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類風濕+紅斑狼瘡需換心 半年一針免恐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17 08:54: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家人的支持,是患者最大的鼓舞力量。

61年次的謝小姐,12年前生下第三胎後,雙手中指與食指經常會無緣無故卡住不能動,漸漸地雙手的關節開始疼痛,甚至痛到想把手剁掉來止痛;歷經前後中西醫四個醫生,終於確診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紅斑性狼瘡,進而侵犯心臟,開始治療的人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自免疫系統障礙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系統障礙,體內滑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導致關節腫痛破壞而且無法恢復的疾病,詳細致病機轉仍不明,發病過程緩慢而漸進。如果沒有好好控制,長期發炎將導致關節變形,嚴重者四肢殘障及全身器官受損而生活無法自理。全台罹患此病約12萬人,以女性居多,約為男性3倍,好發於20-45歲的中年人。

初期症狀不易查覺 延誤治療時機
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尤其早上起床的時候,用手接觸關節時會有暖暖的感覺,皮膚發紅等症狀,並常有「對稱」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可稱為「晨僵」;另外,皮膚下出現類風濕結節,全身症狀為疲勞、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輕微發燒、整體有不舒服的感覺,常有患者以為是痛風或是運動傷害而延誤治療。

黃春明主任表示,類風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身體內的免疫力強大到分不清細胞的好壞,直接攻擊自己的細胞,患者容易有早期冠狀動脈心臟病,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性關節炎的疾病成因和體內的B細胞有關。

B細胞免疫疾病  B細胞標靶藥適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表示,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風濕藥物以及生物製劑,前三類大都以消腫止痛、抑制發炎及免疫反應為主,而生物製劑則是除了抑制發炎激素及細胞以外,還能延緩骨骼關節破壞。

目前台灣的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用藥頻率從一周兩次到一年兩次都有,效果都不錯,尤其在與B細胞相關的疾病,B細胞標靶藥物的生物製劑會更適合。以謝小姐為例,目前使用生物製劑,每半年打一次針,讓她減少心理負擔而且也方便工作。

類風濕性關節炎 遵守「1.2.3 守則」
魏正宗表示,目前世界各國正在推動類風濕性關節炎達標治療,也就是減輕疼痛、控制發炎、預防關節變形,目前台灣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達標治療領先各國,和日本、新加坡並駕齊驅,建議患者要遵守「1.2.3 守則」,也就是1 個月回診一次,2 個治療目標(低度疾病活動度及使疾病達到緩解生活品質最佳化),3 個月後未達目標,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調整用藥。

黃春明補充道,提高生活品質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可以使用非藥物治療來加強,例如,輕輕按摩推揉,使患部肌肉鬆弛,如果是急性發作可以用冰敷減輕關節疼痛,發作過後可用熱減輕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可有效鬆弛肌肉,;或是適度運動,可強化肌肉,保持關節靈活度和舒緩關節壓力,,還可以使用護具及關節矯正裝置,減少關節畸形持續惡化。唯有透過良好的藥物治療,與物理療法,才能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獲得如正常人般的生活品質。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02:4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