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琉球嶼俗稱為「小琉球」,或者也稱為「剖腹山嶼」,西洋人則習慣稱此地為「Lambay」島,十七世紀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則稱此地為「t'Goude leeunis Eyland」(在荷蘭語中乃是「金獅島」之意)。此島在距離東港西南約十一海里處,島形約為不完整之橢圓形,島的中央有一座丘陵,稱為「剖腹山」,「剖腹山嶼」之名應是由此山而起。頂上雖然平坦,但四方支出起伏,幾乎無平地之存在,至於附近海岸則有珊瑚礁排列。此間有四灣可作為碇繫小舟之所,而移民的部落皆位於澳岸,在北方者稱之為「白沙尾澳」,在東方者稱為「大寮澳」,在南方者稱為「天台澳」,在西方者則稱之為「杉板路澳」。
至於「小琉球」之名則似乎始於明朝末年鄭成功之時,並見於當時流寓者沈光文〈平台灣序〉之中。此島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之根據地,西洋島名「Lambay」應即是轉訛自此族所取之島名。根據傳說,在年代不明的往昔,此族已遷居於台灣南部西海岸二層行溪下游的「喜樹港」(亦即今日之台南市「灣裡」),黃叔璥的《番俗六考》中根據此段傳說記載道:「新港、蕭壟、麻豆各蕃(皆屬西拉雅族)昔住小琉球,後遷此。」俗稱為「烏鬼番」聚居遺址的石洞,在南方的「天台澳」,《鳳山縣採訪冊》中記載道:「後有泉州人,往彼開墾,蕃不能容,泉人遂乘夜,縱火盡燔斃。」
原本移民定居於此島,在清領之後,東港的泉州人搭乘小船往來,搭建草寮於北方的「白沙尾澳」而定居,僧侶陳明山於是於此地創建「王爺廟」。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中根據清康熙末年的情形記載道:「小琉球社,對東港,地廣約二十餘里,久無蕃社餉,同瑯嶠卑南,皆邑令代輸。山多林木,採薪者乘小艇登岸,水深難以維繫,將舟牽拽岸上,結寮而居,近因偵緝餘孽,所司絕其往來。」而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發生朱一貴之亂之後,清政府為憂慮其餘黨潛竄為亂而明令禁止移民往來。
至清乾隆初年左右,移民之足跡似乎暫時斷絕,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中便記載道:「小琉球山,大海中,突起伊峰,蒼鬱蔥翠,周圍三十餘里,中無人居,多產竹木椰子,下多巉巖巨石,船碇泊甚難,為鳳山水口。」但至清乾隆中葉,又有移民偷渡前來定居,在各澳形成部落。在東方大寮澳的觀音寺,乃是由當地居民於清乾隆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九四年)時創建。當時此地屬於化外之地,直至清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才開始由當時的台灣府安平鎮官陳現瀾實地巡視,調查戶口田園,並且加以課稅,而設置寮長統治之。及至清光緒三年(西元一八七七年)時,為防止宵小的藏匿,於是分駐水師汛於當時的「白沙尾澳」。
而「天台澳」之石洞乃屬於石灰洞穴,洞中有若干鐘乳石及石筍。島的西北岸附近,有一被稱之為「花瓶石」的岩礁,針對「花瓶石」此一岩礁,《鳳山縣採訪冊》中即記載道:「花瓶石,峙海上,高二丈許,其上小松數株,類花枝插瓶然,故名」。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