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卉盆栽] 鴛鴦茉莉 [10P] [複製連結]

總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17 16:05: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鴛鴦茉莉

鴛鴦茉莉的介紹
鴛鴦茉莉屬茄科鴛鴦茉莉屬常綠矮灌木,是華北夏季露天擺放和冬季室內佈置的優良盆栽花卉。鴛鴦茉莉高50至100釐米,單葉互生,花大多單生,少有數朵聚生的。花冠呈高腳碟狀,有淺裂,花期4月至10月,單花開放5天左右。花朵初開為藍紫色,漸變為雪青色,最後變為白色,由於花開有先後,在同株上能同時見到藍紫色和白色的花,故又叫雙色茉莉,其英文名之意為“昨天、今天、明天”,這形象地描繪出其花色的特殊變化。
鴛鴦茉莉,高50釐米至100釐米,單葉互生,花大多單生,少有數朵聚生的,花冠呈高腳碟狀,有淺裂,花期4月至10月,單花開放5天左右,初開為藍紫色,漸變為雪青色,最後變為白色,由於花開有先後,在同株上能同時見到藍紫色和白色的花,故又叫雙色茉莉。


鴛鴦茉莉的形態特徵
鴛鴦茉莉多年生常綠灌木,是華北夏季露天擺放和冬季室內佈置的優良盆栽花卉。植株高約70~150釐米,盆栽經矮化後,株高可降低到30cm~60cm。莖皮成深褐色或灰白色,分枝力強,周皮縱裂。單葉互生,長披針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具短柄,口十面草綠色。葉長5~7釐米,寬1.7~2.5釐米,紙質,腹面綠色,背面黃綠色,葉緣略波皺。

花單朵或數朵簇生,有時數朵組成聚傘花序。花冠成高腳碟狀,有淺裂。花冠直徑4cm~5cm,花萼呈簡狀,雄蕊和雌蕊座落在花冠中心的小孔上。花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高腳碟狀花,花冠五裂,花瓣鋸齒明顯。花初含苞待放時為蘑菇狀、深紫色,初開時藍紫色,以後漸成淡雪青色,最後變成白色,單花可開放3至5天。[3]花香濃郁,香味也不同于普通的茉莉花香。

鴛鴦茉莉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植株高70~150釐米,多分枝,莖深褐色,周皮縱裂。葉互生,長披針形,長5~7釐米,寬1.7~2.5釐米,紙質,腹面綠色,背面黃綠色,葉緣略波皺。花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高腳碟狀花,花冠五裂,初開時藍色,後轉為白色;芳香。花期5—6月、10—11月。

鴛鴦茉莉的生態習性
鴛鴦茉莉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其耐寒性不強,生長適溫18—30℃,不宜低於10℃;喜半陰、通風的環境,室內栽培至少要有4小時的光照,在充足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繁茂;耐半蔭,耐乾旱,不耐澇,不耐瘠薄。在華東、華北地區作溫室盆栽,要求基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夏季經常補充礬肥水,才能使葉色濃綠光亮,枝茂花繁。
鴛鴦茉莉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其性喜高溫、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半蔭,耐乾旱,耐瘠薄,忌澇,畏寒冷。生長適溫為18~30℃。

鴛鴦茉莉的栽培技術
鴛鴦茉莉在華南可地栽也可盆植,在 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鴛鴦茉莉在生長期間,要保證充分光照和水肥,及時短截健壯枝,促發側枝,控制冠形。為使其能多開花,花期前應適當扣水,當花蕾出現後,即恢復正常的水肥管理。
鴛鴦茉莉採用播種、扡插、分株和高空壓條繁殖。生產上以扡插繁殖為主,插穗選擇健壯的硬枝,長10~15釐米,插于素沙中,保持70%~85%的濕度,時間為夏秋。鴛鴦茉莉抗性較強,病蟲害極少,偶見有蚜蟲和天牛的危害。

鴛鴦茉莉生勢較弱,但分枝多,一樹雙色花,且芳香,適用于樓宇、庭院、公園等地點綴或作花籬,亦可盆栽觀 賞。疏鬆肥沃沙壤種家庭盆栽宜用腐葉土、菜園土和沙按5:3:2混合作培養土,忌用粘性土,否則易爛根。種植時在盆花放一層碎硬塑膠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防爛根,並在培養土中加100克至150克骨粉或氮磷鉀複合肥。每年早春翻盆換土,宜留宿土1/3左右。 喜溫怕澇多施肥生長季節要常澆水,並向葉面噴水,保持盆土稍偏濕潤而不澇為好,漬水易爛根。冬季休眠期盆土微潤不幹即可。它喜肥,生長期10天至15天施一次氮磷鉀複合肥,忌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花稀少,休眠期不施肥。

喜光喜暖不耐寒生長期宜置於向陽庭院、 屋頂花園或南向、西向陽臺上多見陽光,但盛夏的中午前後要稍遮蔭,此時強光暴曬 葉易黃。冬季在最你氣溫降至5℃左右時搬入室內,置於陽光足的窗臺上,3℃以上可安全越冬,20℃左右還能繼續開花。
適度修剪株形美置於陽臺上的鴛鴦茉莉要注意修剪,常保持30釐米至40釐米高的圓形樹冠較美,早春翻盆換土時,留15釐米至20釐米高重剪一次,剪下的健壯枝條可作繁殖用,開花後將殘花、內膛枝等輕度修剪即可。

扡插壓條可繁殖春插取2年生枝條,秋插取當年生半成熟枝條作插穗,每條長10釐米左右,除去下部葉片,沾 維生素B12後插于素培養土中,用塑膠薄膜密封覆蓋,保持80%至90%的濕度,60天左右可生根,春插者秋季帶土上盆定植。秋插者留苗床越冬,翌春上盆。此外著秋季選靠近盆面的枝條,環剝皮1.5釐米至2釐米,在入土後50至60天可生根,春壓者秋季剪離母株定植,秋壓者翌春剪離母株定植。

施肥
因其不耐鹼,施用水、肥時都要注意,不要用鹼性的水肥。氣溫在15℃以上時,每月施餅肥水2-3次。

澆水
盆栽觀賞,管理較為粗放,它對空氣濕度要求不高,一般環境都能適應,生長期澆水要保持土壤濕潤,雨季要防止盆中積水。

溫度、光照
20-30℃為生長最適溫度,夏季氣溫超過30℃的晴朗天氣,要適當遮陰,保持60%的透光率。冬季入室,溫度保持10℃以上,只須適當控制澆水,就可花開不斷。氣溫低時,常半落葉。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鴛鴦茉莉生長較慢,分枝多,花後對過密的小枝要適當修剪,以保證良好的通風透光和較好的株形。

鴛鴦茉莉的養殖方法
養護管理
扡插後養護

溫度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扡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扡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扡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
扡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扡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扡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盆栽後養護
一、濕度
鴛鴦茉莉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二、溫度
鴛鴦茉莉喜半陰、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強光直射,抗風力較差,清明前後移至室外向陽避風處培養。夏季置於通風涼爽處或遮光50%的蔭棚下管理,防止陽光直射,否則葉片易發黃、發焦。由於它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1]秋季霜降前後移回室內培養,放置於光線較強處。

在夏季:
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
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三、光照
鴛鴦茉莉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四、肥水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是鴛鴦茉莉的生長旺季,要做好肥水管理。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施肥:鴛鴦茉莉是喜肥的植物,要經常追肥和澆水,保證足夠的養分與水分。但是施肥要合理,施肥過多或施肥不當都會導致植株徒長,見葉不見花,或因肥多麗燒苗。因此,施肥要勤施薄施,視植物生長情況而定。施肥可以用花生麩、蘑菇肥或營養土、複合肥混合施,花生麩與複合肥的比例為5:l。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一方面可以迅速提供養分給植物,另一方面又可以改良以前板結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施肥後一定要澆足水,澆透水,保持水分,以免肥傷,影響發芽。家庭盆栽可於生長季節每次花謝後,追施1次稀薄餅肥水或以磷、鉀為主的液肥,20d左右噴施1次0.2%的磷酸二氖鉀作為葉麵肥,以利於植株營養生長和養分積累,促進開花。[1]
澆水:鴛鴦茉莉喜濕潤,不耐澇。日常澆水應掌握“見幹見濕”的原則。夏季氣溫高,空氣乾燥,除盆土澆足水外,每日用清水向葉面噴霧2-3次,並向其周圍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氣溫。冬季應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偏幹。最好每次花謝後,待新梢長到75px左右時控制澆水,以促使花芽分化,以利於每月都開花。[1]

五、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扡插對枝條進行整理。鴛鴦茉莉要適時修剪整枝,一方面是把原有的老枝、枯枝、幹枝、病弱枝等徹底,以減少養分的消耗,防止植株老化;另一方面,保持優美株型,有利於發新芽。在每次花謝後,及時剪去戰花,並將一些長的枝條剪去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促使萌發更多的分伎,使樹彤緊湊、美觀,以利下月開花多,在秋末最後一次花謝後,進行重剪,即每枝留2-3芽。其餘剪除,並將瘦弱枝、內向枝、病蟲枝剪除,以利來年春季長勢旺、枝冠美、開花多。
鴛鴦茉莉的繁殖方式
鴛鴦茉莉繁殖可用壓條和扡插兩種方法。扡插可在春季或秋季剪取枝梢,長5-8釐米,扡插後要保持20-25℃和80%-90%的相對濕度,否則較難生根。壓條於3-4月進行,對充實的1-2年生枝進行刻傷,採用盆壓或高壓法都可以。

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裡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扡插繁殖
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扡插,或於早春用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扡插。利用花後修剪下的粗壯枝條,剪截成15cm長的枝段進行扡插,扡插環境溫度要在20℃~30℃之間,並且空氣濕度要高,扡插初期最好罩上塑膠袋,生根發芽後再逐漸撤掉塑膠袋。利用植物激素浸泡插條也是解決鴛鴦茉莉繁殖難的有效途徑之一,此法設備簡單操作容易,適用於花房和苗圃生產。
扡插基質:就是用來扡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扡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扡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扡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不要使用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扡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扡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麵的剪口在最下麵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
進行硬枝扡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扡插。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
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移栽
換盆: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與上盆比例一致。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花盆準備: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後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夢幻仙女 + 4 + 3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1 08:3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