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66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58
- 相冊
- 2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1,布朗: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原屬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所在地。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強,舌面上顎中後段稍苦,上顎香濃味重,區別於班章茶。
2,班章: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屬於勐海茶廠舊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區之分。
特色:雲南大葉種,與布朗山香型口感類似,但口感香氣下沉,刺激性更強,為舌面苦味最重者,上顎表現不明顯。
3,景谷:
茶區位置:雲南省思茅地區景谷縣。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條索不長,葉質厚,口感刺激性強而集中,舌面與上顎中後段偏苦為其特色,時有輕發酵香甜味。
4,邦崴:
茶區位置:雲南省思茅地區瀾滄縣。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茶。
特色:香甜質重飽滿,舌面與上顎中後段微苦澀,甘韻強而集中於舌面,香型層次明顯。
5,南糯: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原屬國營勐海茶廠初制所所在地。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揚清甜,口感刺激性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顎中段舌尖甜香,甘韻在舌面中段,湯質滑口澀度稍高。
六,革登: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葉種以特殊香型著稱,上顎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顯,中後段微苦有甘韻,湯質稍薄。
7,蠻磚: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相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箐色澤較深,舌面與上顎中後段口感厚質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氣較沉,不如曼撒易武香揚。
8,無量:
茶區位置:雲南省大理,思茅地區無量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顎中段,苦澀度不高,因茶區生產範圍大,較無個別茶區特色。
9,易武: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原屬古代曼撒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氣口感類似曼撒,屬香揚水柔,刺激性較低的茶品,與曼撒茶區相同,近年湯質較薄。
10,倚邦: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葉種以特殊香型著稱,上顎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後段帶苦有甘韻。
11,千家寨:
茶區位置:雲南省思茅地區金竹山千家寨。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揉不成條是其早年特色。上顎中後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質較淡薄。
12,攸樂: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區,唯一不在勐臘縣的正山。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型口感與曼撒易武接近,香揚水柔,舌面苦澀度稍高。
13,景邁:
茶區位置:雲南省思茅地區瀾滄縣。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顏色青綠,條索較短,以輕發酵甜香著稱之茶區,上顎中後段的清甜略帶花香為其特色,與舌面中段甘韻表現佳,湯質滑,較薄。
14,莽枝: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省中小葉種栽培野生茶。
15,勐庫:
茶區位置:雲南省臨滄雙江地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野生茶。特有勐庫種。
特色:茶質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勁揚,不如六大茶山茶區湯質滑柔,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
16,曼撒:
茶區位置: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古六大茶山茶區。
生長型態與茶種:雲南大葉種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揚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優質茶品甘韻遍及兩頰,近年湯質較薄。
轉自:普洱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