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12歲少年為富寬仁 不欺貧民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7-31 01:26: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2歲少年為富寬仁 不欺貧民

麻城縣有個縉紳,辛苦積累了千金資產。準備贖回二十年前賣出的田產。(Fotolia)


人們常說:「風水輪流轉。」今天的荒草野地,往前推五百年,可能就是昔日的舞榭歌台。今天的富豪,說不定前幾生是一個落魄的窮人,吃盡了幾生幾世的苦,才換來今日的財富。

從古至今,命運的轉盤不停地轉動,當指針指向落魄時,一夜之間財富可能出現變故。如果平日行事厚道,說不定能為自己多留一條後路。


為富寬仁 神明庇護

麻城縣有個縉紳,辛苦了大半輩子,積累了千金資產。他準備贖回二十年前賣出的田產。

縉紳有個兒子,才十二歲,知道這件事後,去問父親:「當年,買我們家田產的人,一共有幾家?」父親說:「約有二十多家。」

兒子又問:「他們買到田產,花費了多少錢?」縉紳把其它的雜費數目告訴了他。

兒子聽罷,緩緩地對父親說:「如果我們把田產贖回來,那別人家就要吃大虧了。縱使真的贖回來了,也必定會損傷陰德。況且我們家還有銀錢,還用擔心買不到田地嗎?一定要去爭回那二十多家的養命田嗎?小戶人家積累家產很艱難,相比之下,我們家買田產可是容易多了。縱使他們用我們支付的贖金去買田,也只能買到一半的畝田。銀錢一到手,花起來就會很快的啊?」

縉紳聽著兒子的分析,沉默了很久,說:「我兒,你說得非常有道理。只是有一處,墓旁的十八畝田,我們是必須贖回的,以方便掃墓祭祖,其它的就沒有必要了。」

兒子說:「要是這樣的話,我們應當以現在的價格平買,不必向人家說贖回的話了。」縉紳也依了他的意思。由此,鄉民很感激,常在猛將小祠中,為他們祝禱祈福。

後來,縉紳之子十八歲後,接連中舉,出仕為官,並以部司提升為嚴州長官。一天,他騎馬過河,馬躍起渡河時,忽然看見空中出現一員猛將出手扶助,讓他端坐在橋旁。這時,他方才明白因鄉民祝禱所感,感得天神護佑。後來,縉紳之子享壽八十多歲而終。

慈悲化解債務糾紛

明朝衡湘梅公梅國楨(1542年-1605年),曾經作過固安縣令。一天,一個宦官饋贈他一隻豬蹄,有事相托,請他追回欠債。

梅公煮好了豬蹄,請來宦官一起喝酒。同時,也把欠債的人喚來了。一面喝酒,一面斥責他:「你為何還不還債?」那人回答:「家裡實在太窮了。」

梅公故意揚高聲調說:「欠貴人的債,你也敢用『貧窮』來推辭?今天你必須得還,稍有遲疑,就讓你死在杖下!」欠債人沒辦法,只好哭著向外走。宦官見狀,臉上露出憐憫的表情。

梅公知道宦官動了惻隱之心,馬上又把欠債人喚回來,皺著眉頭對他說:「本來,我也知道你很貧窮,然而現在無可奈何了!你趕快賣了妻子兒女,拿錢還債。我身為百姓父母官,怎能忍心使你骨肉突然分離?暫且寬限你一天,讓你回去與妻子、兒女話別。從此以後,此生你們再也不會相見。」

欠債人一聽,心中一陣悲痛,不禁失聲痛哭。梅公也忍不住哭起來,宦官也於心不忍,掉下了眼淚。他不想再討債了,遂即銷毀了債券。

梅公沒有傷了宦官的情面,還改變了他的心態,使其動了惻隱之心,自行放棄了討債。梅公為官頗有政聲。後來,他不斷升遷,官至兵部右侍郎,聲名顯赫一時。

這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其中縣令梅國楨飽讀詩書,是萬曆十一年(1583年)的進士,想必自有心智,從容地應對宦官和平民的債務,慈悲地化解了糾紛。而十二歲的縉紳之子說出的見解,既寬厚又老成,猶如長者一般。按照常理,根據契約贖回自己的田地,看上去也不會損害到誰。但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卻擁有足夠的心智,顧及他人的感受和處境。兩人有心為他人著想,怎能不讓人敬重?怎會不被上天福佑?@*

(事據《功過格》、《感應篇注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6 19:2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