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662|回覆: 30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深淵提督]紅色警戒[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匿名  發表於 2013-12-3 01:27:56 |正序瀏覽 | x 5
本帖最後由 匿名 於 2013-12-5 17:00 編輯

紅色警戒  作者:深淵提督

真實的地理,宏偉的攻略!
集架空與科幻、鐵血與謀略于一身!
打造真實完美的紅警小說!
蘇聯成功侵略美國,看蘇聯英雄如何痛擊美帝?
世界在蘇聯巨熊的腳下震撼,看美國人如何保家衛國?
中國決心力挽狂瀾,看中國如何發揮東方才智拯救和平?
本文根據著名的即時戰略游戲《紅x警戒Ⅱ》創作。
純屬個人虛構,請勿與現實對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匿名
狀態︰ 離線
308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9:28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五節  大結局

當布魯克斯將軍當面向格林卡婭通報了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情況後,格林卡婭並沒有太重視。她的工作重點是立即召開來聯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緊急會議和各黨派的民主政治協商會議。

令美國和蘇聯都感到意外的是,12月17日下午三時,莫斯科上空的大氣漏斗居然停止了擴張,反而開始收縮。盡管暴風雪仍然在繼續,但來自同溫層的冷空氣也停止了大規模沉降,氣溫停止了下降,開始回升。

當天傍晚五時,蘇共中央發布公告,正式推舉索菲婭·格林卡婭為新的聯共中央***,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也宣布通過對格林卡婭政府總理的任命。所謂的全蘇各黨派民主政治協商會議也做出一致決議,擁護格林卡婭對蘇聯的領導。

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其已經牢牢掌握的各地廣播電視台和報刊等媒體機構,為格林卡婭的上台大造輿論。因此,除了軍隊,全國人民基本已經認同了格林卡婭的“臨危受命”。

到了傍晚六時,莫斯科地區的暴風雪已經停息,此時中國外長喬華、美國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和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以及歐洲國家特派代表法國外長讓·勒拿一行人飛抵了圖拉,然後轉乘蘇軍的直升機飛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次日一大早,格林卡婭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以上諸公。

隨後蘇聯兩國代表在聯合國秘書長、中國外長、歐洲國家特派代表的聯合主持下于克里姆林宮展開談判。雙方同意在當天即在北美戰場停火,停止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所有戰斗,並于20日各自在陸上向戰線後方撤退三公里,所有出海戰斗艦只返回各自港口。同時由聯合國委任的中國和歐洲軍事觀察員前往戰線各處監督。雙方開列了和平時間表,爭取在西方聖誕節前達成和平協議。

聯共中央委員會以集體的名義,在18日中午向北美戰區司令特里利瑟爾上將和紐約戰區司令戈爾什科夫大將,下達了停火和准備後撤的命令。

至此,從5月9日爆發的第二次紅色戰爭終于在曆時了半年多後暫停了下來,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世界對和平如此之快來臨感到極為不可思議,12月17日一天,莫斯科的複雜戰斗居然就讓這場跨越了上萬公里的世紀大戰停了下來。雙方對和談的誠意也竟然是如此之大,美國政府和軍隊在本土二十個州完全陷于蘇軍之手——蘇聯在莫斯科中心市區被美軍牢牢控制的情況下,都坦承地與對方展開談判,這更是成為這場戰爭又一個大迷題。

但不管怎麼樣,戰爭終于結束了,世界在恐怖中得以恢複。世界各國都對美蘇之間的停火而歡呼。

索菲婭·格林卡婭因此也被世界各國捧為“和平女神”,蘇聯國內受她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控制的媒體更是不遺余力地宣傳格林卡婭為蘇聯帶來和平。

蘇聯電視台對它們的新領袖充滿了贊譽之詞:“這是葉卡捷林娜二世以來最偉大的蘇聯女性,她將我們數以百萬計的英勇戰士從火線上解救出來……”

蘇聯英雄魯斯蘭·伊戈爾憤怒地關掉電視機,轉過身對他所忠誠的亞曆山大·羅曼諾夫說:“您難道就能看著她這樣竅取蘇聯和騙取人民的信任嗎?只要您出面,蘇聯人民和紅軍官兵一定重歸您的旗幟之下。”

羅曼諾夫靠在沙發上面無表情地說:“她已經控制了蘇聯的所有宣傳機構,甚至軍隊都已經倒向她那邊……不過有個人出面終止戰爭,對蘇聯也是好事。但我絕對無法容忍她對我的背叛!”

伊戈爾知道他已經厭煩了無休止的內斗,渴望來一次徹底的扭轉。而瑪加麗塔一號時空機器就讓他看到了這種扭轉的可能性和現實現。伊戈爾走到辦公桌前,打開放在上面的一個盒子,取出了一把老舊的矛頭——命運之槍、耶穌的聖槍。然後走到羅曼諾夫面前,雙手遞給他,說道:“羅曼諾夫同志,耶穌的聖槍就在這里,我們行動嗎?”

羅曼諾夫接過命運之槍,猛然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魯斯蘭,這是我們的命運!”

然後他便握著聖槍在伊戈爾的帶領下,走出辦公室,進入國家實驗室的電梯里。

高速電梯滑向幽暗的地下……

他們走過狹長的通道,來到了瑪加麗塔一號前面。

直徑一百米、渾身因為途著暗綠色在燈光照射之下而反射出神秘的氣息。

“走吧,魯斯蘭,勝利屬于我們。”羅曼諾握著聖槍,冷冷地說,完全沒有之前的**與興奮。他就像一個輸光了賭注,准備孤注一擲。

伊戈爾跟著他在工程人員的幫助下進了瑪加麗塔一號。這些人可能是蘇聯唯一還忠于羅曼諾夫的。

他們座穩後,工程師便向羅曼諾夫指示說明:“羅曼諾夫同志,當屏幕上的所有能量條滿格後,您就可以把聖槍**這個插槽里,啟動時空機器。”

“我們就可以回到半年前的世界,然後改變曆史?”伊戈爾突然問,他對時空機器運轉的真正結果還是不太清楚。

“是的,伊戈爾同志。”對方點頭稱道。

“好了,開始吧。”羅曼諾夫迫不及待地說。

于是,工程師們將瑪加麗塔一號的艙門關緊,然後全部撤離地下。時空機器內外警報大作,警燈閃爍,廣播不斷地播發啟動步驟。

呈現在羅曼諾夫和伊戈爾面前的顯示屏上,各種顏色的能量條正急速上升,很快就都達到了滿格。

羅曼諾夫看了伊戈爾一眼,激動地抬起耶穌的聖槍,迅速插入插槽——頓時,他們眼前突然之間充滿了亮光……

“零零零……”莫斯科盧比揚卡廣場克格勃總部大樓主席辦公室的電話急促響起,格林卡婭馬上抓起電話。里面傳來了緊張的報告:“格林卡婭同志,烏拉爾山脈國家實驗室發生了大爆炸,瑪加麗塔一號可能全毀了。實驗室大樓也全部倒塌。”

“對所有人下達封開令,你們撤離吧。”格林卡婭平靜地指示道,然後掛上電話。

格林卡婭走到窗前,陰沉的天空下莫斯科已經恢複了秩序和平靜。克里姆林宮一號樓的穹頂上紅旗正迎風飄揚,她將在元月之前搬進那里。

此時的克里姆林宮一號樓相當忙碌,工作人員一方面正收拾因為美軍搜索而搞得亂七八糟的各個房間,一方面為二樓的最高統帥辦公室重新裝修,以迎合新的“蘇聯女皇”的品味。

亞曆山大·庫科夫陸軍少將終于穿著將軍的服裝來到了克里姆林宮一號樓。他是應尼古拉·查丹科中校的要求來的。在大門口他就見到了查丹科,對方把他領到了二樓的最高統帥辦公室里。

裝修人員正在會客廳里搬走所有舊的陳設,他們穿過會客廳,走進辦公室。

“什麼都搬走了!”庫科夫對著外面忙碌的會客室氣憤地說道,“就像戰敗一樣!”

“總理已經逃走了。”查丹科說道。

“是的,蘇聯已經處于絕命關頭,同志。”庫科夫嚴肅地說,“可我們卻得聽命于某些出賣蘇聯的人。”

“所以我們必須動作迅速!”查丹科說著走到書架前一個陣放著銀質列甯頭像的台子前。他掀起列甯頭像,里面露出一個紅色按鈕,立即按下去。

只見大書架立刻向旋轉開來,暴露出後面的電梯入口。

尼古拉·查丹科中校馬上走進去,然後轉身對驚訝不已的亞曆山大·庫科夫說:“將軍,請跟我來吧。”

庫科夫趕緊跟了進去,查丹科立即啟動電梯,電梯迅速下降。

“這是什麼?某種逃生路線?”庫科夫不解地問,“還是直接通到地下工事?”

“地下工事,你到過的。”查丹科說,臉上掛著神秘得意的微笑,“只是這一次我們要到更底下一層的瑪加麗塔二號。”

“那個時空機器?”庫科夫懷疑地說,“現在是不是太遲了?”

查丹科卻充滿了興奮與勝利的信心。還好他沒有炸毀瑪加麗塔二號,現在美軍和格林卡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都還沒發現,他必須盡快行動。于是,他胸有成竹地對庫科夫說:“不,亞曆山大·庫科夫將軍,時間還在我們這一邊。”

電梯向更深的地下滑去……

(本文正文到此完結,衷心感謝////)
匿名
狀態︰ 離線
307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9:03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四節 總統轉移

來自莫斯科的報告表明,“革命”作戰取得相當大的成功。

在阿拉斯加育空堡“上帝之門”基地的地下室里,杜根興奮地翻閱著來自莫斯科集團軍群和其他各方面的報告,並用充滿喜悅之情的口吻對新任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斯坦尼·漢考克空軍上將說:“斯坦尼,看來我們可以畢其功于一役了。沒想到蘇聯克格勃的頭子格林卡婭居然這麼快就掌握了政權,如果她和她的那些民主派人士能夠有效地控制整個蘇聯,那我們就應該馬上采取新的措施了。”

杜根顯然對形勢非常樂觀。這位戰爭爆發以來的就一直不停地失敗與撤退的美國總統終于可以一償勝利的果實了。

但他的將軍卻要謹慎得多。漢考克將軍對杜根說:“長官,莫斯科集團軍群雖然握有天氣控制器,還得到蘇聯國家安全局的配合,但是我們的空軍部隊還沒有傳送到莫斯科,一旦蘇聯紅軍調動本土的大軍前去反擊,形勢仍然是十分危險的。而且以目前的戰斗消耗來看,我們的補給只允許我們在莫斯科堅持一周的時間。”

“可是現在只用了大半天,就已經把蘇聯逼上了絕境。”盡管參聯主席十分理智地分析己方存在的問題,可杜根的口氣仍然充滿了得意與興奮,這次作戰的勝利對他來說就像突然中了彩票頭獎一樣。雖然發起之前已經能預測到勝利,但對于他來的說,無疑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的。

漢考克將軍正要繼續說什麼時,一名負責傳遞情報和機密電文的軍官大聲報告後走進來,向杜根遞上最新一份來自莫斯科戰區的電文。

“瞧,新的勝利又來了。”杜根說著笑咪咪地讀起電文,可是臉上的笑意隨著他閱讀的深入很快就消失了,並且還不由自主地叫出了聲:“大氣漏斗!?”接著神色緊張地對把電文遞給漢考克。

漢考克趕緊讀完電報,然後對杜根說:“長官,我建議你按照卡維利將軍的請求,立即離開這里。”

杜根看了看漢考克,說:“我沒想到俄國人還有新式的大氣武器。”

“我認為很可能不是俄國人的,卡維利將軍已經在電報里說了,卡彭特博士報告說莫斯科上空也出現了。”漢考克說,“按照常理推斷不大會在自己的首都上空制造這麼個東西。而且如果俄國人真有這種新式武器,格林卡婭不可能不知道。”

“我倒是擔心……”杜根臉色變得十分嚴峻,他很了解亞曆山大·羅曼諾夫——這位大學同學,“如果這一切,包括格林卡婭的主動與我們合作都是亞曆克斯的陰謀,那我們就危險了。”盡管懷疑對方搞陰謀,可是他仍然習慣性地稱羅曼諾夫的昵稱。

“長官,無論如何,為了安全啟見,你還是先行離開阿拉斯加……”

漢考克將軍還沒說完,總統辦公桌上一部藍色電話就響起來。這部電話是連接超時空傳送儀控制中心的專線電話。

杜根一把抓起電話,說:“我是哈羅德·杜根,請講。”

“總統先生。”電話里頭的超時空傳送儀總工程師多爾·錢伯斯緊張而焦急地說,“天氣越來越惡劣,大雪和降溫正在嚴重影響超時空傳送儀工作,個別部件已經受凍出現損壞。我請求立刻停止超時空傳送。”

“現在停止?我們的空軍部隊還沒有傳送呢。”

“整架機器必須停下來檢修,而且要等到天氣好轉。”錢伯斯接著又補充道:“如果不立即停止,恐怕超時空傳送儀產生的坐標系會出錯,部隊很可能會被傳送到不明空間。”

他這話讓杜根想起了聯邦調查局長雷·布萊克默之前有關于超時空傳送儀的報告。一九五五年七月准備進攻中國的陸軍第九集團軍就因為第一架超時空傳送儀的故障而在超時空傳送中消失,還有剛剛過去不久的格蘭特·菲茨傑拉爾德將軍麾下第五集團軍兩個裝甲師也因為機器出錯而被傳送到了西伯利亞的荒原上。

猶豫了片刻,杜根終于下令:“好吧,多爾,立刻關閉機器。盡快修複她。”

“是,總統先生。”

杜根掛上電話,對漢考克下達指示:“斯坦尼,馬上按照索恩的電報下達命令,讓傑里夫將軍把所有空軍盡快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是,長官。”漢考克接著又建議:“長官,你還是盡快轉移吧。我擔心一旦‘上帝之門’基地上空的掩護云層被吹散,這里很可能會遭到直接攻擊。”

杜根略加思索,最後還是點頭答應了。

于是整個“上帝之門”基地立刻行動起來。控制中心冒險打開地面所有照明設備,將凌晨中的育空堡和整個基地照得如同白晝。寒風夾裹著雪花在燈光之下瘋狂舞動。集結在基地周圍的美軍部隊迅速行動,趕在更強烈的暴風雪來臨之前,將准備進行超時空傳送的飛機、車輛、裝備推入機庫和掩體。

杜根穿上厚重的軍用大衣,在警衛和幾名將軍的擁護下來到地面。這時他才真正感受到大氣漏斗帶給他寒意刺骨、風雪彌漫的恐怖印象。但他仍不斷回望著巨大的超時空傳送儀。這架超越時代的大機器已經停止了工作,合上裝甲穹窿,默默地任憑風吹雪打。

兩架“黑鷹”直升機旋轉著旋翼正待命起飛,杜根不斷回望超時空傳送儀,戀戀不舍地在眾人的擁護下走向直升機。

“長官,請快一點。”在機艙門前接應的機械師拉住杜根催促道,“再過一會,風力就超過安全范圍了!”

在機械師的幫助下,杜根和哈斯勒博士及其助手艾文·沃爾夫教授一起上了“黑鷹”直升機,參聯會主席漢考克將軍與其他總統的領導班子成員則上了另一架。

兩架直升機加大馬力,發出強有力的轟鳴,使旋翼高速拍打著空中落下來的雪花,更揚起周圍地面陣陣雪塵,迅速離開,飛向漆黑的夜空。

直升機上的杜根仍然朝舷窗外觀望“上帝之門”基地,那架幫助他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超時空傳送儀在視野中越來越小,甚至最後被黑暗所吞沒。

沃爾夫教授看著杜根,突然問:“總統先生,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在在另一場戰爭上如何取得勝利了?”

杜根注視著他,說:“不,是兩場戰爭,一場外交與政治的全面戰爭,一場與未知敵人的暗中教量。”

“如果你有用得著我的話……”

“我希望你能信守諾言。”杜根打斷他的話,冷冷地說。

“總統先生,過去這麼多年,權力、地位、榮譽我都已經得到了。我已經沒有理由再違背我的諾言。”沃爾夫急忙解釋道。

“那就好。”杜根說完便靠到座椅上。

只有哈斯勒博士明白兩人的話外音。

阿拉斯加育空堡上空的暴風雪正呼嘯著以更強烈的勢頭撲來。
匿名
狀態︰ 離線
306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8:48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三節 表決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彼得洛芙娜·格林卡婭向全蘇聯的人民講道:

“蘇聯的公民們,你們好。我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彼得洛芙娜·格林卡婭,現在正在捷爾任斯基廣場(也就是盧比揚卡廣場)國家安全委員會總部大樓向你們發表全國講話。”

“當前蘇聯已經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就在今天凌晨,以亞曆山大·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為首的部隊和以尤里·魯道夫維奇·尤里為首的部隊在莫斯科市中心,為爭權奪利而發生火拼。他們的相互爭奪給美國軍隊造成了有利的機會,使美軍迅速侵入莫斯科。現在美國家隊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克里姆林宮和莫斯科市中心,成功地打退了我們紅軍的反擊。”

“在這個危機關頭,羅曼諾夫和尤里兩位曾經的統帥居然不顧莫斯科和祖國蘇聯的安危,放棄繼續抵抗,倉惶搭乘飛機逃往國外。直此危難之際,聯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一致通過決議,由本人臨時接任聯共中央總書記和蘇聯政府總理職責,由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科西金蘇聯元帥為紅軍最高統帥,本人為副統帥,總理戰時一切國內外事務。”

“因此,我正式宣布,蘇聯全境進入緊急狀態。除軍隊外,所有政府部門均由駐當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接管,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全力配合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的工作。”

“同時,我已經受聯中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聯合指示,與進入莫斯科市中心的美軍進行談判。美國軍隊指揮官索恩·卡維利陸軍上將和歐文·布魯克斯陸軍上將已經同意立即停火,歸還克里姆林宮。美國政府和軍隊提出結束兩國之間的戰爭要求,而聯合國、歐洲和中國也已經向我國和美國正式提出和平方案。”

“所以我已經下令所有開往莫斯科的部隊暫停前進,原地待命。我已經下令北美前線的軍隊暫時停止了進攻,並派出莫斯科市長彼得·迪莫希奇與美軍正式接觸,就兩國展開和平談判進行准備工作。同時我在此公開表示,願意接受聯合國、歐洲和中國的調停。”

“以聯共中央、蘇聯政府和紅軍副統帥的名義,我要求所有蘇聯公民保持鎮靜,繼續在我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照常工作。因為我們與美國軍隊已經正式確定停火,舉行和平談判,莫斯科市中心的美軍也承諾保持對蘇聯和莫斯科應有尊嚴。所以,請全體蘇聯公民放心,我們將迅速解決這場戰爭帶來的不快與痛苦。我希望全體公民能夠服從當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指揮。我現在莊嚴承諾,這場戰爭將會迅速結束,蘇聯將得到重生。蘇聯萬歲!嗚拉!”

華盛頓白宮里,北美戰區代理司令員克萊羅夫·費奧多羅維奇·特里利瑟爾上將心情沉重地關上電視機,面對越洋轉播過來的電視講話,他沒有感到震驚和意外。因為格林卡婭在發表電視講話之前,科西金蘇聯元帥已經給他這個北美戰區司令發來了急電,要求他立即停止所有進攻行動,就地轉入防守,並且在電文中簡略地向他介紹了莫斯科的戰況以及聯共中央准備與美國進行和談的決議。

不僅僅是他,北美戰區其他七個方面軍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也都對這次講話的內容並不感到意外,特里利瑟爾一接到科西金的電報,就馬上轉達給了他們。但是許多人卻感到十分沮喪,包括特里利瑟爾。蘇聯紅軍本來在戰略上取得了絕對的主動權,如今卻要停下來和談,對他們這些打慣了勝仗的將軍們來說,不容易接受。

所以七個方面軍司令員一接到電報後立刻與各自的政治委員趕到華盛頓,與特里利瑟爾商議。現在他們共十六人齊聚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觀看了格林卡婭的電視講話,每個人都蒙上一層陰郁的臉色。

“既然是聯共中央做出的決定,我們就必須堅決執行命令。”特里利瑟爾轉過身對大家說。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阿納托利·亞曆山德羅維奇·斯科沃斯基上將馬上站起來,大聲說道:“很明顯,美國人這一次已經動員了他們最後的所有力量攻打莫斯科。現在停止進攻只能坐失良機。”

“請坐下說,阿納托利·亞曆山德羅維奇。”特里利瑟爾說著示意他坐下。

斯科沃斯基坐下後仍然鼓動道:“下命令吧,克萊羅夫·費奧多羅維奇。現在發起全面總攻,可以一舉占領美國全境。敵人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了,我們必須給敵人以最後一擊。”

高加索方面軍莫科什維利立刻站起來反對:“可我們是軍人,必須服從命令。雖然機會就在眼前,但是聯共中央和最高統帥部已經下令停止進攻,我們只能遵令行事。”

特里利瑟爾示意他坐下說,但沒想到方面軍司令員們竟然爭論起來。一派堅持發動全面進攻,一派反對違令行事。

然而,將軍們並不知道,命令根本不是被聯共中央臨時委任為最高統帥的科西金元帥簽發的,而是格林卡婭偽造科西金的簽名後發布的。包括所謂的“聯共中央委員會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一致決議”不過都是“格林卡婭一個人決定”,當她發表講話時,所有聯共中央委員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成員都還在克格勃人員的陪同下趕往盧比揚卡廣場。為了控制軍隊、特別是北美的紅軍,格林卡婭無奈之下才認已經被美軍閃電風暴炸得無影無蹤的科西金出來擔任“紅軍最高統帥”——除了羅曼諾夫和維拉迪米爾,就剩下科西金有這個名望——實際統領紅軍的卻是她自己。

“好了,同志們,請安靜!”特里利瑟爾大聲喝止爭論不休的同僚。

大家這才停下爭論,于是代理戰區司令接著說:“雖然我現在北美戰區代理司令員,但我尊重大家的意見。剛好我們戰區黨委常委十六人都到齊了,我建議進行舉手表決。如果主張進攻的占多數,我們則將表決結果提交聯共中央和最高統帥部,請求批准繼續進攻;如果主張停止進攻的占多數,我們就執行命令。”

“可我們十六人。”田納西方面軍政治委員雅克夫·安東諾維奇·本傑明上將突然為難地說。

在維拉迪米爾時代,戰區黨委除了這十六人,加上維拉迪米爾和涅欽科總共十八人。但由于維拉迪米爾兼任戰區黨委書記,因此凡須戰區黨委表決時,他不能參加投票,因此投票委員只有十七個。不過維拉迪米爾到死之前都沒有讓戰區黨委的委員們做過任何形式的表決,因為他的決斷可以代替一切,而且大家都完全服從他。

“我還是代理戰區黨委書記,不能參加表決。”特里利瑟爾嚴肅地說。

“好吧,支持繼續進攻的同志請舉手。”政治資曆最深的本傑明喊道。

無人棄權,七票對九票,紅軍北美戰區司令部立即發布命令:停止進攻,就地構築防線。
匿名
狀態︰ 離線
305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8:31
六章 革命 第四十二節 雙斗

莫斯科中央機場,美軍莫斯科集團軍群指揮部里,歐文·布魯克斯將軍接到了羅德里格斯和摩根發來的報告——沒有找到羅曼諾夫和尤里!

“都跑了?”索恩·卡維利上將對布魯克斯遞上來的電文驚訝地問。

“連地下室也搜了。”布魯克斯補充說,“這兩條老狐狸太狡猾了。羅德里格斯他們還在地下室發現一些被堵上的通道,只有用爆破才能打開,他們請求使用炸藥進行爆破。”

“這樣會把這個古老宮殿給毀掉的。”卡維利有些顧慮,“就現在的情況推測,羅曼諾夫和尤里很可能已經逃離了克里姆林宮。先不用急于炸開那些通道,你馬上聯系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卡婭,讓她幫忙搜捕羅曼諾夫和尤里,並告訴她,我們會保護好克里姆林宮的。”

“好的,將軍。”布魯克斯正轉身去下達命令。

雷金納德·麥克格倫將軍就揚著手上的電文高興地說:“將軍們,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卡婭,已經說服了所有進攻莫斯科的蘇軍部隊,他們都停止了前進。”

“來了照樣毀滅他們。”布魯克斯回過頭來自信地說。

“既然她的行動這般順利,我們也就按計劃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卡維利捏著電文說,“命令第31裝甲師和國民警衛隊第9裝甲師讓出克里姆林宮,在周圍警戒,保護我們的盟友。下面應該看俄國人自己的表演了。”

這時接完電話的布魯克·瓊斯將轉過身來大聲報告:“亨利·卡彭特博士的人報告,他們觀察到莫斯科上空正在形成一個大氣漏斗,並且規模正在逐漸擴大。”

他剛說完,亨利·卡彭特便急匆匆地沖進指揮部來,劈頭就神色慌張地說:“將軍們,大事不好了。”

“出什麼事了,卡彭特博士?”卡維利見卡彭特不顧天氣控制器親自跑到指揮部來,肯定是出了什麼大問題。

“大氣漏斗,又是大氣漏斗!”卡彭特高聲大叫,“一個在莫斯科,一個在阿拉斯加!”

“什麼?兩個?同時襲擊蘇聯跟美國?”卡維利疑問道。

卡彭特在桌上展開隨身帶來的圖紙,指揮部里的美國將軍都圍了上來。

“將軍們,你們看,這是最新的氣象衛星云圖。莫斯科上空六萬英尺處正在形成一個底部直徑三英里的漏斗,從云層分布和運動情況來看,到了傍晚,整個莫斯科市區就會被完全覆蓋,底部也下降到三萬英以下。到時我們頭上的云層將被徹底吹散。”卡彭特在衛星云圖上一邊比劃一邊解釋說。

“那不是更好?沒有降雪和云層,更有力我們的進攻。”還不清楚大氣漏斗強大的影力的布魯克斯上將微笑著說。

“將軍,這個大氣漏斗會把同溫層的冷空氣抽下來。我們會遭遇極快的大降溫,整個城市很可能會在短時間里陷入冰凍,就像冰箱里的急凍一樣。”卡彭特神情嚴肅地說,口氣充滿了擔憂。

“降溫幅度大概是多少?”卡維利上將問。

“在日落前,受陽光影響,降溫幅度不會太大,但強烈的空氣流動很可能會在下午引發暴風雪。日落後會降溫會加劇。如果它一直這樣擴張下去,到午夜後溫度會下降到負八十華氏度(零下六十二攝氏度)以下。”

“天啊,那整個莫斯科都會被凍住的。”雷金納德·麥克格倫將軍在一旁驚歎道。

“現在不僅是莫斯科,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北面也出現一個大氣漏斗。”卡彭特指著地圖上的阿拉斯加說。地圖上,在費爾班克斯與育空堡之間已經出現了一個大圓,周圍是環繞著的云團。“那里現還沒天亮,大氣漏斗的擴張非常快,我們在育空堡上空制造的云層很快就會被它吹散,而且同樣也會出現大幅度降溫。”

“育空堡上的云層?”卡維利不解地問。

“為了掩護超時空傳送儀不被蘇聯和中國的偵察衛星發現,我們在育空堡上空制造了一片大云團。”卡彭特解釋說,“並在云團中散布了許多帶金屬鍍膜的發熱小氣球,有效干擾來自太空的雷達和紅外掃瞄。阿拉斯加的這個大氣漏斗引發的暴風雪會把這個云團徹底吹散,並導致超時空傳送儀無法使用。急劇的降溫能夠讓給“上帝之門”基地輸電的高壓電線因結冰而中斷,超時空傳送儀本身某些部件也很可能因為過低的氣溫而無法正常工作。另外,集結在周圍的部隊也會因惡劣的天氣而大受影響。”

聽了他這些預測,瓊斯將軍不禁驚歎道:“這是人為的還是自然形成的?相隔之麼遠居然同時出現兩個大氣漏斗。”

卡彭特搖了搖頭,說:“人為的。還記得格蘭特·菲茨傑拉爾德將軍進攻蘇聯時的情況嗎?當時我們也檢測到兩個大氣漏斗,並發現了兩顆不明國別的衛星。現在的情況也一樣,每個大氣漏斗上空都有一顆大型衛星。”

“誰干的?俄國人?”布魯克斯懷疑道。

“只我們、俄國和中國有能力制造並發身大型衛星。”麥克格倫將軍說。

“不管誰制造的,將軍們,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將十分危險。”卡彭特警告道,“大氣漏斗的出現已經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料。這種恐怖的東西只有上帝和撒旦才能制造出來,可是人類已經掌握了它,如果使用它的人喪失理智,整個地球的大氣很可能會因此陷入瘋狂狀態,搞不好就會出現一個人工冰河時期。”

他繼續說:“現在必須馬上讓部隊做好防寒和抗暴風雪的准備。而且我建議育空堡的部隊馬上疏散,特別是總統也應趁暴風雪沒有發生之前撤離。我個人很擔心,一旦超時空傳送儀具體位置暴露,我們敵人和潛在敵人不知會變出什麼新式武器來。”

“加里夫將軍的空軍部隊還沒有傳送過來……”麥克格倫將軍急忙說。

“來不及了,將軍。”卡彭特打斷他的話,“我們必須趕快行動,稍有延誤,育空堡的部隊會被凍成冰雕的。”

“博士說得對,”卡維利上將接著博士的話說道,“育空堡的部隊都是駐在簡易帳篷里,根本抗擊不了暴風雪和極端天氣。”然後他們向同僚下達指示:“麥克格倫將軍,你馬上向總統發去急電,請求總統按博士的建議立即采取措施,放棄空軍的傳送,撤離還沒有傳送的部隊,並促請他盡快撤離阿拉斯加。”

“是,將軍。”麥克格倫應聲而去。

“瓊斯將軍,你立刻通知我們在莫斯科的所有單位,做好抗擊暴風雪和降溫的准備。允許士兵們征用民房和蘇聯政府建築,但不准驅趕市民和破壞蘇聯的財產,派出所有憲兵,嚴肅軍紀。”

“是,將軍。”瓊斯立刻前去傳達命令。

“布魯克斯將軍,你馬上把莫斯科大氣漏斗的情況通報給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卡婭,建議她告知蘇軍和市民,告訴她美國軍隊可以協助他們疏散和幫助市民。”

布魯克斯上將卻沒有馬上前去執行命令,而是問道:“長官,如果這兩個大氣漏斗是俄國人自己搞的,那我們……”

卡維利朝他擺擺手說:“即使是俄國人制造的,也不是格林卡婭的人。要不然她何必大費周張跟我們合作呢。你親自趕到盧比揚卡廣場,與她會面,可以試探她當場的反應。”

“好的,我馬上去。”由于沒有戴軍帽,布魯克斯只是立正行了個注目禮便離去。

卡維利接著對卡彭特說:“卡彭特博士,你馬上回到天氣控制器去,密切注意大氣漏斗的變化,隨時向我報告。還有,保護好天氣控制器。”

“好的,將軍。”卡彭特說完也迅速離開。

卡維利看著卡彭特離去後,走到窗前。外面的風聲越來越大,雪花也越來越密,寒風卷著雪花和地上的雪塵四處飛揚。

※ 精 品 文 學 網 B e s t o r y .c o m ※


一名參謀走過來報告:“長官,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格林卡婭正發表全國廣播電視講話。”

卡維利馬上轉過身來,說:“哦,馬上打開電視機。”

參謀立即打開旁邊一台便攜式的彩色電視機,蘇聯所有的電視台和電台都直播了這次講話。

電視機上,格林卡婭身穿著克格勃黑色的工作服,左胸口戴著所獲的所有獎章和勳章,特別是最上面並列的“蘇聯英雄”金星獎章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鐮刀錘子獎章頗為引人注目。平時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的她特意整了個傳統的俄羅斯發型,把那頭金黃色長發紮成一條辮子盤到頭上,燈光之下,猶如閃閃發光的皇冠,使她看起來端莊美麗而又高貴。

“傑拉爾德少校。”卡維利盯著電視叫俄語翻譯。格林卡婭與他會面用地道的英語與她交談,但面對電視機,他只能依靠翻譯來理解對方的講話。

“是,長官。”傑拉爾德拿著筆記本跑過來。
匿名
狀態︰ 離線
304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8:06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一節 停火

“那是什麼?”特雷舍科夫走到窗前,抑望著照射著天空的光束,驚異地問。

科西金也走到窗前,跟著一起觀察,他喃喃問道:“美國人的新式武器?”

但是很快,他們就感到事情不對頭了。隨著東南方射來的光束接連不斷地照射他們頭頂上的云層,天空變得躁動起來。云層底部正迅速變化、運動,隨後,在飄揚的雪花當中,出現一道耀眼的光芒,你一條舞動的銀蛇一般直擊大地。

“閃電!”特雷舍科夫驚叫起來。但他的聲音已經淹沒在震耳的雷鳴當中。

他和科西金只來得及看清無數道閃電從天而降,他們的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極為光亮,以至于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

閃電風暴狠狠地將澤廖諾格勒這個不足三十平方公里、蘇聯的電子與計算機工業中心炸成一片火海。莫斯科軍區的臨時指揮部與直屬的警衛部隊也隨之被殲滅。紅軍總參謀長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蘇聯元帥、莫斯科軍區司令阿布拉姆·帕維羅維奇·特雷舍科夫陸軍上將的屍體直到戰後都沒能被找到。他們至死都不知道,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格林卡婭出賣了他們的位置。

此時,已經被羅曼諾夫當面晉升為將軍的亞曆山大·庫科夫,正率領蘇軍第1坦克教導團沿著列甯格勒公路向莫斯科市中心推進。由于列甯格勒公路上擠滿了莫斯科市逃出來的市民和車輛,他們的前進速度十分緩慢,整個上午只走了三十多公里,現在才來到澤廖諾格勒以北十公里處。

“團長,你快出來看啊!”手下在無線電通信里驚鞏地叫道。

“怎麼回事?”庫科夫在無線電通信回路里質問手下,但他還是打開天啟坦克的頂蓋,把頭探了出去。

眼前的景象立刻讓他驚呆了。

前方遠處的澤廖諾格勒正籠罩在密集的閃電之下,爆炸聲與雷聲不斷傳來。

庫科夫立即舉起掛在胸前的雙筒望遠鏡仔細觀察。望遠鏡里,平日綠樹成蔭的澤廖諾格勒完全淹沒在火光當中,道道閃電之下火球翻騰、濃煙滾滾。

“馬上連絡軍區臨時指揮部!快!”恍過神來的庫科夫對兼任無線電通信員的炮長大叫。

炮長立刻調轉電台頻率,拿起授話筒高聲呼叫:“北極呼叫黑海!北極呼叫黑海!”

但是耳機里只剩下嘈雜的靜電干擾,並不斷響起雷電引發的喳喳聲。

“團長,失去聯絡!本書轉載拾陸κ文學網”炮長只好無奈地向庫科夫報告。

在澤廖諾格勒的總參謀長科西金和軍區司令特雷舍科夫恐怕凶多吉少,進攻莫斯科市中心的三路大軍現在已經是群龍無首。庫科夫想到這里不禁又恨又氣地叫罵:“該死的美國佬!”

幾乎全團的天啟坦克手都鑽出艙蓋,觀看那恐怖的閃電風暴。陰沉的天空下,雪花紛飛,寬大的列甯格勒公路上,第1坦克教導團的七十輛天啟坦克分兩路縱隊夾在向北湧動的車流和人群當中,而他們南方十公里處的澤廖諾格勒正遭到無數閃電的轟擊。寒風的呼嘯、逃難人們驚恐的叫聲、焦急的呼叫、小孩的哭聲、引擎的轟鳴混合著南方陣陣雷聲、爆炸聲,在飛舞的飄雪伴隨下,籠罩著蒼莽的俄羅斯大地。

庫科夫拿起授話器,憤怒地下令:“加速前進!一定要消滅美國侵略者!”

天啟坦克發出強有力的吼叫,磨擦著混凝土路面發出刺耳的尖叫,加速向南邊的莫斯科市區開進。迎面而來的市民紛紛讓開道路。

可就在這時,炮長又向庫科夫報告:“團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卡婭同志要與你通電話。”

庫科夫並不知道索菲婭·格林卡婭已經叛變。救下羅曼諾夫之後他就匆匆趕回克林的部隊,沒能看到紅場上接應美軍的國家秘密警察,羅曼諾夫、伊戈爾和查丹科都沒來得及通知他格林卡婭已經背叛。因此,他對格林卡婭的來電充滿了希望,急切地從炮長那里接過無線電話。

電話里充滿了子電干擾雜音,但格林卡婭尖銳的女性聲音依然清晰可聞:“亞曆山大·庫科夫同志,羅曼諾夫同志現在已經逃離了克里姆林宮,拋下了蘇聯人民和紅軍,任由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落入美軍手中。”

“什麼?克里姆林宮被美軍占領了?”庫科夫吃驚地問,“主席同志,我離開克里姆林宮時羅曼諾夫同志還在那里,現在安全嗎?”

“當然安全了,庫科夫同志。”格林卡婭帶著嘲笑說,“他已經和伊戈爾一起逃往喀山了,不顧莫斯科人民的危難與紅軍的浴血抵抗,只顧他一人的私利,拋下我們逃走了。”

“你說什麼?最高統帥逃走了?”庫科夫驚愕不已。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既然美軍直接出現在紅場和克里姆林宮周圍,身為最高統帥的羅曼諾夫當然要顧及安全進行撤離。

于是,他對著電話說:“這樣羅曼諾夫同志不就安全了?怎麼能說是逃跑?”

“可是他向你下達指示了嗎?”格林卡婭反問道,“他根本就不顧莫斯科人民和紅軍的死活,獨自一人逃命。”

格林卡婭這麼一說,庫科夫反倒無語了,自己回到部隊後已經一個上午了,卻連羅曼諾夫一個指示也沒有接到,美軍入侵的通報是來自于莫斯科軍區,原本是准備進城保護羅曼諾夫防止尤里勢力的反撲,現在已經變成抵抗美軍侵略。但自己的確已經與最高統帥失去聯絡了。當前形勢十分複雜,格林卡婭這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當然不會隨便誣蔑最高統帥。

“庫科夫同志,澤廖諾格勒和莫斯科周圍的機場都遭到美國新式的閃電武器的毀滅性打擊。短時間內我們根本不可能消滅他們,所以我決定與美國人談判,盡可能達成停火,避免莫斯科和市民受到更大的損害。”格林卡婭繼續說,“我建議你馬上停止前進,避免遭到美國新式武器的打擊,同時也可以迷惑美國人,為談判創造條件。”

“你要我停止前進?”庫科夫不滿地質問。

“庫科夫同志,看看你的周圍吧,都是莫斯科的父老鄉親。看看你前方的澤廖諾格勒和更遠舍列梅季耶夫機場。”格林卡婭在電話里鼓動,她的情報部門仍然時刻掌握著每支進攻莫斯科蘇軍部隊的精確位置,這讓她可以有效地說服那些頑固的紅軍指揮官。“他們已經被迫離家逃難,只有暫時停戰,才能讓我們的偉大首都和人民免受更大的破壞和痛苦。庫科夫同志,請相信我,通過談判暫時穩住敵人,避免更大的損失。”

庫科夫雖然對格林卡婭的論調有些反感,但是對方的話也很有道理。他看天啟坦克縱隊周圍沿著公路向北逃難的群眾,在風雪當中,這些男女老少縮著頭,面帶愁容,無奈地向北方走去。這里離莫斯科市中心有三十公里,但人們還是不放心,繼續向鄉下撤退——許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莫斯科才是他們的家園。

南面澤廖諾格勒上空的閃電已經大大減小,東南更遠的地方,舍列梅季耶夫機場冒著滾滾濃煙,莫斯科市區的方向也升起縷縷硝煙,在迷茫的風雪中飄散。

“庫科夫同志,美國人通過超時空傳送儀向莫斯科市中心傳送了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後續部隊還在源源不斷地到達。而且他們還投入了新式的閃電武器。在當前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只有以退為進,通過談判保存實力……”

“格林卡婭同志,我已經與軍區司令部失去聯系。”庫科夫打斷對方的話說,“按條令,我將聽命于第八坦克師奧肯多夫同志。”

“他已經願意暫停對莫斯科市區的推進,而且近衛第三坦克師的列別金同志和第十一坦克師的里姆斯基同志都已經下令停止前進。”格林卡婭鄭重地說,“就剩你的部隊了,庫科夫同志。我的人已經跟美軍接觸了,對方願意在半個小時後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條件是我們也停止所有軍事行動。”

庫科夫環視了周圍,氣溫越來越低,降雪也越來越大,從南方市區延伸而來的難民隊伍卻看不到盡頭。最後他對電話里的格林卡婭說:“好吧,我暫時停止前進,不過我保留隨時恢複前進的權力。”

“蘇聯和人民會贊賞你的決定的。再見,庫科夫同志。”格林卡婭滿意地說。

庫科夫把電話遞還給炮長,並指示道:“給我聯絡第八坦克師的師部。”

在克格勃總部大樓的格林卡婭如釋重負地掛上電話,這時助手進來送上一份簡報,並報告:“聯合國秘書長與中國外長、歐洲十二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蘇美兩國停火,中國政府對外宣布,願意擔任蘇美調停中間人。”

“什麼?調停?”坐在沙發上的彼得·迪莫希奇跳了起來。

格林卡婭看也沒看就把簡報遞給迪莫希奇,冷笑著說:“他們可真是高明的機會主義分子啊。”

“我們正准備結束戰爭,他們就出來說要調停。”迪莫希奇不滿地叫道。

“彼得,我指派你為全權代表,去中央機場的美軍指揮部與美國協調接下來的各項工作。”格林卡婭果斷地說,“科西金也死了,就剩下羅曼諾夫了。我們要盡快完成蘇聯政府的重組。”接著對助手說:“按照我們的計劃展開行動,把聯共中央委員都‘請’到克里姆林宮,安排全國廣播電視講話,我得公開接管聯共中央和蘇聯政府。”

“是。”助手立即退出主席辦公室。

預謀已久的蘇聯新一輪權力變更立即展開。
匿名
狀態︰ 離線
303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7:23
第六章 革命 第四十節 變革

茹科夫斯基周圍三個機場籠罩在恐怖的閃電風暴當中後,天氣控制器將超短脈沖激光器的炮門轉向莫斯科市中心東面三十公里的柴可洛夫斯基機場(AэpοποpT Чkaлοвckий),引發又一場強大的閃電風暴,將駐守該機場的蘇聯空軍和陸軍的航空部隊全部消滅在電光當中。

莫斯科中央機場上,美國人的超級武器全速運轉,在柴可洛夫斯基機場引發閃電風暴後,將炮門又轉向南方,對三十公里外的奧斯塔費沃機場(AэpοποpT ΟcTáфьeвο,現為B級國際航空機場。)發起攻擊。駐守那里的蘇軍航空兵同樣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南面偏東四十公里左右的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ΜeждyHapοдHый AэpοποpT Μοckвa-ДοMοдeдοвο),盡管是個民用機場,並沒有駐守蘇聯空軍和陸軍的航空兵,但繼奧斯塔費沃之後,美軍的天氣控制器仍然毫不猶豫地向其上空發射超短脈沖激光束。

密集的超級閃電伴隨著飄雪瘋狂地砸在這個全蘇最大的國際機場上。這次閃電災難摧毀了航站大樓,並將數千名國際旅客連同機場的工作人員、近百架民用客機全部毀滅。機場三條混凝土跑道也像其他受襲擊的機場跑道一樣,被高能高熱的閃電擊打出無數的坑洞,短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

天氣控制器的最後一擊是轉向北方,向二十公里外的舍列梅季耶夫國際機場(ΜeждyHapοдHый aэpοποpT ШepeMeTьeв)上空的云層照射超短脈沖激光束,引發又一輪閃電風暴。

此時的莫斯科,正呈現出一派末日景象。

陰沉的天空不斷地飄落雪花,克里姆林宮、紅場和離克里姆林宮僅七公里的中央機場已經被成群結隊的美國裝甲部隊占領。克里姆林宮正遭受美國大兵的大規模的搜捕,中央機場上,一架巨大的蕈狀機器正不斷地向天空發射明亮的激光束;大街上,逃難的市民擁護著湧向城外;遠處城郊不斷傳來道道閃光與隆隆雷聲。市區不少地方甚至燃起大火,冒起滾滾濃煙。昔日繁華的蘇聯首都已經陷入崩潰的深淵。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格林卡婭正貯立在金黃色的克格勃總部大樓三樓南邊的窗前。眼前的盧比揚卡廣場(ЛyбяHckaя πлοщaдь)已經一片狼藉,四散的紙片與天空飄落的雪花一樣紛紛揚揚,被丟棄的汽車橫七豎八地擺在廣場和兩邊的街道上。原本在市中心辦公的黨政官員都已經作鳥獸散,加入逃難的隊伍中。現在能有效運轉的,就只有格林卡婭的國家安全局了。

索菲婭·格林卡婭很清楚她到底在做什麼。現在莫斯科的亂象正是她樂于見到的,只是她有些出乎意料,莫斯科竟然然如此不堪一擊。美軍甫一出現在紅場,莫斯科的市民居然就意志崩潰,紛紛舉家逃亡,完全沒有了衛國戰爭中不畏強敵的精神與勇氣。

也許蘇聯人民和他們的領導人永遠也想不通為什麼身為克格勃的女王,格林卡婭居然還要背叛蘇聯,與美軍里應外合。

一輛伏爾加轎車沿著已經空無一人的尼古拉街(Hиkοльckaя yлицa)急馳而來,一直沖到克格勃總部大樓下才停了下來。從車上跳下一個人,迅速跑進大樓。

來者正是莫斯科市長彼得·迪莫希奇。

他來到格林卡婭的房間,憤怒地叫道:“主席同志,美國人根本沒有像你承諾的那樣,正在瘋狂洗劫我們的克里姆林宮。”

“他們想抓住羅曼諾夫。”格林卡婭冷冷地說。

“羅曼諾夫已經安全撤離了。我接到莫斯科軍區司令特雷舍科夫將軍的電報,說羅曼諾夫已經宣布你為叛徒。你應該也看到了,美國人動用了他們該死的新式武器,制造了許多閃電,襲擊了我們郊外的機場。整個城市都在逃難,你承諾的變革難道就是這個樣子?”迪莫希奇口氣仍然充滿怒氣。自拿破侖入侵以來,他是首位丟掉城市的莫斯科市長。

格林卡婭卻毫不在乎地說:“我的人已經把被驅逐到全國各地的反對派領袖送上飛機,他們正向莫斯科飛來。美軍很快就可以控制莫斯科,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我們就能夠順利舉行民主會議,建立一個自由的民主政府,實現我們的政治理想。”

迪莫希奇這才稍稍平靜下來,格林卡婭所言正是他們與其合作的政治前提和目的。但他還是擔心地說:“莫斯科軍區的部隊已經在市區外圍,如果不是逃難的市民阻礙了他們的前進道路,恐怕早就攻入紅場了。我們始終得不到軍隊的支持,而且羅曼諾夫已經逃走了,只要他出現號召全蘇討伐我們,那接下來的形勢恐怕不太樂觀。”

“你也不要悲觀。”格林卡婭信心十足地說,“羅曼諾夫正逃往烏拉爾山脈的國家實驗室,他准備利用新式的時空機器扭轉局勢。”

“什麼?!時空機器?”迪莫希奇大吃一驚。

“你放心,那東西已經成了一個大炸彈。”格林卡婭冷笑著說,“他會因此而背負上危難時刻拋棄蘇聯和人民的罪名的,軍隊也會放棄繼續抵抗的念頭。那時我們正式出到前台,拯救莫斯科和蘇聯,重組民主政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至于莫斯科軍區的部隊,還有科西金蘇聯元帥,讓美國人幫我們動手就行了,不用我們費心。”她說完便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電話,接通莫斯科中央機場的美軍指揮部。

全世界都可能會為此感到震驚,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被國外稱為克格勃女王的索菲婭·格林卡婭竟然也是蘇聯民主運動的總頭目。在羅曼諾夫的領導下,蘇聯得到複興,同時也恢複了斯大林時代建立的高度集權的體制,取替了所有民主黨派,解散了第一次紅色戰爭以後建立起來的議會,選舉也成了形式,變成專制的遮羞布。在許多蘇聯民主人士看來,蘇聯再一次墮落。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對負責處理他們的國家安全局和秘密警察總能手下留情,原來克格勃頭子格林卡婭也認同他們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

※ 精 品 文 學 網 B e s t o r y .c o m ※


羅曼諾夫和尤里根本就沒有料到,格林卡婭充分利用國家安全委員會強力情報網絡,陽奉陰違。格林卡婭表面上奉羅曼諾夫的指示肅清蘇聯的“國內敵人”,暗地里卻有效地保護了蘇聯境內的廣大民主人士和組織,並得到他們政治上的支持。像彼得·迪莫希奇這種曾被列為肅清對象的高級官員也是因為格林卡婭的有意袒護,而成功地保住莫斯科市長寶座。

當格林卡婭發現羅曼諾夫與尤里開始陷入爭權奪力的漩渦時,她立即聯絡分散到各地和境外的民主人士和組織,宣布了她變革蘇聯的計劃——聯合美軍進入莫斯科擊敗羅曼諾夫和尤里,重建蘇聯民主政府。

以自由與民主之名,出賣國家利益,往往是不成氣候而墮落的民主人士和黨派對執政當局的瘋狂對抗。但格林卡婭卻絲毫不感到羞恥,在她眼里,

這是必然之舉。國家安全委員會雖然處于她完全的控制之中,但紅軍可是根本不把她當回事。無論是科西金還是維拉迪米爾,都不把她放在眼里,軍隊根本不會聽從她的指揮。像之前在華盛頓,特里利瑟爾之所以對她言聽計從,只因為有羅曼諾夫明確的授權。想要靠不得志的民主黨派改變蘇聯的政治體制,那更是不可能。即使羅曼諾夫被打倒,沒有軍隊的支持,政治上的變革寸步難行。

面對這種困境,格林卡婭選擇了與敵人聯手,借美軍的力量來實現她的野心。現在,她和她的那些民主人士與經離成功不遠了。

澤廖諾格勒(ЗeлeHοΓpáд),也叫綠城區,是蘇聯的矽谷。位于列甯格勒公路的西邊,離東方的舍列梅季耶夫國際機場僅六公里,距離東南方部署在莫斯科中央機場上正在大肆發動閃電風暴的美國天氣控制器也只有二十五公里。

但是正在這里指揮莫斯科軍區的蘇聯元帥科西金和陸軍上將特雷舍科夫並不知道,他們完全處于敵方超級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內。

對于從各個機場呈報上來的報告,兩位紅軍指揮官都為之驚愕不已。特雷舍科夫幾乎不敢相信,莫斯科周圍所有機場都對方新式的閃電武器毀滅,他驚恐地向科西金報告:“我們在莫斯科周邊的所有航空兵都被毀滅了!”

“馬上電令附近的空軍出動,向莫斯科市中心發起轟炸,一定要摧毀敵人的新式武器。”科西金故作鎮定地命令道,“讓所有地面部隊沖開人群,加速前進,沖入市中心消滅美軍!”

就在這時,指揮部外面有人高聲叫道:“看!天空中有奇怪的光芒!”

科西金和特雷舍科夫朝窗外望去,只見一道來自東南方的明亮光束照射到雪花紛飛的天空。
匿名
狀態︰ 離線
302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6:56
第六章 革命 第三十九節 閃電風暴

引發雲間閃電風暴,摧毀了蘇聯航空兵的第二波空中突擊,不過是天氣控制器牛刀小試而已。
索恩·卡維利和歐文·布魯克斯兩位將軍目睹了天氣控制器的發揮出威力後十分高興,親自趕到操作天氣控制器的“赫菲斯托斯”工程小組的控制室。

“卡彭特博士,太好,你們的成功是無敵的。”卡維利握著“赫菲斯托斯”工程總工程師亨利·卡彭特的手高興地說。

“接下來我們應該對伏努科沃機場、別科沃、茹科夫等機場發動閃電攻擊。”布魯克斯將軍提醒道,“不過現在開始下雪了,氣溫也在逐漸下降,天氣控制器的作用會受到影響嗎?”

按計劃,接下來利用閃電風暴摧毀這些機場上的蘇軍和航空兵,以消滅莫斯科周邊蘇軍的空中反擊力量。尤其是位於莫斯科西南、距離克里姆林宮二十五公里的伏努科沃機場(AэpοποpT BHykοвο ),並沒有處於配合美軍進攻的國家秘密警察的控制之下,因此需要利用閃電風暴摧毀其守軍,為休伊特·詹姆斯將軍的部隊和保羅·傑里夫將軍的空軍通過超時空傳送抵達伏努科沃掃清障礙。

“將軍,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這麼濃密的雲層都是天氣控制器引發閃電風暴的理想條件。”卡彭特信心十足地說,但他臉上卻頗有難色,“聽說莫斯科市民正在大規模往市外逃難,我很擔心如果我們誘發雲地閃電風暴會殺死大量的平民。畢竟閃電不會區分平民和軍隊的。”

聽了博士的話,卡維利看了布魯克斯一眼,然後對卡彭特說:“我們也知道這樣做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是博士先生,我們別無選擇,在人道與勝利之間,我們只能選擇勝利。”

“沒有了勝利,人道也只能被架空。”布魯克斯補充道,“請你按計劃執行吧。不管怎麼樣,對命令及其造成的後果只能是我們這些指揮官負責,而不是你這種工程技術人員。”

布魯克斯上將最後一句話給了亨利·卡彭特博士某種名譽上的保證。

卡彭特略加猶豫,接著說:“好吧,我們將按計劃發起新一輪閃電風暴。”

天氣控制器頂端的大球緩緩轉動,將打開的砲門轉向西南方。

此時雲中的閃電風暴已經平息,灰暗的天空顯得十分平靜。但是莫斯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騷動和恐慌,逃難的市民成群結隊地從各條主要街道往外湧,企圖進入市區中心的蘇聯裝甲部隊艱難地在難民隊伍中逆行。三個方向的裝甲部隊整整一個17日上午平均前進不到四公里,換作平日,不到兩個鐘頭他們便可開到紅場。離紅場最近的只有里姆斯基少將的第11坦克師,他們本來在列烏托夫出發時就距克里姆林宮只有十七公里左右,他們在熱情者公路的人流中緩慢前進,一個上午只推進了不到十公里。前鋒部隊到中午時只到達了莫斯科貨運分揀車站(Μοckвa-CοpTиpοвοчHaя),離紅場還有七公里的路程。

現在的莫斯科市中心,被美軍兩個裝甲師重重包圍的克里姆林宮正受到粗暴的搜查。但是美國人似乎沒什麼斬獲,他們並不知道,蘇聯的兩位最高領導人亞歷山大·羅曼諾夫和尤里已經逃之夭夭。

莫斯科中央機場上,龐大的天氣控制器已經做好又一次發射的準備。這架大型蕈狀機器身上的各色指示燈紛紛亮起,如同超時空傳送儀一樣充滿了科技與神秘氣息。不過相比達到兩百多米的超時空傳送儀,這架天氣控制器的規模和震撼人心的程度都要小得多。

超時空傳送儀是完完全全的戰略武器。在它的作用下,戰爭不再是線性進行,敵人根本沒有縱深可言。因為它的超時空傳送可以讓對手的縱深也變成決戰的前線。

天氣控制器雖然是戰役武器,只能在所在的戰區誘發閃電風暴,但這已經足夠摧毀戰區內的絕大多數常規部隊,甚至所在的整個城市。天氣控制器更像是戰術核武器,只是它的毀傷方式十分乾淨、“自然”,甚至是“環保”。

美國這兩架超越時代的戰爭機器相互配合,可以令她的軍隊打得任何敵人措手不及。然而,中國有句古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在莫斯科上空,一顆大型衛星正在悄悄發出強大的磁場,無形的磁力線正貫穿地球,射向地球另一端上空的另一顆衛星。與此同時,美國阿拉斯加上空,也出現同樣的景象。

兩地上空各自正在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大氣漏斗。中國人也動用了他們的戰略武器,以阻止迅速傾斜的世界天秤。誰都不曾想到,這場戰爭已經把大自然的力量也直接拖進來,閃電風暴、大氣漏斗。

氣溫在緩慢下降,雪花也紛紛揚揚地從雲端飄落下來。可惜這場雪並沒有給莫斯科帶來以往的浪漫情調,逃難的市民與戰亂的城市使這場不期而至的降雪充滿了淒涼與悲慘。而且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另一種無比恐怖的現象。

隨著一聲令下,天氣控制器再度發射出一道明亮的超短脈衝激光束,在飛舞的雪花當中,直射西南方的天際。

伏努科沃機場就在中央機場西南26公里處,完全處於天氣控制器的有效射程內。由於地球曲面的緣故,特別是受激光在大氣中非線性效應的影響——非線性效應是把奇特的“雙刃劍”,既是實現激光引發閃電風暴的關鍵原理,也是限制激光射程和威力的重要原因——天氣控制器發射的超短脈衝激光束在五十公里內才能起到預定的效果,而五十公里外引發的閃電就難以形成有殺傷力的閃電風暴。

儘管距離很大,但是持續對雲層底部進行激光照射,使伏努科沃上空的雲層底部不僅被大量電離,還急劇升溫。很快,雲層底部被不斷加熱和電離的水滴、冰晶、霰粒和其他微粒,分化成帶正電和負電兩種微粒,帶正電的微粒迅速向上躥升(因為失去電子,質量更小一些,上升速度也就比因得到電子而質量更大的帶負電粒子更快),與雲層中部和上部裡的其他沒有被電離和加熱的相同物質激烈碰撞、摩擦,使這些微粒也升溫和電離。

隨著雲中的微粒被大量電離,並且因正負極性而產生分層,伏努科沃上空的濃雲變得暴躁不安起來。

當第一道耀眼的閃電從天而降,在飛揚中的雪片當中,順著機場的避雷針鑽入大地時,在伏努科沃機場及其周圍的紅軍和居民立即毛骨悚然——冬季雪天中打雷——如何反常的物候已經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果然,災難迅速到來。

天空中的濃雲緊接著發出一陣刺目的閃光,又一道強大的閃電如迅猛地擊打下來。霎那間,停機坪上一架飛機被擊中,周身立即籠罩著耀眼的光環。飛機上的接地防雷裝置居然承受不了,轉眼之間飛機就化作一股明亮的火球,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猛烈爆炸。

緊接著,數不清的閃電如同天庭射下的光箭,密集而又精準地擊中伏努科沃機場上的蘇聯飛機、後勤設施,將其一一引爆。

在遠處的人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怕景象:雪花飄揚的天空當中,無數條閃天像森林一樣繁密,“聳立”在伏努科沃機場上。伴隨著不絕於耳的爆炸聲與閃電擊穿空氣產生的爆音(雷聲),那些閃電也交替隱現,“閃電森林”的根部接連騰起巨大的火球。

伏努科沃機場連同周邊的數個小城鎮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被閃電風暴無情地“戳穿”。飛機和車輛被擊毀,油庫和彈藥被引爆,房屋被擊穿,玻璃​​窗也被無比強烈的雷聲震碎,織物、木材、塑料製品也被閃電點燃,引起火災。

最為悲慘的莫過於當地閃電風暴下的軍人和市民:

或是被超強的閃電直接擊中,當場被數成千上萬億瓦特的電流燒成碳柱;

或是被附近閃電擊穿空氣引發的音爆震得五臟俱裂;

或是被閃電引發的大爆炸炸死;

或是被閃電引起的大火燒死;

……

強大的閃電風暴毀滅了伏努科沃機場及其周邊的一切自然與人造物,甚至機場上的混凝土跑道都被萬均雷霆打得坑坑窪窪。

然而,災難並不僅限於此。當西南天際閃現出陣陣致命的閃光後,天氣控制器又轉動頂上的大球,把激光器的砲門對準東南方外的茹科夫斯基(Жykο?вckий)。

儘管直線距離達四十公里,可在超短脈衝激光束的持續的照射下,伏努科沃的災難在這裡也迅速重演。而且這一次範圍更大,茹科夫斯基周圍三個機場——別科沃機場、馬雅奇科沃機場(AэpοποpT Μячkοвο)和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試飛院機場(Жykοвckий, ЛИИ иM . Μ.Μ.ΓpοMοвa ,即現今莫斯科航展的舉辦地)以其周圍的好幾個小鎮都淋浴在密集的閃電中。

電光、火球、大火、巨響為雪花紛飛的莫斯科合奏出一起悲壯的死亡戰爭交響。
匿名
狀態︰ 離線
301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4:33
本帖最後由 火影鳴人 於 2013-12-5 22:22 編輯

第六章 革命 第三十七節 天氣控制器

大量的雲間雷電被天氣控制器發出的超短脈衝激光引誘出來,形成雲中的雷暴,只見雲中電光四閃,雷聲陣陣,雲層中充滿了明亮的火光與強大的電流。

從雲層中撲向莫斯科市中心的蘇聯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很快就發現它們陷入一張無法逃離的強大雷網當中。雖然雷電中的飛機可以被視作“法拉第籠”,而且現代飛機都裝有各種防止雷擊的裝置,特別是軍用飛機,更具有先進的防雷系統。

但是人類對抗大自然的力量終究是相當有限的。天氣控制器引發的雲間雷電,其強度與密度遠遠高於通常情況下的雲間雷電。無數刺目的閃電像飛舞的群蛇在雲層裡亂躥,從四面八方擊中蘇聯攻擊機和直升機。超乎想像的電流強度和雷擊密度讓四面八方飛來的蘇聯飛機在極短的時間內,承受著大大超過設計的電荷。幾乎每一架蘇聯飛機都在同一時間裡被多道閃電擊中,機身上的放電刷和翼尖甚至不能及時把迅速積聚在機身上的巨大電荷導走,飛機和機上的炸彈、導彈就被引爆。結果濃密的雲層當中,傳來的不僅僅有頻繁的雷聲,還有此起彼伏的爆炸聲。飛入雲層中的蘇聯飛機就像小蚊子被誘入滅蚊燈時一樣,劈啪炸響。

天空中到處是雷爆和閃光,大批蘇聯飛機和武裝直升機沒能逃過這場可怕的攻擊,在雲層中被炸成碎片。燃燒的碎片像雪片一樣紛紛揚揚地掉下來。

同蘇聯的磁能塔一樣,美國人的天氣控制器也是以閃電為殺人手段。不同的是,磁能塔是點對點戰術武器,當然其威力之大可以影響整個戰區進程,並且是利用電磁製造人工閃電,它是人類篡奪大自然力量進行戰爭犯罪。天氣控制器則是利用超短脈衝的激光激發雷暴,是人類引誘大自然力量進行戰爭犯罪,而且是點對面的戰役武器。雷暴一旦形成,打擊的可是一整片地區,就像天氣控制器首次使用,就讓企圖借雲層掩護蘇聯攻擊機和直升機群如數盡墨。

第二波攻擊機群的毀滅讓澤廖諾格勒的科西金和特雷舍科夫十分震驚。

“美國人又投入了新式武器!”科西金面色慌張地對特雷舍科夫說。

特雷舍科夫則一言不發,他比科西金清楚這第二波攻擊機群的損失意味著什麼。第一波攻擊只是試探性的,用以探明敵人在克里姆林宮周圍地面部隊的防空力量。第二波才是真正的拳頭,動用了莫斯科軍區剩餘的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卻沒想到連一顆炸彈也沒能投出去就全被雲中的雷暴撕成碎片。

這時,臨時指揮部門口的士兵高聲司令:“全體起立!”

指揮部裡的人馬上起立。羅曼諾夫帶著伊戈爾走進來。

“我聽說美國人投入了新式武器?”羅曼諾夫一邊示意大家坐下,一邊問科西金。

“他們能夠引發雲間的雷電,摧毀了我們第二波空中空擊。”科西金無奈地報告。

“莫斯科軍區已經損失掉了九成的空中打擊力量。”特雷舍科夫補充道,“現在地面部隊都被逃難的市民堵在外圍,很難向市中心前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火影鳴人 + 10 + 10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0  SOGO幣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匿名
狀態︰ 離線
300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6:54:06
第六章 革命 第三十七節 天氣控制器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討論甚至爭論後,這項為人民共和國未雨綢繆的秘密戰爭提案終於以微弱的優勢獲得通過。一場從太空展開的氣象大戰迅速拉開序幕。

莫斯科中央機場,跑道和停機坪上瀰漫著濃密的白色煙霧。南邊的塔台下,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索菲婭·格林卡婭和她的警衛正站在煙霧之前,等待對方的指揮官出現。

兩輛M2裝甲指揮車快速從煙霧中開出來。。

裝甲指揮車開到格林卡婭他們面前便停了下來,從後門下來了兩群戴著外型十分經典的M1型頭盔的美國軍人。他們當中有兩個的頭盔正面居然還印著四顆白色五角星,一位是本次“革命”作戰的前線總指揮索恩·卡維利上將,另一位是莫斯科集團軍群司令官歐文·布魯克斯上將。

“你們好,將軍們。”格林卡婭臉上帶著冷冷的笑意向來人問好。身旁的翻譯迅速向來人做出翻譯。

“你好,主席女士。我們曾經見過面,陸軍上將索恩·卡維利。”索恩·卡維利熱情地說,並向對方伸出右手。

但格林卡婭並沒有理會這個貌似友好的動作。實際上在戰爭爆發之前,卡維利曾就蘇聯出兵進入墨西哥維和的事訪問蘇聯,當時他就見到了新任的克格勃主席格林卡婭。令他絕對想不到的是,今天與美軍裡應外合的人竟然就是克格勃的頭子。

面對對方的無禮,豁達的卡維利仍然保持應有的禮節和友好態度,向格林卡婭介紹道:“這位是我們歐文·布魯克斯上將。”然後鄭重地對布魯克斯說:“這可是克格勃的主席,這一次行動的蘇聯合作夥伴。”

“合作談不上,我們只是各取所需。”格林卡婭突然用熟練的英語對兩人說,“希望你們和你們的總統不要忘記你們的承諾。”

“請放心,美國絕不會對朋友言而無信的。”卡維利信誓旦旦地說。

“那就好,接下來的莫斯科就交給你​​們了。”格林卡婭說完便轉身帶著自己的人離開,連客套的道別都沒有。

看著克格勃女頭子遠去的背影,布魯克斯問卡維利:“索恩,總統難道想把戰後的俄國交給這個特務頭子?”

“這是他們合作的條件。”卡維利微笑著說,“我們到這來不過是幫俄國人打一場內戰,當然是一場屬於美國的俄國內戰。”

兩人接著迅速回到裝甲指揮車上,開向更南邊的候機大樓,他們將在那裡建立一個臨時的莫斯科戰區司令部。

莫斯科集團軍群的大批M60主戰坦克、M113裝甲輸送車快速從煙霧中鑽出來,按照預定的計劃開上了東邊的列寧格勒大街和南邊的霍羅肖沃大街(Xοpοшёвckaя yлицa)。莫斯科集團軍群還從已經被克格勃領導下的國家秘密警察手裡接管了中央機場西邊的第16火力發電廠(TЭЦ-16),因為一同通過超時空傳送抵達的還有極具耗電的神秘殺手鐧——“赫菲斯托斯”工程小組的所有工程車輛。

超時空傳送產生的煙霧很快就散去,那些外型怪異的工程車輛正在中央機場的中心展開。四輛十輪驅動的重型卡車分佈在四個垂直方向上,展開車體,組成一個底邊邊長達十八英尺的八角台建築。然後一輛吊車把一個直徑十二英尺、長達二十七英尺的巨大圓柱體,從另一輛重型卡車上吊起來,豎直安放到八角台上。而另一輛吊車則把一個直徑達十八英尺的巨型球體吊起來,安放到豎起的大圓柱上。

與此同時,工程人員向火力發電廠架設電纜,準備從電廠引出巨大的電能。

隨著一系列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完成,不到半個小時,“赫菲斯托斯”工程的核心,美國軍隊戰役級別的新式超級武器——“天氣控制器”(Weather Control)搭建完成。

不過它的這個名字有點名不符實。它的真正作用是在戰區製造大規模的超強閃電,利用閃電對敵集群目標造成大面積毀傷,所以應該叫做雷電產生​​機。但是美國人喜歡搞噱頭,把它叫成“天氣控制器”。

人工製造閃電,一直是美國聯邦氣象中心的總工程師亨利·卡彭特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自一九五五年紅色戰爭末期第一台超時空傳送儀爆炸毀壞後,卡彭特博士就受命主持一個被稱為秘密武器研製工程,其最終目的便是研製出一台製造大規模閃電的機器。因為在古希臘傳說中,為宙斯(Zeus)打造雷霆的神便是火神與匠神赫菲斯托斯(Hephaistos),因此,這個工程也就被稱為“赫菲斯托斯工程”,而其產生的終極兵器便是天氣控制器。

來自第16火力發電廠的巨大電能被注入天氣控制器。與超時空傳送儀一樣,這台超越時代的機器依次亮起了身上五顏六色的指示燈。表示天氣控制器已經做好了放電準備,隨時可以投入戰鬥。今天莫斯科陰雲籠罩,正是發揮天氣控制器威力的時候。

17日上午十一時,莫斯科已經陷入大混亂,市民集體向郊外逃難,看不到盡頭的人潮不斷從各條街道湧向市外。蘇軍原本準備進入莫斯科市中心保衛克里姆林宮的幾個裝甲師,都接到了美軍入侵紅場和克里姆林宮的情報,可是又都因難民潮而被堵在市中心外圍,一時進退兩難。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美軍對克里姆林宮的佔領。但是最高統帥羅曼諾夫已經逃離克里姆林宮,莫斯科軍區司令員特雷舍科夫上將已經下令空軍出動。地面上不行,空中卻可以

突然,混亂的莫斯科上空傳來了陣陣巨大轟鳴,大批機翼上塗著紅五星的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鑽出厚厚的雲層,撲向克里姆林宮周圍的美軍。

霎時,克里姆林宮就像一個突然爆發的火山。從紅場到克里姆林宮濱河路、從伊万度沃廣場到亞歷山大花園,美軍的自行防空砲、IFV多功能步兵戰車一齊發出怒吼,搶先發射出密集的防空火力。拖著耀眼尾焰的防空導彈,與中小口徑高炮噴出的火舌組成強大的火力網撒向灰空。

蘇聯人也不甘示弱,一邊躲避猛烈的防空砲火,一邊發起攻擊,將導彈、火箭、砲彈傾洩向克里姆林宮周圍的美軍裝甲集群。

一時間,莫斯科市中心,從地面到空中,交織著無線的火力,充滿了爆炸,飛舞著碎片與煙塵。

蘇聯空軍的出擊時機恰到好處。此時美國空軍還沒經過超時空傳送過來,美軍防空所能仰仗的似乎只有地面的防空部隊。但是單靠地面的防空是比較消極和不利的。

儘管擁有先進火控系統的IFV戰車和其他自行防空砲拼命向射擊,形成密集的防空火力網。但是蘇聯的空中優勢盡顯無疑。攻擊擊和武裝直升機發射出的大量火力,將紅場和南面克里姆林宮濱河路的美軍坦克克和裝甲車炸得東倒西歪。蘇聯的飛行員接到通報,知道最高統帥羅曼諾夫早已經撤離了克里姆林宮,因此毫無顧忌,肆無忌撣地朝那些依托克里姆林宮建築進行反擊的美軍地面部隊進攻轟炸。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周圍那些全人類的寶貴建築遺產很快就被爆炸、大火、硝煙、破壞所吞噬。

蘇聯空軍的第一波攻擊雖然遭受巨大傷亡,但摧毀了紅場和克里姆林宮的美國陸軍第31裝甲師和國民警衛隊第9裝甲師許多坦克和戰車。殘餘的蘇聯飛機調頭返航,第二波攻擊的飛機也已經升空,飛入雲層,從四周向莫斯科市中心撲來。

就在這時,天氣控制器終於啟動了。其頂端的球體打開一道開口,而來自電廠的巨大電流則被注入它的八角台底座裡,驅動一套二氧化碳大型激光器產生一束巨大的飛秒激光脈衝(光束)。光束被直接向上射入圓柱體底部進行分束延時,分出主脈沖和副脈衝,再直上進入光闌和准直系統,最後這束超短脈衝光束進入頂端的球體裡的反射系統,被按照戰術要求從球體的開口反射出去。

只見天氣控制器頂端的大球閃出一道明亮的光芒,直射南邊天空的雲層裡面,轉瞬而逝。緊接著又閃出一道光芒,射到西邊的雲層裡。然後一道又一道的光芒不斷被照射到北邊和東邊的雲層裡。它不持續不斷地將光芒照射到周圍的雲層當中,像舞廳裡的球型射燈一樣閃耀。

不像蘇聯人的磁能塔直接發出致命的電弧,天所控制器不斷發出的那些光芒是超短脈衝激光束。它們比實驗室裡的超短脈衝激光具有更大的規模和具強的能量。由於激光在大氣中具有非線性效應(即激光會在大氣中散射或極化,影響大氣與激光本身的電聲強度等等),這些超強的激光迅速將照射過的雲層電離和熱化,在雲層當中形成電離通導,同時被熱化的雲層也因氣體升溫而加速對流,導致更大規模的雲層電荷急劇產生,從而極大地加快了雲內閃電和雲間閃電的形成。

隨著激光不斷射向空中各個方位的雲層當中,莫斯科上空形成了一個繖形激光面。在這個激光面的雲層當中,風湧雲流,道道耀眼的閃電迅速被催生。而此時大批蘇聯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給成的第二波攻擊編隊,正鑽進云層以便避開地面敵人的視線,從四面八方撲過來。殊不知,他們正陷入大規模的超強雲中雷電的巨大電網當中。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6 23:4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