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6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1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大溪於西元一九二○年之前,皆慣稱為「大科崁街」,直至日政府改正制度時遂改稱為「大溪」。「大科崁」之地名譯自原佔居桃澗堡之平埔霄裡社人所命名之「大科漢」地名,起初寫作「大姑陷」,但對移居至此地之漳州移民而言,「陷」字之發音不順口且不吉利,於是漳州移民遂取此地為「地處河岸之階台上」之意,改此地地名為「大姑崁」。
清同治初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大溪月眉地區有李騰茅高中舉人,故將此地地名改寫作「大嵙崁」,至於清同治九年出版的《淡水廳志》則寫作「大姑嵌」,清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出版之《台灣地輿圖說》則寫為「大姑崁」,至清光緒十二年時方寫為「大科崁」。
此地位於大科崁溪之南岸,往昔擁有來自台北之舟運之便。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許,始由福建之移民謝秀川開始拓墾此附近地方,而初步奠定街肆之基礎。之後又有陳合海等人建立上街,江番建立下街;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開始拓墾高砂族地界,種茶事業於此時逐漸興起,而使市街景況一新。
最遲在清嘉慶中葉,大溪一地已經完成初步的拓墾,並建立「大嵙崁街」;大嵙崁街成為木材、藥材、藤、樟腦等貨物的集散中心,往來大漢溪之舟船絡繹不絕,而現在大溪老街的古牌坊,便是當年商業活動的繁榮足跡。
大溪最早發展乃是源自於河運,愈靠近碼頭之地,人群愈密集。清朝時期,大漢溪接連淡水河,為當時北臺灣最長內河航運線,故大溪為整個桃竹苗地區之貨物集散地,最遠可至竹東及苗栗縣之三灣、南庄;較近者則為新竹縣之關西及桃園縣之龍潭跟復興鄉;甚至開發公路跟鐵路以前,桃園、中壢貨物集散都還是經由大溪進出。在最繁榮的時候,每日大漢溪之進出船量,約有兩百多艘。直到大正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桃園大圳完工,航運斷絕,商港遂漸趨沒落。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