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7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72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一、聖訓背景:穆聖(願安拉賜福安於他)公開宣教後,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遭到了麥加習慣勢利和保守勢力的極力干涉、阻撓、限制和打壓。他們在精神信仰上食古不化,對新信仰置若罔聞,仍然沿襲祖先遺留下來的宗教,沉溺于祖先、偶像和自然崇拜之中;他們在自身權勢、地位和利益方面死守不放;他們對穆聖和早期信士們進行人身攻擊,和他們斷絕關係把他們驅逐出麥加,並對他們進行迫害、摧殘、殺害,極盡惡劣卑下之能事,以便達到阻止穆聖宣教、阻止安拉的宗教得以廣泛傳播的目的。西元621年,為保護早期加入伊斯蘭的信士們的人身和生命安全,為保護伊斯蘭的中堅力量勉遭麥加多神教徒的迫害、摧殘和殺害,為了信仰和信仰自由,以及為了伊斯蘭的進一步發展、傳播,為了能夠建立一個可以長期和廣泛宣教的根據地,穆聖和眾信士們被迫離棄自己的(還未信教的)親人和家鄉,遷往麥迪那。這次遷移是伊斯蘭歴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戰略轉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歴史意義。
據伊本·麥斯歐德(願安拉喜悅他)傳述:遷士中有一位男子,向女信士溫姆·蓋斯求婚,溫姆·蓋斯給他提出的應婚條件是:他必須和她一同遷移到麥迪那。為此,這位男子也隨我們遷移到了麥迪那,之後,溫姆·蓋斯就嫁給了他。於是我們稱他為溫姆·蓋斯的遷士。
二、伊斯蘭學者們很重視這段聖訓。伊瑪目布哈裡以它作為其聖訓集的開端;部分學者把它作為伊斯蘭的四分之一;部分學者又認為它為伊斯蘭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在於:一切行為中舉意的重要性。學者們把舉意作為內在行為的標準。
三、“舉意”系阿拉伯語“您也”一詞的意譯。該詞還含有“意念”、“意圖”、“動機”、“目的”等意。學者們一致認為舉意是個人內心的意向,無須口頭表白。舉意是一切行為中必不可少的,是伊斯蘭中善功的基礎。因為舉意決定著一切行為的性質(如功修中舉意為主命則為主命,舉意為副功則為副功···),代表著個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的。舉意在於正心,所謂心正則行為正,心不正則行不端。沒有純誠為主的舉意,任何行為都不能稱為善功。因此凡事都要有個好的舉意,好的舉意,可以使平常事、習慣變為功修。如果你舉意為安拉的話,吃飲,將變成一種功修;你為生活的奔波忙碌,將變為一種功修;你有生之年去往清真寺做禮拜所走的每一步路,將變為一種功修;你在兩個人之間公正的調解,將變為一種功修;你的扶貧助危,掃除道路上的障礙物,甚至你對他人的一個微笑,都將變為一種功修。反之,如果你沒有舉意為安拉的話,即使這一行為本身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也不能稱為善功。如洗澡,若舉意洗大淨,並按特定儀式洗,則為大淨;否則為洗澡,只是講衛生的好習慣而已。
四、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以人為的標準判斷他人行為的對錯,及其價值,然而,若其行為有良好而高尚的“為安拉”、“追求主悅”的舉意時,其對錯及其價值就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判斷。在伊斯蘭看來,沒有化為行為的舉意,是有回賜的(參閱第37段),而沒有虔誠為主意念的行為是不蒙主的接受的。舉意在一切行為中,就象靈魂之於身體。沒有靈魂的身體是無法存在的。蒙主接受的行為,安拉不看它的形式和數量,而看它的舉意和內涵(性質)。因為許多表面完美的行為,其實缺乏靈魂(內涵),因而不被伊斯蘭認可,不蒙主的接受。
五、舉意分為兩大類:要麼是虔誠而神聖的宗教意念,要麼是純世俗的利益打算和追求。凡有純誠為主的高貴舉意,便使任何一個行為具有了宗教性質和宗教上的神聖價值,便被稱之為善功,具有永恆價值。否則便是世俗的,僅具世俗的個人或社會價值。本段聖訓中的兩種舉意的本質區別正在於此。
六、凡未舉意為主而做的一切純世俗行為和利益追求,大都能達到其目的,或能產生一定的良好社會效應,但不能獲得安拉那裡的報償。因為安拉的偉大而完美的屬性之一是:普慈今世。無論是穆斯林或非穆斯林,只要按照安拉設置的客觀規律辦事,盡力而為,大都能獲得成功。
七、伊斯蘭非常重視個人舉意、行為和目的的統一及三者的一致性。本段聖訓指導我們:虔誠為主,追求主悅應成為我們穆斯林的一切行為基礎,以便籍此在今世上獲得安拉的默助,在後世獲得安拉那裡的回賜和報償。安拉說:“他們只奉命崇拜安拉,虔誠敬意,恪守正教。”(古蘭:98:5)
八、“遷移”系阿拉伯語“希吉勒”一詞的意譯。該詞在阿拉伯語語言方面指“放棄”或“離棄”;教律方面指因擔心遭受磨難或迫害而離開非伊斯蘭(庫夫勒)地區,遷往伊斯蘭地區。換句話說,即由沒有宗教信仰自由,不能過正常宗教生活的地區,遷移到有宗教信仰自由,能履行自己的宗教義務的地區。這在教法上是當然(瓦吉布)。這一律例長期有效,不受時空限制。本段聖訓中的遷移特指在解放麥加之前,從麥加或其它地方(如埃塞俄比亞)遷移到麥迪那。
來源:伊斯蘭之光 |
|