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三山國王(7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6 05:02: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乃山靈之神也,故無姓名,居於廣東省潮州府屬地。 據潮州府志以:宋代末葉,恭帝被擄北去,文天祥立端帝昺於福州,改元景炎。 旋元兵壓境,張世傑奉帝南奔潮州時,至揭陽縣治途次,又遇元兵,被所包圍,勢正危殆! 忽然天氣驟變,風雷畫晦,見有三支兵馬,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衝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乃解。 帝與隨從諸臣,正欲向前致謝,時三支兵馬,又向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踪影,於是始知系山神顯靈效順救駕,乃向空謝之。 細觀三面山形色,一為綠樹蒼蒼,一則白石峨峨,一則土色赭赭,因敕封為三山國王。 以其忠義英烈可崇,後邑人乃立廟祀之。 所塑神像以: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按山之形色也。 三神又歷著神異,故其香火綿延至今不絕。 閩粵及台省人士亦多祀奉之。 或云三山為獨山、明山、巾山,其神系連、趙、喬三姓神也。

三山指的是廣東潮州地區的獨山、巾山和明山。 三山國王就是廣東潮州地區的地方保護神。 據清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稱昆季,受命於天鎮三山,托靈於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 鄉民遂於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 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後,劉鋹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王某訴於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鋹兵敗,南海以平。 宋太宗徵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衝鋒在前。 凱旋後,觀三金甲神在城上。 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 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 賜廟額為“明貺”。 歲時合祭。 另據《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蹟略異。 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 文天祥立端帝於福州,改元景炎。 元兵壓境時,張世傑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 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衝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 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踪影。 風雷過後,細視周圍,三面環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 於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 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 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

三山國王,在民間傳說很多,屢有顯靈,都是以協助地方除害禳疾,化解水旱和刀兵之災為最。 因此,三山國王是保護廣東潮州地區民眾的神明。 三山國王之三王,各有神誕之日。 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三月十六日;巾山助政明肅寧國王是二月二十八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三月二十四日。 每逢三山國王神誕之日,福建潮州地區以及台灣和東南亞地區的潮州人士多進廟奉祀三山國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 20: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