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在明朝鄭成功時代之移民來到台灣各地進行開墾之時,大都會在田地旁或山腳下搭建茅屋居住,以前便稱這些供休憩居住的小茅屋為「寮」,在美濃地區,以「寮」為地名的現象十分普遍,例如「溪埔寮」、「金瓜寮」、「三降寮」、「上九寮」、「下九寮」、「內六寮」、「外六寮」、「手巾寮」……等等。
至於「手巾寮」此一地名之由來,相傳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開墾「南隆」地區的「三五農場」,號召許多人投入開墾的行列,當時有一些外地來的苦力,在手巾寮附近從事挖掘溝渠、灌溉農田等活動,而在該地搭寮工作的勞工,為了方便擦汗,人人手腕上或脖子上都會配戴一條毛巾,並且在那裡搭寮屯居,而寮的內外也常常散落著許多手巾,久而久之,此地便被稱之為「手巾寮」。
由於「手巾寮」的不斷開發,外來的人口亦不斷的遷入,原本以客家籍移民為主的手巾寮漸漸被來自「旗山」、「田寮」與「里港」的河洛人同化;因此,「手巾寮」可說是所有美濃村莊中最早被河洛人同化的地區。此地於台灣光復之後也就正式劃歸入「旗山」。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