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分享] 民間傳說:「石螺沒尾」的由來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15 10:31: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朱熹任知漳州府事的時候,為著要註疏四書,便在東門外的白雲巖上,緊靠著和尚廟旁蓋了一間讀書庵。後人稱為「白雲洞」。
朱熹既在白雲巖住上了,因為和尚都是素食,所以關於魚蝦葷腥就難進口了。一天,村人拿了一盤炒得油光雪亮的蝦子和石螺來孝敬朱熹,那紅艷艷的熟蝦和剪斷尾巴煮出來的石螺,鮮美的滋味兒,讓朱熹吃得齒頰留香、戀戀不捨。一想此後欲得此物頗不容易,所以也顧不得這些煮熟了的蝦、螺能不能復活,更覺得這種螺子可愛、有趣,便同時拿了好幾隻丟到山澗裡去。

不知咋的,這些煮熟了的蝦、螺,卻又復活繁殖了起來。現在白雲巖上尚出產這種紅蝦子和沒尾巴的螺子,俗稱「石螺沒尾」,據說就是朱熹那時放下的後代。

白雲洞在龍溪城東約二十餘里。巖上有祠,塑像祀朱熹。祠前有一小池子,池水常是黑黝黝的。俗傳這口池就是從前朱熹常常在這裡洗硯的,故今名之曰「洗硯池」。祠後有一亭,亭中立石碣,書:「朱文公解經處」。蓋以紀念朱熹是也。整個白雲巖,景致清幽,適合賞玩,產有茶樹,味頗甘美,俗名為「紫陽茶」。

據說漳州從前是個蠻荒地區,朱熹來到此地做太守以後,對此地風俗習慣作了一些改變,使之趨於正軌。所有居家門口,必掛一竹籬子,上頭貼著用紅紙寫的「格外春風」四字,(這習俗至今尚存。竹籬子,俗稱「竹格子」),這樣婦道人家在裡面,會看見外面的一切,但外面的人,卻看不見內裡的婦人了,這是朱熹專為婦人設計而創造的。

由這些記載與傳說,便可以知道,漳州文化受朱熹影響之大了。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8 00: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