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舊港古時原稱為「竹塹港」,位於竹塹溪之支流舊港、頭前二溪交匯入海之三角洲處(溪洲之地名因此而得);港口面向西邊,其北角名為「魚寮」,港內水深,滿潮時達一丈二尺,退潮時只八尺,港外平淺,船舶不得直入灣內,須待滿潮時始得出入。此港昔日為新竹之吞吐港,且當北方沿岸村落至新竹之要衝處,人馬往來頗為頻繁,因而逐漸形成一街區。清康熙中葉以後,乃為偷渡入台之移民所開,稱為「竹塹港」。清雍正初年設置淡水廳於竹塹(今日之新竹)後,施行海防,但因淤淺而未能充分發揮作用。至乾隆年間,浚渫港內,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就當時之情形記載道:「無大商船碇泊,惟台屬小商船,往來貿易」。嘉慶十八年(西元一八一三年)因洪水而造成港口壅塞,於是新開錨泊所於南寮,稱之為「竹塹新港」。清嘉慶二十年,新港亦因流沙而河床隆起,妨礙船舶出入,故再次開浚舊港址之河底而成港,稱為「舊港」。但浚渫之後仍然年年埋沒,只因靠近新竹之便而勉強維持通運而已。清道光二十年台灣道姚瑩〈致台灣十七口設防狀〉中云:「竹塹,居民舖戶頗稠,有文武,於此稽查海口,現量外口水深一丈二尺,內港水深六七尺,內地大商船難入。」又同治九年出版之《淡水廳志》中云:「竹塹港小口,離深水外洋十餘里,淺而多汕,口門闊二十餘丈,深八尺,潮漲至口內半里許而止,一、二百石之船,乘潮可入。」日本領台後,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八月,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日時屬於新竹州新竹郡舊港庄,戰後才併入新竹市。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