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野生植物] 咖啡樹 [8P] [複製連結]

總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25 10:02: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咖啡樹的介紹

咖啡樹為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一種園藝性多年生的經濟作物,具有速生、高產、價值高、銷路廣的特點。野生的咖啡樹可以長到5至10公尺高,但莊園裡種植的咖啡樹,為了增加結果量和便於採收,多被剪到2公尺以下的高度。咖啡樹對生的葉片呈長橢圓形,葉面光滑,末端的樹枝很長,分枝少,而花是白色的,開在葉柄連結樹枝的基部。

咖啡樹的形態特徵

葉花

咖啡樹是茜草科的一種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革質,長卵形;每年3月,枝條就會冒出潔白的花朵,花瓣呈螺旋排列,花心圍繞花瓣跳躍,仔細一瞧,
還真像兒時玩轉的小風車,發出陣陣茉莉花的清香;果實為橢圓形,漿果,深紅色,內藏兩粒種子,即是我們熟悉的咖啡豆。白花紅果咖啡樹的第一次開花期約為樹齡三年左右,白色的花五瓣筒狀花朵,飄散著一種淡淡的茉莉花香,花序濃密而成串排列。
花朵,開花二、三日之後即會凋謝,幾個月後開始結出果實。果實為核果,直徑約1.5釐米,最初呈綠色,後漸漸變黃,成熟後轉為紅色,和櫻桃非常相似,因此稱為櫻桃咖啡(Coffee Cherry),此時即可採收。


果實
成熟的咖啡漿果外型像櫻桃,呈鮮紅色,果肉甜甜的,內含一對種子,也就是咖啡豆(Coffee Beans)。咖啡品種有小粒種、中粒種和大粒種之分,前者含咖啡因成分低,香味濃,後兩者咖啡因含量高,但香味差一些。世界銷售的咖啡一般是由小粒種和中粒種按不同的比例配製而成,通常是七成中粒種,主要取其咖啡因;三成小粒種,主要取其香味。每個咖啡品種一般都有幾個到十幾個變異種。咖啡比較耐陰耐寒,但不耐光、不耐旱、不耐病。咖啡含有咖啡鹼、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和蔗糖等九種營養成分,作為飲料,它不僅醇香可口,略苦回甜,而且有興奮神經、驅除疲勞等作用。在醫學上,咖啡鹼可用來作麻醉劑、興奮劑、利尿劑和強心劑以及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咖啡的果肉富含糖份,可以制糖和制酒精。咖啡花含有香精油,可提取高級香料。


咖啡樹的生態習性
咖啡樹喜歡白天溫和不酷熱的氣溫,以及少於兩小時的直接日照,因此要是缺乏每天報到的午後陣雨或濃霧,當地的農夫就必須在咖啡園中夾種許多高一點的樹來遮蔭。到了夜晚,它們則希望有攝氏十度左右但是溫度又不能太低的環境,因為過於溫暖會使咖啡漿果發育得太快,結不出小而味濃的堅硬優質咖啡豆;萬一冷到結霜的話,咖啡樹又會被凍死。
基於這些特性,適合阿拉比卡咖啡生長的樂土,多半是位於南北回歸線間擁有高山地形的國家,這一帶也就是所謂的咖啡地帶(Coffee Zone/Coffee belt)。


咖啡作為一種優雅、時尚、高品位的飲料早已風靡全世界,並被人們列為世界三大飲料(咖啡、茶葉、可哥)之首,咖啡的種植也遍及全世界的76個國家和地區,僅1983-1984年度,全世界的咖啡產量就達550萬噸之多,出口量為420萬噸,其中以素有“咖啡王國”之稱的南美洲巴西的產量和出口量最多。儘管如此,咖啡的故鄉卻不在巴西,而是在非洲的衣索比亞,至今這個國家西南部咖法省的茂密叢林中,還生長著大片的野生咖啡林,“咖啡”一詞,就是來源於“咖法”這個地名。


咖啡樹的栽培技術

要求
咖啡樹的原產地在非洲的衣索比亞。咖啡樹在植物學上,屬於茜草科咖啡亞屬的常綠樹,而一般所俗稱的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樹所結果實的種子,只因為形狀像豆子,所以稱為咖啡豆。氣候是咖啡種植的決定性因素,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一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不過,並非所有位於此區內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良的咖啡樹。

條件
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為:溫度介於15~25℃之間的溫度氣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須達1500~2000毫米,同時其降雨時間,要能配合咖啡樹的開花週期。當然,除了季節的雨量的配合外,還要有肥沃的土壤,要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另外,日光雖然是咖啡成長及結果所不可欠缺的要素,但過於強烈的陽光會抑制咖啡樹的成長,故各個產地通常會配合種植一些遮陽樹。至於最理想的海拔高度為500~2000米。[2]
由此可知,栽培高品質咖啡的條件相當嚴格:陽光,雨量,土壤,氣溫,以及咖啡豆採收的方式和製作過程,都會影響到咖啡本身的品質。

採收儲藏

咖啡樹的果皮開始變紅即可採收。采果期因種類而異,小粒種9-11月采,9-10月為盛果期;中粒種11月至次年6月采,2-4月為盛果期。

加工方法有兩種:

幹制法
鮮果曬乾或烘乾後,用脫殼機脫去果皮和種皮,篩去雜質即成。

濕制法
此法用於大規模生產。將鮮果用脫皮機脫皮,分開豆粒與果皮,再將脫去皮的豆粒在水中浸泡脫膠,洗淨,乾燥,再脫去種皮即得商品咖啡豆。

盆栽技術

種子準備
可以自采,也可以從朋友處獲得。
種子處理
用小刀或剪刀小心的在表皮割開一個小口,然後剝去外皮。注意不要傷害裡面的果仁。

種植
處理好的種子可以直接種植或先泡水後再種植。直接種植很簡單,將種子直接放入蛭石中,表面覆土厚度和種子厚度一致即可;泡水根據季節不同時間長短不一。如果是春秋季,時間可以適當長些,夏季短些。最好用冷水,減少種子營養損失。泡水後和前面一樣,也是放入蛭石中,表面覆土。

出苗
春秋季種植,30天左右出苗;夏季種植,7-10出苗。冬季雖有暖氣,和夏天還是存在季節差異,所以出苗時間也是很長的。

移栽
當小苗真葉生長時,就可以移栽了。選擇花盆時,盆口直徑大體與植株冠徑相同,根系放進去,能伸展開即可。
盆土的選擇
我選用的盆土很簡單,大體有兩種:一是園土。單是園土就能養護的很好;二是三合一:草炭、蛭石、珍珠岩=3:2:2 。

養護要點

土壤要求
嚴格的來說,咖啡也是喜歡弱酸性土壤的,但是要求不是很嚴格。所以園土和三合一的土都能保證它正常生長。如果在生長期間適當澆一些發酵的淘米水,對保持土壤的酸性有良好的幫助。不用淘米水,用普通晾曬過的自來水,也一樣生長良好。
澆水見幹見濕,小苗期需水量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小苗幹稍,要十分留心,盆土不要過幹。一年以後的苗就比較耐旱了,即使是水稍有不夠,也不會太影響其生長的。

光照
咖啡喜光,沒有日光照耀,會生長不良。但是夏天也忌暴曬,暴曬會導致葉片受損,最好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度夏。

施肥
咖啡對肥的要求不高。我一般用馬掌直接插入盆中,利用澆水緩慢溶解釋放肥分。
換盆
一年一次。去除老根,帶著部分原土栽入新盆中。

注意事項

(1)咖啡是樹,所以在生長期內,下面的葉子會逐漸老去黃化,這是植物生長的正常現象,不必驚慌,注意及時清理老葉黃葉即可;

(2)咖啡開花要三年的時間。花有類似茉莉的香氣,比茉莉花味道淡,後味有咖啡的清苦澀。花期從2月---5月,開花不斷。花後結果。果實綠色。不用人工授粉。

(3)要想咖啡樹花繁葉茂,需要適當的打尖,促其側枝萌發,擁有好看的樹冠。

(4)咖啡樹隨著年齡的增長,樹幹會木質化,莖的顏色有綠色轉為黃褐色,表皮皸裂。正常現象,不必介意。

咖啡樹的品種分類

阿拉比卡豆咖啡樹主要可分為兩大品種:阿拉比卡種(Coffea Arabica)與羅布斯塔種(Coffea Robusta/Coffea Canephora)。

此外還有一些次要的品種,如賴比瑞亞種(Coffea Liberica)與阿拉布斯塔種(Coffea Arabusta),但在市場上並不多見。

羅布斯塔豆 羅布斯塔種的咖啡樹可以在平地生長,它對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產量也較高。和阿拉比卡豆相比,羅布斯塔豆的外型較為渾圓,中間有道裂的那一面有點膨膨的,溝紋很直,讓人聯想到黃豆;而阿拉比卡豆則較橢長,溝紋曲折,有點像半顆花生。
一般羅布斯塔豆的滋味較貧乏,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豆的2到3倍,價格便宜,多半供給大型咖啡工業生產即溶咖啡或低價綜合品之用。 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適合種植在海拔一千到兩千公尺左右排水良好的肥沃山坡上,生長的氣候不可乙太潮濕,但仍需要持續的雨季和充沛的雨量。

咖啡樹的分佈區域
咖啡樹產熱帶非洲,中國華南、西南有引種栽培。
咖啡樹生長的樂土多半是位於南北回歸線間擁有高山地形的國家。

咖啡樹的食療
護花網的醫學資訊及健康食療資訊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
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於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主尚無資料表明酒精中毒時,咖啡因可提高大腦功能。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咖啡因可產生耐受性和藥物依賴性。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咖啡因、茶鹼等甲基黃嘌呤類化合物對循環系統有明顯的作用。但它們的作用是複雜的,有時是矛盾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機體狀態、劑量以及是否以前服用過這類藥物。從前未用過這類藥物的人服用咖啡因250-350mg可使心率稍有增加,同時收縮壓和舒張壓也有所上升。但上述劑量對常期服用咖啡因的人常常無任何作用。過去未服用過這類化合物的人服用咖啡因後引起的心率和血壓升高是否與兒茶酚胺等化合物和血漿腎素活性升高有關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可以認為對於常期服用者,體內上述物質濃度並無明顯變化。在高劑量下,咖啡因和茶鹼都可造成心動過速。敏感患者可能出現期前收縮等心律失常。過量服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也可能出現心律失常,然而,對正常人這種誘發心律失常的危險性很小,對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心室異位(ventricular ectopy)的患者通常也能耐受中等劑量的咖啡因。甲基黃嘌呤類對腦血管有收縮作用,使腦血管阻力上升,並伴有腦血流量和腦氧張力下降。

對平滑肌的作用
甲基黃嘌呤類化合物可舒張各種平滑肌,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氣管平滑肌的舒張,尤其是在臨床哮喘和實驗中使用藥物使氣管平滑肌收縮的情況下作用尤為明顯。茶鹼是該類化合物中最為有效的平滑肌舒張藥,但對其作用機制仍不清楚。此外,該類化合物尚能特異性地對抗阿片類藥物對胃腸道的作用。

其他作用
咖啡因有增強人骨骼肌工作能力的作用,也能增加貓間接刺激四頭肌的抽搐張力。在治療劑量下,咖啡因和茶鹼均可提高人膈肌的收縮力,減輕膈肌疲勞。此外,甲基黃嘌呤類化合物,特別是茶鹼有利尿作用,其增加水和電解質的排泄與噻嗪類化合物相似,長期飲用咖啡可使血漿膽固醇濃度升高,但這並非由於咖啡因所致,而與咖啡所含其他成分有關。

藥代動力學
甲基黃瞟吟類口服、直腸或注射給藥均易吸收。該類化合物廣泛分佈於機體各處,並可透過胎盤屏障,也可由乳汁分泌。
咖啡因和茶鹼的表觀分佈容積相似,通常為0.4-0.6L/kg。茶鹼和血漿蛋白的結合比例較咖啡因高,隨著濃度增加,結合比例下降。該類化合物主要在肝中代謝。茶鹼和咖啡因各只有15%和5%以原型從尿中排出。咖啡因的血漿半衰期為3-7小時,懷孕晚期或長期使用甾醇類口服避孕藥婦女的半衰期要兩倍於以上時間。未成熟嬰兒對甲基黃嘌呤類化合物消除很慢,對咖啡因的平均半衰期超過50小時。咖啡因主要通過去甲基化(demethylatiOn)和8位元氧化的方式代謝,尿中主要代謝產物為L甲基黃嘌呤(1-methylxanthine),1-甲基尿酸(1-methy-luric acid)等,少量也可形成茶鹼和可哥豆堿等其他黃嘌呤類化合物。[4]

毒副作用
眼用咖啡因致死的現象很少發生。成人短時服用咖啡因的致死量約為5-10g,服用1g即可出現不良反應,多見中樞神經和循環系統症狀。以失眠,不安和激動等早期症狀發展到輕度昏迷、嘔吐、痙攣,肌肉緊張和震顫,心動過速和期外收縮(extrasysto1e)也常見。此外,還可見呼吸加快。

優劣鑒定
性狀鑒別
1.小果咖啡種子已除去種皮,呈橢圓形或卵形,長8-10mm,直徑5-7mm,中間部厚3-4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有稍彎曲的縱溝及紙樣種皮痕跡。生品類黃色或暗綠色;焙焦品暗棕色,有特異香氣,味微苦。澀。
2.中果咖啡種子稍大,卵球形,長9-11mm,直徑7-9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
3.大果咖啡種子長圓形,長約15mm,直徑約10mm,平滑。
顯微鑒別
小果咖啡種子粉末特徵:生品為淡黃綠色,焙焦品為棕色。
①棕色塊狀物眾多,大小不一。
②纖維細長。
  ③石細胞類長方形、類圓形,長可達200μm,直徑20-40μm,孔溝明顯。
  ④胚乳細胞壁厚,紋孔可見,含蛋白質粒及脂肪。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少許,置載玻片上,加水少許,加熱,待水分蒸幹後,加苯2滴,幹後,可見沿載玻片邊緣有淡黃色眾多針晶。(檢查咖啡因)。
咖啡樹的園林用途
咖啡樹可盆栽供室內觀賞。
咖啡樹的文化背景
植物學史

關於人們發現咖啡的傳說很多,有一種傳說是,13世紀,衣索比亞有個王子,發現他的駱駝特愛吃一種灌木上的小槳果,而且吃後顯得格外興奮,精力充沛,於是他自己也采了一些小漿果品嘗,最終就發現了這種提神醒腦的咖啡飲料。另一種傳說是,西元前500年的一天,一個衣索比亞的牧羊人把羊群趕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放牧。在一個小山崗上,羊群吃了一種小樹上的小紅果,傍晚歸來後,羊群在圍欄中一反常態,不象平日那樣安詳溫順,馴服平靜,而是興奮不已,躁動不安,撕打鳴叫,甚至是通宵達旦地歡騰跳躍,主人原以為羊吃了什麼草中毒了,幾次起床打起燈火細看,但卻見羊群精神抖擻,活蹦亂跳,不象中毒疼痛的樣子。第二天早上,牧羊人準備把羊群趕到另一個地方放牧,打開圍欄後,羊群拚命地往長有小紅果的山上跑,牧羊人怎麼鞭打阻攔都無濟於事,當牧羊人精疲力竭之時,只好尾隨羊群來到小山崗上。牧羊人見每只羊都爭搶著去吃小紅果,感到十分奇怪,於是就採摘了一些小紅果反復咀嚼品嘗,發現這種小紅果甜中帶有一些苦味。放牧歸來,牧羊人感到精神無比興奮,一夜難以入眠,甚至想跟隨羊群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跳起來。小紅果的神奇作用很快傳開了,衣索比亞的牧羊人四處採摘小紅果咀嚼,並拿到市場上出售。後來,這種小紅果就發展成了當今世界最走紅的咖啡飲料。

咖啡果實內含有兩顆種子,也就是咖啡豆。這兩棵豆子各以其平面的一邊,面對面直立相連。每個咖啡豆都有一層薄薄的外膜,此膜被稱為銀皮,其外層又被披覆著一層黃色的外皮,稱為內果皮。整個咖啡豆則被包藏在黏質性的漿狀物中,形成咖啡果肉,果肉軟且帶有甜味,最外層則為外殼。
實際上,西元前525年,阿拉伯人就開始種植咖啡了,阿拉伯地區也隨之開始盛行咀嚼炒的咖啡豆子。西元890年,阿拉伯商人把咖啡豆子銷售到葉門,葉門人第一次把咖啡豆製成飲料。15世紀,咖啡傳入歐洲、亞洲,又很快入美洲。到18世紀,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咖啡,並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咖啡每年銷售量躍居三大飲料之首,是可哥的3倍,茶葉的4倍。雖然世界上栽培咖啡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但中國栽培咖啡卻只有幾百年的經歷,1884年,臺灣省開始引種咖啡。20世紀初,華僑從馬來西亞帶回咖啡在海南省種植。後來,南方熱帶和亞熱帶的各省區才陸續開始種植物咖啡。雖然栽培的時間較短,但我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咖啡具有超群的品質,獨特的魅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一些外國商人低價買去後,經加工再銷往國際市場,就成了價值昂貴的世界一流飲料,尤為突出的是雲南省種植的小粒咖啡,因雲南晝夜溫差大,利於其內含物質的積累,所以品嘗起來給人感覺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含油多,帶果味,從而被國內外咖啡商人稱讚為“國際上品質最好的咖啡”。

對氣候影響
倫敦皇家植物園的一項調查發現,氣候變化正在對人們依賴的咖啡造成影響。咖啡樹將隨著氣候變化逐漸消亡,比如最受人們歡迎的咖啡品種阿拉比卡,很有可能在2080年前銷聲匿跡。根據英國科學家的調查,更容易消亡的只是野生的咖啡樹,人們種植的咖啡樹,其實是野生咖啡樹的“近親”。根據大衛斯發表在《PLOS ONE》這本公共科學雜誌上的研究,他將前往非洲實地考察的資料和電腦類比不同氣候的資料聯合在一起,從而瞭解氣候變化將會如何影響各種野生咖啡植物。他的考察更加側重於衣索比亞當地的一些野生咖啡樹,這些咖啡樹從基因上更加接近阿拉比卡咖啡樹。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夢幻仙女 + 4 + 3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9 07:3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