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6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1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淡水昔日稱作「滬尾」,位置約在淡水河口稍上游之北岸。黃叔璥所著《台海使槎錄》將「淡水」寫作「虎尾」,而《台灣府志》則稱此地為「滬尾」,似乎都是「雨尾」之近音譯字。至於「滬」字,《台灣府志》做了以下說明:「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若依《台灣府志》之說明,則「滬尾」應該是指設有「滬」的尾端處,「滬」是一種捕魚用的器具。但亦有認為「滬尾」應是譯自平埔族語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滬尾與八里坌皆是《台灣府志》中所謂的淡水港所在地,但兩地分處南北岸而相互對望,四周山岳圍繞,淡水港便在其中;滬尾位於淡水河北岸,八里坌則在南岸,原本淡水港南岸水深甚深,故商船可直接停泊於八里坌,但之後港南淤淺,商船便逐漸移往滬尾。
至於所謂的「淡水內港」,《台灣府志》相關記載為:「關渡門內有大澳,分為二港,西南至擺接社(今板橋市)止,東北至峰紫峙(今汐止鎮)止。番民往來俱用蟒甲。澳內可泊大舟數百,內地商船間亦到此。」而當時所謂的「南港」是指大科崁、新店二溪支流,「北港」則是指基隆河支流。由於當時南港沿岸水深頗深,便於商船進出停泊,造成新莊及艋舺二地蓬勃發展;然自清嘉慶年間開始,新莊沿岸河底開始淤積嚴重,其地商勢日趨衰微,艋舺因而大盛,因此嘉慶十四年,縣丞正式由新莊移往艋舺。清咸豐十年,艋舺開始普遍有外國人居留,但同治末年之後,艋舺沿岸河底亦逐漸淤積,不便船舶往來,其商勢便快速移往更下游之大稻埕一帶。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