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23|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鼓聲若響]北管的歷史 [複製連結]

權天使(三級)

玄天上帝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25 20:43: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北管」是台灣現存的兩大傳統音樂系統之一,自清代中葉以來,北管深入民間且無所不在。



「北管」實際上是一個泛稱,泛指早期傳入台灣,以官話(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與非閩南、客家的漢族音樂,民間則習慣用「北亓」(即「 北的」),與統稱為「南亓」(即「南的」)的南管系統相對。在這種情況下, 北管幾乎網羅了台灣音樂中不屬於「南亓」的所有樂種,其多樣性與複雜性可想 而知。台灣這兩大系統的音樂,在早期確實可以依據形式、內容與風格清楚劃分 ;但是到了後期,南北之間有「交加」(交叉)的現象。這種發展,一方面使北管的名稱定義與範疇更不易明確勾畫,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台灣特有,深厚而頑強的北管文化。







北管涵蓋的範圍雖廣,但可以依據種類的不同,分別從戲曲音樂、器樂與歌 樂三大部份來了解;民間傳統提到北管,則是同時或分別指稱亂彈(亂彈戲)、 正音(正音戲)、福路(福祿)戲、西皮戲、子弟戲、外江戲、大戲、老戲、四 平戲、鑼鼓陣、八音等。





官音的線索

職業亂彈班的演出活動與興衰,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雖然呂訴上在《台灣 電影戲劇史》中曾提及有一本《台灣外誌後傳》,在<平海氛記>中有一段記述 ,「荷駐台長官但潑一,若有事務,必問通事何斌……家中造下二座戲台,又使人入內地,買二班官音戲童及戲服,若遇朋友到家,即備酒席看戲或小唱觀玩。 」但文中所言及之「官音」,是指那一個官話系統?是崑曲或是正音?如果是正音?北管是否與它有直接的關係?這項文獻的可靠性如果能夠進一步證實,它可能成為北管最早傳入台灣的有力證據,但截至目前為止,它仍只是一個有意義的線索。「爾後,鄭成功幕僚沈光文,為民眾娛樂,從中國南部招聘戲班到台演出於是江浙、福建泉州、廣東潮州陸續有劇團來台演出。最初的演出中心,是在台灣的縣治台南,漸漸地向南北普及。」(來源同上)這項有關戲班演出的記載,則可以從其它相關資料中,獲得比較確定的證實,但仍無法與北管劃上等號。





實證的材料

台灣現存的北管子弟館閣文物、活動等,是研究北管歷史比較可靠的依據。 從台灣最古老的北管子弟團體──彰化梨春園,開館至今已經近二百年,並且早 在一百多年前子弟就開如學習亂彈來看,北管在台灣發展至少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

業餘班社

從日本治台五年後(1900年)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年),台灣各地成立許多業餘亂彈班社北管子弟團,分別以社、軒、堂、園、團等為名。各子弟團間曾 為了榮譽、音樂曲目或技巧的競賽(行話「考腹內」)而發生過爭鬥,稱為「拼館」。實際上,只有在堂、社的樂曲、樂器及信奉的戲神有別,其它軒、園之間並無多大不同(北管耆老葉美景先生口述,1996)。二次大戰期間,受戰爭及經 濟不景氣的影響,子弟團沒有成長。以彰化為例,在當時縣治所在地的彰化城附近,四方城門者建有館閣;城南門口有梨春園(全台灣最古老,近二百年歷史)、東門有集樂軒、北門有繹如齋 、西門有月華閣,號稱四大館閣,是彰化子弟學習亂彈的中心;除此之外,根據 林美容的調查,彰化一地共有超過三十個以上的北管子弟團,學習亂彈戲曲音樂。





職業戲班

根據呂訴上、邱坤良等人的研究,最早成立的職業戲班是在日治時期(大正 十二年,1923年),由宜蘭(隘丁)陳火順等人合股成立的「共樂軒」。其後十二年間,共成立了十一個亂彈班(含改組、改名)、一個囝仔班;而二次大戰 期間,同樣也沒有新班成立。此外,從昭和二年(1927年)起,日人在台灣設置 的五州兩廳中,只有花蓮港廳、澎湖廳沒有亂彈班;其中以台南州有九個班最多 。各班的演出天數,除少數班外,一年平均都演出兩百天至三百天,楊神改的「 改良陞班」更是一年演出三百六十五天,亂彈戲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學者的研究,以及相繼展開的各縣市及社區發展史的調查(例如許常惠教授帶領的台中縣1989年、彰化縣1987年音樂調查),也都證實北管廣泛分佈在漢族(閩、客)人民居住的地區,與人民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各地館閣分佈的 狀況、活動方式等,充份反映了台灣的移民在拓墾歷史上,族群、地域觀念、經 濟、交通等的發展情形,是研究台灣歷史文化發展重要的一環。



音階

一般來說,扮仙戲的唱腔、鼓吹樂中北曲的部份,多用七聲音階。福路戲、 西皮戲或絲竹樂曲(弦仔譜)多用五聲音階。







拍子

拍子有四種:自由板(散板):節拍自由,例如福路戲中的「彩板」、西皮戲中的「導 板」、鼓吹樂中的「引」類曲牌(如《醉花蔭》、《新水令》等),都是自由板 的曲子。



一板三撩:板是每小節的第一拍,屬於強拍子,撩則是弱拍子上的音。這 種一個強拍三個弱拍的形式,相當於四四拍子。頭手鼓的檀板出現在強拍板上, 每隔三個撩搖一下檀板。

一板一撩:是一個「板」之後接著一個「撩」的二拍子形式。

有板無撩:指連續拍的一拍子形式。





速度

一般用「緊板」、「慢板」、「快板」來區分不同的速度。這三種名詞實際 上也是不同唱腔的名稱;唱腔板式與速度有關,故一般又可拿來分別不同的速度 。







調門

調門是唱奏時,決定調高及宮調系統的方法。北管音樂由於包括的樂種較多 ,定調門的方式也比較多樣:鼓吹樂以主奏樂器嗩吶定調:以嗩吶音孔全閉時的音定為調高,並以該音 名為調名,稱某某管。例如,嗩吶音孔全閉時,若所得的音當做士(La),稱為士管。福路戲曲以主奏樂器椰胡的定絃來定調:將椰胡的兩根弦,調成為合尺( Sol Re),成五度曲調音程定絃。西皮戲曲以主奏樂器京胡的定絃來定調:京胡的兩根絃,調為士工(La Mi),成五度曲調音程定絃。二黃唱腔:調門定為合ㄨ(Sol Re)。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2 感謝參與活動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7-26 04:28:06 |只看該作者
[鼓聲若響]
  就我所知好像在廟會中比交常用到北管的音樂,而歌仔戲大都比交常用南管,當然北管和南管是不大一樣的,但是其實就我所知在我們嘉義縣新港鄉的媽祖廟那裡有一個還算滿大的北管團,當然都是在熱鬧時在用的上,不過當他們在練習時我也曾停下來靜靜的聽過,那種聲勢,真的是無法形容,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吵鬧,而是一種氣勢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聽聽看真的佷不錯哦!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6 感謝參與活動~! 請繼續支持民俗文化區 ...

總評分: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7-26 10:30:51 |只看該作者

[陣頭逗鬧熱]北管<5P>

北管,是過去台灣民間流傳廣遠的傳統音樂及戲曲,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深受歡迎,可以說是台灣早期的『流行音樂』。
    北管包含了音樂以及戲曲兩種類型,台灣的北管戲,根據一些研究者的說法可以分為『四平』和『亂彈』兩個劇種,但是因為四平戲很早以前就已經失傳了,所以現在提到北管戲,通常指的是『亂彈戲』。『亂彈戲』又有兩大系統:『福路』與『西路』。『福路』屬於老梆子腔系統的聲腔,因為比較早傳入台灣,所以又稱『舊路』,信奉的戲神多為西秦王爺;西路屬於皮黃腔、吹撥腔的系統,又叫做『新路』信奉的戲神則為田都元帥。這兩個系統的最大差別,在於唱腔不同。福路的領奏樂器是椰子殼作成的『殼仔弦』(又叫做椰胡、提弦),常用的唱腔有平板、流水、緊中慢、慢中緊等,旋律聽起來比較激昂;而西路的領奏樂器則是以桂竹筒製成的『吊規仔』(也就是京胡)常用的唱腔有西皮、二簧、緊跺子、慢跺子等,旋律較福路平緩些,但是因為用吊規仔伴奏,唱腔又和京劇有些接近,許多對北管較陌生的人第一次聽到都會以為是在演唱京劇。

    北管戲所使用的語言叫做『官話』是一種混雜著『中州韻』與『湖廣音』的語言,具有上聲高、去聲低的特質。早期的台灣移民都以能夠欣賞、甚至使用官話為榮,但在學習管道稀少與不易習得的情況下,學習北管便成了許多村莊子弟習字學文的途徑之一,各個階層的民眾紛紛加入北管子弟團,習唱識文字,自娛樂中習得漢字,也因此,過去北管弟子往往在地方上被視為懂漢文者。時至今日在歷史政治及語言的汰換下,『官話』顯然已經失去原來的功能與意義了。



西秦王爺是北管戲曲的祖師爺,不管是職業的戲班,或是業餘的子弟戲團在演出時的後台都設有供案,以保佑演出順利全體團員身心健康萬事順遂。

    西秦王爺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始創舞獅樂陣,又被父王封為秦王,所以後世尊他為西秦王爺。風流倜儻的唐明皇喜好音律,曾在宮中建置戲台,網羅天下才藝出色的伶工,作曲排演,盛極一時,是梨園創始人,因此也被尊為西秦王爺。第三種說法以後唐莊宗李存勗為西秦王爺,存勗雅好音律,宮中絲絃不絕於耳。有一天,莊宗在龍榻安眠,突然有一條蛇爬進來,幸好御犬在旁邊高聲吠叫,莊宗及時驚醒躲過一劫。北管戲班忌諱說狗或蛇,而以「細毛」代替狗,「溜」代替蛇,並尊稱狗為將軍爺,塑像供奉在西秦王爺身旁。為了表示對將軍爺的尊敬戲班中不准吹口哨,如果不小心觸犯,就必須立刻燒紙錢、放鞭炮,表示謝罪的誠心。




北管簡介


北管一詞,含蓋籠統而複雜,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可能只是吵鬧的打擊而已。資訊發達,經濟蓬勃發展的今日,或許大多數的人早已忘了北管是我國民俗的固有文化,子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音樂,更遑論知道了解北管音樂的意義及內涵。

    何謂北管??昂揚激越,為喜慶婚喪等排場音樂。尤以迎神賽會中最不可或缺的陣頭,扮演著曲奏迎神的角色,擔任著喜慶祝壽的樂師由眾多吹奏、打擊樂器一齊合奏。打擊樂器配合著絲竹、管絃聲的高低起伏、節拍的抑揚頓挫,一緊二慢三休,表現出我國傳統音樂的精妙。北管音樂是我國的古典音樂,北管子弟團則可稱得上我國的傳統交響樂團,子弟戲屬於我國古典歌劇的層級…….

    北管音樂的演奏方式,最為簡捷的莫過於吹奏排子,多數用於迎神遊行、踩街動態的場合,也最是能夠顯示所學排子多寡,使用樂器僅嗩吶及打擊樂器。其次再深層的功夫乃是排場,考驗著文武場的學藝及默契,唱曲者之間的配合程度,唱腔高低轉折。散排、絃仔點在曲中的位置及運用。排場對曲,再再都是層級上的展現。上棚的子弟戲最為艱深,所動用的資源、人力物力多而龐雜,不似排場對曲輕鬆,粉墨登場,講究的是華麗的戲服與道具,演戲者要學會所扮演角色的所有唱腔、唱詞與對白,還要再請先生教導步伐科目、架勢,搭配介頭等細節,這齣戲碼在演出前,仍是要排演其情節及熟練度。往往一齣戲要上演,需要花上近大半年的時間,子弟戲的艱難程度頗甚。

    早期科技尚未如此發達之時,各村莊都有其信仰中心或聚集場所,發展出文武館的存在,練拳頭,強健身體的之武館,目的為了保護村民及悍衛庄頭,演變為舞獅、宋江陣等陣頭的學習與組織的成立。

    文館,就是曲館,眾農家子弟齊聚一同學習北管音樂,由地方士紳或廟方執事人員出任總理、理事,出資聘請傳授北管的先生予以教導,北管團亦有”子弟”的稱謂,早期子弟團的傢司、設備的添購都是由館內大總理、理事等人一肩扛起,自己庄頭的活動出陣,完全分文不收,顯示其高尚的子弟氣息,也咸少送喪,除非是館內的重要人士或館員,親人之喪,眾館員給予友情上的支助及捧場。演變至今,北管團被視為喜慶婚喪的排場音樂 。
 
  近年來,北管音樂逐漸式微,知識文化頗受重視的今日,最迫切的是如何將北管音樂傳承延續,令國人皆能了解到子弟音樂的基本內涵,本質為何。炎黃子孫有權利認知我們的傳統文化,讓世人接受它、了解它、深入它,畢竟它是先人所遺留下來的音樂,最重要的是先人智慧的結晶,留給後世最為寶貴的資產文物。
 
 
 
 

  ~後記~


後學感覺現今民俗廟會中較常見的北管團體亦屬雙梨~即台中明梨園與振梨園兩家會館,當然各地亦有傑出的北管團體 ,只是這兩個團體於台灣民俗廟會較具有代表性若有待更正之處,還望各先進們不吝指正。
註相片來源~2008國際傳統戲曲節-憨子弟祭祖師-北管大匯演<陣梨園>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1 感謝參與活動~! 請繼續支持民俗文化區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7-28 22:16:38 |只看該作者
[陣頭逗鬧熱]

#3,happy6258大大所回覆的帖子中,
裡面第二與第四張照片為高粱家鄉所舉辦的活動耶~!

在網路上看到自己家鄉舉辦的活動,真的很令人動容與感動。
有一種~他家遇故知的感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0 16:3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