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老奸是誰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禪宗要旨-老奸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21-4-27 14:10:47 |只看該作者
有人說,既然住身舍宅住阿蘭若舍宅 兩者都會使用肉眼 肉耳 肉鼻 肉舌 肉身 肉腦 做事
那你怎麼知道 人家不是住阿蘭若舍宅參禪

我的回答是,
若他果真已經住進阿蘭若舍宅,他就不應該再看見黑夜
而是能在我們所認定的黑暗中 見物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21-4-27 20:04:17 |只看該作者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1-4-27 14:10  
有人說,既然住身舍宅與住阿蘭若舍宅 兩者都會使用肉眼 肉耳 肉鼻 肉舌 肉身 肉腦 做事
那你怎麼知道 人家 ...


怎麼行深怎麼做??
您講結果,高僧大德可以講更多。
但怎麼做呢??
要怎麼讓更多不懂的眾生,都能奉行呢??
可以不用要經典引言,分享能夠落實在生活中的嗎???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王菩薩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21-4-27 20:43:17 |只看該作者
怎麼行深怎麼做??
您講結果,高僧大德可以講更多。
但怎麼做呢??
要怎麼讓更多不懂的眾生,都能奉行呢??
可以不用要經典引言,分享能夠落實在生活中的嗎???

引用佛經 才能證明 這是佛說。而不是我自己在亂搞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心無所住 名為專注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專注一心。引發無漏
《金光明最勝王經》若能專注 心不移。 決定解脫諸憂苦


如何做 才能「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必須修習「專注一心」。
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止觀

《解深密經》要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21-4-27 20:50:3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4-27 20:52 編輯

不少人修止觀,但並不是每個人 都做對

修止觀有個步驟 被很多人輕忽。就是繫念一處這個動作。
到底要繫念在哪一處?....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做對了,就是修佛法禪
做錯了,就變成修外道禪

《禪祕要法經》欲求無為道者。應當繋念專心一處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21-4-27 20:59:47 |只看該作者
佛教徒練習止觀,大部份都專注出入息
這是佛經教的方法。

但你要有辦法練到「相隨」才能正式進到「止觀」
若你數息都做不好,就很難正式進入「止觀」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獨處一處當坐行禪。數息.相隨.止觀.還淨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21-4-27 21:09:46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4-27 21:22 編輯

大乘佛經還有教另一個修法,就是繫念於清淨覺相
但你要有慧根 才有辦法修
也就是說,你要有辦法辨識什麼是清淨覺相
辨識出來後,便專注一心於「清淨覺相」

若沒辦法辨識清淨覺相,你就沒辦法用這個方法 修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一切如來 本起因地。皆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 方成佛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我先初學位。要先繫念不思議

---------------------------------------------------------------------

大乘佛經所教的修法 適合有慧根的人
則適合普羅大眾 修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21-4-30 09:55:44 |只看該作者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1-4-27 13:21  
你有這種質疑 是因為你對實修一無所知。

《大乘密嚴經》如是身舍宅。諸界所集成。

阿蘭若捨宅在身內的那個地方?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21-4-30 10:08:10 |只看該作者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1-4-27 20:43  
引用佛經 才能證明 這是佛說。而不是我自己在亂搞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心無所住 名為專注。

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
HI 大德 您謗佛了您覺知了嗎??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王菩薩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9
發表於 2021-4-30 10:50:24 |只看該作者
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
HI 大德 您謗佛了您覺知了嗎??

根本是你們這些人在斷章取義,而不是我謗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説法 即爲謗佛。


這經文意思是說:
須菩提你不要認為 如來會這麼想我有所說法
千萬不要這麼想。

若有人認為 如來自認自己有所說法,這就是謗佛。
-----------------------------------------------------------

你到底看懂了沒?
若你心裡想「如來自認 自己有所說法」。
你這麼想,這才是謗佛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0
發表於 2021-4-30 11:25:4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4-30 11:36 編輯
divente 發表於 2021-4-30 09:55  
阿蘭若捨宅在身內的那個地方?


阿蘭若舍宅中脈裡面。
打坐若進不了中脈,就無法進到阿蘭若

若有進到阿蘭若,禪定時會看見一個山洞出現。
山洞內並不是黑漆漆的,而是依個人境界 裡面會發出不同顏色光芒。

《正法念處經》求禪定三昧正受。常獨行於山谷巖窟阿蘭若處。

《佛説寶雨經 》
云何菩薩依止巖窟
善男子。譬如師子依據山窟。菩薩如是常能安住智慧巖窟

《金剛三昧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


若能進到阿蘭若洞窟修行。接著才有機會見到 佛性/如來藏/菩提心

並不是說 見到佛性就算圓滿
佛經說,見到後還要繼續觀照,還會有發展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0 01:3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