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7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會」昨天審議通過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修正綱要。此次修正將原列國文選修的「論孟選讀」,增列「大學」、「中庸」,並將科目名稱改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並採取每學期一學分,共四學分必選修的課程編排方式,未來將不單獨列為大學入學的考試科目。
教育部中教司表示,這次推動的高中生修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是在既有課程基礎下微調,調整面向包括調整普通高中課程綱要總綱及研訂普通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暨國文課程綱要。
教育部表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的編排方式為「二學年、四學期」,以每學期一學分共四學分,連續排課為原則,內容除了介紹孔、孟生平事蹟外,也將針對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特色進行概述。審議委員希望藉由篇章的闡釋,說明時代背景與現代精神,教學希望能夠由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並結合相關時事或例子,來增加課程豐富性。
教育部表示,為了讓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精神能扎根校園,內化學生心中,教育部將成立「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學科中心」。除研發教材與整合教學資源外,學科中心也將培養種子教師,多管其下建構具有教案研發與教學輔導的人才資料庫。
自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修定以來,就爭議不斷,讓教育部格外謹慎,除由專案小組召開五次會議外,也透過全國四場公聽會傾聽社會聲音,整合專家學者與各界看法,完成課綱修正草案。
教育部表示,讓學生修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除了希望培養良好品格,更期盼讓學生落實於生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