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被忽視的禮數:也許繁瑣,不過依然有價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24 05:21: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年前跟同事一起做了一個題,叫“被忽視的禮數”,搜集羅列了許多現代人已經不那麼重視、但在我們看來依然有存在價值的各種禮儀,並加以評述。部分禮儀確實有些繁瑣了,但大多數傳統禮儀體現的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很好的社交潤滑劑——而且個人認為,禮儀最好的效果是讓對方高興,但最次也能讓對方不會不高興,何樂而不為?當然是不是“必備”,就見仁見智了。

刪減整理如下:

做客之道:主人端茶送水來,必須站起來道謝


1、學會預約:當好客人的第一步是學會預約,在拜訪他人之前告知別人,讓其做好待客準備。大部分時候的突然到訪給主人的感覺並非驚喜,而是沒有禮貌客人的自以為是。

2、學會準時:遲到真的一點都不酷,尤其是作為被邀請一方,你以為你是誰?你的時間一定比他人寶貴?準時的含義是恰恰在約定時間走入主人家中,不早亦不晚,太早的到達或對主人也有衝擊,最合適的方式只有準時。而在現代社會被人遺忘的禮儀細節時,若非主人邀請來家進餐,請切記不要在吃飯時間拜訪,那只會造成尷尬。

3、學會帶上禮物:別以為這是繁文縟節,其實它是基本禮貌,空手而至的客人在成熟的人眼中就是不懂事。禮不在重,有情義即可,哪怕是帶一點水果,也會展示出你的有心。

4、學會打扮自己:長指甲、亂頭髮都是做客時的大忌,這時候別覺得不拘小節是美德,任何時候,蓬頭垢面、亂七八糟造型出現的人都不會受歡迎,而這種太過於隨意的外表其實也會讓主人難過,“原來你這麼不在意我。”在喜歡的人面前打扮自己應該是現代人類的基本反應。

5、學會熱情招呼:作為客人,最重要的基本守則是表現出自己的極大熱情,而這份熱情從進門後就體現在積極和在座人打招呼,再次強調這不是無謂的客套,只是最為基本的禮貌。如果是去長輩家做客,請記得待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後再坐下,同時要注意坐的姿勢。

6、學會起身:客人的屁股不能老黏在板凳上,比如主人們為自己端茶敬酒時,別忘記起身道謝,而那些果品、菜品,也記得請在場的長者先取用。

7、學會克制欲望:做客時,隨心所欲是大忌。這裡的欲望指的是食欲也包括胡亂的好奇心。共食不飽雖然聽起來太刻意,可仔細回想那些在做客時也胡吃海喝的同學哪個不在背後遭到嘲笑?詼諧的古人總結出做客四不:不馬食,不牛飲,不虎咽,不鯨吞。今年春節去別人家拜年時,請默念。

8、學會專心:與主人談話時,請抬頭,別玩手機,認真與主人交談,而那些左顧右盼的眼神、亂翻東西的行為也應該通通禁止!

9、學會合適的道別:別滔滔不絕,沒有不會結束的宴席,所以在發現主人心不在焉、長籲短歎、蹙眉皺額或不時看表時,請學會在兩人對話沉默的間隙道別吧!而在說完再見後,請果斷離開,那些說走又不走的客人最為傷腦筋!

吃飯之道:同一道菜最好不要連續夾三次

1、入座: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尊者,晚輩主動端茶服務。

2、坐姿: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手肘不應該放於桌上,不可敲擊碗筷。

3、主客禮儀: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4、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晚輩先向長輩敬酒。

5、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6、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7、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8、進食:用筷夾菜,只取在自己之一方,不應該站起向其他方向取菜,尤其不應該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9、同一菜最好不要連續夾取三次,所取肴菜,不倍於他人。

10、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11、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12、咳嗽必轉身向後,並不當眾剔牙。

待客之道:家裡每道門都要讓客人先走

1、見面一定要先問好致敬,熟悉的朋友就寒暄近況,陌生的朋友要請教姓名住址;

2、無論是在外面還是家裡,每道門都讓客人先走;

3、進門到室內之後,必須要請客人先坐;

4、室內有其他客人,應該一一介紹,先幼後長,先近後遠;

5、敬茶的順序必須是先長後幼;

6、主人要離開座位到客人面前敬茶;

7、客人離開的時候主人一定要相送到門口,如果是來自遠方的客人更是要送到路口;

8、遠方客來住,一定要在自己家準備好他的睡覺地方,哪怕地方再小也要騰出來;

9、如果客人離開需要坐汽車或者火車,一定要送到車站,看著車開走才返回。

寫信之道:落款之後,加上“謹啟”二字更鄭重

1、收信人稱呼需因人而異用“知照語”:現今郵件為了表達尊敬,慣常使用“尊敬的某某”,這其實是西方書信的格式,一封傳統中國書信則是以“知照語”開頭的。所謂“知照語”即指對對方的稱呼,根據收信人身份的不同,知照語都有諸多講究。對方是一般尊長,就要在其姓名背後加上“尊前”、“尊鑒”;對方是師長,則須加上“函丈”、“丈前”等;一般平輩則用“大鑒”、“台鑒”;女性則多用“青鑒”。如果實在不知對方身份性別“大鑒”則比較保險。

2、郵件正文凡提及對方的事由都須“挪抬”表示尊敬:在一封香港文人的郵件當中,總是會出現很多“空格”或者沒寫完的“字行”,這可不是電腦打開格式的錯誤,而是中國傳統書信禮儀裡,為了表達對收信人的尊敬,郵件正文凡提及對方的語句,都必須在敬語後空一格(稱為挪抬)再繼續書寫,比如現在慣常用的“敬請察收”,傳統格式應為“敬乞察收”,或者在“敬乞”之後另起一行寫“察收”。

3、郵件末尾必須添加“請候語”和“安好語”:現代人寫郵件,通常在正文結束後直接署名,稍微有心的則加上“此致祝好”,這在中國傳統書信禮儀裡其實都是“大忌”。一般而言,在郵件正文結束後需要緊跟上“請候語”,通常有“敬請”、“敬頌”、“順頌”、“恭請”等。“請候語”之後需另起一行頂格寫“安好語”,這也和收信人身份有很大關係,一般長輩用“福安”、“尊安”,師長用“教安”,學生則用“學祺”,中年以下未婚女性用“芳安”等,如果不知對方身份,“大安”則比較萬能。“請候語”和“安好語”寫完後,才能落款寫信人姓名,最後還得在姓名背後加上“謹啟”二字以表謙遜。

送禮之道:中國人是不能當面拆禮物的

禮尚往來,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投桃報李”是饋贈的禮儀基本準則,同時也包涵了朋友間守望相助的修養和美德。

1、賜人不曰來取,與人不問所欲。“君子慎其所與人者”,不能胡亂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饋贈,更不能強行地饋贈,也不能問別人想要什麼禮物。

2、贈人物品,必謙必敬。饋贈給人東西的時候要態度恭敬,不能傲慢,這是對朋友的最大尊重和敬意。

3、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喪慶壽例外。饋贈時要量力而行,盡自己的能力選擇禮物,只要包裝得體、講究適度,也就合乎禮儀了。中國人是不能當面拆禮物、當面評價的,不禮貌。而在西方,結婚可以直接開出禮物清單,大家照著送。而且當面拆禮物,當面表示對禮物有多驚喜,反而是一種習俗。

4、平素贈物,座有他客,須避觀聽,遠來及初晤,可不避。送禮時應考慮場合及周圍人的感受,不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不便或壓力。

5、愛人財不以為富。雖然會收到很多禮物,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應該把禮物當成朋友的一番心意,而不是發家致富的手段。

6、受贈先略謙辭後受,稱謝,逾日須往拜。推而不辭是中國人委婉表達的方式,千萬別硬把禮物推掉以免得罪人。

7、長者賜,不敢辭。長輩贈予的禮物應該欣然接受並表示感恩。

旅行之道:接風洗塵

1、出行前需向親友辭行。有條件的可設“告別宴”,80、90 後喜歡以K歌和泡吧 PARTY為旅者送行,原則上由出行者埋單。

2、旅行返回後,需第一時間告知親友,並分派手信。當地特產是手信清單中必備選項,明信片則略顯禮薄、誠意不足。

3、得知“有朋自遠方來”,應騰出時間接待相聚,不可以“太忙了,下次吧”等庸俗理由、藉口推脫。

4、朋友旅行歸來,應設宴款待洗塵(可集體出資)。與朋友的“手信發派”同步進行。

5、遠方朋友到訪,有能力者應接待食宿,或分攤其部分支出。比如打的費報銷等,涉及共同消費部分如一起吃飯、一起桑拿等,亦應主動埋單。

6、身處異地,應第一時間打聽、瞭解當地風俗習慣,尤其是宗教國家,必須恪守禁規,避免觸及“雷區”。

7、歐美各國均有崇尚寧靜的習慣,不可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8、旅途中欲給接待者、服務者“小費”,需假裝成“不經意”的樣子給,不可挾財淩人(歐美國家特別在意這點)。

稱呼之道:摸不清長輩職位,稱老師最妥當

1、最好只和同輩或小一輩的人,用“親”開頭打招呼。雖然現代社會在稱呼上,對於長幼之分已經越來越模糊了,但基本的要素常識還是要有的。稱呼上也要有個底線,最起碼你不能與第一次見面、年齡相隔 30 歲的人,喊對方一聲“親”。親,這個字雖然會速度提升個人交往的美譽度和拉近距離,但對待長輩還是要有一定的敬畏,凡遇到人必是“親”,沒有親疏遠近的喊來喊去,最後只會給人留下“不會做人”的差評。

2、如果摸不清楚長輩的職位和職業狀況,還是用“老師”稱呼最為保險。各種稱呼禮儀書籍中都有品類繁多的職位或職業類的稱呼描述。比如,用職務稱呼,局長、科長、經理和院長等;用專業技術職務稱呼,教授、工程師和某工等;直接以被稱呼者的職業作為稱呼,老師、教練、醫生、會計和警官等。社交場合最常遇到的場景就是飯局,在飯局上一桌子人,凡是年齡比你大的,在摸不准對方情況時,還是一律以“老師”作為稱呼最為保險。

3、死記硬背,記住下面的稱呼泛指,不要犯下關于傳統稱呼的低級錯誤。
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婿,尊稱對方的女婿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喬梓,稱人父子
昆玉,稱人兄弟
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
家父,稱自己的父親
家慈,稱自己的母親
舍妹,稱自己的弟妹
舍侄,稱自己的侄兒
內人,稱自己的妻子
外子,稱自己的丈夫
犬子,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稱自己的女兒

4、別把“您”丟掉。如果有統計,“您”應該是最多被現代人丟掉和忘記的一個字。在使用第二人稱時,所有人都清楚用“您”比用“你”要更顯敬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9 03:3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