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6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0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度人經內義》,全名《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南宋道士蕭應叟撰。蕭應叟生平事跡不詳。據該書卷首‘上表’末所署之年月為寶慶二年七月,知其為南宋寧、理宗時人。所署道職‘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師’,知其可能為茅山派道士。另據許明道所撰之《還丹秘訣養赤子神方》,其書末‘修真傳派’中,列有一內丹派系的傳承表,其中即有蕭應叟之名。該‘傳派’為:張天罡(字子正,蜀人)——彭夢蘧(字伯玉,蜀人)——蕭應叟(字潤清,三山人)——許子微(字明道,山西人)——林元鼎(字正夫,三山人)。據此,又知蕭應叟,字潤清,‘應叟’乃其名,三山人。這個內丹小派系到底源出何人?現已難於察考。但據其所傳時間(南宋孝宗淳熙前),所傳地域(中國南方),和丹法特點(以修命為主)推斷,大概來源於金丹派南宗,是該宗分衍出的一個小支派。假如這個推斷不錯,蕭應叟就是兼承上清和南宗傳法,即兼學符籙和內丹的道士。這是他之所以能以內丹思想解釋《度人經》文而成此《內義》的根本原因。上面所載傳承表中,在彭夢蘧之後,接續的是蕭應叟,然後再接續許明道,似乎表示彭夢蘧為蕭應叟之師,蕭應叟又為許明道之師。但是在該書的前言中,許明道卻自稱在淳熙(1174~1189)年間,師事彭夢蘧(而不是蕭應叟)學金液還丹之道,那麼,蕭、許之間,並非師徒關係,或是二人同師彭夢蘧而為師兄弟關係。何者為是,疑莫能定。
《度人經》本是宣揚‘勸善度人,齋戒誦經’思想的符籙派經典,並非講述內丹修煉的書。但蕭應叟在注釋此書時,卻以內丹思想對經文進行解說,可謂別開生面了。類似這種以內丹思想解《度人經》的注釋書,在兩宋時非此一種,僅《正統道藏》還收有另外兩種,此後元明時續有出現,可見內丹思想在兩宋以後對道教界的影響是很大的。
本文《度人經內義》包含的內丹思想是比較多的,諸如為什麼要煉丹,煉丹的基本要素,如鼎器、藥物、火候等,都有所論述。如說:‘此身為天地爐灶,中宮為鼎,身外乃太虛。乾宮髓海,坤宮精房,神室丹鼎,名曰三宮。乾坤者,天地之綱紀也,陰陽運乎其中。天地為大冶,陰陽為化機,一為藥物。凡煉丹,憑乾坤牝牡之運養周星而為鼎器,金母居中,以妙化發生之,遞互感激,名曰修煉。陽精曰熾,真神化生,謂之聖胎。陰剝陽純,謂之嬰兒。所謂太一含真,契合虛無,復歸無極者也。’但說得較集中的則是煉丹的必要性、藥物、火候等方面的內容。
返本之道
蕭應叟認為,人與天地萬物皆秉先天真一之而生。先天真一之,又稱元陽真,元始祖,道等,是人和萬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本。他說:‘夫道者,無形無體,則先天一是也。而化生萬物,實天地造化之本。’‘天地萬物,未有不因此而能成立者也。他並對此先天一如何化生諸天和人作了具體描述。其對人之化生過程是這樣說的:‘父母精血相包,自己本有,而成性命。人初結胎,在母腹中,精血未凝,飛潛不定,如珠似露。凝結之後,生形三瓣,頭與四肢。男子先生左腎,次生右命門。女則反是。本性繼種於兩腎之間。次則上生兩瞳神水,以至化生五髒六腑,憑母呼吸足而生。故老君曰:天地搆精,陰陽佈化。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五髒,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六腑,用資靈也。七月七精開七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佈,以定精也。十月足,萬象成也。’這是說先天一在母胎中逐漸積累生化,至十月足而成人的過程。內丹家稱此過程為先天一之順行。
人雖然由先天一所生,但生身之後,由於情慾之累,常使此不斷喪失,以至老死。他說:‘先天一感附於父母搆精之初而有此身,故曰生身。有知之後,情竇一開,元日喪,以至老死。’他對這種不斷喪失元陽真,以至老死的過程,也作了具體描述:‘《道藏》曰:人者物之靈也,壽本四萬三千二百餘日,其神三萬六千。元陽真本重三百八十四銖,內應乎乾。不知保而致之散,是以中道夭閼。乾者六陽具,而未知動作施洩,知此修行即神仙也。自十五歲至二十五,施洩不止,則真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姤。嗜慾之甚,加十歲,則又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遯。又不知養,更加十歲,又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否。至此,乃天地之中。又不知養,更加十歲,其虧七十二銖,存者其應乎觀。又不知養,更加五歲,其虧九十六銖,存者其應乎剝。又不知養,八八六十四卦,元終矣,其應乎坤。坤者純陰也,唯安穀氣而生,故名苟壽。人至於此,去死不還。’這就是說,人的生存,也要靠先天真一之來維持。如能長期保持此,人可得長生。反之,喪失此,乃至消耗殆盡,人就會老死。
然而人處世間,世事紛紜,情識難馭,喪失先天之則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有沒有辦法把已經喪失的先天之找回來呢?蕭應叟認為是有的,那就是修煉內丹。修煉內丹能返還先天之,被稱為返還(或返本)之道,是先天一的逆行。此返還之道,可使人長生不死。他說:‘夫人雖與天地同造化,而不得並其長久者,何耶?蓋由不能復其本也。本者,祖也。’如能返其本,人即可長生不死。他說:‘還丹者,返本還元之道也。《經》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此乃返還之理,《易》之復卦是矣。’夫還丹之妙,返老還童,超凡入聖。’‘既修此道,真神日壯,元日盛,復命返本,安樂長年,此之謂也。’
先天大藥
如何煉丹?煉丹講究鼎器、藥物、火候,是為煉丹三要素。蕭應叟以‘此身為天地爐灶,中宮為鼎,身外乃太虛。乾宮髓海,坤宮精房,神室丹鼎,名曰三宮。’此三宮就是烹煉丹藥的鼎爐。而以‘一為藥物’。此‘一’就是先天真一之,即所謂‘祖’、‘元陽真’者是也。認為此先天真一之,既是生天地萬物(包括人)之本,又是修煉金丹之藥。修煉金丹就是體循此生天地萬物的造化之理,以之作為丹母、丹基。他說:‘修金丹者,體循造化,以虛無自然先天純精真一之,名曰空金胎,生金母而作丹基。夫純精真一之,父母未交之前,與混沌同體,《道德經》曰:無名天地之始者是也。在經故曰混洞。因父母媾精之始,此然感附,強名曰神,謂之陽精,喻為銀,是元神也。藏在坤宮(兩腎間),故謂之性,乃我本來面目。未生之前,謂之陰金,已生之後,謂之陽鉛,是為五金之母。天地萬物,未有不因此而能成立者也。《道德經》曰:有名萬物之母是矣。真一子彭真人敘《參同契》曰:徑指天地之靈根,將為藥祖,明示陰陽之聖母,用作丹基者此也。’
蕭應叟認為,此先天真一之是作丹之本(基),其化生之三元則是作丹之根。他說:‘《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合成德,在道為三,在物為三才,在天為三光,在人為三元。皆元始之祖,作萬物之本根。’此三元,指人身之元精、元氣、元神,為煉內丹之藥。又說:‘以內而言,假設法象,則曰鉛、汞、砂也。直指其物,則是本有之性,與夫日用妙化陰陽之二也。’
在精、、神三藥中,因‘元精無形,寓於元氣之中。’精、本來是二而一的。故丹家所煉之藥,實祇神、二味。蕭應叟所論述的也主要是此二者。他說:‘夫靈寶者,……或曰神降為靈,聚為寶。……在人為神、,在丹為汞、鉛,寓萬物為性、情,統元為造化,其實皆道也。’
他認為,神與有如母子、君臣關係,有一種自然的親合力。祇要採煉得法,二者終能互凝互化,結成金丹。他說:‘神之所舍,萬感附,莫不混凝。神為君,為臣,神居室內,萬俱聚。’ 又說:‘神為身之主,為神之臣。神滿盈,百骸俱理。丹成質蛻,久視長生,骨肉同飛,形神俱妙,一如經之謂也。’
如何採煉此二藥呢?蕭應叟認為,首要在於去欲靜心,息慮無為,使氣靜神清。神昏氣亂是不能成丹的。他說:‘夫人神相養,神昏則滯,亂則神濁。冥冥濛濛,有如聾聵。行功通暢,靜神清,覺所未覺,故曰‘開聰’。此乃初階入道之漸。’又說,要作到靜神清,‘其要在於去詐息機,清心寡慾。機詐運變於中,則神亂氣昏,身中候與天地不相符合,藥無由採。聲色愛慕於外,則神馳散,內外造化不相干涉,鼎無由成。’
要採藥煉丹,必須洞曉陰陽。這是蕭應叟特別強調的一點。他說:‘修丹之士,把握陰陽,契提天地,明造化之妙用,運鉛汞之玄微,神全備,與道合真。真神保其性命,靈護其生根。’又說:‘夫陰陽者,丹道之用。離析異名,莫能盡錄。略而言之,象交馳曰龍虎,類藥物曰汞砂,為化機曰坎離,在昇降曰水火。諸家殊號,以類求焉。……張真人曰:‘夫煉丹者,須洞曉陰陽,深明造化,方能追二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攢簇五行,合和四象,龍吟虎嘯,夫唱婦隨。玉鼎湯煎,金爐火熾,玄珠有象,太一歸真。’由是觀之,還丹之要,無出乎陰陽。’他又用八卦爻象以說明陰陽昇降在煉丹中的作用。他說:‘元始符命即元始祖也。是出陰入陽,隨刻隨時昇騰生化。子時一陽於坤宮發生,是為復卦。一陽,祖所化。乾始於坤六陰柔爻之下,變一剛爻。陽用事,漸漸上騰。……巳時至離宮,六陰化為純乾。’‘陽極於巳,而陰生於午,六陽剛爻之下變一柔爻。陰用事,漸漸下降,則收斂於中宮,使聖女靈男交陰陽於神室,飛龍伏虎,搆魂魄於母胎。……陽昇陰降,復命歸根。妙化無窮,周而復始。’
在陰陽之道中,注意掌握坎離之交媾是很重要的。內丹家以坎中之陽為真鉛,代元精、元,以離中之陰為真汞,代元神。認為孤陽不生,孤陰不長。蕭應叟說:‘夫日月者,陰陽之精,坎離之體,乾坤之用。日中有烏,象離中有陰;月中有兔,象坎中有陽。陽無陰不能自燿其魂,陰無陽不能自瑩其魄。’祇有坎離相交,取坎中之陽以實離中之陰,纔能變為純陽而成丹。他說:‘二,坎離陰陽也。,坎中陽爻下交離中陰爻,陽光之下傾也。……,陰隨陽昇,象車駕,物內陰求攝外陽,外陽慕戀內陰,陰陽交互,……由是至精感激,眾陽通暢,正滋榮,真神化生。’又引‘《悟真篇》曰:‘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化離宮腹裡陰。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自由心。’如是則陽純全,陰剝盡,離五行之數,脫八卦之機。……陰絕於坤戶,……陽神聚於離宮。……此乃脫胎神化,長生神仙也。’
周天火候
煉內丹,除需鼎器、藥物外,還須講究火候。即在運煉時講究意念和呼吸的運用節度。蕭應叟也十分強調掌握火候的重要性。他說:‘夫金丹之要,全在調。首則勤於採取,次則戒於持盈。以俟鼎器圓成,藥物全備,則運符進火,添抽汞鉛。時晷相符,節候無爽,故得陰陽足,離坎珠圓,神化成真,長生久視。若乃情躁心怠,妄作謾為,緯候相差,符節不應。則隆冬大暑,盛夏嚴霜,女逃亡,赤龍奔逸。神精既失,金液難求。氣索體羸,形衰身歿矣。’
蕭應叟之論火候,仍和其他丹家一樣,以卦象、干支、節候、時刻之配合,以定火候之節度。他說:‘還丹者,循體大梵(指元始大梵之——引者注)而修爾。四象五行,三元八卦,日月龍虎,砂汞鉛銀,‘隱語’之中俱備。至於陰符火候,溫養抽添,非依卦昇降,甲子循環,茫然無憑,何以取則?故乾坤坎離四卦而象天地日月,包囊萬物,為鼎器、藥物樞紐根宗。餘六十卦,以應甲子之數,準則春秋,推移寒暑,分二十四,擘七十二候。以一年十二月之節,歸於一月之內。以一月之候,陷於一晝夜十二時中。定刻漏,正時晷,明子午,按陰陽,通晦朔,合龍虎。依天地之大數,葉陰陽之化機。故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火有三百八十四銖。由是萬化憑虛而生,不知虛之生我歟?我之生虛歟!’
蕭應叟用八卦爻象與八節(二十四節氣之八個節日)相配合,以論火候之進退節度。他說:‘八節,八卦,入室運符進火。以冬至之日子時為首起火,神存在腎,陽火運行,其神隨逐而進。腎,中根也,神室,蒂也。自根至蒂,根蒂相連,結胎成果矣。一舉三時,自子至寅末住,金火逼逐至神室,其丹漸結,應冬至、立春節,坎、艮卦。卯時沐浴,辰時進火,至巳末住,金火逼逐至髓海,應春分、立夏節,震、巽卦,陽火至極。午時運符,至申末住,金水推運,從雙關、鵲橋入室,玄珠漸兆,應夏至、立秋節,離、坤卦。酉時沐浴,戌時運符,至亥末住,真歸元,一防(‘防’當為‘陽’之誤——引者注)來復,應秋分、立冬節,兌、乾卦。周而復始,循環不已。蓋促一年之功於一日之內,以應八節,用符八卦。凡此運用陽火陰符,皆歸中宮,長養聖胎。十月足,寶鼎功成,脫胎神化,是為真人。’
從上述,可見蕭應叟和其他丹家一樣,也講子午、卯酉時。子時進陽火,午時退陰符,卯酉行沐浴之功。在此基礎上,蕭應叟又提出‘寅申為起伏之候’的主張。他說:‘正月者,寅也。修煉採藥,以寅申為起伏之候。寅乃陽起之候,欲於申時行功,則於寅時先守以至申時施用。’‘七月者,申也,乃陽伏之候。欲於寅時行功,則於申時先守至寅時,運汞投鉛,入鼎成寶。亦名採藥,亦鑄鼎器。如此,則陽日盛,陰日消。所謂純陰鬼也,純陽仙也。陽既壯,即修仙之漸,功滿足,神化長生。’此‘寅申為起伏之候’,在《還丹秘訣養赤子神方》中稱‘寅申為造伏之兆’。該書是與蕭應叟同一丹道門派的許明道所作。他說:‘自子至巳六辰,乃進陽火之時也。自午至亥六辰,乃退陰符之候也。子丑寅為春,卯辰巳為夏,午未申為秋,酉戌亥為冬。其中分子午為進退之門,卯酉為出之入戶,寅申為造伏之兆。如是六辰圓合應周天火數,實煉士之要機也。’可見以寅申為陽起伏之候,是該金丹派系的共同主張。此說是其他丹書中說得較少的,可說是該派的創見吧。
以上是蕭應叟《度人經內義》所含內丹思想的主要內容。雖然創新見解不多,但作為上清茅山派道士來說,能將內丹理論解析得如此明白,確是難能可貴的。
注 釋: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首之《上表》,《正統道藏》第3冊第1865頁,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下引此書,祇注明該書之卷數和所在《正統道藏》之頁碼,餘略。
《還丹秘訣養赤子神方》,《正統道藏》第七冊第5000頁,第4998~4999頁。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首之《經旨》,第1868頁。
卷3,第1897頁。
卷3,第1898頁。
卷3,1910頁。
卷1,第1877~1878頁。
卷1,第1873頁。
卷1,第1897頁。
卷一,第1878頁。
卷三,第1897頁。
卷三,1898~1899頁。
《石函記》,《藏外道書》第6冊第296頁,巴蜀書社,1994年。
卷1,第1870~1871頁。
卷3,第1906頁。
卷2,第1892頁。
卷1,第1867頁。
卷4,第1923頁。
卷3,第1909~1910頁。
卷3,第1901頁。
卷3,第1905頁。
卷4,第1929~1930頁。
卷2,第1888頁。
卷5,第1945~1946頁。
卷2,第1892~1893頁。
卷2,第1891頁。
卷2,第1891~189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