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眾所周知,人是純潔微妙的精神和混濁具體的物質的複合體,所以人是有雙重生活的,即物質和精神生活。如果人只為身體物質的需求而奔波,那就和其他動物一樣了。動物都有求食繁衍傳代的本能,那麼如果只具有物質的生活,而忽視精神生活,就不是完美的人了,即只是為繁衍傳代比其他動物生活得高級些而已。
我們所說的人生價值,指的是人生現世生活的快樂趣味和來世生活的永久幸福。只有獲得伊瑪尼的人,才會具有物質、精神兩世兼顧的人類生活;只有這樣的生活,才是完美的理想的人類生活。
人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不同,地位工作不同,對客觀世界和人生的認識也隨之而不同,所以,人們的奔波也就不一樣了。這種不同的認識和奔波在支配著人的喜怒哀樂。
衣、食、住、用是人們時刻離不開的,所以一般人認為,豐衣足食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有的人,長年披星戴月而得不到豐衣足食,終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有的人絞盡腦汁,規劃周全,物質生活應有盡有,可是,豐富的物質生活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反而使他心神不安,食物不香,夜不入眠;有的人,繼承祖業,花天酒地,揮金如土,不學尤術,結果辱家敗門,乞憐街頭;有的人奔走官府,諂上欺下,狐假虎威,胡作非為,為虎作倀,維護私利;有的人,狼狽為奸,爾摩我詐,危害社會治安,企望醉生夢死一世;有的人,權勢在握,誅除異己,鞏固疆界,想活萬年,人的思想各有特徵,—為物質享受,身體需求的人生,是無真正的幸福可言,如此人生,倒不如白謀生活,不知憂懼的牲畜,因為牲畜生於安拉的造化,忠心耿耿的盡職盡責——為人類服務,死而後已。
物質享受,永無止境,人人都能滿足那是不可能的,正可謂“欲壑難填”。有的人為滿足個人的欲望聚集l『大量的財富,而忽視了他人的疾苦。《古蘭經》說:“安拉使你們互相超越,而生活優越的人,並不把他們的生活歸還給他們的手下人,從而使他們在生活上都是平等的,難道他們隱昧安拉的恩惠。”(一六:七一)。安拉對人類是一視同仁的。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只是治理世界的分工不同。智慧能力高的人,通過組織,把人們的勞動果實集中起來具為己有,他們不知感謝安拉的恩惠和體諒群眾的疾苦。他們把集中起來的財富,不肯自動地用來幫助別人。《古蘭經》敍述母撒聖人時代“戛倫”傲慢自是的話說:“我能獲物質財富。唯仗我的知識。”“而我叫大地陷了他連同他的住宅。”(二八:八二)。戛倫,借冶金術(煉鐵)與諸工商業,把廣大人民的勞動果實,具為己有。聖使向他徵收課賦,歸還窮人,而他為了獨享財富,抗拒課賦,並和當時富翁鉅賈私通共謀,收買娼婦,當眾侮辱聖德賢品,待事情大白後,聖使伏地痛哭流涕。祈主顯公道,由於戛倫罪大惡極,且抗拒交納天課,安拉給他現時現報:“我把他和他的住宅一同陷入大地。”(二八:八二)這就是企圖獨享榮華富貴、無視廣大人民疾苦,且愛使陰謀、耍伎倆者應有的可恥下場。《古蘭經》說:“就是這樣,我在各地方設置一些罪魁禍首,他們在大地上耍陰謀,他們的陰謀只害己身,而不自覺。”(六:一二三)。仗財勢的罪魁禍首,為了享盡人間幸福,以害人開始,以害己告終。
《古蘭經》說:“這是安拉對以前已逝去的人們的常道。安拉的常道絕無變更。”(三三:六二)。又說:“當他們忘掉所受的教育了,我就為他們敞開一切福利之門,直到他們以自己的獲得狂歡時,我突然捉拿他們,他們就立刻成為絕望的。’’(六:四四)。穆聖(願安拉福安之)說:“學者都是忠於聖使的,當他們沒有交往權貴和貪婪現世時;當他們貪婪現世交往權貴時,你們就提防他們吧!”
總之,只顧物質享受的人,是很少考慮財富的來歷是義或不義的,因此他們是不會有安居樂業的生活。所以對一個負有治理世界使命的人來說,首先應當考慮精神生活,即是首先應當弄清楚人從何而來,將歸於何處。只有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才會根據自己的主觀和客觀的實際情況盡人類職責。這種精神,是屬於純潔天使的素質,天使們都是無條件服從真主的命令。
文出: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