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地名的由來:鳳山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12 11:06: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歷史上所說的「鳳山」有兩個市街,一是指興隆內里興隆莊「埤仔頭」(今日之高雄市左營區舊城),另一則是指古時大竹橋里的「下坡頭」(今日之鳳山市)。此地方於鄭時逐漸創設並建立開墾拓殖之初緒,亦即此地於鄭成功時期已建置有「萬年縣」,鄭經時又改縣為州,並置南路安撫司。清領初期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時,亦置有一縣於南路,並取名為「鳳山縣」。

「鳳山」屬於珊瑚礁台地,而「鳳山」之地名,原本起自於當時管轄區域的南部海岸,有一名為「鳳山」之丘陵崛起,古來便以其風景勝境而享有盛名;其縣治起初原本擇定於興隆莊「埤仔頭」,但未曾築城,且藉詞此地土地寥曠,未經開闢,乃為毒惡之地,於是當時之知縣遂僑居於當時之台灣府治(即今日之台南市)內;至清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七年)時,知縣宋永清開始設置公署而正式移駐。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爆發朱一貴反清之亂之後,署理知縣劉光泗才修築土城,並設有東西南北四門,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則環繞以濠塹。

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知縣錢侏尊依照上命,將此城周圍環植三重莿竹;清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知縣王英曾增建四座砲台於四方城門之上。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等人作亂,南路林黨之首莊大田再度蹂躪縣城,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亂平之後,改定大竹橋里「下埤頭」,又名「埤頭」(今日鳳山市)為新縣治,並於周圍環植莿竹以為城衛後正式遷移;清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知縣吳兆麟首先倡建四門,分為六座,大東曰「朝陽」,小東曰「同儀」或「東便」,西曰「景華」,南曰「安化」,北曰「平朔」,其外門匾曰「郡南第一關」,至此興隆莊之城乃稱「舊城」。因此總括而言,在清乾隆五十三年之前所稱之「鳳山」指的其實都是「左營」,而清乾隆五十三年之後所稱的「鳳山」才是指今日的「鳳山市」。
如上述,「鳳山」之地名原本起自於附近「鳳山」之山名,而關於「鳳山」之山名,《鳳山縣志》〈輿地志〉中有以下之記載:「赤山分支,其高起橫列者為鳳山。旁有二小峰,形如飛鳳展翅,縣治之命名取此。上有鳳鼻山,旁有鳳彈山,皆縣治及學宮之拱案也」。

昔日鳳山城內稱為「中街」,城外則稱為「武洛塘街」,當時既為熱絡之市場交易區,同時也是府城(即今日之台南市)以南的中心市場,並且以西方的「打狗港」(即今日之高雄港)為其外港,故當地之市勢十分興盛繁振,甚至與當時的府城「台南」並稱為南台灣之兩大著名古都。

文出:台灣咁仔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6 18: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