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釋迦出山(翻銅) (1997)
黃土水 (1895-1930)
38x38x113cm
銅(原件石膏1926)
黃土水生於台北艋舺木匠的家庭,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畢業後,1915年獲保送進入東京美術學校木雕科, 1920年以「山童吹笛」初次入選第二屆帝展,這是台灣入選帝展的第一人。此後,黃土水作品參加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連續獲得入選,對當時愛好藝術的台灣學子,產生極大的鼓舞。黃土水由民間傳統藝術入手,融合學院紮實的訓練,並吸收法國羅丹的雕塑觀念,終而造就純熟的雕塑功力,而其創作題材特別以探索台灣鄉土風物的表現最為動人。1930年黃土水病逝日本,享年三十六歲。
1924年黃土水受託為萬華龍山寺雕刻佛像,他遍覽史料並可能參考南宋梁楷「出山釋迦圖」,完成了石膏模型,最後選擇櫻花木雕刻,費時三年完成「釋迦出山」。釋迦偏袒右肩,衣飾採鍵陀羅形式,造型簡潔有力;立佛閉目合掌沉思,雖是飽經風霜的面容,卻隱隱流露無限悲憫之情。此作品於1926年12月供奉於龍山寺之後,卻於二次大戰轟炸時被毀,幸而魏火曜先生仍保存「釋迦出山」石膏原模,並經文建會轉贈本館典藏,對保存台灣雕刻史料具有深切的意義。
文出: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