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7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韻律之流(壓眉之三) (1964)
劉國松(1932)
134.8 × 77.5 cm
水墨、紙
劉國松生於山東省,1956年畢業於台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科,在廖繼春鼓勵下,1957年與同好成立「五月畫會」。1963年發明粗筋棉紙,並創「抽筋剝皮皴」,開展個人獨特畫風。1968年發起成立「中國水墨畫學會」,鼓吹中國畫之現代化,並主張革命應從工具、材料、紙張作起。1971-1992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首創「現代水墨畫」課程,影響香港水墨畫發展。1993年在台灣創「二十一世紀現代水墨畫會」。
劉國松於五○年代末倡導現代藝術,六Ο年代以狂草線條作畫並以抽象大筆觸的筆意墨趣,寫畫太空,意不在真山水,卻有山水之景,畫面悠遠空靈卻又大氣磅礡。看似由遠而近的黑色的山嶺如壓眉般逼近而來,現代詩人余光中攝於心靈震撼,遂取「壓眉」之名,劉國松因此作了三件作品,「韻律之流」即為「壓眉之三」。此作彷彿汪洋無際的海面浮出蜿蜒曲折的山嶺,悠遠遼闊,氣勢萬千,簡單幾筆抽象狂草,加以「抽筋剝皮」,竟像山脈瀑泉流洩,淡染的背景似海浪輕漾,留白的部份益增悠遠,堪稱劉國松此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