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0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15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若以境界看地仙,此境界可謂殊不簡單,因為這必須經過一番苦煉才有成就。鍾呂以此為中乘丹法,經歷了“匹配陰陽”、“聚散水火”、“交媾龍虎”、“燒煉丹藥”、“肘後飛金晶”、“玉液還丹”、“金液還丹”等七個必須的步驟。 前面四個步驟是小乘丹法,僅可以成人仙。不過,無論你想煉得人仙、地仙、神仙或天仙也好,前面的小乘工夫仍是繼續的。中乘的地仙,要加幾倍的刻苦,鍛鍊時間又要加長,嚴格來說,終日在打坐中渡過。除了七個步驟之外,地仙實際上還有兩個同時進行,就是“朝元”與“內觀”。後面兩個工夫也當然是神仙與天仙必須鍛鍊的步驟。地仙的終極已到了純陽之身,出現“焚身”現象。焚身是判別地仙與神仙的關鍵,焚身出現於內觀,內觀會因應性功的不濟而有偏差;當偏差出現,陽氣亂竄,陽神不出泥丸,胎仙雖完,但未能以形化氣,不能脫質升仙,只能留形住世,做一個永住陸地的仙子。
鍾呂丹道在討論陽神的一系列活動中,氣與心兩概念的運用非常微妙。先看心。在丹道的論述中,鍾呂所提到的心有兩種意義。其一是,在命功的鍛鍊中,心是實然的心。在天人相應的小宇宙描述中,以心比天,以腎比地,心是產生心液的臟器。心在交媾龍虎之後所得的正陽之氣,到最後神仙境界時演變成有意志、有德性的主體。另一是,在性功的描述中,心是主體,又是唯一的實體。心的作用是天人合一,心是虛無靜寂、可觀照萬物的主體;它又代表著人的本然狀態,通過心可以體道,有內在超越的能力,最後神仙境界時此心就是道。 [參考*] 在行使傳道人間的仙蹟時,心更明顯是道德主體。
這個成仙階段中,值得留意的是,心作為道德主體,帶領著整個性功和命功的演化,表現出非常微妙的主導作用。在性功的修行上,道德心是認知心經過修行的結果。 [參考*] 靜則為心,動則為慾,去慾則存乎澄明之本心。道德主體就存在於本源的心體上,只是,心動之慾會容易偏軌而妄為,慾心要回復本源的道德心就要再來一番修性工夫。所以,性功是在每個修煉階段都必須執持的。在初起階段的命功鍛鍊中,道德心與意無別。當實然的心液與腎氣交合,整個工夫由意主導,負責氣液造化的指令。當實然的氣液轉化為正陽之氣時,道德心仍是主導者,所主導的是要正陽之氣通過內觀的考驗。當內觀測試通過,即是最後的性功圓成,此道德心便與正陽之氣融合,成為具道德主體的陽神。此陽神本質上是正陽之氣和道德主體的混合體,它既有物質性的生命能量,此即命;又有道德意志的主體作用,此即性。所以,成仙的條件,也必然是性命雙修,缺一不可。道德主體也因此而存在於神仙境界中,故此“心”就是道,是天人合一的終極呈現。神仙表現出極高的道德修為,直至積功累德有成,再進一步列入天仙之品位。
至於氣,在命功,氣是實然的氣,有物質基礎。正陽之氣有通五臟、四肢昏衢的實質意義,但不是主體。最後神仙境界陽神出入於有無,此時的“氣”所臻至的境界是與道同一的,它可以自我實現:可以氣化形,又可以形化氣,具道德主體。不過,還須注意的是,此“氣”不是實然的氣。在神仙階段中,與其說是氣,不如說是陽神;因為“氣”一字,一般是用來描述後天有形之氣。氣具實質意義,並不適合用於描述陽神。在性功,氣是心之所使,降心則氣自回,氣回丹自結;所煉的氣是實然的氣,無主體意義。氣在虛寂之無心之心的觀照下,演變為真炁或正陽之氣,這時的氣叫陽神,才有主體意義。內觀十魔九難經過重重障礙之後,陽神走出昏衝,此“氣”即是道,既有實質意義,又是真實道體。 鍾呂把性、命、心、性、氣、道的特殊性,全部炁合於得道成仙的終極境界中,成為合一狀態。在陽神仍未通過內觀的測試之前,心仍是主導者,心充當著去魔除障的守護者,最後與陽神融合,心氣合一,氣道合一。
文章來自:太極內丹學會論文
參考*:《靈寶畢法‧超脫第十》《鍾呂傳道集》《呂祖全書》《呂祖本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