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三官大帝(又稱三界公)(1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15 03:59: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三官大帝(又稱三界公)
 
「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為太極界之神。在玄黃判分,天地肇定後,乃出而治理天、地、水三界。也就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總稱,為道教中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祗。職司考校天人功過,眾生禍福。

  民間對「三官大帝」的祭祀,應與道教之祖「修三元默朝之道」有關,自張道陵氏(通稱為張天師)開教以後,即已開始崇奉,但是一開始並沒有專祠和神像,祇在各道觀懸掛錫爐禱祭,這錫爐便是善信一般所稱的「三界公爐」。至北魏時,乃開始以三官配為三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定為「天官大帝」萬壽之辰;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定為「地官大帝」萬壽之辰;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定為「水官大帝」萬壽之辰。民間則另有一說,堯、舜、禹三帝乃三官大帝所降生。故以堯帝至仁以配「天官」;舜帝墾地以配「地官」;禹帝治水以配「水官」,合稱為三官大帝。但正統道派以三官係屬先天真聖,不採此說。

  「魏書釋老志」云:「張道陵受道於鶴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齋祠跪拜,各成道法。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諸神,咸所統攝」。按三官大帝,設有九府,共部一百二十曹,計三元九府有三百六十應感天尊。

  另道書以:上元天官,為玄都元陽一品,居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致諸仙升降之司,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旦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中元地官,為青靈洞陽二品,居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八極四維五嶽,考眾生禍福之機,核男女善惡之籍,號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清靈帝君」。下元水官,為暘谷洞元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官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晹谷帝君」。復按三官乃昔古所祭之天一,地一及泰一之神,道陵天師初闡道教,即以沈埋之例制定三官手書,禱於天官者揭之於山,禱之於地官者埋之於地,禱之於水官者則沈之於水。道教齋禁中之三元齋,定於此三日持戒修齋,即因此三日分別由三官下降,考校人間善惡,勾定人間功過者。三官大帝以合祀為多,分別供奉者少,日常經典有「三官應感妙經」和「三元錫福寶懺」,若多誦禱,得免災愆。

  消災、改厄、賜福,求助於三官大帝必有助佑。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23:5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