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0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昔日含埔里社堡,自五城堡起,經沙連堡而至濁水溪流域一帶的高砂族地,總稱為「沙連」,乃翻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而為佔居日月潭附近高砂族群之中心根據地,故名「水沙連」。清康熙二十三年諸羅知縣季戲光之《台灣雜記》寫作「水沙漣」,而清康熙三十六年出版之郁永河《番境補遺》則寫作「水沙廉」,皆為「水沙連」之同音異字。至於使用「水沙連」此地名寫法之最古老文件,應是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之《蕃俗六考》,其後於清雍正初年出版之藍鼎元〈紀水沙連〉、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以及後來陸續出版之《台灣縣志》、《彰化縣志》皆將此地地名寫作「水沙連」。
早在清康熙中葉之前,漢人移民便企圖進入此地方進行拓殖活動,高砂族亦輸貢賦。郁永河之《番境補遺》便曾提及:「水沙廉,雖在山中,實輸貢賦。」又就清康熙中葉時此地之情形描述道:「過斗六門,崎嶇而入,大溪阻三重,水深險,無橋樑,老籐橫跨溪上,往來行籐上。外人至輒股慄而不敢進,蕃人行慣不怖焉。其蕃,善織毯,染五色狗毛,雜樹皮作之。陸離如錯錦,質亦細密,四方人多欲購之,常不得。蕃婦亦白晰妍好,能勤稼穡,人皆饒裕」。
據《蕃俗六考》之記載,水沙連分有南港、北港二族群,大體上分佈於埔里社地方者稱之為「北港」,分佈於五城堡地方者稱為「南港」,《蕃俗六考》描述此二族群情形如下:「南港蕃,居近漢人,尚知法。而北港蕃,接壤野蕃(指山地高砂族)最為兇頑。」清乾隆二十九年出版之《台灣府志》記有水沙連二十四社之社名,但當時歸附者不過以日月潭為中心的附近數社而已,且雖然已就撫,但仍馴悍相半,一旦眥睚反目,亂禍即至。
《台灣府志》中便有當時亂禍之相關記載:「水沙連蕃,原為輸餉熟蕃,朱逆亂後,遂不供賦,其蕃目骨宗等自恃山溪險阻,屢出殺人。及雍正四年,復潛跡出沒,恣殺不忌。九月總督高其倬,檄台灣道吳昌祚到省面詢情形,授以方略,委為總統,分路進攻,務獲首惡,以北路參將何勉副之,乃飭淡水同知王洴協征。時巡察御史索琳,亦帶親丁,會巡道斗六門,酌議剿撫。十月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直抵水沙連。北蛤仔難社諸蕃震懾就撫。數日又入南港水裏湖,擒獲骨宗父子三人,搜出藏貯頭顱八十五顆,既復擒獲兇黨阿密氏麻薯等二十餘蕃,亦搜出頭顱無數,皆押回軍前,解省伏誅。於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清雍正十二年,置水沙連堡,使其包轄沙連、集集、五城諸堡。至清乾隆四十六年,歸附者已包括有:南港(即五城堡窪地)有水裏社、田頭社、貓瀾社、審鹿社、社仔社、福骨社、哆咯啷社,北港(即埔里社窪地)有埔里社、眉裏社,這些稱為「埔水化番」。後來再受移民侵佔,《埔里社記略》中記載:「漢人稍稍復入,社仔蕃被逐,併入頭社,貓瀾併入水裏社,而哆咯啷、福骨二社,混入兇蕃。」各蕃社之變遷如下:
社仔社,原址在今日集集鎮社仔,被移民驅逐,而併入田頭社。
田頭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頭社,移民建庄時被縮小其區域。
水裏社,原址在今之日月潭內珠仔山及湖西的水社附近(即今日之魚池鄉水社),但此地卻幾已全成為移民之部落,故移往湖南方,建立石印社,少數族民則移往大茅埔一帶定居。
貓瀾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貓瀾,多數併入水裏社,少數則移往小茅埔,並與移民雜居。
審鹿社,原址在今日魚池鄉魚池,多數亦併入水裏社。
福骨社,原址在今之日月潭東岸卜吉附近地區,因遭到移民驅逐,而混入山地高砂族。
哆咯啷社,原址在今日日月潭東岸鄰接福骨社之處,與福骨社民同,亦遭到移民之驅逐,而混入山地高砂族。
埔裏社,原以今日埔里鎮枇杷城為根據地。
眉裏社,原址約在今日埔里鎮牛眠山及史港坑的中間地帶。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