚拜舞畢,武帝親策之。曰:「今四海一統,萬里同風。
  然北有未服之虜,西有丑施之氐,故謀夫未得高枕,邊人未獲晏然,將何以長泯斯患,混清六合乎?「華譚對曰:」臣聞聖人之臨天下也,祖乾綱以流化,順谷風以興仁,兼三才以御物,聞四德以招賢。故勞謙日昃,務在擇賢俊,義龍躍,帝道以光也。「武帝嘉其對。又策之曰:」舜以二八成功,文、武以多士興周,夫制化在於得人,而賢才難得。「譚又對曰:」今州郡貢秀孝,台府簡賢良,譬南海不少明月之寶,大宛不乏千里之駒也。「武帝悅之,以為郎中,於是罷朝。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6-20 02:55:38 |只看該作者
第三回     袁甫銜玉於何勖

  史說淮南袁甫,字公冑,亦好學,以詞辨見稱。知朝廷招舉賢土,及聞中領軍上將軍何勖重賢納士,敬往謁之。因言曰:「甫乃駑鈍之才,不足以騁千里。百里花封,能為劇耳。久聞將軍愛土,吾儕方懷干祿,何不納之?」勖笑曰:「今子之請,徒欲宰縣,反不思為台閣之職,何也?」甫曰:「人各有能,譬繒中之好莫過錦繡,不可以為韜;谷中之美莫過稻粱,不可以為齏。是以賈霸馳名於州郡,而息譽於京邑,廷尉之才,不為三公,自昔然也。」勖聞之大悅,除為鬆滋令。

  時慕賓石珩聞甫能辯,故難問曰:「卿果能辯,乃今壽陽以西何以恒旱?壽陽以東何以恒水?」甫應聲答曰:「壽陽以東皆是吳人,夫亡國之音哀而思。鼎足強邦一朝失職,憤怨甚積。積憂成陰,陰積成雨,雨久成水,其域恒水也。壽陽以西皆是中國,新平強吳,美寶皆入。志盈心滿,用長歡娛,《公羊》有言:」魯嬉悅,故其域旱。京師若能抑強扶弱,先親後疏,則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矣。『君雖高士,安識此理耶?

  珩因是服其高辯,敏捷勝己,後不復問難。

  史說皇甫諡,字安士,安定人,漢太尉皇甫嵩之曾孫也。

  因承繼後叔艾益,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遊蕩無度,人人咸以為癡。嘗出遊得瓜果,輒進於後叔母任氏。任氏謂曰:「《孝經》云:」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逾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存道,無以慰我。汝謂瓜果進以為孝乎?「因歎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闕,何爾駑鈍之甚耶?修身篤學,汝自得之,於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而就鄉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擔居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覽典籍百家之言,殆有高士之志,以著述為務,自號」玄晏先生「。時舉孝廉,郡邑交薦,朝廷亦屢征,皆不應命。而所著詩賦誄誦論難,及撰帝王世紀,高士、逸士、列女等傳,並行於世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5-6-20 02:56:07 |只看該作者
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卻說北魏之先出自黃帝,黃帝之子昌意,昌意之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此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記事而已。時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為氏。
  其裔始均事堯時,逐女魃於弱水。北人賴其勛,舜後命為曰祖厯。三代至秦漢,獯鬻、玁狁、山戎、匈奴之屬,累代為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南下,是以載籍無聞。積六十七代,至成皇帝,諱毛方,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宣帝南遷大澤,方千百餘里,厥土昏冥沮洳,謀更南遷,未行而崩。獻皇帝時,有神人言:「此地荒遐,宜徙建都邑。」獻帝年老,仍以位授子聖武皇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灘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似馬,其聲似牛,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
  其策略多出宣、獻二帝,故時人並號曰「推寅」,蓋俗云鑽研之義。傳至拓跋詰汾,為人孤弱,諸部各散。
  卻說北魏聖武,姓拓跋,諱詰汾,曾親耕於山澤。忽一日,歘見輜軿自天降下。詰汾奔前去觀,見一婦人,生得千嬌百媚,萬種風流,前來相見。謂詰汾曰:「吾乃上界天女,玉帝因見君祖宗積德,敕吾降凡,與君為室。君不嫌醜陋,乃妾之幸耳。」詰汾曰:「蒙天帝賜有姻緣,何德以當之?」言畢,遂與施祿相攜手回第,設筵相待。至夜二人成親,歡會三日。天女辭曰:「吾今請還天宮,不敢久留。吾昔受命於天,只許三日姻緣,今已滿足。吾去之後,期年周時,與君後會於前日相見之處,不可遺忘。」言畢,相辭欲行。詰汾不忍相離,因留戀之,而天女化清風不見。
  後詰汾自天女歸天之後,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一載。
  猛然思起天女臨別之言,至是日,依然逕入山澤伺候。不霎時,見天女駕五彩祥雲,自天下來,抱著一個小兒,近前與詰汾相見。曰:「別來無恙,幸不失信。」以此抱小兒授與詰汾。又曰:「此是君之子,乃當世帝王也,君宜善撫育之。」言畢欲行。詰汾接得小兒,拖住天女曰:「一日夫妻,百夜恩情,自卿歸天之後,忘食失寢,要想一會,不能得見。今蒙降臨,何忍言去?可同我歸第,再敘一夜,明早歸天未遲。」天女曰:「此乃天帝之敕,與君姻緣,只能在此遇,豈敢再延?」語終,化清風不見。因是詰汾垂淚,抱著小兒歸家恩養,取名「力微」。
  黃帝修德上天知,敕降神女為裔妻。
  不覺明年產真主,北代從斯作帝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5-6-20 02:56:40 |只看該作者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沒鹿回

  卻說光陰易過,倏爾數年。力微長大一十餘歲,容貌奇偉,文才出眾,武藝超群。因無舅家,故北代諸部時人諺曰:「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時詰汾發疾而崩,力微痛之,安葬哀毀逾禮。喪事畢,有沒鹿回部大人竇賓,聞力微有雄杰之度,召之為部長,自此乃依竇賓為將。
  卻說西部酋長夷夷,以兵一萬擾境,擄掠畜產。竇賓親領胡兵二萬人,出界拒敵。次日,兩軍相遇,竇賓親自出戰,大罵:「野犬逆賊,何敢侵境!」夷夷見其大罵,忿怒勒起坐下馬,掄起手中槍,走奔陣前,更不打話,直取竇賓。賓亦舞大捍刀出迎。兩馬相交,軍器並舉,二人戰了十合,竇賓氣力不加,勒住跨下馬,收回手中槍,走回本陣。夷夷趕來,見賓走已遠,夷夷就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望竇賓心後一箭。竇賓聽得弓弦一響,急翻身下來躲過,那箭正中馬脛,馬即死於陣前。
  夷夷見賓死了戰馬,拍馬來迫。將及追至,恰力徽領兵到,見賓無馬,急以所乘之馬與賓騎之。大言曰:「大王急回本陣,小將出迎敵兵。」言畢,以步兵接戰。力微以步兵擺開,與夷夷交鋒大戰,戰上三十餘合,夷夷抵敵力微不住,驟馬奔回本陣,被力微驅兵奮擊。夷夷大敗,退還本國去訖。力微連追一百餘里,方始鳴金收兵回城。
  次日,賓聚集諸部大人問曰:「孤昨與夷夷交戰,被他射死戰馬,險些被擒,不知甚人將駿馬與我騎之,方得脫此大難。
  我在亂軍之中,殺得頭昏眼花,忘記其人,汝等可自白之,我必酬其大功。「是時,力微隱而不言。當左右大人對曰:」前日陣上救大人者,乃拓跋力微也。「竇賓大驚,問力微曰:」孤三問,卿如何不答也?「力微曰:」此大王洪福,諸部之力,小將何功之有?「竇賓大喜曰:」我今將國划半分卿,酬卿大功。「力微固辭曰:」臣食君祿,當盡犬馬之力,豈圖賞也?「
  固推不受。賓愈敬之曰:「子貢辭賞,後人羨之。而卿如此,何以為報耶?」又曰:「吾有愛女金玉公主,不與凡子,今賜與卿為妻,勿得再推。」因是力微從之。選日納聘禮,就迎公主,過門成親畢。自此以後,賓甚寵用之,常思報其前勛。
  忽一日,謂力微曰:「孤聞韓信據齊不得,張良擇地而封。
  欲委卿以一方,卿謂何地可據,孤即授之。「力微曰:」韓信連百萬之眾,收四海之地,平秦滅楚,取趙挾燕,功蓋天下,名聞古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匡扶社稷,扭轉乾坤,以三寸之舌,開四百年之基,成漢室之業,皆此二人之力,高祖所謂人傑。臣於大王,無尺寸之功,止一馬之力,何敢受其賜也?「賓曰:」富貴二字,世人貪之,恐不得至,卿何固辭?今授卿一所,吾欲南霸天下,欲卿效張良、韓信之立勛,故有是命,卿何卻之?「力微曰:」臣見前賢所謂功蓋天下者不賞,勇略振主者身危,未嘗不思退避。富與貴,人情之所欲,豈不愛之?望大王法堯舜之仁,休效漢祖之疑。臣願慕二賢之忠,望大王授臣北鎮長川,以圖霸舉。而臣既承半子之分,而思欲隨部奉事大王,不捨遠離。「賓曰:」男兒所志在功名,別何足惜離?「又曰:」恭敬不如從命,卿可同金玉公主速去鎮守長川,就以其地授卿,以為湯沐之邑。「因是封力微為北部大人,命其往鎮。於是力微拜辭竇賓,領金玉公主同去長川鎮守,收納亡叛,延攬英雄,招軍買馬,積草屯糧,由是舊部人馬悉來歸附。數年之間,軍威大振。
  誰想光陰迅速,寒暑更遷,不覺竇賓染病將危,乃喚二子竇龍、竇虎至臥前,戒曰:「拓跋力微勇略無雙,吾死之後,不可疏慢此人,功多不伐。當以國事見委,勿以常人遇之。」
  言訖而卒。龍、虎二人舉哀發喪於西陵,竇龍代父領其諸部十萬之眾。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5-6-20 02:57:08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回     竇龍以謀攻力微

  當竇龍代父位領眾,使人持孝書來報知公主、力微。力微接得孝書,方知岳父竇賓於十月內身故,辟踴慟哭,昏倒於地。
  左右急勸曰:「死者不可復生,何苦如是?」力微始拭淚入內,說與公主。公主涕泗交流,命排車馬,要同力微回國弔喪。力微急止之曰:「吾觀舅舅龍、虎二人,昔嘗屢起害我之心,今若歸國,恐中其謀。宜先以人打探消息,方可回國。」公主聽見其說,猶豫不行。因此打發使人回去,只推力微有疾,不能遠行,待瘥可再來補禮。使人得是語,忙回歸報知竇龍。
  竇龍大怒,乃召竇虎入內,議曰:「力微詐病不來奔喪,必有異志。前日細作人回說,力微在長川招軍買馬,積草屯糧,今若不除,久則為患。吾欲討之,恨力不加,汝有何計可以教我?」竇虎曰:「吾有一策,使力微不能脫吾彀中。」龍曰:「有何高計?願聞其略。」虎曰:「可使人再去長川對力微說,我父親臨死之時,囑咐我兄弟二人,他死後汝可起軍發馬去攻取北川,與妹夫力微以作嫁資,卻把長川易還我部,此計若何?」龍曰:「北川迢迢,取之不易,此計莫非不可。」虎笑曰:「你道我真個去取北川與他?只以此為名,實欲取長川,教他不作準備。今假說去取北川,必要從長川經過。若過長川,力微必然出來勞軍,就問他索錢糧,去到城下,一鼓而擒住了力微,以除吾之後患也。故兵法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龍曰:」此計大妙。「言畢,即遣使人授此意,投長川去見力微。呈上書信,與力微、公主同看。
  力微觀書訖,對公主說道:「龍、虎二位大舅欲起兵取北川與我為嫁資,要我應付錢糧,犒勞三軍。」公主大喜,以為是實。惟力微心中半信半疑,只得打發使人回去,道軍馬一至城下,準備糧草、牛酒,犒勞三軍。
  使人去訖。公主曰:「難得兄弟如此好心,代取北川。你可準備糧草、牛酒,犒勞三軍。」力微笑曰:「你道竇龍兄弟二人真去代取北川?欲來攻我也。」公主曰:「如何是來攻我也?」力微曰:「龍、虎二人自討死耳!這等計策瞞小兒也瞞不過。」公主再問:「如何是計?」力微曰:「乃是投餌釣魚之計也。虛取北川,實欲來害我也。只等我與公主出城勞軍,就勢拿下殺之,攻我無備也。」公主曰:「二賊不念我同胞共乳,要來謀害,如之奈何?」力微曰:「公主寬心,收拾窩弓擒猛虎,安排香餌釣鼇魚,只等二人前來,他便不死,也九分無氣。」言訖,喚北部王才至曰:「你可持書去見那竇龍兄弟,說道我聞知二位舅舅起兵代取北川,心中大悅,難得二位舅舅如此好心,稱謝不荊今準備牛酒、糧草整齊,專待軍馬來到,與公主出城迎接。」王才領其言語及書信,忙來沒鹿回部,即入宮內,呈上書信,具說力微之言與龍、虎二人。二人聽訖,大喜,王才即時告辭,歸長川報知力微。力微又喚大將於龍來聽了計策,如此如此,其餘我自有擺佈,自作準備。
  龍虎決策取長川,神元先知第一籌。
  貪圖香餌釣鱗鯉,誰想翻身入浪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5-6-20 02:57:37 |只看該作者
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長川

  卻說竇龍二人得力微回書,撫掌大笑曰:「你原來今番中吾計策也。」即時遣甘宇為先鋒,自與徐丁為二隊,凌蒙為後隊,共計五萬,水陸並進,望長川進發。龍與虎二人自在船上,時復歡笑,將謂力微中計。迤邐而行,前軍已至川口,龍、虎叫問:「前面有人迎接否?」人報力微令王苻來見。竇龍喚王苻入船中,問:「勞軍如何?」王苻曰:「主公皆準備停當,但錢糧陸續起運。」龍曰:「駙馬何在?」苻曰:「在長川城門外相待,與大王把盞。」龍、虎曰:「今為汝家事,勞軍之禮,休得輕意。」王苻領了言語,先回去了。
  竇虎將戰船密密排於河上,依次而進。看看至林安,並不曾見有一隻船,又無人迎接,河面上靜蕩蕩的。忽哨船回報,長川城上插兩面白旗,並不見一個人影。竇龍二人並牽戰馬,親自上岸跨馬,帶徐盯甘宇一班兒軍官,並虎賁千餘人,逕往長川。來到城邊,不見動靜。竇龍二人乃勒住馬,令前軍大叫城上守門軍將曰:「誰在城上?今有沒鹿回部竇龍二位大王親自在此,請汝主駙馬相見。」忽一聲梆子響,白旗倒處,二面紅旗豎起,城上軍人一齊排立刀槍。敵樓上於龍出曰:「大王此行,端的取北川如何?」竇龍等曰:「吾替汝王取北川相贈,以為嫁奩之資。」於龍曰:「吾主人已知大王投餌釣鱗之計,故使吾等安排軍馬守城,大王休來。」竇龍聞知,勒馬便回。探馬報曰:「四路皆有埋伏,軍馬一齊殺到。關明從河陵殺來;張因從豈居殺來;黃由從河安殺來;魏正從長川小路殺來。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振十餘里,皆言要捉二位大王。」竇龍二人大驚,墜於馬下,左右急救,得扶起上馬。
  時四面軍馬殺將攏來,龍、虎忙率軍馬拼死殺出,那裡衝突得出?四面軍馬擁至,將龍、虎二人殺訖,餘兵無主,各自潰去。
  力微方始退陣鳴金,收軍入城。是日,於龍、張因二人獻竇龍兄弟首級,力微令人收拾屍首,一同葬於城東十五里地內。
  當力微既誅了竇龍兄弟,乃議招軍,招其部眾。其諸部大人悉引眾前來降順,因此得控弦之士二十餘萬人。次日,諸部大人商議,尊拓跋力微為神元皇帝,總統部眾,大封功臣。至是,知定襄之盛樂有天子之氣,乃引諸部大人復遷都於盛樂城。始起覬覦中原之志,因遣太子沙漠汗入中原奉貢,就使觀中原風土如何,意欲吞並。
  沙漠汗領父命,帶名馬珠玉來中國。不數月,來到京都,以金寶駿馬朝見晉武帝。武帝大悅,受其貢禮,乃留沙漠汗在洛陽太學中讀書。居歲餘,沙漠汗思歸,乃上殿奏曰:「父母在,不遠遊,游些有方。臣父母春秋已高,乞回奉養。」武帝聞奏,欲令人送其歸國。當大臣衛瓘奏曰:「沙漠汗資質雄異,不可遣歸,恐為後患。今若放他回去,正如龍歸大海,虎入深山,將不可服矣;不如留之,使以金帛賂其國中諸部大人,令其間諜神元,使彼父子不親,棄之不取,此乃中華之福,不然貽患後世矣。」武帝猶豫。沙漠汗來,屢上表要還。武帝沉吟,欲不放其歸,匈奴方強,恐其擾境;欲放其還,恐其有異。見沙漠汗辭表情切,只得多以金帛賜之,用十分恩義結之,遣人護送其還。當沙漠太子得聖旨准放其還,即忙入朝拜辭武帝,次早登程。
  行數月,來至陰館城。先遣人入國,報父神元。神元設位。
  近臣奏曰:「太子沙漠汗先年入貢中國,觀覘虛實,今差人來報回國,已至陰館。」神元大喜曰:「既太子歸國,諸部大人可去陰館迎接。」諸部大人即出,以酒饌來陰館迎接。參拜太子訖,各以酒把盞,酒至半酣,沙漠汗仰視空中,忽有一只飛鳥。其時沙漠汗在中國,帶得彈子在袖中,便以左手拈弓,右手搭彈,望空中一放,正中飛鳥頸子上,死落在地。時匈奴諸部大人不識彈子,又不見羽箭,以為沙漠汗空弓射得鳥落。諸部大人俱各大驚,皆以為神。密相謂曰:「今太子入中國,被服同南,更兼有此奇術,射不用箭,他日神元萬歲後,太子統國,必然變易舊俗,吾等必不得志,亦難保善終矣。不如先走入朝,奏知萬歲,說太子今回國,臣等觀動靜,必有貳意。更兼學得有奇術,空弓射落飛鳥。又帶南人而還,臣恐太子篡位爭權,變易舊俗,國不得安。」諸部大人計議已定,就辭太子沙漠汗,先馳還內,以前所議之計,奏知神元。神元大驚曰:「既如此,當如之何?」諸部大人奏曰:「聖上更有賢子,不若除之,免其後患。陛下不納臣盲,諸部各散。」神元無奈,因言當即除之。
  於是,諸部大人矯神元詔出朝,將太子沙漠汗執下,暴其罪曰:「太子沙漠汗奉晉數年,不思還國事親,今反帶南人而歸,必有叛心,此乃大不孝也。今封鴆酒一壺,黃羅五尺,寶劍一口,命其自荊」沙漠汗聽見其詔,大哭一場,乃飲鴆酒而亡,因此沙漠汗被害。神元悔之,乃命收葬,諡曰文皇帝。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5-6-20 03:00:07 |只看該作者
第八回     束皙誠心祈天雨

  卻說中國吳中大旱,連月不雨,百姓屢祈未應。史說束皙,字廣微,陽平元城人,漢踈廣之後。王莽末,廣曾祖盂達避難,自東海定居沙鹿山南,因去踈之足,遂改姓束焉。

  束皙博學多聞,少有德行,遠近皆知。時值天早無雨,百姓相謂曰:「吾聞仁德動天,致誠感應。今聞此處束廣微先生仁聞州裡,德播日新,不如請其求雨,天必有濟。」

  眾耆曰:「然!」

  因是百姓來請束皙祈雨,皙欣然從命。齋戒沐浴,禱告上天。須臾,天即下雨,三日不息,萬物回生。由是百姓感之,乃作歌歌之曰:

  束先生,通神明,
  禱天三日雨零零。
  我黍以育,我稷以生。
  何以酬之,願束長生。

  束皙自此朝野知名。武帝聞知,擢為著作郎。

  時武帝朝會群臣,問中郎摯虞曰:「三日曲水之義,卿知之乎?與朕言之。」虞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三生三女,三日俱亡,時人以為怪,乃招攜之水濱洗祓,遂因水以泛觴,其義起於此也。」武帝曰:「必如卿之所議,便非嘉事。」時皙在側,因進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請言之。

  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泛波。『又秦昭王置酒河曲,見金人捧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諸侯。』因此立為曲水。二漢相緣,皆為盛集流至今也,何得以三月生女即死之義耶?「武帝大悅,曰:」卿才果有大過人者。「就以皙為尚書郎,賜皙黃金五十斛。皙謝恩而退。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5-6-20 03:02:17 |只看該作者
第九回     劉毅對帝似桓靈

  辛丑太康二年三月,武帝詔選吳孫皓宮人五千入宮內,朝夕淫樂游宴,怠於政事。其掖庭殆將萬人,衛從常乘羊車,恣其羊車之所至,便宴寢其宮。其時武帝既乘羊車游寢宮庭,宮人競以竹葉插戶,鹽汁灑地,以引帝車入宮。於是後宮亂寵,無次序矣。

  卻說皇后楊氏,其父楊駿,字文長,宏農人也。官拜車騎將軍。時武帝以後寵,封楊駿為臨晉侯。當中書令褚碧與尚書郎郭弈等諫之曰:「夫封建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后妃所以供粢盛,宏內教也。今後父楊駿,雖有國戚之尊,卻無汗馬之勞,安可封侯?」二人因上表稱楊駿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恐亂天下之始。武帝怒而不聽,益寵楊駿。於是,楊駿勢傾天下,任意橫行。

  卻說武帝自太康以後,天下無事,不復留心萬機,惟耽酒色,請謁公行。楊駿與弟楊珧、楊濟勢傾朝野,公卿大夫無有不憚之者,故時人號為「三楊」。時太尉何曾因朝回第,謂諸子弟曰:「今皇上以吾為太尉,吾每宴見,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非貽厥孫謀之道也,及身而已,後嗣其殆乎?汝輩可以免。「指諸孫曰:」此屬必及於難矣。

  壬寅太康五年,武帝設朝,君臣禮畢。武帝問司錄校尉劉毅曰:「朕可方漢之何帝?卿實言之。」毅曰:「桓、靈似陛下耳。」武帝曰:「朕何至於此?」毅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今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是時武帝賣官,錢入宮,故毅言之。當武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朕有直臣,故為勝之耳。」因賜毅金二十斤。

  時毅糾劾豪貴,無所顧忌,人皆憚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23:2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