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科儀的背景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21 21:03: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義理芻論》(中國道教學院編)在介紹何謂教理教義時引用了陳攖甯先生的一段話,“有信仰必有信仰之理由,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這個理由,使人們能夠瞭解而容易入門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理;某一宗教根據本教中經典著作,扼要的並概括出幾個字或幾句話作為信徒們平日思想和行動的準則,而且對於全部教理都可以契合,不顯然發生抵觸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義。”簡單地說,教理要回答為什麼信仰,教義要回答怎樣去信仰的問題。《中華道教大辭典》對道教教義的判定是:有關道教基本信仰內容的成文規定稱教義,論述道教教義理論體系稱教理。

  道教在形成過程中,除了堅信原本屬於道教的教義外,還引進了劫運說、輪回說、多層天界說,民間的鬼神說、祭祀、巫術等,用以建立自己龐大的教義系統。道教教義內容之多端,這給教義和科儀的印證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道無術不行,道術的連串就是科儀。一般說來,宣傳道教教義的主要仲介有直接宣傳教義的文章、繪畫、戲曲、科儀。其中通過科儀而宣傳教義的作用不可小覷。正如每一篇文章、每一折劇本自有它的主題一樣,重點越突出,中心也越明顯,宣傳效果越理想。道教每一齣科儀也有它的主題。科儀借助多種手段(主要是道術)不折不扣地為宣傳教義服務,體現著教義思想,以此承擔著弘揚教義的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儀只是教義的存在形式,教義借助科儀得到發揚光大。歷史上通道的皇帝十分重視科儀,甚至親自造作科儀,細緻到壇場所用的樂章,表章,頌贊一應俱全,唐宋兩朝各有成例,可見科儀之重要。道教徒依據科儀,舉手投足,一顰一視一呵叱,一字一紙一滴水,以及他的肢體語言無不體現道教的教義思想。

  南朝道士陸修靜留下儀式六種以及唐朝朱法滿著《要修科儀戒律鈔》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些都屬於禮儀的內容,是威儀而不是科儀。相對于威儀來說真正涉及道場科儀的內容不是很多。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該書黃籙齋法包羅甚多,齋醮科儀詳列,凡科儀所及無所不包。其中《預告門》有正薦、普薦,《科儀門》列有宿啟建齋、三時行道、散壇言功、禁壇、投龍璧、升壇轉經、飛章謁帝、請光分燈、九幽神燈、揚幡、召靈、度亡、加持斛食燈儀範。《齋法修用門》有升壇、上十方香、禮師存念、發爐、稱法位、禮十方、三業、三啟、三禮、安鎮、說戒、宣禁、複爐、出官啟事、上啟顧念、二十方懺、密咒、步虛、十念、十二願、拜表、納職、宣簡、燃燈、投龍簡等。《贊道節次門》列有開經、進章、散壇。《聖真班次門》列有煉度、拜章。這些科儀,有的傳承至今名實相稱;有的名稱雖相同,但內容發生了變化;儘管如此,這些科儀還是體現著教義思想的。也不否認《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中有的已經在今天的科儀中找不到蹤影。

  近百年來,上海道教科儀日趨萎縮,主要表現在科儀數量減少,科儀內容簡單化。

  民國29年時上海地區的道教科儀名稱列印成文的有:朝天懺,九幽懺,太乙懺,報恩懺,大梵懺,頂禮懺,十王懺,血湖懺,受生經,天童經,血湖經,十王經,玉皇經,孔雀經。亡事類科儀有起伏屍,拔亡真,迎真度魄,九幽燈,九陽燈,十回升仙燈,青玄朝,亡鬥,三朝,亡籙,九轉生成章,轉案,款王,望鄉台,開方派,斷索,轉煉,收土,謝土。清事類有:齋天,立獄,告鬥,鬥姥箋,發檄,翻解,餞瘟,地司,獻土,起獄,進箋,十二宮地司,奏表,九禦,放赦,煉度,玉府禳星,移星易宿,群仙會,,火司朝,會諸司,延生燈,童子籙。另外還有清亡的小職法事:朝頭,請靈紙橋,疊橋,按壇,淨宅,全堂夜課,送喪,不用科書小、大燈,帶薦皇懺,帶薦梵懺,大孤魂,三界燈,六神燈,天師燈,放水燈,行香,總會,小解星,過關。

  當今,上海地區散居道士日常闡演的科儀主要有;朝天懺,九幽懺,太乙懺,報恩懺,大梵懺,十王懺,血湖懺,玉皇懺,受生經,血湖經,十王經,玉皇經,孔雀經。亡事類科儀有拔亡真,迎真度魄,九幽燈,九陽燈,十回升仙燈,青玄朝,亡鬥,三朝,九轉生成章,款王,望鄉台,斷索,轉煉,收土,謝土。清事類有:齋天,立獄,告鬥,鬥姥箋,發檄,翻解,地司,獻土,起獄,十二宮地司,奏表,九禦,放赦,煉度,玉府禳星,移星易宿,群仙會,火司朝,延生燈。另外還有清亡的小職法事:朝頭,疊橋,按壇,淨宅,全堂夜課,送喪,大孤魂,三界燈,六神燈,行香,總會,小解星,過關。

  目前,上海道教宮觀現行的科儀有:九幽懺,太乙懺,血湖懺,受生經,血湖經,玉皇經,孔雀經。亡事類科儀有,九幽燈,九陽燈,亡鬥,款王。清事類有:齋天,告鬥,地司,進表,放赦,煉度,火司朝,延生燈。另外還有清亡的小職法事:朝頭,疊橋,全堂夜課。

  不難看出,道教科儀種類正在減少之中,體現道教信仰核心內容的科儀減少尤為明顯,大量科儀逐漸趨向超亡道場。有識之士的憂慮已經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出來。可惜沒有引起道教界的真正重視。

  現存科儀和教義的印證方面也存在著值得思考的問題。並不是說每一條教義都要在一部科儀中得到表現,也不苛求一部科儀去反映全部的教義,但最起碼要做到科儀與教義的相互印證。目前上海地區的正一派道教科儀在體現教義方面存在著偏向,無法比較全面涵蓋道教教義。恕以上海道教中的《進表》科儀為例稍作說明。

《進表》科儀是目前上海齋醮科儀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是由幾齣相對獨立的小的科儀構成。

  第一部分:由香贊、三符命、瑤壇、分燈組成。

  1;香贊,共六句唱詞。香贊在科儀中用得最多,旨在渲染氣氛,簡潔地表達普降吉祥的願望。

  2;三符命是要向神靈說明今天在誰的帶領下,在何處、做何法事,請神靈幫助做些什麼。講述符命的神奇功用。法師一味說自己如何無能,需要神靈幫助,每完成一節就宣一章符,共宣開闢誥、化壇符、捲簾符三張。

  3;瑤壇是神靈仙真活動的場所,莊嚴肅穆。也只有六句唱詞,道士穿瑤壇的步履十分穩重。

  4;分燈是舉燈照亮壇場,象徵在神靈仙真幫助下,道士驅邪逐魔通幽達明。

  從科儀和教義相稱的角度來檢驗科儀的價值,那麼這第一部分只能說是在敬神以及請神幫助運作。一切出世思想其實都是為了入世,體現由出世轉為入世的神仙信仰和鬼神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可以在不同場合、運用不同的方式,直接或者曲折地表現出來。其中僅燈儀過去就有十八種,而現在只有二種燈儀。



  第二部分:由金玉、敕水、請聖、九禦、燒香、上齋構成

  1、金玉:因法師說白中有“宣玉籍之明科,鍾圓鑄金,發玄穹之剛健,磬方琢玉,應方長之展壽,大扣大鳴,徹上徹下,按天地生成之數,轉陰陽化育之機,會集群輪,道迎和氣,聲金振玉。”而命之。旨在說明行法有據。

  2、敕水科:主要是法師變神後召神、敕水,以達到驅邪目的。強調了法水的源泉,反復申述法水的驅邪功能。

  3、請聖科儀:三清上聖居虛無縹緲之間,十極高真拱梵氣彌羅之上,故視之而不見,乃聽之而不聞,前嘯九齊唱,命五老以啟途,後吹八鸞同鳴,集萬真而翊衛。流鈴擲火燦金光於黃道之中,燒香散花,供玉蕊於紫壇之上,然後迎真降闕,注相丹霄,遙望天顏,只迎帝馭。臣與都講監齋各運虔誠,招真集聖。由此可知請聖科儀主要是請三清到壇幫助,整個過程是以描摹場面氣氛為主。

  4、九禦:九禦應該包括三清在內,但這裏主要是請定福天尊運明保元上帝。諸真降臨壇所後。道眾稽首皈依,禮請接駕,然後再陳述當下準備念些什麼經。

  5、燒香:道士按八字形排開,邊唱邊行進,而且只唱《道由心學》,由四言八句和“燒香禮三清,信禮無上大羅天。燒香歸太上,真氣雜煙磬,惟希開大有,南斗注長生”構成,純粹是再一次渲染氣氛。

  6、上齋:亦稱通真或通疏。整個《上齋》約十五分鐘時間。清用《上齋》和亡用《上齋》在唱詞上只相差幾個字,其餘全部相同。

  這段科儀是以現實生活為想像的基礎,通過各種虛擬的場景,達到有與無的結合,虛與實的結合,但歸根結底是表現“有”,是“道”的有形表現。從科儀和教義相稱的角度來檢驗科儀的價值,那麼這一部分主要表現了道教宗元於三寶的教義思想,大道唯一,消長得失,榮辱升貶,尊卑貴賤,壽夭長短,關鍵全在於“道”的左右。

  第三部分:沖表:(即進表)由接表、熏表、遣官、沖表、敕八方、送表構成。

  1、接表:在壇場中間鋪一塊罡布,法師在罡布上從鋪排手中接過表文。

  2、熏表:高功默咒,叩齒三通,又默咒熏表咒語。

  3、遣官:就是派遣一個小吏。為法師向天庭送上文書,同時請聖靈諒解“因臣愚昧謬,忝參法錄,耳目閉塞,檢棱不聰,所上表文,恐有差訛。行立不端,文字不正,脫落顛倒,音句不續,將前作後,以左為右”的不足。然後請神靈“慎勿稽延”,將一切外道妖魔鬼怪押赴北獄,依律治罪,以明天憲施行。

  4、沖表就是法師至地戶對天門沖表,也就是把文書送上天。在法師和道眾的一呼一應中完成。

  5、敕八方就是法師持劍端水盂,請八方神靈根據帝令火速前來,衝開灝炁、扶護表文,辟除邪怪,掃蕩妖氛,奉行正法,大闡威靈,乘雲駕霧,通真合靈,輔我生炁,朝謁帝庭,閉塞死戶,斷絕鬼門,超凡入聖,與道合真,要使一切邪魔盡伏殃,要朱雀出離位,噓赤炁吐紅雲,要玄武出坎邊,肅清水巢,吞魔食鬼。

  6、送表就是法師在罡單上,捧表文向玉皇行禮,班首朝南送表。黃門官站在玉皇身邊念《太上開天符命》

  這一部分主要表現方式是“科”,以動作為主。從科儀和教義相稱的角度來檢驗科儀的價值,它僅僅是前兩部分的延伸,是借助不同的道術,敷衍相同的教義思想。

  第四部分圓場結束。粗樂奏《大開門》,然後敲《走馬》。在熱鬧的音樂聲中結束。

  從以上介紹中可以得出:道教科儀是用來體現教義的,現有科儀未能完美體現豐富的教義思想,現存科儀對教義的宣揚是重點不夠突出的,表達上輕描淡寫的,甚至被一筆帶過,未能集中、深刻地體現某一教義思想。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群眾問起這齣法事究竟講點啥時,道士無法確切地將教義思想介紹給他人,似乎是什麼都講,又好像什麼都沒講,只是籠統地說,做道場就是在杳杳冥冥中消災延壽,不入地獄,來生投人胎,保全家太平。似乎有一句頂一萬句的作用。

  《中華道教大辭典》在教義名下收有教義110條,《簡明道教辭典》收有教義理論51條。大量教義內容,如無為、柔弱、抱一、玄妙、我命在我不在天、順其自然、柔弱、貴生、無量度人。在當今科儀中似乎得不到應有的反映。

  尤其是一些相當重要的教義沒有相應的科儀來表達,這是十分遺憾的。如“清淨”“無為而無不為”、“虛無”、“不爭”、“玄”、“虛無動靜”、“剛柔”、“返撲歸真”都屬於主要教義的範疇,科儀卻無法表述,也不知道怎樣表達才好。

文出:道教學術資訊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8-24 11:07:10 |只看該作者
感謝阪大的提供與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0: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