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史] 馬丁•路德的生平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7-29 11:12: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馬丁•路德的生平

這裡要進入另外一個新的單元,緊接著前面的內容介紹誓反教,或是稱為抗議教,也就是目前所通稱的基督教改教運動。首先,要介紹的是馬丁•路德在德國的改教運動。改教的悲劇,我們稱它是一場教會分裂的大悲劇,而且這場大悲劇所造成的傷害,直到現代都無法癒合。改教的悲劇首先在德國爆發,這就與德國日爾曼和聖教會的關係,以及當時德國的政治社會經濟背景有密切的關連性。

我們要知道,自從羅馬教宗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日爾曼皇帝開始鬥爭以來,日爾曼反對羅馬的情緒始終就沒有消除過,尤其在十五、十六世紀之際的日爾曼本身,充滿了矛盾,比其他任何地區都要來得嚴重,高級神職人員的財富和生活的腐化是前所未有,他們的生活既奢侈又浪費,而低級教士卻因為生活在貧困中,而顯得情緒不佳,對一切希求與改革的革命運動,自然也就很容易表達出他們的同情與支持。在工商業興盛的城市,開始流行資本主義,使得從事工商業的資本階級愈來愈富有,而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卻愈來愈貧窮,工人被剝削,小商人倒閉,農民也被沉重的賦稅拖垮,這些人都希望改革。而政治方面,日爾曼境內也呈現異常紊亂的情形,大大小小的邦國多達四百多個,還真像一團亂麻,彼此糾纏不清。這些小邦國雖然同屬一個帝國,但是他們都心想獨立自主,被三位主教和四位較大的有選舉皇帝大權的王侯所控制的皇帝,對這麼一盤散沙的帝國,當然是很難施行他的權力。

馬丁•路德所面臨的皇帝查理五世年輕又任性,十六歲時當上了西班牙國王,同時也兼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菲律賓的廣大殖民地的主人,而且還擁有現在的比利時、奧地利及義大利的南部,1520年明武宗正德年間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他雖然是當時世界上權勢最大的國君,而事實上領土雖然廣大,但是統治上很困難,還得時常提防外來的敵人,東面有土耳其人威脅,西面有權勢日漸強大的法蘭西。因此查理五世雖然有心想要保持帝國內信仰一致,但是也無力鎮壓新產生的改教運動,一切錯綜複雜的情形,對改教運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如果沒有像馬丁•路德這麼一位特殊個性的人,恐怕也是難以造成一股改教風潮的。

馬丁•路德1483年生於薩克森省的埃斯勒本。他的父親是礦工,為人正直而又勤奮,母親行止端莊大方,信仰虔誠但卻顯得心窄。他們對子女的管教非常嚴格,馬丁•路德在成年之後,曾回憶說他曾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遭到父親鞭笞,他的學校生活因著家境貧寒而常常感到苦惱,幸虧得到一個富有的貴婦在經濟上接濟,才得以完成學業。他天資聰明學業有成,父親為他的成績感到驕傲,有意要兒子研究法律,不料馬丁•路德竟然在1503年進了奧斯定會的修院,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原來在入會修道的十五天以前,他曾被一場異常猛烈的暴風雨襲擊,當時是雷電交加,他飽受虛驚,深怕自己會被雷電劈死,於是就向天主許願,如果能脫險不死,便決心入隱修院當隱修士。雖然有人一再勸阻,但是他仍然堅持十五後,正式入會。他這種不夠純正、不夠成熟的聖召,成了他終身的累贅。

1507年,馬丁•路德晉升為司鐸,第二年被委任為威丁堡的神學教授。1510年到1511年他到過羅馬,親眼目睹了教廷的奢侈腐化,深受刺激。但是他信賴教會服從教廷的心情並沒有因此而動搖,真正實際導致馬丁•路德改教的,並不是教會的腐敗,而是那份困擾他心靈的悲觀心情,以及他對罪過、聖寵和靈魂得救的神學問題所抱持的偏執成見。馬丁•路德原本是一位虔誠謹慎的司鐸,一心一意地渴望自己能成為完美的聖人,但是他個性卻又狹窄,剛愎自用,經常是不聽勸告,更何況他對士林神學的瞭解不夠深刻。他經常喜歡沉思,雖然十分小心謹慎,但是自從他受到那場猛烈的暴雨風襲擊,他對天主的審判就經常懷著恐怖的焦慮。他因為畏懼天主而感覺局促不安,也就對自己是否能得救而開始懷疑,他相信應該對自己內心當中的惡念負責,於是便希望能擺脫內心的煩惱與不安,還希望能夠感覺得到,自己的確是被天主所寵愛的。當他每次感到猥褻、暴怒,或是對某一端道理懷疑的思想衝擊時,便認為自己已經犯下重罪,應當受嚴屬的懲罰。他努力地祈禱,行各種善工、辦告解,都不能解除他內心的那份恐懼和不安。他曾經向人說:“我雖然厲行善工,但內心的失望仍然無法去除。”

他為了替心靈內潛伏的問題尋求解答,以獲得心靈的安慰與平靖,就潛心研讀聖經。有一天他看到聖保祿致羅馬人書中的一句話:“義人因信德而生活。”他深信他發現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他按照自己心情的需要去求解釋這句話,他說人類已經徹底敗壞,無法赦免罪過,雖然人可以在外表上符合法律的要求,完全遵守天主的誡命,但是人類仍舊還是罪人,人類即使多麼努力地行善立功,也無法辦到,因為人類已經因著原罪而徹底敗壞了。人自己不可能得到罪惡的赦免,罪惡的赦免是由外力而來,那就是從耶穌基督而來的聖寵。耶穌的聖寵能夠為我們遮蓋人類的任何罪汙,但卻不能改變我。他更認為,不是善工拯救人,而是人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是耶穌以自己的救贖功勞,把我們的罪過遮蓋起來,所以我們也就根本不需要去立善功,因為耶穌已經替我們立了功。在他的著作中曾經這麼寫道:“人類已經被法律壓倒,人根本就無法遵守它,那麼人應該做什麼呢?基督已經完成了法律,用不著我們再去完成,人只須信賴基督,用信心依靠祂就行了,因為耶穌是我們的救主!”

您聽了馬丁•路德的這段話,您也就發現他的話和教會傳統的道理相互抵觸的地方在那兒了。聖教會訓誨我們的是,天主是公義的,但是天主更是仁慈的,依靠著天主的公義和仁慈,衪絕不命令人做我們人做不到的事。祂一方面以祂的公義公平地分施祂的聖寵。告訴人,若是沒有天主聖寵的幫助,人決無可能拯救自己,而另外一方面,衪也教導人要和天主的聖寵合作,人也應該自己努力行善,才能求靈升天,信心只不過是得罪赦的開始而已。聖宗徒雅各伯不是說了“信德如果沒有善行,只是死的信德”嗎?為了得救,只憑信德是不夠的,人還應該有愛德,而愛德呢,是要靠行善才能呈現出來的。人應該努力行善,依賴天主的助估,是一定可以做得到的。

來源:天主教在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02:4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