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6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9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斗六一地原本為平埔族柴裡社,一名為「斗六社(Talack)」之聚居所在地。清康熙末年時,此地方之移民大略已將該地開拓墾殖就緒,於是便以平埔族語「Tawrag」的近音字翻譯為漢字,又因此地恰位居於附近山區與平地出入之門口位置而取名為「斗六門」,並以此地作為諸羅東界之重要鎖鑰地區。清雍正十一年時於此地添設斗六門汛,清乾隆初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則由泉州移民楊仲熹等人開始為此地積極進行建設街肆之基礎,並於清乾隆十七年時已大略形成市街之雛形;清乾隆二十六年時正式設置巡檢,並於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中首次出現「斗六門街」四字,而清光緒年代的各樣文書之中亦常出現關於「斗六街」之記載。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斗六一地因十分接近東方山界,自古以來即為盜匪慣常出沒之地區,動亂紛擾的治安問題於是成為此地是否得以獲得進一步發展之阻礙。例如清朝道光年間台灣道同卜年所著《時事論》便就當時之情形描述道:「斗六門,東通內山,西抵他里霧(即指今日之斗南鎮),北臨虎尾溪,與彰化西螺等莊緊緊相毗連,該處素多匪類,虎尾溪北西螺等莊,匪徒最多,溷濁其中,地方有事,則彼此勾結,謀為不軌,無事則溪南溪北,偶因纖毫小忿而互相械鬥,連年不休。至於聚其眾,攔途劫搶,尤視為故事,竟至道路不通。洵為一方大害。」可見當時此地盜匪為亂之猖獗嚴重程度。
於是針對上述治安問題,清政府訂立了有效之善後政策,即落實於清道光十五年斗六門巡檢正式改為縣丞,並且利用設清庄聯會以守望相助之法。每年九月至翌年四月設為防守期,派遣壯丁鄉勇於鄰近四處要道從事晝夜不斷之警戒工作,換言之,斗六街主要是因應防衛上的需要而得以持續發展起來的。
清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雲林縣城由北方的「林杞埔」(今日之竹山鎮),俗稱之「雲林坪」移置至此地,但依然沿用舊名而稱作「雲林城」,於是「雲林」的名稱乃成為「斗六」之代名詞。直至日本政府領台之後,起初仍沿用「雲林」之舊名,後來才改用原來的地名而正式稱此地為「斗六」。
關於「斗六」此一地名之由來,除由平埔族語的近音字(Tawrag)譯為漢字而來之外,民間另有一傳說:據說當諸羅尚未擇定縣衙所在地之時,當時的斗六與諸羅二地之居民互不相讓,皆十分積極欲爭取縣衙之設置,使得官府甚為苦惱,於是便命令二地居民分別帶來一斗的土壤秤秤看二地之土壤孰輕孰重,較重者便可成為縣衙所在地。因當時諸羅地方的居民,認為為了促進諸羅地方之繁榮發展,絕對必須要爭取到此次設置縣衙之機會,於是他們便在一斗之土壤中摻進了鹽巴,果然重量大大增加,而使得諸羅地方一斗土壤竟與斗六地方一斗六的土壤重量相同,於是諸羅勝出,成功地爭取到設置諸羅縣衙之機會,落選的那方,為記取這次的事件與教訓,於是將當地地名改為「斗六」。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