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7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歲朝清供 (1968)
邵幼軒等八人(N/A)
95 x 178 cm
墨、彩、紙
一般個人水墨畫的落款通常以提詩的方式表達意境或個人心願;這幅集合完成的文人畫的題款則是表現創作源由。藉由落款文字我們可以得知,這一幅文人寫意畫是由八位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於過節前共聚一堂時共同完成的一幅賀歲新春作品,由主人邵幼軒畫臘梅,最後由高逸鴻補石竹梅等並且寫書法題款記錄。
儘管這是一件共同創作,然而八位藝術家無論在構圖、風格以及筆法上仍然講究互相搭配與呼應。畫面的觀賞視線由左方的松竹石開始,接著向右上方移至牡丹及花瓶,再往右下方看到象徵吉祥的花果,最後我們的視線再落到畫面右上方的落款,整體畫面的低、高、起、伏,都經過精心佈局,而顯得充滿律動感。在筆法上,無論是先勾出輪廓線再上色彩,或是以寫意畫的方式互相搭配,都可以發現用筆秀氣中又帶勁道,簡練優雅;群花的姿態上下左右相互呼應、聚散之間安排也極為適當。
為符合作畫主題為祝賀過年節慶,邵幼軒等八位畫家特別在色調上選用了鮮豔的色調描繪這些帶有吉祥祝福之意的花果,例如松、竹、石意味著堅毅永恆的志節,仙翁壽星瓷相、紅柿子、佛手、花生、百合、荸薺、靈芝、蘭花等,則是象徵著福祿延年、事事如意、百年好合的詳瑞景象。整幅畫顯露出幽香高貴的氣質,樣樣都象徵著富貴清高而脫俗的生活情調及期許。
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